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东齐道:“我已经算过了,我们按交钥匙的方式建设,全部投资在2。5亿美元左右。”

    瓦希尔点点头说道:“这个价格我们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们现在没有这些钱。我想问一问,你们是否愿意以补偿贸易的方式来提供这样一套装备?”

232 补偿贸易

    232 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教科书的解释是:以产品偿付进口设备、技术等费用的贸易方式。

    锡雅部落有石油,但这些石油卖不出去,无法变成美元。一套50万吨的炼油设备,中方的报价是2。5亿美元,而瓦希尔手里,连250万美元都拿不出来。不过,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是有的,那就是先用赊账的方法,把设备买回来。有了设备,就能够生产出产品,然后再用产品来抵还设备的价款。

    补偿贸易这种方式,对于高祖兴和林振华来说,都并不陌生。当年,中国有不少引进项目就是采用了补偿贸易的方式。江南省的一个大型铜矿,全套开采设备都是从日本引进的,采出来的矿石则装船运往日本,用以偿还设备的款项。有人曾经悲观地评估过,到这套设备的贷款全部还清时,这座铜矿也已经无铜可采了。

    高祖兴虽然熟悉这种方式,却不熟悉瓦希尔所希望他扮演的这个角色。作为一个外汇短缺的国家,中国在补偿贸易中,从来都是作为债务方,而不是债权方。而这一回,瓦希尔却是希望中国成为债权方了。

    “补偿贸易?”高祖兴皱着眉头,“恐怕有点困难。瓦希尔先生,你也知道,我们中国的外汇也是非常缺乏的。”

    林振华向高祖兴使了眼色,小声地中文说道:“高部长,我倒是觉得可行。”

    “为什么?”高祖兴问道。

    “咱们给他们提供设备,不涉及到外汇啊。”林振华提醒道。

    高祖兴这才醒悟过来,这是中国向外出口产品,的确不涉及到外汇,相反,项目落成后,还可以收回大量的外汇。照韦东齐刚才的报价,一套设备是2。5亿美元,加上利息等等,最终差不多得收回3亿美元了,这可是了不起的一个大单子啊。

    “不过,还是有问题。”高祖兴又想起一事,他对林振华说道,“虽然不涉及到外汇,但我们如何回收货款呢?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成品油,要从南部苏丹运回到中国来,成本和风险都非常大。此外,咱们国内对于成品油的需求也不大,他们拿成品油来还债,对咱们没什么意义啊。”

    林振华道:“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咱们国内不需要成品油,咱们就拿到国际市场上去卖掉好了,手里有油还愁找不到买主吗?”

    “你说的也有道理,那么还有一个问题。”高祖兴继续说道,“南部苏丹的形势非常不稳定,锡雅部落虽然是个大部落,但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如果我们的设备投产后,这个部落受到了攻击,甚至于被政府完全控制了,那么我们岂不是钱货两空了?”

    林振华道:“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但富贵险中求。如果不是这种情况,这个项目怎么可能落到我们手里呢?我想,我们回去以后向外交部门深入地了解一下,最后还要征求一下军队方面的意见,听听他们是如何评估的。如果他们认为可行,咱们值得赌上一赌。”

    高祖兴沉吟了片刻,点点头说道:“也罢,毕竟我们只是谈意向,政策方面的事情,回去再细了解吧。”

    与林振华商量完,高祖兴转回头对瓦希尔说道:“瓦希尔先生,我们刚才已经讨论过了,关于补偿贸易的问题,我们可以作为一种方式予以考虑。由于这个项目涉及到贵国的国内政治以及安全形势问题,我们需要请外交和军方的人员参与。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会在合适的时候派人前往你们的部落去进行实地考察,你看如何?”

    “非常感谢。”瓦希尔说道,“我们非常迫切地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支持,我回去以后就会把这个情况汇报给我们的部落首领,我们随时欢迎贵国代表团的访问。”

    这场洽谈到这个程度也就结束了,瓦希尔留下了他的联络方式,同时承诺回去之后,会尽快将当地的安全情况、石油资源情况等资料寄送给林振华,以便林振华对这个项目进行深入的评估。

    瓦希尔走后,高祖兴关上会议室的门,郑重地对林振华问道:“小林,你现在能否告诉我,这个项目如果要开工建设,你们全部的成本会是多少?”

    林振华指指韦东齐,说道:“这个我可不清楚,请我们韦处长来说说吧。”

    韦东齐不好意思地说道:“高部长,刚才我已经核算过了,一套50万吨的炼油设备,如果让我原来那个厂子来生产的话,成本不超过8000万人民币,这还是包含了派出工人到非洲去安装的价格的。”

    “才8000万?”高祖兴掰着手指头算着,“8000万人民币的投入,能够拿回2。5亿美元的外汇,这个利润实在是太高了。小林,我现在理解了,为什么你这样急于要促成这个项目。”

    林振华道:“高部长,我的想法可不止这一点。我觉得,这一个项目的利润再高,也毕竟是有限的。但如果能够通过这一个项目,把我们的影响力深入到非洲内陆,那么我们得到的可就不止这一点了。我刚才向瓦希尔了解过,现在美国、英国、苏联、埃及以及其他一些国家,都在染指南部苏丹的事情,咱们如果能够通过这个项目建立与锡雅部落的联系,对于我们未来在这一地区争取发言权,是很有好处的。”

    高祖兴吓了一跳:“小林,你这个思想可非常危险啊。什么叫争取发言权?你是想在非洲搞殖民主义吗?这可是万万不能做的事情。”

    “这个嘛……”林振华郁闷了。当年的人们可真是单纯啊,一心只想着和平共处,不干涉内政,不参与政治争端。而事实上,这个世界哪有这么干净,欧美日苏,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哪个都在亚非拉地区培植自己的代言人,中国不这样做,那就是傻瓜了。

    “这事从长计议吧。”林振华败退了。他想,这事还是等着回去以后找何海峰谈谈吧,高祖兴毕竟是上一代的人了,在外贸方面有足够的经验,但在国际政治方面还是过于保守。林振华也不想在这个时候与他过多地辩论什么。

    “嗯,这事不急,回去再详细研究吧。”高祖兴也不再纠缠此事了,“不过,这个项目不管能不能做成,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它意味着咱们的高端装备也有出口的可能性了。”

    “高部长,这50万吨炼油设备,算是淘汰技术了。”韦东齐认真地提醒道。

    高祖兴笑道:“这个我就不懂了,我是搞外贸的,我只看到钱多,就认为是高端了。好家伙,一个项目就2。5个亿,一年如果搞上十几个这样的项目,那我们根本就不用出口石油了。你们知道吗,咱们国家一年出口石油才挣回来40个亿呢。”

    “这都是咱们子孙后代的财富啊。”林振华痛心地说道,“高部长,真希望咱们国家有朝一日能够不卖石油了,咱们连采都不采,把大庆的油封存着,咱们用别人的油。”

    高祖兴道:“好啊,我也是这样想的。这就需要你们这些搞工业的人多努力了。什么时候咱们的机电产品能够出口200个亿,咱们就不需要卖石油了。”

    林振华对韦东齐说道:“老韦,听到没有,高部长给咱们下任务了。咱们抓紧时间把80万吨乙烯装置搞出来。那东西出口一套,200个亿就回来了。”

    正说得热闹的时候,朱晋文满面春风地进来了。他一进来就冲着高祖兴喊道:“高部长,大获丰收啊大获丰收啊”

    “怎么啦?”林振华和韦东齐一齐问道。

    朱晋文看看林振华,笑道:“小林,这一回全亏了你出的主意了。回去以后,我给你请功,别的不敢说,一个机械系统的全国劳模肯定是跑不掉的。”

    “好,那我就先谢过朱司长了。”林振华喜滋滋地应道。

    给林振华许完诺,朱晋文又转回头对高祖兴说道:“高部长,你猜猜看,就刚才这一会,我们谈了多少合作意向?”

    “多少?过亿了吗?”高祖兴呵呵笑着道。他现在心理预期已经大大地提高了,他知道,这一次的展销会,肯定是一个大丰收的结果,唯一的悬念,只是收获的数量而已。

    朱晋文装出一副不满的样子,说道:“高部长,你太没自信了。有你高部长在这坐阵,区区一个亿哪能打得住?我告诉你吧,就刚才那一会,我们整整谈下2。4个亿。”

    “2。4个亿?”饶是高祖兴有了心理准备,也还是被朱晋文报出来的数字震住了,“不会吧,你们就那么点破铜烂铁,居然卖出这么好的价钱?”

    朱晋文哈哈大笑起来:“什么叫破铜烂铁,这好歹也是咱们机械系统三十多年积累下来的成果。我跟你说,咱们中国的东西,别的特点没有,就是两个,一是便宜,二是皮实。你可别小看这个皮实,在发展中国家,各种条件都比较恶劣,人家还就需要这种特别皮实的设备。像那些欧洲的设备,怕潮怕灰,对电网稳定性要求又高,人家还真侍候不起呢。”

    高祖兴道:“太好了,这2。4个亿的意向,就算是最终能够成功一半,也是1个多亿,不枉咱们跑一趟法兰克福了。尤其难得的是,它充分证明了咱们中国的装备产品是有出口能力的。未来,我们还要组织更多的企业,去参加更多类似的展会,彻底改变咱们创汇严重依赖资源出口的局面。”

233 采购

    233 采购

    初战告捷,整个中国展团都欢欣鼓舞。两个多亿的合作意向,摊到十几家参展的厂商头上,每家也有近2000万的额度。而且,按照林振华提出的定价原则,各家的报价都是在国内市场价的基础上乘2再把单位换成美元,相当于6倍定价,利润几乎要赚疯了。

    朱晋文一扫此前的沮丧神情,又开始眉飞色舞地站在展台前向过往客商介绍产品了。他不愧是贩马出身,吆喝起来有板有眼:

    “哎,来一来,看一看,正宗中国工业装备,物美价廉,童叟无欺,是发展中国家强国富民、超英赶美的最佳选择……”

    撇开朱晋文和其他中国出口商们的狂欢,林振华带着自己的手下,正在展厅里四处游荡。他们现在已经进行了角色的转换,由供货商变成了采购商,他们需要在这次展会上采购一批装备,用于汉华重工的技术升级。

    “你好,请问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的焊机产品吗?”

    在日本西乎公司的展区,韦东齐指着一台焊机向销售代表问道。

    销售代表是位形容猥琐的中年大叔,听到韦东齐的问话,他满脸堆笑地一边鞠躬一边答道:“尊敬的先生,我叫河野芩生,非常荣幸能够为你们服务,请问你们有什么需要?”

    “哦,你好,我叫韦东齐,来自中国。”韦东齐自我介绍道,“我想了解一下焊机的情况。”

    “请跟我来吧。”河野芩生说道。他把林振华一行带到焊机的展台前,开始逐项地介绍着焊机的型号、参数等。

    与对非洲客商的态度不同,日本厂商对于中国采购商是非常热情的。这几年来,中国开始搞经济建设,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采购大量的先进装备,而日本的装备价格远低于欧美列强,因此成为中国企业采购的首选。日本在经过20年的经济起飞阶段之后,目前国内工业发展已经进入平缓期,装备市场萎缩,正急于拓展海外市场。这样一来,中日之间的经贸联系便异常火热起来了。

    “林经理,咱们需要这几个型号的焊机,还有,咱们需要同步引进这几套焊接工艺。”韦东齐一边听着,一边小声地向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是一个介于外行与内行的管理者。说他内行,是因为他本身有机械专业的背景,又在汉华厂当了一任技术科副科长,对于化工设备有一些了解;说他外行,是因为他在具体技术细节上掌握得不够,远不及像韦东齐这种在化工设备领域浸yin多年的老工程师。他这次到法兰克福来,一方面要销售产品,另一方面要采购自用的装备,这两项都需要韦东齐这种专业人士来提供支持。

    “老韦,你是技术处长,你说了算。”林振华乐呵呵地对韦东齐说道。

    韦东齐道:“那哪成,你是经理啊。”

    林振华道:“老韦,我告诉你啥叫经理。经理就是啥都不懂,光负责花钱的。你们就是啥都懂,专门负责告诉经理如何花钱的。说到底,我是听你们安排的。”

    “林经理太谦虚了。”韦东齐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