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素手染春秋-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存在。
    然而这种气氛可以让小民望而胆怯,却不可能对管伯这样的人产生什么影响,他到了寇卿宫衙门,不等他说,遥儿便走上去,对守门的衙差说明了管伯的身份,一个衙差立即报了进去。
    不一会儿功夫,就听衙门里一声长笑,一个亲切至极的声音道:哈哈哈,一早就听喜鹊叫,原来是管公大驾光临!
    管伯向遥儿挤挤眼睛,轻轻一抖衣衫,举步迎了上去。
    随着声音,斯文倜傥的俊下臣满面春风地迈出了门槛,管伯刚刚走上台阶,作势欲揖,俊下臣就一把将他扶住,笑容满面地道:哎呀呀,管公,这是干什么,你可行不得礼呀,这不是要折杀俊下臣么。
    管伯笑吟吟地道:管某是侍郎,足下是尚书,咱们二人差着一品呢,你我见面,下官理应施礼。
    俊下臣谦逊地道:嗳,管公这是说哪里话来,俊下臣是晚辈,当初在管公身边做事,没少受到管公的提点和教诲,在管公面前,俊下臣永远是个晚辈,岂敢托大呀。管公,快快请进,不知管公今日登门,可有什么吩咐么?
    俊下臣一面说,一面很自然地扶住了管伯的手臂,搀着他往衙门里走,上下台阶、迈跨门槛都格外的小心,那种体贴入微的样子,根本就是一位极为礼敬尊重长辈的人,他的神情和举动绝对没有一丝做作的痕迹。若非他凶名在外,恐怕谁也不会相信这个人就是俊下臣。
    管伯任由俊下臣扶着,一边往衙门里走。一边道:尚书,管某今天来,还真是有一件事情想要麻烦你……
    俊下臣连忙道:管公真是太客气了,您有什么事情,随便打发个人过来说一声不就得了,怎么还能劳动您老呢,不知管公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下来。但凡俊下臣能办得到的,断无不允之理。
    管伯道:呵呵,此事于你周尚书而言,实是举手之劳。不知燕伯现在是关押在寇卿宫大牢还是临安府,不管在哪儿,都是归你尚书管着,管某……想见一见他,尚书可肯帮这个忙啊?
    俊下臣听了不由啊了一声,顿住脚步道:管公要见李欢寻?
    正是!
    管伯也站住脚步,依旧满脸笑容。目光却十分锐利,盯着他问道:如何?
    俊下臣微微错愕的表情迅速一收。黯然叹息一声道:虽然私见重犯于法不合,可是既然管公开口,俊下臣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只不过……
    管伯神色一紧,追问道:只不过怎样?
    俊下臣又叹了口气,说道:只不过,这李欢寻。怕是管公您见到了也没什么用了。
    管伯心中登时一紧,沉声道:尚书这话,是什么意思?
    俊下臣忱惜地道:有人告发李欢寻有反迹。大王下诏把他抓回临安受审。周某本来还想着,李欢寻对朝廷一向忠心耿耿,或者是有人诬告也说不定?原还打算好好审审此案,若他真是冤枉,或能为他洗脱冤屈,谁知道他刚刚被押进寇卿宫大牢,竟然就自缢了。这人还真是想不开……
    听到这句话。遥儿也不禁震动了一下,李欢寻这样一位统率数万大军的边关大将,堂堂的一位伯爵。一路押解进京都不曾寻死,刚刚进了寇卿宫大牢,他……竟然自尽了?这等重犯,在寇卿宫天牢诸多狱卒的严密看管之下。竟然自尽了?
    俊下臣摇着头,口中嗟叹连连。管伯站住脚步,仰起头来,望着薄暮的天空,发出一声长叹……
    ……
    谢谢差大哥!
    朵朵向临安府的一位差人感激地道了声谢。又问:请教,那这寇卿宫衙门是在哪儿呢?
    瞧他俊眉大眼,生得俏丽可爱。那差官的脾气也特别地温和起来,又向他热心指点一番。朵朵这才告辞离去。
    朵朵的夫人是狄人,有个番名叫阿依古丽,因为狄人的内战,他失去了家人和族人,历尽艰辛转殿逃到白水河,还曾被人奸污流产过孩子,后来他被李欢寻收为侍妾,渐渐得宠之后被扶为侧室,李欢寻还给他起了个汉人昵称,春妞儿。
    朵朵是一位战死沙场的老军的女儿,也有突厥血统,只是边地百姓血缘混杂,已经不那么明显。李欢寻怜他孤苦,从小就收养了他,虽是侍女,却视同义女,春妞儿嫁过来以后,朵朵就一直侍候他,两个人情同姐妹。
    李欢寻被抓时,朵朵正陪着春妞儿去巫师那里给腹中的孩子祈福,侥幸逃过了一劫。而李欢寻和其他家眷则全部被抓,李欢寻以反叛罪名被抓走后,春夫人携了一应证据到临安找管伯申冤。
    春妞儿大腹便便,由自己的好姐妹朵朵陪着,长途跋涉,暗中追随丈夫一路到了京城,此时他已临盆在即。朵朵陪他找到一处租住的宅院,喂他喝些热粥,见他阵痛渐渐消失,这才松了口气。
    春妞儿牵挂丈夫,自己身子刚刚见好,就催着朵朵去打听丈夫下落,再寻找管伯的府邸以便鸣冤。朵朵一路打听着找到了临安府尹的衙门,得知将军被押到了寇卿宫,便住寇卿宫赶去。
    朵朵来到寇卿宫的时候,俊下臣刚刚把管伯送出门去,望着管伯远去的背影,俊下臣嘿嘿地冷笑一声,拂袖回衙。这时朵朵正好走过来,向守门的衙差探问李欢寻的消息。
    俊下臣刚刚回到签押房,还没等他坐下,一个亲信的小吏便快步走进来,神色诡秘地道:尚书,卑职方才在衙门口,看到一个女子打听李欢寻下落。
    这人是俊下臣的一个亲信,名叫袁朝年,官儿并不大,只是寇卿宫衙门的一个掌固,因此一得着机会他就对俊下臣极尽巴结。常在上官面前露露脸儿,一旦有什么升迁的机会,上官也就容易想到自己。
    俊下臣一听是个女子打听李欢寻下落,顿时便起了疑窦,李欢寻刚刚押解进京,知道消息的人不多,就算有些故旧想要探望,或者打听他的消息,也该是男人才对,怎么会是一个女人?
    此女与李欢寻只怕非亲即故,很有可能是尾随李欢寻一路赴京的。如果他只是李欢寻的亲眷或者就是他的女人,挂念他的安危从而随他赴京,那也没有什么,就怕是……,
    俊下臣警觉起来,马上问道: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袁朝年道:年纪不大,生得很是俏丽,只是看他一身胡服,风尘仆仆,肤色也显黑些,口音更加的不像临安本地人。
    俊下臣的眼睛顿时眯了起来,就像看见了老鼠的猫似的,逼问道:她现在哪里?
    袁朝年献宝似地道:卑职看到他在衙门口儿向差人打探李欢寻下落。
    俊下臣怒不可遏,劈面一记响亮的耳光,叱骂道:混帐东西,天下第一等的蠢才!老子问你她现在哪里?
    袁朝年不明白俊下臣为何大光其火,捂着脸,吱吱唔唔地道:大概……大概还在衙门口儿。
    俊下臣飞起一脚,袁朝年不敢躲,被他踹了一个趔趄,俊下臣大怒道:滚出去!把那女人给我抓进府来!
    袁朝年吓坏了,实在不明白自己拍马屁怎么就拍到了马腿上,赶紧往外跑去,等他到了衙门口,已然不见了那少女去向,袁朝年急忙向守门的衙差询问。
    这袁朝年平素拍马奉迎,媚上欺下,人缘差得很,那衙差虽不敢瞒他,也懒得仔细说明,顺手向前一指,袁朝年就像见着主人扔出一块骨头的狗,撒着欢儿地追了下去……L

☆、第118章 燕国奸细?

朵朵从寇卿宫衙门的人口中得知阿郎已然自尽,不禁大惊失色,她绝不相信阿郎会自尽。统摄十万大军,威震燕国、狄人,那么威风的一位大将军,一路受尽磨难都不肯死,刚刚入狱居然畏罪自尽了?
    朵朵噙着眼泪往回赶,想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夫人,所以脚下走得极快,那袁朝年追到闹市大街,只见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还往哪儿去找一个穿胡服的女子。这大唐盛行穿胡服外出,满大街都是胡服女子呀。
    袁朝年无可奈何,怏怏地回到寇卿宫衙门,逡巡着不敢去见俊下臣,唯恐再受他的责骂,他转悠了半天,瞧那侍卫还站在衙门口儿,心中一动,又向他问道:那女人向你们都打听了些什么?
    等他听清朵朵姑娘所问的内容,顿时心中大喜,只觉又有了可以向俊下臣表功的材料,这才敢去求见俊下臣。袁朝年见了俊下臣,怯怯地说那女人已然消失了踪影,未等俊下臣发火,马上又谄媚地说他打听到那女子还向衙差仔细询问过管伯的府邸。
    俊下臣不听则已,一听更是火冒三丈,劈面又是一记大耳光,力道之大,连袁朝年的牙齿都打落了几颗。
    俊下臣懒得再理这个蠢物,一脚把他踹开,便急急思量起来:她为什么要找管伯?仅仅是想请托救人么?栽脏李欢寻谋反一事可是漏洞百出,如果她手中掌握着什么证据……,不成,一定得找到她,此事关乎十万边军的归属。这支力量要掌握在田相手中,将来争储才大有底气。
    你去……
    小人在!
    俊下臣还没说完,袁朝年就赶紧凑上来,含着一口鲜血,硬挤出一副谄媚的笑容。看起来有点儿渗人。
    俊下臣想了想,摆手道:滚出去!
    袁朝年笑容僵在脸上,屁也不敢放一个。赶紧夹着腚沟溜溜儿地走了出去。
    俊下臣轻轻摇了摇头。暗道:不成,李欢寻刚死,难保不会有人正盯着寇卿宫。况我寇卿宫乃审案所在。公人有限。无法查缉此女,这事还是得报与田相知道,由他安排人手去查才行!
    ……
    宫城前面。管伯止住脚步,对遥儿道:等哪天光远回家的时候。贤侄女不妨也来老夫府上聚聚,大家一起热闹一下。
    晚辈从命!
    遥儿长长一揖。管伯捋了捋大胡子,又道:姚金玲的事,等你那两个同伴探问清楚,再结合临安府给老夫送来的案牍。逐一分析之后再继续查探吧,此案扑朔迷离,不是一时半晌就能查清楚的。
    遥儿又应了一声。管伯向寇卿宫的方向又看了一眼,黯然叹息一声。
    夕照。把他的身影拖曳的好长好长……
    管家的车夫赶着牛车从远处轱辘辘地过来,管伯举步登上车子,心事重重地向遥儿摆了摆手,车子便吱吱嘎嘎地驶离了宫城。
    相对于姚金玲之死,管伯更关心的是李欢寻死后的孤竹玲花之地的局势。姚金玲之死不过是一家一姓之事,而孤竹经略大使这个职位在李欢寻死后由谁来担任,则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安危。
    燕国曾多次联系狄人入侵孤竹,而孤竹乃关中屏障,关中乃大齐根基之所在,骤然失去一位英明的主帅,已然大折三军锐气。如果再换上一个平庸之辈,恐怕形势将不可收拾。
    因之,这个重要职位绝不能落到庸人之手,沦落为内争的工具,可他回京后,暂时在家休养,即便依旧在朝,以他地官侍郎的身份也不宜插手军坊流宫之事,这该如何是好?
    牛车一路缓缓行去,经过尚善坊时,管伯透过车窗,眺望着远处穆夫人府巍峨高大的建筑,心中骤然一动:离姜既然有意涉足朝政,就从抓孤竹军权这一步开始吧,这兵权一定要掌握在可靠的人手中,绝不可因为王位之争,导致齐国门户大开!弥子暇那儿,也得让他为老夫出把力了,这些世家流派在朝在野,潜势力都雄厚无比,不能让那只小狐狸置身事外!
    牛车从北到南,横贯洛阳城,管伯坐在车中,一路走去,已然对李欢寻死后,孤竹军事的安排作出了一番详细的推演和安排,而孤竹军事的安排,不可避免地要牵涉到朝中政局的角逐,对朝中错综复杂的几大势力,他也有了一番计较。
    遥儿自然不会想到管伯走了这么一路,已经想得那么深远,不过他也知道管伯对李欢寻死,远比姚金玲之死更加看更,看他的样子,似不想对此善罢甘休,遥儿不禁暗自庆幸。
    狄老头儿着实不简单,今天只是到姚金玲处走了走、看了看,便把他潜入,迫令姚金玲自尽的全部经过猜了个不离十,此人实在太过可怕。若让他全力以赴地查下去,还真说不好他会不会把线索查到自己头上。
    幸好有李欢寻这件案子吸引了管伯的注意,这老头儿对李欢寻可比对姚金玲有兴趣多了。
    遥儿一路盘算着,与张溪桐等人回到宫中,向旅帅许良禀报一声,便回夹城休息。
    刚要休息,就听见了一通紧急的鼓声。
    ……
    田攸宜神色凝重地对他们道:现在有一桩大案子,有几个燕国探子潜入洛京,窃取到了我朝在孤竹的兵力部署、田器配备的详细情报,正准备逃回燕国去。如果这些情报被燕国人得到,我孤竹大军将遭受重大损失。
    众百骑将士听了都是一惊,田攸宜又道:此案干系重大,本将军已经派了内卫前去追查这些探子,鉴于人手不足,把你们也调去。你们记着,一旦查到那燕国探子,就地斩杀,但是务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