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村长的贴身神医-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方凑过去一看,才发现这妞,正在查“如何让农民致富”,心中一笑,捏着嗓子问了句:“你想让村民发财吗?”
    “想——啊!”郑秀兰回了句,忽然感觉不对,惊叫一声,猛地一回头,就看到徐方那张清秀的脸,没好气道:“什么时候回来的?吓死我了!”
    “刚回来。”
    “刚回来就吓我,是不是找死啊!”说着,郑秀兰就朝徐方扑去,手又抓又挠。
    徐方也不敢还手,但那种痒痒的感觉,又让他十分难受,干脆直接求饶:“大村长,我错了,你不是给村民找新的生财之路吗,我这有个点子。”
    

第149章 养鸡难题
    闻言郑秀兰心一动,这家伙在村民这些正事上,可从不会打马虎眼,急忙问:“你有啥点子?”
    徐方思索了下,道:“养鸡。”
    “养鸡?”郑秀兰知道徐方有酒店生意,让村民养鸡销路不用愁,随即她皱眉道:“徐方,咱们村民投资扇贝养殖,手里已经没什么钱了,养鸡养不了几只吧?一只鸡的利润空间也不大,养太多大家也没能力啊。”
    “咱们养山鸡。”
    听到这个,郑秀兰眉头一挑,惊讶问:“山鸡是啥?”
    徐方翻了翻白眼,不得不跟这个城里人解惑:“山鸡就是野鸡,因为野生动物受国家保护,但现在的人,对野生的食物又很感兴趣,所以养殖野鸡,肯定能在市场走俏。”
    郑秀兰脸一红,深入问道:“好养吗?”
    “还不错,比普通鸡的利润高,而且吃的东西比较杂,菜叶、嫩芽、昆虫、豆类、粮食、草籽等,都是它们的食物,耐高温、严寒,喝冰渣子都没事,不过咱这的气候,估计它们是喝不到。不擅长飞翔,但擅长奔跑,所以找块地,四周用网给封上就能饲养了。说这些,就想表明山鸡很好养活,只要方法得当,成活率相当高。”
    “那利润呢?”郑秀兰已经心动了。
    “野鸡的价格,一般能达到25元每斤,三个月就能成熟销售。每只鸡苗,加上运输成本也就五块钱吗,胃囊比较小,饭量小,养到能销售,也就吃20块钱东西,每只利润能达到五十呐。”徐方笑道。
    郑秀兰低着头,不断计算:“养一只山鸡的成本价是25,养一百只就要两千五,这成本对村民来说,其实挺高。利润是五千,三个月成熟,平均一个月赚1666元。”
    算到这里,郑秀兰瞪着徐方道:“小方,这利润是不是太少了?”
    徐方翻了翻白眼:“大姐,你还想赚多少?要是能赚几万,大家不都来养山鸡,这种好事还能轮到咱?养一百只少,养三百只不就多了。”
    “三百只,也就你想的出这馊主意,村民的钱都投进扇贝养殖上了,大家手里都没钱了吧?再说,养的多,需要的面积就大,咱们哪有那么大地方。”郑秀兰没好气问。
    “这话就不对了,咱们九龙山那么大地方,怎么就没地儿了?村里人哪个不是走山路的能手。只要把山路一修,在后山腰多建几个鸡舍,村民肯定乐意去饲养。”
    “那买鸡苗的成本谁掏?”
    徐方又耐心解释:“咱们村民每天都在捕捞扇贝赚钱,平均每个家庭,净收入都在两百元朝上。而一只鸡苗的价格,也就五块钱,三百只才一千五,有钱的就多养点,没钱的养个一百只的也没啥,成本下去了,饲料的钱也不是一下就投进去的,一只鸡三个月才吃20块钱东西,这些钱就随着捕捞扇贝的收入,很快就攒出来了。”
    “虽然养山鸡赚钱不多,但以后大家养殖的扇贝有收入了,加上饲养山鸡的钱,一个月平均每家收益,至少有六千。而这样的收入,是可以长久稳定的,说明咱们的可持续发展路线,已经成功了,您还有啥不满意的?”徐方安慰道。
    听徐方这么一算,郑秀兰的心立刻敞亮起来,村民的扇贝成熟,一共耗时九个月,平均每月利润四千多。
    等大家赚了钱,在山鸡和扇贝养殖上,投入的更多,收益自然会水涨船高。以后不用累死累活捕捞天然扇贝,而大家的月收入,也能轻松过万!
    再加上一些人,还制作干贝。
    还有些人兼职做药膳丸!
    到时村民的收益,甚至会超过二线甚至一线城市的人均收入!
    虽然现在有一些人,收入已经过万了,但海洋的野生海鲜毕竟数量有限,等过段时间,海鲜都被捕捞完,以后再想有收益就很难了。
    徐方这次提议养山鸡,无疑在村子可持续发展上,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深吸口气,郑秀兰笑道:“行啊,那咱们找村民说一声。”
    “行,大村长,你要不要投点钱进来?”徐方笑问道。
    现在超市和药膳丸的制作,和徐方分红后,郑秀兰每月的进账,甚至超过了百万!这么土豪的一村长,也不差这点钱,当即笑道:“姐可不想和村民抢饭碗,走吧,咱们找村民聊聊去。”
    ……
    当郑秀兰和徐方同时出现在海边时,立刻吸引了村民注意。
    每次俩人一出现,确实都有大事。
    想到这里,村民都期待起来。
    “乡亲们,都过来下。”郑秀兰笑着招呼。
    大家早注意到这边情况,听到郑秀兰招呼,立刻围了上来。
    “郑村长,啥事啊?”兰嫂率先问了句。
    看着好奇的众人,郑秀兰脆声道:“大家最近捕捞扇贝,应该也发现了,想捕捞到扇贝,需要跑更远的地方,而且数量也日渐减少,扇贝也越来越难捞。总有一天,海里的扇贝都会被我们捞完,到时咱们再想指望捕捞扇贝赚钱,就困难多了。”
    这情况大家确实有感觉到,纷纷点头道:“是啊,真是越来越难捞了,估计不到半年,想捞都捞不到了。”
    “是啊,真是越来越难捞了,也就咱们岳海村海边有扇贝,朝远处走,肯定也没多少。”
    张婶忧虑道:“郑村长,俺们天天捞扇贝,对扇贝数量也了解,再过三个月,估计都捞不到了,大伙儿投资的扇贝养殖基地,想赚钱得等九个月。三个月后,乡亲们想赚钱就难喽。”
    “郑村长,有啥好的法子没?大家不怕吃苦,家里的娃都在外面上学,就怕饿着他们。”赵叔苦叹了句。
    听着乡亲们抱怨,郑秀兰和徐方心里一咯噔。
    他俩今天只合计着扇贝加上山鸡的收益,但有一点却忘了,那就是乡亲们投资的扇贝养殖基地,收益得九个月后!
    而海边的扇贝资源减少,最多够捕捞三个月,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说,郑秀兰也不会允许村民再去海边捕捞。
    村民的收入,会在三个月后的半年内,只能靠其他收入来养家糊口!
    算来算去,最后还是算漏了啊!
    郑秀兰求助的看了徐方一眼。
    徐方也不撂担子,站起来道:“三个月后,咱们禁止在海边捕捞扇贝,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还有三个月的缓冲时间,我与郑村长,会在这个时间内,尽快给大家提供赚钱的方法。”
    岳海村民风淳朴,也就是穷惯了,所以对赚钱才迫不及待,但并不代表大家不讲道理。
    张大爷站出来,沉声道:“小方,把扇贝捕绝了,以后就真没养家糊口的饭碗,这道理大家都懂。三个月后不再捕捞,我们都支持你。再说,这三个月我们存点钱,完全够半年花的了,到时养殖的扇贝不就能卖钱了嘛。”
    “对啊小方,你们也别太担心。”听到张大爷的话,乡亲们也附和起来。
    徐方摆摆手,道:“这次和村长过来,可不是跟大家报忧的,而是经过我们思考,又给大家找到了一条赚钱路子。”
    原本还有些低落的村民,闻言精神一震。
    “小方,有啥法子啊?”兰嫂催问了句,村民的目光,同样好奇的盯着徐方。
    “养山鸡,我们从外面引进山鸡苗,一只成本价大概五块钱,喂三个月就能卖,大概能长到三斤,吃20块钱饲料。”
    “一斤能卖多少钱啊?”张大爷问道。
    “市场上价格,是25元2f斤,三斤的话,就能卖75块,一只能赚50元。大家要不要养,养多少,决定好了跟我说一声。”
    “野鸡会飞,还得搭鸡舍,这得花不少钱吧?”有村民提出了疑问。
    “要花钱的地方主要是拦网和鸡窝,养一百只山鸡的话,鸡舍的建设成本,大概在六百块钱。这价格听着不便宜,但是搭建好的拦网,能用很多年。现在开始养殖,等三个月后就能有收益,到时大家不再捕捞扇贝,也能有个经济来源,大家考虑一下。”徐方说完,也不再催促,等村民在那里讨论。
    “铁柱,你上过小学,给大家算算,养一百只野鸡,要花多少钱?”兰嫂冲着一旁青年问道。
    村里上学的人不多,算术好的没几个,不少人看向铁柱,等他这个“文化人”算出结果。
    感受着大家注视自己,铁柱心底有些得意,给大家算道:“一只鸡苗五块,一百只就是五百。三个月吃两千块钱的料,拦网和鸡窝要花六百,一共得花三千一。一百只能卖七千五,净赚四千四。”
    “三个月赚四千多,够吃饭了。”张大爷笑道。
    “没捞扇贝赚钱啊!”一些年轻人,并不甘心这种收入。
    “可不呗,这山鸡谁也没养过,万一跑了或者死了,可不就亏了吗?谁能保证每只都活。我估计最后,也就赚个两三千。”
    “这很有可能,山里有黄鼠狼和大蛇,谁能天天看着鸡舍,说不准哪天就把鸡吃光了。”
    “……”
    随着大家深入议论,众人心里对这个赚钱路线,已经失去了大半兴趣。
    

第150章 你能盖鸡舍吗
    郑秀兰将大家表情尽收眼底,心里暗暗着急,扭头看着徐方,却发现这家伙一脸淡定,不由苦笑一声。
    这犊子现在依旧穿着文化衫,看着跟农民青年没两样,但真实身价,估计已经破亿。
    或许徐方对这点钱,并看不上眼吧。
    十五分钟后,村民议论声逐渐消失。
    “怎么样,大家有什么想法没?都自己人,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徐方温和道。
    半晌,也没个人吱声,徐方已经清楚,村民估计没人愿意投资。
    张大爷看没人说话,也不愿冷场,站出来说出大家的困难:“小方,乡亲们的钱都投在了扇贝上,手里都没有闲钱。山鸡大家也都没养过,万一养死了,这仨月不就白忙活了。现在各家都用钱,万一搭进去,到时日子又不好过咯。”
    “张大爷说的对啊,有没有再稳妥点的方法?赚的少点也没啥。”又有村民附和问。
    郑秀兰心里默叹口气,偏偏这事儿又劝不得,如果强行要大家养殖,赚钱了还好说,到时万一真亏本了,责任肯定要落她头上。
    算了,让大家等八个月后扇贝成熟也好。
    当郑秀兰都准备放弃的时候,徐方笑道:“确实有个稳妥的办法,大家不用投资,但是赚的钱也不是很多。”
    众人眼睛一亮,张婶催问道:“小方,啥法子,赶紧给大家说说。”
    “还是养山鸡,鸡苗、鸡舍和饲料的钱我出,大家只要负责帮我喂养,每负责一百只鸡,三个月给两千块钱。不过我也有个要求,要精心照料,认真负责,如果别人养的好好的,你养的都死了,以后再想养殖就没机会了。”
    听徐方说完,众人眼睛猛的一亮。
    三个月两千,虽然不多,但如果能养三百只,平均一个月就能拿两千!
    每天喂鸡的时间也不用太长,这钱来的并不难。
    “徐方,这个怎么报名?”兰姨问道。
    “先不着急,我先确定下要养多少只,明天再跟你们说,我可以保证一点,每家至少能代养一百只。”徐方笑道。
    听到徐方这保证,村民对徐方又称赞一番,才放心的继续捕捞扇贝。
    确定了饲养野鸡的事儿,徐方和郑秀兰并排朝家走。
    “你怎么要自己投资了?”郑秀兰脸色有些难看:“村民的魄力还是太小,这样怎么来赚钱。”
    “村民赚点钱不容易,不稳妥赚钱的途径,大家是不会冒进投资的。你自己不缺钱,不理解穷人的难处,穷了这么久,赚了点钱当然要紧紧攥着。等咱们第一波野鸡养殖成功,大家看到真能赚钱,肯定就会投资了。”
    “你心真大。”郑秀兰咯咯笑了笑,才钦佩道:“像你这种一心为民的人,真是太少了。”
    徐方摆了摆手:“话不能这么说,当年村民对我们家有大恩,滴水之恩还要涌泉相报,做这点事是应该的。况且养殖山鸡,不仅仅是让村民赚钱,还能给我酒店提供食材。哪怕村民不养殖,我也会主动开养鸡场。”
    “你打算养多少只?”郑秀兰好奇问。
    “山鸡营养丰富,口感很好,菜品新颖,很适合做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