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第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会缺乏压缩机呢,这就是因为我们国家在经济管理上还过于保守。事实上,在欧美市场上,有大量的压缩机供应商。我们应当取消进口配额的限制,从欧美国家敞开进口压缩机,在国内组装成电冰箱之后,再卖到国外去,搞来料加工,大进大出。这样一来,国内的生产潜力就得到了发挥,也能够实现充分就业。不出几年,我们就能够像亚洲四小龙一样,人均国民收入达到8000美元以上,进入小康社会。”

    “哗……”掌声再次响了起来,大家都被于建描述的美好图景打动了。

322 黄冈师兄

    322 黄冈师兄

    “好了,感谢于教授给我们带了一堂精彩的演讲,下面留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同学们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于教授请教。”

    学生会干部再次走上讲台,一边夸张地谄笑着请于建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一边对着麦克风向满教室的学生们说道。

    “小华哥,你和我爸不是总在背后嘀咕于教授吗,现在有机会了,你上去说说吧。”何岚轻轻推着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摇摇头道:“我可不是学经济学的,他说的这些,我听不懂,我只知道,他说的不对。”

    “你就是嘴硬。”何岚道,“人家于教授说得多好啊,还有亚洲四小龙,人家都是这样做的,咱们凭什么不能这样做啊?”

    林振华道:“亚洲四小龙可以这样做,但我们不行,我们是大国,大国和小国的发展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

    “那你去说呀。”何岚鼓动着。她的心理也是非常矛盾的,她一方面希望于建的讲座能够让林振华服气,从而让林振华对经济理论有所敬畏;另一方面,她又希望林振华真的能够有什么理论驳倒于建,从而出一出风头。

    林振华的确是拉着于建辩论一番,但他对于自己的经济学底子是非常了解的,那就是几近于零。他脑子里有不少想法,但这些想法很难用经济学的概念表述出来。此外,他还有一些证据是来自于后世的实践,现在如果说出来,恐怕只会让人笑话。想到此,他便拒绝了何岚的怂恿,安然地坐在座位上,等着讲座结束。

    这个时候,已经有几位学生举手提出了一些问题,于建三言两语就给出了回答,赢得了一片喝彩之声。学生会干部满脸兴奋,大声地鼓动着:“太好了,哪位同学还有问题的,不要错过这个向于教授请教的机会啊”

    “我有一个问题”

    在教室中间的一个座位上,站起来一位清秀的男生,举着手向学生会干部示意。

    “老规矩,你报一下你的姓名,专业,年级。”学生会干部指着那男生说道。

    那男生淡淡地一笑,说道:“我是86级工业经济系的,至于我的姓名嘛……我叫黄冈。”

    学生会干部道:“好,欢迎黄冈同学,你有什么问题要向于教授请教的。”

    黄冈说道:“我认为,于教授的全球大循环理论,完全混淆了一个大国和亚洲四小龙这样的小经济体之间的区别,这个理论对于亚洲四小龙也许是适用的,但对于中国来说,这个理论完全是不现实的”

    “轰”

    此言一出,整个教室便炸了锅了,一些人纷纷扭头去看是谁如此狂妄,而有一些认识黄冈的人,则开始向左右邻座的学生大谈此人的轶事,讲台上的学生会干部脸色顿时变成了酱紫色,几乎就要暴走了。

    在当年的校园里,学生站起来质疑教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在以往的讲座中,也有学生站起来向权威发难的情况。不过,于建可是中央领导看重的专家,各家媒体上都在传播他的全球大循环理论,黄冈这样一位刚刚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居然敢称于建的理论为完全不现实,简直就是在故意砸场子,拆学生会的台了。

    “黄冈同学,请你不要耸人听闻。你说于教授的理论是异想天开,试问,你有理论支持吗?如果你说不出你的理论依据,那么请你就刚才的言论,向全校同学道歉,因为你败坏了我们人大学子的名誉”

    人民大学不愧被称为第二党校啊,学生会干部这一番话,说得义正辞严,滴水不漏,就算写到党代会决议里去,也是让人挑不出毛病的。

    黄冈向旁边的学生说了一句什么,旁边的学生纷纷站起来,给坐在里面的黄冈让出一条路。黄冈挤过过道上的人群,走到讲台上,对学生会干部说道:“请给我几分钟时间,我来证明一下于教授这个理论的错误。”

    “你……”学生会干部被憋住了,他回头向于建递了一个征询的眼神,于建摆摆手道:“让他讲嘛,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嘛,呵呵,呵呵。”

    他的话说得挺开通,但那笑声却分明有些生硬,看来这位专家也是被黄冈的狂妄给气疯了,可是在众人面前又不便发作。他已经暗暗地想好了,等到这个学生讲完,他就要站起来进行一通狠批,要一点面子都不给对方留下,让他见识见识啥叫政策经济学家的风采,呃,说错了,其实我们在人前都是自称政治经济学家的……

    黄冈见于建已经应允,便从讲台上抄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坐标系,又画上两条水平的直线,然后对教室里的学生们说道:

    “各位同学请看,按照于教授的观点,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在国内进行加工之后,再销售到国外去,赚取其中的差价。我们以香港为例,假设这是香港从国外进口原材料的价格,这是向国外出口制成品的价格。这两条价格曲线都是水平的,按照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理论的说法,我们可以把香港看成一个厂商,它所面对的价格是外部市场决定的,不受它的供给行为影响。由于两条价格曲线之间存在着一个差距,因此香港能够在这种生产中获得收益。”

    黄冈的这段讲述,与于建的观点并无冲突,只不过在于建此前的讲解中,并没有使用这样的图形来表述。学生们不知道黄冈为什么要引入这样一个图形,便都沉默着,等待黄冈的下文。

    黄冈转回身,在黑板上又画了一个坐标,然后画上了两条倾斜的曲线,一条是从上向下倾斜,另一条是从下向上倾斜。他接着说道:

    “刚才这个图形,描述的是香港在大进大出的贸易中面对的价格曲线,而现在这个图,反映是我们中国大陆在大进大出的贸易中面对的价格曲线。

    这条从下向上倾斜的曲线,是国际市场上原材料的价格,它表现出来的,是不断升高的趋势。我以刚才于教授所说的电冰箱和压缩机的例子来说吧。

    我们来看,香港是一个小经济体,它如果要生产电冰箱,一年不过生产10万台,或者20万台,因此也就需要购入10万台,或者20万台的压缩机。这样的需求量,对于国际压缩机市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不会影响到市场价格。

    但对于中国大陆来说,就完全不同了。中国大陆如果要以大进大出的方式来生产电冰箱,那么一年的产量会达到1000万台,甚至5000万台。如果所有的压缩机全部依赖进口,那么这5000万台压缩机的需求,对于国际市场来说,会形成一个极大的冲击,它将会使国际市场上的压缩机价格大幅度提高。

    反之,当我们买入这些高价的压缩机,生产出电冰箱再卖到国际市场上时,由于供给量大幅度增加,电冰箱的价格将会大跌,也就是这条从上向下倾斜的直线。

    大家可以看到,随着我国参与全球大循环的程度的提高,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制成品价格持续下降,到最后,留给我们的利润就会非常可怜。而且,像我们国家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一旦被上游或者下游卡住了脖子,我们根本连一点回旋余地都不可能找到。”

    “说得好”林振华忍不住喊了一声,一屋子呆若木鸡的学生一下子醒悟过来,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比刚才为于建喝彩的掌声又高出几分。何岚举着手拼命地拍着,一直把双手都拍红也浑然不觉。

    其实,黄冈说的道理是非常简单的,亚洲四小龙都是小经济体,在国际市场上买什么,或者卖什么,根本影响不了市场价格。这就相当于股市上的散户,只要看准了价格差,就能够买入或者卖出,从股价的涨跌中赚取差价。

    而中国是一个大经济体,如果搞大进大出的出口加工工业,那么无论是买或者卖,都会直接影响到市场上的价格。当你买入原材料的时候,原材料价格就会暴涨;当你出售制成品时,制成品价格就会暴跌。这就相当于股市上的大户,你看到股价跌了,想趁低买入,可是你一出手就是几千万股,原来看好的低价,瞬间就会被你自己炒到天上去了,你还能从中挣钱吗?

    于建的全球大循环理论,说穿了就是亚洲四小龙这四个小暴发户的炒股心得,弄个几万块钱小打小闹是没问题的,没准还能挣到几盒烟钱。但要用这样的理论去指导一个几亿资金的大庄家如何操盘,那就是贻笑大方了。

    后世有许多穿越小说中都有这样的桥段,穿越者凭着记忆中的一个行情,调动几亿资金赚取差价,一下子挣个盆满钵满。其实这样的故事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调几万元资金来赶一个行情还说得过去,一下子调来几亿资金,你自己就成了行情了,还想赚到什么差价?

    “于教授,你看……”学生会干部扭头看着坐在一旁的于建,他注意到,于建的脸色现在也变成了酱紫色。很显然,黄冈所指出的,是他这个理论中的命门所在,于建哑口无言,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黄冈同学刚才说的,很好。”于建站起身来,尴尬地笑着对众人说道,“学术争鸣嘛,就是应该这样的。黄冈同学的这个观点,虽然存在许多讹误之处,但这种敢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虽然我非常有兴趣与黄冈同学就这个问题进行商榷,但受时间影响,我就把它留给同学们去讨论了。”

    “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对于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学生会干部连忙宣布散场。场内再次爆发出掌声,只是,这一回掌声并不是由于建教授独享了。

323 产业梯队

    323 产业梯队

    在一干人等的陪同下,于建离开了3101教室,钻进早已停在门外的一辆小轿车里,扬长而去。估计这一次的人大之行,会让他终身难忘吧。

    学生会干部躬着身子把于建送走之后,回过身来,正见黄冈与几名同学一起有说有笑地走出来。学生会干部连忙走上前去,笑容可掬地对黄冈说道:“黄同学,今天你说得太好了,太痛快了”

    黄冈一愕,随即笑着说道:“不会吧,我只是随便说说的。”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了,人家在夸奖你,你不能直接说今天打了人家的脸,非常抱歉之类的。人民大学的学生没几个是木木讷讷的,待人接物方面都有几分城府。黄冈博览群书,才高八斗,但并不会恃才放旷,该说场面话的地方,他还是知道如何说的。

    学生会干部道:“于教授走了那么多学校,做了那么多场讲座,唯有在咱们学校被同学顶得哑口无言,这是咱们学校的光荣啊。黄同学,你准备一下,我改天让校刊的记者去采访你一下。”

    “采访就免了吧,我很忙的。”黄冈连连摆手,然后落荒而逃。

    其实,学生会干部的这番话并非虚情假意。他们把专家请过来,面子上肯定是要照顾一番的,不能让专家下不来台。但从骨子里说,学生会干部也是学校的一员,自己的同学出了风头,让专家吃了瘪,也是他们的光荣。日后与其他学校的同学吹牛的时候,可以说自己学校的某某同学大战某某专家,这可是很风光的事情啊。

    黄冈等人往前走了一段,路边走过来一男二女的三个人,为首的正是林振华,旁边则是手挽着手的何岚和张琼。林振华迎上前喊道:“是黄冈同学吧,能耽误你几分钟时间吗?”

    黄冈站住脚,看了看林振华,大概是觉得他的年龄比较大,气质上又比较成熟,便小心翼翼地问道:“请问,你是咱们学校的老师吗?”

    林振华摇摇头道:“我不是你们学校的,我只是来看我妹妹,凑巧听了刚才的讲座。你说的那些,我非常认同,不过有一些地方不太明白,所以还想向你请教一下。”

    听到林振华说自己是来看妹妹的,张琼偷偷地掐了何岚一把,在她耳边小声说道:“老实承认,这到底是你哥还是你朋友?”

    何岚反掐了张琼一把,同样小声地说道:“这有区别吗?”

    不提两个女孩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