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世-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懂所迷惑。刘小姐宁愿相信胡说八道,也不愿相信德志的科学严谨的预算。
    这样下去,就存在着很多的矛盾了。德志从这件事立马看出,刘小姐对德志的不信任,将来会导致很多不愉快发生。领导用人,有一个原则,叫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你聘用了德志,就该对德志完全信任,这样人家才会为你卖命。如果不信任,干脆别用,用了反而是个隐形的炸弹,十分危险。
    在这方面,刘小姐绝对没有把握好分寸。不知道她的旁边是否有参谋,如果有,这个参谋不称职,绝对会给机构带来灾殃,而不是福气。
    折腾了这一场,德志算是明白了权力的重要性。以前不觉得,万事不求人,当你承诺了别人要做某事的时候,你却发现没有权力,自己也没有能力做到的时候,那是万分沮丧的时候,也是最软弱无力的时候。德志的心情刚好就出于这样的状态之中。
    弄明白了预算,德志心里有了底,刘小姐同意了拨款,剩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德志约余哥去水泥厂,因为去年和水泥厂建立了关系,到了水泥厂,找到了销售科的科长,他一见,都认识,还问:“民委谭主任呢?怎么没见呢?”
    德志说:“他在负责新办公大楼的筹建,可能正忙着呢。”
    德志心想,这个绝对不能跟他说,即机构已经中止了向民委拨款,虽还是伙伴关系,但在少数民族地区,说出不团结的事情,就是一个罪错。不说,说不定还是好事。让销售科的人处于云里雾里,让他去猜,更有利于水泥价钱上的优势。
    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了新问题。水泥厂的水泥不卖给江北了,只卖给江南各地。
    德志很郁闷,百思不得其解,也没说错话啥的,为什么不卖呢?真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啊。
    科长说:“我们不是针对个别人,也不是不照顾您。我们去年合作都很愉快嘛。问题是,现在僧多粥少,不得已而为之啊。江北的合作伙伴,已经买断了江北的销售权,江北的所有水泥用户都要在他们那里购买。江南的水泥用户可以在水泥厂购买。”
    德志清楚了,这是垄断行为,但是,在偏僻的小城县,机构在这里购买的水泥用量不会超过1000吨,何必和他们计较呢?难道还要启动反垄断程序吗?等到把反垄断的事情提上日程,恐怕在小城的项目也快要结束了。
    算了,忍一忍吧。这种现象到处都存在,不仅仅是在小城,人们为了一点利益,会不惜舍掉性命,何况水泥是建筑业的命根子,不抓住它,等于宣布对赚钱发财不感兴趣。
    余哥也无言以对,在这种场合,他总处于劣势,言辞突然变短了。他却在领导面前表现格外不同。总要争风头,抢在前,在同事面前威风凛凛,枪炮轰鸣,在领导面前却噤若寒蝉、鸦雀无声。或者在领导面前,大气不敢出,说话像蚊子,要努力听才行。
    德志说:“那我们走吧,谢谢!”
    刚准备走,那销售科长突然喊道:“请稍等一等。我还有话说。”
    !

第101章 明珠滥权
 
    销售科长说:“我给您一张名片,就说是我介绍来的,他们不会问您要高价,说不定还便宜些,我知道您们是做好事的,让他们也做做好事。在订购水泥之前,和我联系,我再给他们去个电话。”
    德志和余哥谢过了他,就离开了水泥厂。
    在县城无事,余哥要去魏村看看,德志自然也不能呆在县城了。自从伊妹走了之后,余哥就把矛头更加指向德志,将德志作为斗争的对象,随时随地要置他于死地。德志不跟他计较,总认为他是基督徒,应该有爱心。不会做什么事都做得很绝情,况且德志和余哥之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冤仇。
    余哥走了,德志也不闲着,过了江到了虎坡村。
    到村之后,晚上召集饮水项目管委会开会,照旧,那三位村支书、主任和会计也参加。他们现在对开会很积极,因为好戏还没开始,他们正要瞧瞧德志下一步要走什么棋。
    贾明珠告诉大家(当然,德志想锻炼一下他的能力,这是项目训练的基本要求)说:“预算表通过了审核,这就是说,dashing基金会同意拨款了。接下来的任务是监督完成土方工程,监督制作水泥砖,订购钢筋。”
    德志听他又说了一些牢骚话,就打断了他,说:“明天要到官渡水泥厂销售处,和厂方签订合同,你们要去两名代表,谁去,你们选吧。”
    在他们叽叽喳喳地选举订购水泥的代表人的时候,德志突然想到,大笔的开支需要两名同事共同在场,他立马给刘小姐发短信,征求她的意见。刘小姐立马回复说:“是的,一定要余哥一起去。”
    德志写短信说:“不好。我指挥不动他,他刚下乡。我明天就带采购代表去签合同付款,您看可不可以由您亲自告诉他呢?”
    刘小姐在短信里回道:“好的。我打电话对他说。然后,你们再约定具体事宜吧。”
    德志道谢之后,返回会场,大家此时已经选举贾明珠和宫华发一同代表他们管委会去。宫支书说:“这样最好,最透明,最公正,货比三家不上当,好好去买,别买了假货,害死人。”
    贾新意说:“好,好,好,我倒轻松了,你们去买吧,以后别落群众的埋怨。”
    听了这话,宫华发有些为难了,他举手说:“我不想去了。我还有好多农活儿没干完。我要去把活儿干完再说。”
    贾明珠说:“这是机构的要求,派人去参与采购,目的是不要买那些水货,需要让大家清楚资金的具体用途,心里明白项目的运作过程,你不要被风言风语所打倒,不敢去,就不符合要求,就没办法签合同,没办法拉回水泥,也就搞不成饮水项目,那么你也吃不到自来水,我也吃不到,大家都吃不到自来水,你就是群众的敌人,是存心不良,想让大家都恨你吗?”
    宫华发说:“那我去还不成吗?我不是怕别人说闲话,我是怕家里的农活儿做不完。我妻子又常年患病。”
    宫支书说:“谁都知道你妻子有病,正因为这样,你就更应该支持搞自来水,有了自来水,一打开水龙头,水就哗哗哗地流出来,又干净又好喝,不用来回走几公里去肩挑背扛水来饮用了,减少了你的劳动量,增加了你的休息时间,难道说不好吗?”
    宫华发没再吭声了。最后一致决定,明天去官渡签订协议。
    德志看到有电话打来,一看是刘小姐的,她说:“已经和余哥说了,他说明天赶过来。你们再约具体的时间吧。”
    德志说:“好的。我马上和他联系。”
    关上手机,德志立马又打开,拨通了余哥的电话,他说知道了,明天在官渡碰头。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德志约好了宫华发和贾明珠,二人在早上7点坐上去县城的客车,到官渡就下车。如果想约德志也可以,德志帮助解决路费。二人当然求之不得,为了公家的事,怎么能掏自己的腰包呢?再说,德志已经说明白了要报销路费的。自己出了钱,出多出少,外人不知,这里面的水分挺大的。还是跟着德志划算,多少他都认。
    贾明珠和宫华发果然一大早就来喊德志走,德志知道这少少的路费打动了二人的心,也就早就做好了准备。等到从沿渡河镇开过来的客车一到,三人就上了车。德志注意到,今天是要给购买水泥的定金的,又是自己第一次经手机构的款项,要格外小心和谨慎,就带了相机,准备将二人签合同和交钱的场面给拍下来,留作证据,免得到时候说不清楚。这也是他以前的职业所留下的习惯使然。
    山村的早晨很宁静,小型客车在山路上飞跑着,车胎碾着柏油路面发出沙沙的声音。山谷中腾起云雾,还有远处的民房,上升的炊烟,在幽幽的青山映衬之下,显得动静相宜,美丽如画。
    司机专心开车,山路弯道多,要集中精力,马虎不得,不像在平原上开车,可以任意驰骋,如脱缰的烈马,撒了欢似的狂奔。
    司机打开音乐,传来流行通俗唱法的歌声,刀郎沙哑的声音特别响亮,现在流行他唱的,以后也许就不会,不过就像流星一般,很快就会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的。德志还比较喜欢这种音乐,关键是那电子乐器奏出的乐曲,听起来很美。
    问题来了,两位都是烟鬼,好在德志不吸烟,身上也就不装烟,两位好么,你给我一支,吸完了,等一等,我再还给你一支,不是开着车窗,早就把人给熏晕了。离开女人的男人,在吸烟方面是肆无忌惮的,说是外出采购,实际上好好给自己放个假。心情当然好,自由自在的,可以过足了瘾。要知道现在,何必当初还扭捏作态,说不想来的话呢?
    车到了官渡镇,德志想起要和销售科长联系,就打通了电话,说:“我们已经到了官渡江北销售点,请帮忙联系,我们马上去和销售处签协议。”电话那头说:“没问题。你们只管去。我立马给他们联系。放心,绝对不会卖贵的。”
    德志关上手机。此时,电话又响了,德志接听,是余哥打来的,他说他已经到了销售点了,没看到人。德志回答说:“马上就到,现在去银行提款。”
    德志带着贾明珠和宫华发到了银行。两位在村里算是人物,响当当的;可是一到县城或者乡镇,就呆头呆脑起来了,不像城里人那么灵光了。德志递上银行存折,说出要取的钱数,然后交给贾明珠,让他再数一遍。
    贾明珠接了钱,数一张,蘸一下唾沫,数完了,要交给德志,德志让宫华发拿着,说:“等一下要用,你先保管着。”贾明珠不高兴了,他依依不舍地把钱送到华发手里。华发接了钱,问明珠:“头顶上那个东西是什么?”
    贾明珠抬头一看,真的在头顶上吊着一个黑东西。他摇了摇头,说:“不知道。你问问储蓄员吧。”那储蓄员听到他们的对话,笑了,不过马上恢复正常,说道:“那是摄像头,专门监督坏人的,谁想抢银行,这里都拍下来,谁也别想跑掉。”贾明珠和宫华发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说道:“哦,我可不是坏人。”
    德志他们三人来到销售点,见到了负责人和余哥,看了看合同,因总厂销售科的科长已经和代销处的负责人打了招呼,水泥价格没在意料之外,看了销售合同,德志把合同交给了余哥,余哥看了,再交给贾明珠和宫华发,没什么意见,印刷好了的东西,似乎都无可挑剔。
    然后签字付款,德志让华发当着众人的面交给代销处负责人,负责人倒不是用手点钱,而是用点钞机,哗哗地数点,这些钱很快易主。德志趁明珠签字的时候,给他拍了照;在华发交钱的时候,给华发拍了照片。另外,德志也让余哥代表机构在合同书上签了字。
    代销处拿出水泥票交给德志,对他说:“这些票是提货单,凭这些票,就可以直接到厂里提货了。一张票等于十吨水泥,可要妥善保管啊。少一张票,等于丢失十吨水泥。”
    德志说:“好的,知道了。”
    然后他和余哥商量,怎样安排这些水泥票。余哥说:“这好办,现在不是有了管委会了么,把水泥票交给管委会主任,不就行了吗?”
    德志说:“那行吗?万一他滥用权力,不是村民的一大损失吗?”
    余哥说:“怕什么?管委会主任还不是村民选出来的吗?主任不好好为村民服务,可以把他撤换掉,这个又不需要政府点头,怕啥?”
    德志说:“那好吧,听你的,把票交给贾明珠,他是管委会主任。”
    德志把票全交给贾明珠,对他说:“这些票给你保管,你根据项目进度调拨水泥。你看行吗?”
    贾明珠说:“没问题。我保证没问题。水搞不好,我还怎么好意思在村里见人呢?”
    宫华发说:“我监督你,如果你有以权谋私的行为,我就举报揭发你!”
    然后,余哥离开官渡镇,过江去了,至于到哪里,德志也没问。
    德志既已回到县城,也就暂时不想去村里了。他对明珠和宫华发说了,要到宿舍一次。他们可以自由活动。贾明珠说他要去他儿子家看看孙子。宫华发说去打听一下小猪价。都有自己的事,互不干涉。
    没想到,几天之后,德志听说贾明珠怕老婆,滥用权力,结果导致村民对他发出了一片又一片的叫骂声。到此是怎么回事呢?德志马上去村里看看究竟。
    !

第102章 小城冷遇
 
    德志到了虎坡村,考虑到村民还比较朴实,没有什么坏心思,对外来的援助资金,不敢有什么不良的动机和歪心思,没想到事情远没有德志想象的那么简单。
    贾明珠是选举出来的管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