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这样的工人,却因为要给孩子腾地方,而不得不提前离开工作岗位了。

    “朱厂长,我觉得吧,像彭钢、孙长远这几位师傅,厂里可以同意他们退休,但以后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返聘啊。”林振华提议道。

    “返聘?什么意思?”朱铁军有些不明白。

    “就是这些人虽然退休了,但厂子还需要他们,就办一个重新聘用,让他们还是回厂子里来工作。”林振华说道,返聘这种方式在后世的科研院所里非常普遍,一些老教授退休之后,研究所还会把他们再聘回来,让他们发挥余热。林振华的导师姚鹤良就已经70多岁了,但老头子身体很好,所以不但被返聘回来,还能够指导研究生。

    “这怎么可能,谁给他们发工资?”朱铁军摇头道,“这些人办了病退以后,肯定不会在家里呆着的,说不定就到一些乡镇企业帮忙去了。乡镇企业给的钱虽然少,但毕竟也是钱啊。”

    “咱们厂也可以给钱啊。”林振华道,“返聘是要按正式聘用那样给钱的,我想,像彭师傅这样的人,如果厂子里给的待遇差不多,他们肯定更愿意回厂工作,不会去乡镇小厂子的。那些乡镇小厂我也接触过,都是生产一些小农机具,哪有咱们汉华厂生产的东西过瘾?”

    朱铁军道:“你这个主意倒是挺好,可是,厂里从什么地方给钱呢?厂里的各项支出都是有规定的,根本就没有返聘这样一个支出项目。”

    “这倒是一个麻烦事。”林振华这才发现自己过于天真了,在80年代初,国有企业的条条框框是非常多的,不像后世那样机制灵活。要想聘用一名退休职工,至少需要轻化厅批准,这中间的麻烦简直大得难以想象。

    朱铁军叹道:“咱们的企业,就像一个童养媳一样,甚至连童养媳都不如。童养媳上面只有一个婆婆,我们的企业头上有几十个婆婆,谁都能管你一下,你随便动一下都不行。如果我来当领导,我就会让企业自己去想办法,你只要能够搞好生产,不违反国家政策,愿意怎么做都可以。”

    又是一个民间经济学家啊,林振华暗中惊叹。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下,有朱铁军这样想法的国企领导多如牛毛,著名的《乔厂长上任记》里,就反映出这种搞厂长负责制的愿望。在这一年的9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经委《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提出从1981年起,把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推广,使企业在人财物、产供销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报告称,试点企业有权决定自己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和任免中层和中层以下的干部,有权根据劳动纪律辞退职工。与今天国企的机制相比,当年的扩大企业自主权简直就是小打小闹,但这毕竟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朱厂长,国家政策方面的事情,我们现在等不了。我倒是想,咱们有没有可能在厂子能够决定的范围内,想方设法地解决这件事情。”林振华道。

    朱铁军端起酒杯,看着林振华,脸上忽然有了一丝笑容:“怎么,小林,你又有什么鬼点子了?”

    林振华连声喊冤:“朱厂长,你不能这样看我吧?好像我这个人浑身都是阴谋一样。”

    朱铁军道:“阴谋倒不是,你有很多阳谋。我觉得,你的想法非常活跃,你说说看,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这些老师傅不离开咱们厂?”

    林振华迟疑了一下,说道:“朱厂长,我倒是有一个想法,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合时宜。”

    “你说说看。”

    “咱们厂是国营企业,各种规定很严。但咱们厂的劳动服务公司是大集体,经营的自主权是比较大的,咱们能不能以劳动服务公司的名义把这些师傅聘回来,由劳动服务公司给他们发返聘费,不就可以了?”

    朱铁军想了想,道:“你说的,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但估计通不过。咱们成立劳动服务公司的目的,是为了给厂里的待业青年一个就业机会。劳动服务公司给这些小年青开工资倒无所谓,也没人说什么。但如果把这些退休工人也弄进去,估计轻化厅这关都过不了。”

    “不是集体所有制企业是归厂里自主管理的吗,轻化厅有什么权利干涉?”林振华问道。

    朱铁军道:“这你就不懂了,各个厂子的劳动服务公司都是一样,说是独立核算的企业,其实根本就挣不到钱,都是靠母厂养着的。没有轻化厅点头,我们能把利润转给劳动服务公司吗?这一次彭钢他们退休的事情,轻化厅就非常不高兴了。如果前脚给他们办完退休,后脚他们又回来继续拿工资,轻化厅肯定要找我们算帐的。”

    “那,如果劳动服务公司自己能挣钱,轻化厅管不管?”

    “如果自己能挣钱,轻化厅倒真的可能不会管了。”朱铁军道,“可是,咱们的劳动服务公司就是夏天做做冰棒,春天搞搞绿化,能挣什么钱?”

    林振华呵呵一笑:“朱厂长,我倒有一个想法,我想承包劳动服务公司,保证一年之内让它成为一棵摇钱树,厂里能不能同意?”

    ;

068 劳动服务公司

    承包劳动服务公司这件事情,林振华其实已经想过好长一段时间了。自从与何海峰谈过之后,林振华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觉得现在要出来加一家私营企业,难度还是非常大的。最起码的一条,生产资料是由国家统配的,各种工业原材料,你有钱也买不到。要搞贸易倒是可以,但充其量也就是如熊立军、兰武峰他们正在做的那样,从南方倒腾一些小商品来卖,林振华自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更何况,他已经雇了熊立军等人在做,也没必要自己亲自去操刀了。

    既然私营的这条路走不通,那么第二个途径就是承包一家企业。目前,国家关于国企承包的政策还没有出台,事实上,这个政策要一直等到1987年才在全国普遍推出,林振华等不起。这个时期,能够被承包的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这属于集体所有制企业,机制比国有企业要灵活得多。林振华不是农民,找不到承包乡镇企业的途径,但在他的眼前,其实就有一家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存在,那就是汉华机械厂自己的劳动服务公司。

    劳动服务公司这种形式,在当年非常普遍,其出现的原因,正如朱铁军所说,是为了解决城镇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这些公司从成立那天起,就没人指望它们挣钱,单位里自办的劳动服务公司,基本上是靠母体输血来维持生存,还有一些由街道、居委会办的劳动服务公司,也是以各种名目从财政那里要钱来支撑。

    这类大集体企业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经营,只是象征性地弄一点业务以掩人耳目。据说,某个街道搞了一个大集体性质的大碗茶摊子,安置了七个小伙子当服务员,结果喝茶的人还没有卖茶的人多。七个大小伙子往那一戳,知道的人说是服务员,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打群架的,谁敢喝茶去?

    关于劳动服务公司,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称谓,叫作“三产公司”。这个词的出处,大概是指第三产业,因为工厂是第二产业的,而劳动服务公司一般是为工厂提供一些服务项目,比如运输、保洁之类的,大多属于第三产业。这样说来说去,大家就习惯于用“三产”这个词来表述了。有些劳动服务公司在日后逐渐发展起来,搞起了制造业,但名字却仍然还叫作“三产”。

    在汉华厂,如彭少哲、褚红阳、赵勇群、杨欣等临时工,身份都是挂在劳动服务公司的,他们的工资名义上是由劳动服务公司支付,实际上钱都是从汉华厂的利润中变相地转移过去的。这种事情在当时也是约定俗成的惯例,既不需要瞒上,也不需要瞒下。

    林振华看中了劳动服务公司这个平台,但却一直都在犹豫,不知道这一步是否应当跨出去。彭钢病退这件事情,给了林振华很大的触动,促使他下定了决心。他想到,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穿越者,他无法改变历史,但起码可以改变一下自己周围的环境吧。他今天看似胆大妄为的举动,其实在几年之后就根本算不上什么事情了,既然知道社会必然走向开放,他又何必如此地禁锢自己呢?

    从南都回到汉华厂之后,林振华正式地向厂部提交了报告,申请承包汉华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他承诺,在一年之内使劳动服务公司实现自负盈亏,不再需要汉华厂向劳动服务公司供血。同时,他除了保证支付目前这100名临时工的工资之外,还要承担彭钢等一批老工人的返聘工资。而他需要的条件,则是对于公司的完全的自主经营权。

    “这个小林,到底想干什么?”在厂务会上,厂长陈伟国大惑不解地说道,“刚提拔了他到技术科当副科长,他还嫌不够吗,又想当劳动服务公司的经理?”

    党委书记邹世成道:“他这个要求,有没有违反政策?”

    副厂长蒋满庆道:“我查了一下文件,好像也没有规定说不能搞承包。现在乡镇企业搞承包的很多,咱们劳动服务公司和乡镇企业一样,也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应当是可以承包的。”

    陈伟国看了看梁广平,点名道:“老梁,你也说说你的意见吧。劳资这一块都归你分管,你觉得小林这个要求可行不可行?”

    梁广平手里把玩着一个Zippo打火机,这是林振华前些天送给他的。林振华在经过一些事情之后,终于也学会向领导低头了,时不时会给领导送点小玩艺,以拉近关系。梁广平曾经偷偷地找人打听过,知道这个打火机是美国货,表面镀的是纯银,在国内市场上是绝对见不到的,在国外的卖价也有上百美元。自从得了这个打火机之后,在梁广平的心里,林振华就已经成了自己人了,他提出的要求,自己自然是要无条件支持的。

    “我觉得……”梁广平放下打火机,看了看众人,郑重地说道:“我觉得,林振华同志提出承包劳动服务公司,是主动为厂里分忧,这种精神是值得表扬的。大家都知道,咱们的劳动服务公司一年要厂里补贴3多万块钱,一直是咱们厂的一个大包袱。现在小林提出一年之内可以实现自负盈亏,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自负盈亏,估计够呛。”陈伟国道,“这个小林,有点鬼点子,说不定能挣到一些钱。但要挣到3万多块钱利润,实现自负盈亏,我觉得不太可能。”

    “我的看法和老陈一样,也觉得不太可能。”梁广平连忙附和道,“不过,哪怕是能挣到一两万,也能减轻厂里很大的负担。如果劳动服务公司能挣到钱,厂里可以少补贴一些,那么咱们的年终奖就有着落了。”

    “老梁说得对。”蒋满庆道,“劳动服务公司吃补贴吃得太厉害了。今年双过半,本来全厂的工人一个人可以发十几块钱的,结果财务科一算帐,利润全给劳动服务公司吃掉了。双过半每人只发了一个茶缸。唉,我都让工人骂死了。”

    这个“双过半”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名目,全称是“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简称双过半。在许多工厂,双过半都是要发点奖金或者奖品的,其实也就是后世的“半年奖”的意思,大家辛苦半年了,发点钱物慰劳一下。过去汉华厂每年的双过半都要发钱,这两年由于劳动服务公司的人数剧增,厂里补贴越来越多,就把这些奖金也都给挤占掉了。

    朱铁军是最后一个发言的,其实,他早在从南都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就这个问题与陈伟国、邹世成交换过意见。现在听大家都表了态,他也发言道:“我说几句吧。我是管生产的,因为这个原因,和小林的接触比较多。我的感觉是,小林这个同志,道德品质方面是可以相信的,从他能够给厂里弄来一台数控机床,就足以说明他是以厂为家的好同志。此外,小林思想很活跃,我觉得,他承包劳动服务公司,很有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的。”

    “好吧,那就表决吧。”邹世成说道。

    众人全都举起了手,厂务会一致通过,同意林振华承包汉华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承包条件中规定,如果林振华未能实现盈亏平衡,则扣发其全年的所有奖金。如果劳动服务公司在负担了所有临时工的工资之外还能有盈利,则林振华可以按规定的比例从盈利中提取承包费。

    本来,林振华最早提出的是以自己的全部工资作为承包的抵押,但厂务会直接把这一条否定了,厂领导们认为林振华能够勇挑重担已经非常不错了,再拿工资来抵押,就未免太对不起林振华了。

    厂务会上的决议,还没等送到打字室去打印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