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财迷心窍呗。”陈天没心没肺地说道。接着,他把锡雅部落的事情简单地向齐月说了一遍,然后叹道:“要说起来,这个林振华的眼界和胆魄都是够不错的,只可惜生不逢时啊,没有一个舞台去让他施展。”

    齐月道:“我倒觉得,是不是你们太保守了。像这样一个项目,是一件好事啊,为什么不能支持他?”

    听到齐月这样抱怨,齐宏钧解释道:“外交无小事,南部非洲的事情太复杂了,国家也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毕竟锡雅部落只是一个割据政权,代表不了苏丹政府。我们越过苏丹政府直接和他们进行交易,这在外交上是比较忌讳的。”

    对于锡雅部落这个项目,齐宏钧是知道的。尽管他已经退休了,但在一些比较敏感的事情上,大家还是会来向他请教一番。锡雅部落的这个石油项目,国家有些左右为难,一方面不愿意放弃这样一个打入非洲内陆的机会,另一方面又担心政治上和安全上的麻烦,因此开过好几次研讨会,而齐宏钧也被聘请去发表过意见。

    “割据政府怎么啦?”齐月可不高兴了,她就是专门做武装割据的,丝毫也不认为武装割据有什么不对。她不以为然地说道:“咱们国家就是太谨慎了,如果换成我,我就和他们做交易,有钱干嘛不赚?至于安全,大不了雇一支雇佣军去保护呗。……哎哎,太子同志,你这样看着我干什么?你不觉得这样盯着一位女同志看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吗?”

    陈天没有理会齐月的抗议,而是面露喜色地说道:“小月,你真是个天才,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招呢。”

    “哪招?”齐月莫名其妙地问道。

    “你不是说你敢去和锡雅部落做交易吗?”陈天问道。

    “对啊……”齐月道,她看着陈天的脸上似乎有些认真的样子,便诧异地说道:“怎么,你还把这话当真了?我又不会造炼油设备,我想和他们做生意也没办法啊。”

    陈天笑道:“你不会造没关系,林振华会造啊,你只管卖就行了。”

    齐月一下子就明白了陈天的意思:“你是说,让我们作为中间商来承接锡雅部落的项目?名义由我们出,设备由林振华出。这样一来,我们国家不需要承担任何政治上的责任,而真正去做事的,还是林振华的那个什么什么重工,是不是这样?”

    “齐叔叔,你觉得这个主意如何?”陈天看着齐宏钧问道。

    齐宏钧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说道:“我觉得倒有几分可行性,不过,还是听听小月的意见吧,毕竟她是具体经办的人嘛。”

    齐月撅着嘴说道:“别问了,如果你们都觉得这个主意好,我估计现在林振华正在给峰子出这个主意呢。峰子这个人我可知道的,对他那个林哥,可以说是三忠于四无限,他林哥说东,峰子绝不会往西。这事,还真不是我能说了算的。”

    齐月的猜测一点都没错,此时,林振华和兰武峰正坐在汉华重工的办公室里,商量着锡雅部落的事情。

    “林哥,这件事我们能接。”兰武峰拍着胸脯说道,“我回缅甸之后,马上成立一家公司,就叫做延安石油化工设备公司。我们先和锡雅部落签订供货合同,然后再和咱们汉华重工签订采购合同。这样一来,我一手从汉华重工把设备买进来,一手再卖给锡雅部落,这不就和国家的政策没冲突了吗?”

    “你们那边的事情,你能说了算吗?”林振华问道。

    兰武峰道:“我们知青连的战友们,情同手足,我的事情,他们肯定会支持的。另外,林哥,你知道不知道,我们知青连的所有产业里面,有你两成的股份呢,你是我们连队里最大的股东呢。”

    林振华不解地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兰武峰道:“林哥,你记得我临走之前,你给了我一个瑞士银行的账号吗?”

    林振华点点头道:“我当然记得。我还知道,你从里面取过5万美元,后来又归还了15万美元。最近我没去查过账,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变化 。”

    说起这个账户,林振华就想起了当年在泰国街头见到兰武峰的场景,当时,齐月也在兰武峰的身边,让林振华起了一些疑心。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前两天林振华才会在盛怒之下给了兰武峰一个耳光。现在既然误会已经说清楚了,林振华也就不便再提起这件事了。

    兰武峰对于林振华去查过账的事情倒也没有特别奇怪,他说道:“没错。那是我们知青连最困难的时候,我动用了那个账户里的美元,用那5万美元,从黑市上购买了一大批武器。正是靠着这批武器,我们才打败了缅甸政府军,夺回了孟固县城。我们的战友们都说,如果没有你的钱,我们不但不会有今天的这些事业,甚至于可能连命都已经丢掉了。”

    “原来你取钱的目的是这个。”林振华恍然大悟般地说道。听说自己交给兰武峰的钱发挥了这样大的作用,他也有一些欣慰的感觉。

    兰武峰继续说道:“就因为这样,我们知青连的战友们一致同意,在知青连的全部产业中,拿出20作为你的股份。我们现在办了翡翠矿山,收购了一个港口,还有两条船,另外还有十几家各种类型的公司,所有这些产业里面,都有你的20股份。”

    “呵呵,那我可真是一本万利了。”林振华笑着说道。关于延安邦的产业规模,兰武峰在此前已经向他介绍过了。由于翡翠的价值无限,知青连目前控制的财产已经多达上亿美元。按20计算,兰武峰当年拿走的5万美元,现在已经还给他5000万了。

    兰武峰说道:“林哥,做生意的事情,我不懂。等过几天,咱们一起到北京去和齐月再商量一下。我们知青连最会做生意的是副连长宋启源,可惜他留在缅甸看家,这次没有回国。我觉得,这件事情他们肯定会支持的。退一步说,即使他们不支持,我也可以以我个人的名义在缅甸注册一家公司来操作这个项目,效果其实也是一样的。”

    “这太好了。”林振华只觉得满天的乌云都散开了。汉华重工与一家缅甸公司做生意,这是外贸部和外交部都不会干涉的。而至于这家缅甸公司再把设备卖到非洲去,外贸部就更干涉不了了。

    不过,合同主体还仅仅是问题之一,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当地的安全问题。兰武峰手里并没有能够安装和调试这套炼油设备的工人,最终的安装队肯定还是得由汉华重工派出的。谁能够保障他们的安全呢?

    “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听到林振华提出的这个忧虑,兰武峰信心满满地说道:“林哥,我们知青连可不是吃素的,我们现在拥有一支300多人的武装,装备精良。到时候,我亲自带100人到非洲去给咱们的工人当保镖就是了。”

    “这太危险了吧?”林振华道。

    兰武峰道:“这有什么危险,前两年,我们和缅甸政府军作战,那才真是危险。那样的危险我们都熬过来了,非洲这点危险算什么?你不是说了吗,当地部落武装的战斗力就是渣。”

    “好,这件事可以按这个思路来办。过几天咱们就一起去北京。”林振华欣然说道。

287 瞒天过海

    287 瞒天过海

    利用一家海外公司来作为掩护,这是一种应对国际社会舆论的手法,这种手法,可以说想瞒谁都瞒不住,只是一层遮羞的窗户纸而已。但国际上做事就是这样,只要你能够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哪怕做的事情再不地道,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据说这也符合西方国家的做事原则,那就是程序正义高于实质正义,做不做某个特殊行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有个贞洁牌坊。

    国际上怎么整无所谓,国内的程序还是要走一走的。除非林振华只想做一锤子买卖,否则他与缅甸公司之间的所有交易,都必须向神一般存在的“有关部门”进行汇报,并且必须在获得批准之后才能启动。

    在去北京之前,林振华把与兰武峰商量出来的这个想法提交到了汉华重工的高层会议上。谢春艳、朱铁军、项哲、韦东齐等人对这个思路进行了反复的推敲,最终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案。随后,林振华带上韦东齐、项哲、兰武峰等人,再次奔向北京。

    到了北京,林振华先约了陈天和齐月,和他们一说起此事,两个人都哈哈大笑,声称大家是英雄所见略同。

    对于在缅甸作为中转的这个主体,齐月的建议是不要用知青连现有的公司,而是最好单独另注一个公司。这样做一则是免得未来出现政治上的麻烦时,连累到知青连的其他产业,有点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意思;二则是这个公司本身只是为汉华重工服务的,决策权完全交给林振华更好,省得凡事还要通过知青连内部的董事会去讨论。

    另外注册一个公司并不困难,以兰武峰的名义就可以了。兰武峰对林振华的忠诚度是完全不需要怀疑的,兰武峰名下的公司,就相当于林振华手上的公司。注册资金方面,齐月同意从知青连的产业中拿出几百万美元来,实在不行,可以在仰光街上找一幢最豪华的写字楼,包下一层,这样看起来总像是个能够进行石油设备供应的企业了吧?

    对于齐月的这个建议,林振华也是非常赞同的。不过,在向有关部门提交具体方案时,这一点并不需要写上。林振华的身份还是国企负责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国外搞一个公司,是比较犯忌的。

    在随后的一些时间里,林振华等人开始与各部委进行频繁的沟通。瓦希尔也被召唤过来了,作为锡雅部落的代表,参与各种会谈。由于在这个新方案里,不存在我国政府干预别国内政的嫌疑,因此在各部门受到的阻力就小得多了,整个谈判的进展十分顺利。

    各个有关部门在锡雅部落这个项目上也都是能够找到自己的利益的。机械委方面,能够把这个项目当成中国机械工业走向世界的典型;外贸部方面,看中的是这个项目带来了巨额外汇收入;外交部希望把这个项目当成一张手上可用的牌,在涉及到非洲大陆的外交事件中拿出来使用。至于安全机关,那就更不用说了,陈天专门请瓦希尔吃了一顿便饭,席间说了一些什么,连林振华都无权知道。

    尽管扫清了障碍,但整个过程前前后后还是折腾了得有半年时间,最终才算是尘埃落定。上级部门批准了汉华重工与锡雅部落之间的炼油设备交易,整个项目正式启动。

    项目的具体交易过程,正如林振华他们设计的那样:首先由兰武峰在缅甸注册一家名为风林的公司,与锡雅部落签订提供炼油设备的合同,合同金额为3亿美元。随后,风林公司再与汉华重工签订合同,以2。5亿美元的价格,从汉华重工手里购买一套炼油设备,同时由汉华重工负责派人在指定的地点进行安装。这个指定的地点,自然就是南部非洲的锡雅部落。

    两份合同中相差的5000万美元,是作为风林公司的运作成本的,这其中包括雇佣一支武装力量前往施工现场,负责保卫现场的安全。此外,这支武装力量还要负责监督锡雅部落偿还货款的情况,如果锡雅部落有意赖账的话,保安公司就会摇身一变,变成专业的讨债公司。

    作为一家缅甸企业,风林公司可以采购一批武器带到南部苏丹去,这些武器将会被配发给汉华重工在那里的工人。这些工人中间,有相当一部分是退伍军人,他们的战斗力,是在兰武峰的队伍之上的。

    按照合同规定,在项目启动之前,风林公司会向汉华重工支付一笔2500万美元,约合8600万人民币的货款。这笔货款相当于汉华重工制造这套炼油设备以及派人安装的全部成本。也就是说,如果未来的交易出现了问题,至少汉华重工在这个项目中不会有实际的损失。

    这也算是一种无奈的安排了,汉华重工是包含国有股的公司,进行这种有风险的投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审批,而这些审批往往还是很难通过的。林振华索性让风林公司先把货款垫付出来,这样汉华重工就没有风险了,各级部门也就找不到理由来阻拦了。

    至于说风林公司可能遭受的风险,林振华认为是值得去冒的。反正他在知青连那里也有20的股份,实在不行,就用这些股份来赔偿整个损失好了。林振华现在也有了一些身家了,有能力支持这样一场豪赌。富贵险中求,这个道理林振华是明白的。

    缅甸这家公司的名称叫作风林的原因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兰武峰和林振华名字中各取了一个字所拼凑出来的。公司的注册资金主要是使用了林振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