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天咧开嘴笑道:“洪叔叔的消息真是灵通啊,您不到我们系统工作,真是可惜了。没错,我和小月已经确定关系了,只不过现在大家都忙,没顾上办事呢。”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洪丰连连点头,通过陈天介绍的这个情况,他大致能够分析出H※H公司的背景了。这个公司的注册资金是从齐月的名下拨过去的,再考虑到齐月、陈天这些人的背景,洪丰几乎能够确定,这家H※H公司就是安全部门在美国的产业。既然如此,那么这个美资背景,就一点也不可怕了。

    洪丰的猜测,多少有些走样。其实H※H公司的最大股东是林振华个人,并不是安全部门。陈天其实也知道这一点,但他故意不把这一点说破,而是给洪丰留下了足够多的想象空间。对于林振华的政治觉悟,陈天是非常相信的,林振华替军方和安全部门做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套一句悼词上常用的话,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战士了。

    林振华在海外拥有财产这件事,知道的人并不多,陈天算是其中之一。这种事情,如果落在其他部门眼里,对林振华是非常不利的。但对于安全部门来说,这种事情就无足轻重了。安全部门要用的人,都是属于三教九流的,林振华这种情况,根本算不上什么大毛病。

    “洪叔叔,现在你对汉鲁机床公司应当放心了吧?”陈天问道。

    “放心了,这样就完全放心了。”洪丰道,也许是觉得自己此前对林振华有些怠慢,他又赶紧补充道:“其实在小天说这事之前,我就已经非常相信小林了。如果不是对国家高度忠诚的同志,怎么可能替国家搞到这些宝贵的芯片呢。关于汉鲁机床公司的问题,我也只是顺便问问,这也是一个程序要求嘛。”

    林振华接过他的话头,说道:“洪副主任这样谨慎是完全应当的,职责所在嘛。”

    洪丰对林振华的乖巧非常满意,他说道:“小林,这样说起来,咱们就算是一家人了。科工委可以委托你们研制五轴加工中心,不过,你们在公司内部也还是需要建立起一套保密制度,防微杜渐嘛。此外,858厂这边,你们还是要发扬一点风格,要保证他们在合作中的利益。毕竟也是好几千人的大厂子,人吃马喂的,一年也得有千儿八百万的产值才行,我们科工委这些年手头也不宽裕,这个你也是清楚的吧。”

    林振华道:“洪副主任请放心吧,858厂和我们合作,肯定不会吃亏的。我在这里给您做一个保证吧,只要他们能够有真诚的合作态度,多了不敢说,我一年最少能够保证他们2000万以上的产值。”

    “好”洪丰道,“小林,有你这句话,我对双方的合作就有信心了。这样吧,你放手去干,如果合作过程中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你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

    “多谢洪副主任的信任。”林振华答道。

    走出洪丰的办公室,陈天对林振华说道:“振华,这一回,你的目的可全都达到了。858厂还是有一些技术的,你们两家合作,你们不会吃亏的。”

    “这一回多谢陈哥了。”林振华道。

    “嗨,都是自家兄弟嘛,应该的。”陈天大大咧咧地说道,“我问过小月了,她说在缅甸的时候,峰子救过她的命。然后呢,你又救过峰子的命,这就相当于我欠你一条命了。”

    林振华笑道:“这话要说起来就远了,你也救过雁子的命呢,我是不是该替峰子谢你呢。”

    陈天道:“雁子是我妹妹,我救她的命,这个人情不需要你还。”

    林振华道:“对了,前一段时间安雁跟我说,齐月有意向建康家电卖场投资入股,推动建康家电卖场在其他城市开设分店,这件事你也知道吧?”

    陈天道:“我当然知道,小月不想在缅甸漂泊了,她想回国来做点自己的事业。她考察过建康家电了,觉得这种模式非常有前途,所以就决定投资了。不过,我听说建康家电的大股东是你哦,这件事肯定还得你点头才行吧?”

    林振华道:“我现在也顾不上建康家电了,我跟雁子说了,同意齐月参股,未来她和雁子当大股东,我只占一小部分就行了。这个家电卖场就由她们两个女人去折腾吧。”

    林振华说顾不上建康家电,也是实情。他现在名下的产业已经非常多了,汉华重工是一大块,鲁中机床厂则是另外一块。除此之外,香港的钱元会帮他管着一个专利基金,现在规模也已经非常大了。在上海,依托刘向海的推进器所建立起来的一个喷水推进器公司已经投产,现在正在积极联系各家船厂,寻找合作伙伴。最后,林振华还盯上了前身为石化机的江南省实华电器厂,要消化这个厂子,也是需要付出不少精力的。

    在这种情况下,林振华决定把南京和上海两个家电卖场的控股权分别交给安雁和熊立军,自己只在其中占据少量股份即可。齐月有意入股建康家电,林振华正求之不得,有了来自于缅甸的资金投入,建康家电就能够迅速地在全国建立起多家分店,从而形成规模效应。

    安雁与齐月合作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替安雁找到了一个坚实的靠山。齐月和陈天都是正宗的官二代,有这样一个背景,安雁也就不会受人欺负了。

    林振华还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想法,就是利用安雁与齐月之间的合作,使自己与陈天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他知道,自己要想在国内做强做大,像陈天这种人的助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今天这件事,如果没有陈天从中斡旋,恐怕事情不会解决得这样顺利的。

    “没错,她们女人去折腾点家长里短的事情,咱们爷们搞重工业。”听到林振华的话,陈天哈哈笑道。笑完,他又压低声音对林振华说道:“振华,科工委这边的线,我算是帮你牵上了,下一步,你做好洪副主任的工作。你别看这几年国家压缩国防预算,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科工委系统还是有大项目的,你可得抓住机会。”

    “这些事,一步一步来吧,日后肯定还得请陈哥多帮忙的。”林振华回答道。在他心里,其实已经打定了主意,科工委的这条线,未来他是要紧紧抓住的。他向洪丰承诺每年帮858厂弄到2000万以上的业务,也有示好的成分在内。科工委手里掌握着大量的尖端装备研制项目,这都是林振华有意染指的领域,想想看,你如果没做过航空发动机或者蒸汽弹射器之类的,哪有脸自称工业霸主呢?

    林振华和陈天再回到会议室的时候,众人的洽谈已经结束了,所有的人脸上都带着笑意,显然是谈得非常愉快。卫景文在汉华研究院主持电子研究所的工作,对数控技术也是颇有心得,刚才这一会,他与胡津就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双方都觉得受益匪浅。胡津原来觉得汉鲁机床公司可能没什么数控技术方面的积累,与卫景文这一聊,才发现原来对方掌握的技术也不少,心里的傲漫之气早已烟消云散了。

    “林经理,我和卫老师已经谈妥了,等过完年,我就带着我们技术处的同志到你们汉鲁机床公司取经去。”胡津对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道:“胡处长说反了,应当说是你们去我们那里传经送宝才对啊。”

    “哪里哪里,你们在数控技术的某些领域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了。刚才这位老刀同志说的几种芯片的情况,我们居然都没有听说过呢,看来我们真是井底之蛙啊。”胡津说道。

    老刀淡淡地说道:“胡处长过奖了,其实我也是这次到美国去才知道这几种芯片的,要说到如何让这些芯片发挥最大的效率,肯定还得依靠胡处长这样学识渊博的专家才行啊。”

    宋定祥看他们互相吹捧,忍不住上前插话道:“哈哈,大家都不要谦虚了,各有所长嘛。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把咱们的国防事业搞好。”

    “宋局长说得太好了”林振华满脸堆笑,“我们回去一定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宋局长的指示,为国防事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这个马屁拍得宋定祥哈哈大笑:“你这个小林经理啊,真是太幽默了。好吧,祝咱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林振华伸出手,紧紧地握住了宋定祥的手。

345 半大孩子

    345 半大孩子

    林振华这一趟出差,走的时间可不短,等他回到浔阳家里的时候,已经是1988年的春节前夕了。

    林振华进屋还刚刚坐下,没等和杨欣说点什么,就听到有人敲门。杨欣过去打开门,进来的是杨文勇的弟弟杨文军。

    “林经理,你回来了。”杨文军怯怯地向林振华打着招呼。

    林振华和杨文勇的关系不错,所以也认识杨文军。不过,见杨文军找到自己家里来,林振华还是不禁有些奇怪,他问道:“文军,怎么,有事找我吗?”

    “我找杨欣姐。”杨文军指了指杨欣,说道。

    “文军你等等。”杨欣一边对杨文军说着,一边走进里屋去了。林振华听到杨欣开关抽屉的声音,好像是在拿什么东西。

    “文军坐吧。”林振华不知道杨欣在搞什么名堂,也不便问,便对杨文军说道:“怎么样,文军,在公司工作适应吗?”

    “适应了。”杨文军回答道。

    “你现在在哪个部门,做什么工作?”

    “我在废旧金属回收公司,做报废机床的修复,就是我哥哥过去做过的事情。”

    “嗯,这个工作还是挺能培养人的。”林振华道,“你现在技术掌握得怎么样?”

    杨文军道:“还可以,我哥交代了车间里的几个老师傅带我,他自己有时候也会来指点我,我基本的技术都学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要再熟练一点。”

    “嗯,你哥哥当年学技术是非常吃苦,他现在的技术也是全公司最好的,你要向他学习,知道吗?”林振华说道,他当了这么多年的领导,一张嘴就是这种语重心长的样子。

    两个人聊了没几句,杨欣从屋里出来了,她拿着几张钞票,递给杨文军,说道:“这次给你50块钱吧,快过年了,你们工友之间可能会有些聚餐,你手里要有点钱。钱不够了再来找我。”

    “好的,杨欣姐。”杨文军乖乖地说道。杨欣递过去一张什么纸,杨文军在上面签了个名字,然后便告辞离开了。

    “你这是搞什么鬼?”杨文军走后,林振华奇怪地对杨欣问道。

    杨欣捂着嘴直乐,说道:“你不知道,我现在管着文军的工资呢,他每个月领了工资就交给我,我每次给他20块钱,他用完了再来找我领。”

    “为什么?”林振华纳闷地问道,没听说过副总经理的太太还要兼职干这项工作的。杨文勇当年是林振华从永禾乡下带出来的,家里人让他管林振华叫“细叔”,这一回杨文军出来,私下里也管林振华叫作细叔。相比公司里的其他青工,这兄弟俩与林振华两口子的关系是比较近的。可是,再近也不能帮人家管着工资吧?

    杨欣道:“别提了,这个杨文军,从小就没有自己花过钱,到厂里工作以后,每个月领了工资也不知道该怎么花,经常是月初几天就把钱花完了,结果到下半个月就天天啃冷馒头。有一回到月底了,兜里一点饭票都没剩下,愣是饿了两天。我是后来听车间里的师傅说起来,才知道的。”

    “怎么会这样?”林振华纳闷道,“半大孩子不会管钱也正常,可是吃不上饭了,他不知道去找他哥吗?杨文勇现在是高工资,而且这孩子平时也很节约,应当存了不少钱的。”

    杨欣道:“我一开始也奇怪,就专门去问文勇了,你猜他说什么?”

    “说什么?”

    “他说,他跟文军已经说过了,出来以后,就不会借一分钱给文军。要学技术他可以教文军,但借钱不行。”

    “这是怎么当哥的”林振华恼了,“这个杨文勇怎么会这样?”

    杨欣道:“文勇说了,寒门出贵子,文军能挣到多少钱,就让他用多少钱。如果借钱给文军,就会养成他好吃懒做的习惯。”

    “这样说是没错的,可是总不能看着弟弟挨饿都不管吧?”林振华嘟囔道,听杨欣这样一说,他倒是理解杨文勇的想法了。杨文勇显然是想用自己的生活态度来塑造弟弟,所以硬着心肠对弟弟的困境不管不问。其实杨文勇对家里还是非常照顾的,这些年一直都在给家寄钱,但在对待这个弟弟的态度上,他未免有些矫枉过正了。

    杨欣道:“没办法,我只好跟文军说,让他每个月领了工资就交代我,我替他保管,要用钱的时候再来找我要。这样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