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牌-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于明干笑,尴尬了。

“欢迎来到伦敦,再见。”

于明挂电话,乘坐电梯下楼,那个小女孩还在,并且看着自己。于明朝前走,小女孩把烟一扔,跟了上去。于明回头看她一眼,小女孩马上转身,于明朝前走,小女孩继续跟。于明心中纳闷,走到马路边等出租车。

小女孩在于明身后左右看,靠近于明:“请问,你是不是独立调查人?”

“不是。”于明回答,欺骗小萝莉,没有压力。

“露西说你可能是。”

露西?办公室那个?于明解释道:“我对英国不熟,我是中国人。”

小女孩一听于明的话,忙道:“那你一定认识英国的独立调查人?”

于明回答:“我不是调查人。”

“我爸爸是调查人。”小女孩看于明。

“恩?”于明颇为惊讶。

小女孩拿出一枚戒指:“你看。”

戒指?不过无法通过戒指辨认身份,于明问:“你爸爸叫?”

“约翰伯伦斯,我叫南希伯伦斯。”小女孩回答。

于明笑问:“既然你爸爸是调查人,你为什么还要找调查人?”

“这个……”南希想了好一会:“你能不能帮我约见英国的独立调查人,我有钱,谢谢你。”

于明思虑一会道:“我只帮你打个电话,你不能再跟着我。”

“好。”南希连连点头。

于明拨打蒙特罗的电话:“有个叫南希伯伦斯的女孩说要见英国独立调查人。”

于明想不到蒙特罗也会叹气,蒙特罗沉默了好一会:“她真有恒心,好吧,你带她到天鹅私人会所。”

于明挂电话看南希:“我带你去。”怎么感觉自己在诱拐不良少女。

“谢谢,你是好人。”南希大喜。

很少有人这么夸自己,所以小萝莉的三观注定她们容易上当受骗。

……

天鹅私人会所是一间酒吧,只有两位客人没有侍应,蒙特罗和一名女子正在桌前喝酒。于明和南希到达,女子起身对南希道:“请坐。”她挥下手,和于明一起走到吧台。

吧台没有工作人员,女子进吧台问:“喝点什么?”

“可乐。”

“呵呵。”女子三十五岁左右,笑了笑,打开一罐可乐给于明,给自己杯子加了酒坐下:“我叫贝拉,003,欢迎来到伦敦。”

“谢谢。”于明喝可乐看了那边一眼,蒙特罗很认真听小女孩说话,小女孩端正坐着,很规矩。

贝拉看了一眼道:“她父亲叫约翰,曾经是我们组织的一员。”

“后来呢?”于明好奇问。

“后来?后来他背叛了组织。当时蒙特罗还没有加入调查人组织,约翰是英国区唯一一位调查人,我们的前身是多家保险公司成立的国际反骗保联盟,联盟重组后约翰是第一届独立调查人副主席。同时也是我的推荐人。”贝拉道:“可是……当时英国、德国两位调查人一起追查一幅名叫《船长》的油画,这幅画投保额为三千万英镑,我们有理由怀疑是失主骗保,伪造了失窃案。但是无论是不是失窃案,我们第一目标是找到油画。”

贝拉给自己加杯酒道:“油画最终在德国找到了,德国调查人和约翰一起前往伦敦,当天晚上他们在约翰家住了一晚,第二天约翰早上,德国调查人发现约翰和油画都不见了。德国调查人立刻向组织发出警报。”

“当时结论是约翰见财起意,携油画逃离。这个结论很难让主席委员会相信,但是约翰杳无音信,最终约翰被列为背叛者。按照组织规定,组织将约翰的组织基金赔偿给水星国际保险公司,为此组织缴纳了两千万英镑的赔偿金,如果不是富豪注资,独立调查人组织当时就已经瓦解。为了还这两千万英镑,当时调查人自愿将10%的组织抽成调整为50%,花费了四年时间才还清债务。”

贝拉道:“这对组织来说是一个近乎毁灭性的打击,约翰的女儿南希当年六岁,她坚定的相信自己父亲不会做出这种事,今年十六周岁吧?这十年来她经常在找独立调查人。”

蒙特罗举手示意,贝拉和于明拿饮料过去坐下。蒙特罗道:“南希提供了一个情报,说事发当天晚上,还有第四个人和自己父亲在门外交谈。她当时在二楼自己房间,只看了一眼。”

贝拉看南希道:“我记得五年前,你说有警察将你父亲带走,三年前你说有人绑架你父亲。为调查你这两个线索,我们花费了巨大人力和物力,结果证实,你在撒谎。”

“这次是真的。”南希认真回答。

贝拉道:“南希,你为什么这么执着?”

南希低头道:“我小时候,我爸爸经常和我说调查人的故事,他说调查人组织是一个有荣誉和责任感的组织。我长大后一直记得他的话,所以我不相信我爸爸是个坏人。一定有其他原因,他不可能为了钱抛弃自己信仰,抛弃我的母亲和我。”

蒙特罗道:“南希,我同意你主观的看法,从主观证据看,你父亲接手过更昂贵的物品,你父亲很爱你母亲和你。但是从客观证据看,确实是你父亲带走了《船长》。你父亲是英国皇家空降特勤队的士兵,担任过保镖,警觉性高,身手好。而我们当时在你家,没有发现任何反抗或者示警的痕迹,德国调查人酒杯中发现了安眠药成分。而你父亲杯子没有安眠药成分。”

蒙特罗说的很认真,南希无助的左右看,目光停留在于明身上,于明摊手,表示自己什么都就不知道。南希看蒙特罗,蒙特罗想想问:“于明,你怎么看?”

第两百二十二章列举法

对于蒙特罗的问题,于明回答道:“蒙主席啊,我这人是主观主义者,我认为不符合逻辑的事肯定有问题。”于明对物证等不感冒。

“其实约翰副主席这件案子一直是我们调查人身上的污点。”蒙特罗无视蒙主席这词,道:“我成为调查人后,曾经很认真的看过相关的资料,但是并没有发现不对。这些是资料。”蒙特罗把电脑转向于明。

于明看资料,约翰很能干,第一时间就判定油画流向德国,联系德国调查人。油画被快递送到乡下一间房间门口,两人轮流监视了三天,没有发现有人取画,于是只能是放弃调查幕后人,拿回了油画。

于明道:“这不符合逻辑。”

“怎么?”

“既然快递送到,当然是第一时间收取油画,为什么三天没动静?我想唯一的原因就是拿画的人发现了约翰和德国调查人正在监视。当然,也有可能拿画的人出车祸死了,那邮寄画的人没有收到同伙信息,难道不会亲自来查看吗?这案件分两起,第一起是盗窃,然后空运。第二起是收画。约翰很能干,利用窃贼遗留下一张收据追查到窃贼的旅馆,从窃贼房间内发现了线索。从失窃到锁定地址,只花费了十二个小时。等等……失主报警了吗?”

“……”蒙特罗想了想回答:“失主有报警,约翰在失窃一个小时后就介入调查,这可能出乎了失主的意料……不过,假设这是一起雇佣盗窃的骗保案,油画被找回来,失主应该顺水推舟的拿回油画。”

于明点头,蒙特罗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如果约翰是被冤枉的,那失主是最大可能的坏蛋。约翰对失主不会有什么戒心,毕竟自己帮失主寻找回了油画。打电话询问油画是否破损,或者说带了专家来鉴定油画等借口。但是当时屋子里还有一位德国调查人,酒杯上检测出安眠药,这安眠药是谁下的呢?第二个疑问,失主拿回油画,再进行一次失窃骗保就好,为什么要急于拿回油画?

于明问:“南希,你母亲那天在吗?”

“她上夜班。她是医生。”南希回答。

于明道:“我这人不懂证据,假设约翰是好人的话,我倒是勉强可以推理出事情经过。”

贝拉一边道:“太儿戏了吧?你对这案子并不了解。”

“不是,我就是用唯一的可能来连贯整个案子,比如。为什么特种兵出身的约翰没有反抗?为什么杯子没有安眠药?为什么失主会着急?为什么……所有为什么都能得到一个牵强的解释。”

这是老千常用的列举法,比如为什么一个不好女色的男人要送给一名高级妓女一笔钱?列举了种种可能后。联系前后因果关系。剩余一个可能,这个可能很牵强,但是却能说明为什么。老千要对目标下手,就要了解目标生活的点点滴滴,列举法经常会被用上。送钱这个例子曾经是燕三年轻时候一个目标,燕三当时很纳闷。后来知道目标拿到了某项目,于是就联系在一起,这男人给高级妓女钱,是为了让高级妓女把钱给项目主管。这样一条小辫子就拽在了手上。信息基本齐全。然后是目的性的讹诈,燕三可以匿名打电话:你以为通过消散送钱,我就不知道吗?

列举法和排除法不同,排除法是列出一大堆的可能,然后排除机率低的可能。而列举法是推演,通过不起眼的事和物进行联系,得出唯一的结论。但是列举法有个严重缺陷,那就是在信息不对称不完善情况下推演。

蒙特罗点头:“请说。”

“声明,完全建立在失主骗保的基础上。一个小偷进入失主家,盗窃了油画,然后这小偷将油画邮寄给了德国的同伙,地址选择在一间德国没人住的房子。这很完美,但是约翰速度太快,在快递到达的同时或者先快递到达了地址,这时候出来第一个问题,失主为什么着急拿回画?这个问题答案是,失主并不着急拿回画,而是想知道约翰知道什么。唯一可能就是同伙遇见了意外,无法和窃贼联系,失主和窃贼不知道德国那出了什么情况,当听说调查人拿回了油画,失主就向约翰打探消息。”

很牵强,但是列举法就是这么牵强,因为列举法受限情报资源。

于明再道:“一个酒杯没有安眠药,一个酒杯有,约翰是好人基础上,只有一个可能,酒里面有安眠药。窃贼在事后,洗干净了一个杯子,并且换了一瓶酒。为什么?因为要栽赃。分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窃贼想知道约翰是不是拿回了油画,在两人回来之前对酒里下药。当约翰和德国调查人喝酒后,进行第二个步骤,鉴定画。”

“窃贼进屋,一般依靠灯光等做参照物,屋子里有两个经验丰富的人,窃贼未必有胆进去。当时手机并不流行,拨打座机就是最好办法,但是没想到约翰没有睡着。这时候失主提出想鉴定画的真假,约翰不疑有他,就答应了。然后喝了安眠药和酒,毫无防备的约翰被袭击带走,怎么收拾这个局面呢?失主想出了一石二鸟的计策,不仅可以拿到赔偿金,还可以拿到油画。那就是让约翰来背黑锅。”

贝拉长大嘴巴:“于明,你不去写书太可惜了,这里面包含了太多的偶然因素了吧?”

于明摇头道:“不,偶然因素只有一个,德国同伙发生意外。我们看细节,两位调查人从德国回英国之前,通知了保险公司和失主,作为失主希望第一时间知道消息,约翰并不会怀疑。”

蒙特罗摇头:“不行,时间太久了,物证都不在,根本无法证实。而且于明你是在约翰是好人前提下,强硬的推理出事情的经过。我想,你自己也不会相信。”

于明无奈道:“证据这东西真不是我擅长的,不过最少我解释了约翰是好人存在可能性。”

贝拉叹口气:“无论如何,现在都无法证实。”

“未必。”蒙特罗突然道:“按照于明所说,必然会留下一样东西。”

“什么?”三人问。

“尸骨。”蒙特罗回答。

于明的列举法证实一件事,约翰是好人,必然在当天就已经死亡。这个说法,三人都持肯定态度,如果约翰是当天死的,那就证明他的无辜。

蒙特罗解释更详细:“约翰是好人的基础建立在失主是坏人的基础上,失主和约翰家距离三十公里,就位置看,没有任何不会被发现的抛尸地点。或者我可以这么说,如果约翰是好人,他的尸体很可能埋在失主的家里。”

贝拉摇头:“十年了,就算埋在失主的家中,早也被失主处理了……”

贝拉突然不说话看南希,三人没有感情的谈论这件事,已经很严重的伤害了南希。蒙特罗道:“南希,去吧台自己喝点饮料。”

“恩。”南希点点头离开。

蒙特罗道:“贝拉说的很有可能,十年来有无数机会可以将尸体运走,埋在某个荒山野岭。”

“等等。”于明突然想起了叶战曾经对自己说的话,当时曼迪来中国寻找蓝宝石,于明需要一名出首者引发报警,这名出首者将会被判刑数年。于明当时问叶战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叶战严肃警告于明,这类人为了钱出卖自己,没有任何诚信可言,他们出狱后很可能以此案件做要挟,将于明当成提款机。于明道:“是不是可以暗中查询下买主这几年的银行转账记录?看是不是有定期朝指定私人账户汇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