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世-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修完毕,省下了的钱,德志他们都看不到。在中午歇工的时候,余哥说:“走,吃饭去。”
    大家都纹丝不动,余哥又说:“走饭喽——”
    他这一吆喝,大家都明白过来,看这意思,是要他请客了?既然有人请客,白吃谁不吃?大家都下楼跟他去。
    实际情况是,刘小姐已经交代了,中午管大家吃饭,每人不超过十元,在这个前提下,余哥才说这话,余哥手里有钱,是从办公室借出来,用在装修办公室上面的,当然包括午餐费。
    可是,余哥认为这是特别授权,是刘小姐特别委托他来为大家解决吃饭问题的。恩典来自刘小姐,但是功劳归给余哥,余哥手里有了权力,就开始膨胀,没有把同事放在眼中,而是放在鼻孔中,感到有,就是看不到。
    大部分都听到了,可是,有两个人没有听到。那就是安德烈和可可。
    这两个人都是机构的工作人员,其中可可是安德烈的妻子。他俩没听到的原因是。余哥说的时候,可可不在现场,她去楼下拿东西了。安德烈在,但他没有听懂,余哥的话带着浓郁的家乡口音,很多年都无法改变过来,与其改变,不如改变自己。
    安德烈没听懂,能听懂的不在,他也不问。也没有人主动去说。结果,他俩都错过了免费的午餐,后来得知此事,个个都很懊恼。发牢骚说:“不学好普通话。就对不起自己的嘴巴。”
    安德烈是典型的吃货。就是花钱买东西吃,也不计后果,先要吃饱肚子再说。
    事后。安德烈一直留意余哥在说什么,从来不敢马虎,甚至连吵架,也要弄清楚余哥说的是什么话。
    这是错过一顿免费午餐的代价,吃一堑,长一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跟头了。
    余哥得意洋洋的,总算尝到有权的滋味了,难怪有很多人到了这个程度,就会变得特别敏感,需要牢牢抓住权力不放,坐牢了座位不肯乾坤大挪移。
    看位子,就是看权力,看一个人,不要光看这人是否胖瘦黑白,而要看他屁股落在什么样的椅子上。看椅子,就比看什么都强。椅子是硬通货,总有人来抢,这个位子比什么都强,而不是只看坐在位子上的是些什么人。
    俗话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就是这个道理,衙门还在,人已不在,这是悲哀。
    搬家之后,这个地方就热闹起来。房子很大,里面可以办公、住宿,芭比格外能,要住单间。刘小姐住一个房间,这是自古以来就是的。芭比没什么贡献,又是内地人,也要跟刘小姐学,找来找去,总算找到一个房间,是储藏室,也有窗户,一眼看过去,没有门帘,更没有门,看上去像是保姆住的房子。
    整个房间还挺大的,做工也精细,装修得不错,据说,这幢房子的主人是建筑设计规划师,很有钱,在东吴买了房子,就住在了东吴。
    但是,江城的房子,还不能总闲着,出租的话,多少有点收入,于是他也没有通过中介,而是在自己家的阳台窗户的大玻璃上,贴了广告,内容是:“此房出租,联系电话12345678901”,然后就没管它了,只到有一天,齐老师无意中走到这里,看到了电话号码,就和房东联系一下,顺利成交。
    德志想到过去的事,车就到了,从车上下来,打开后备箱盖子,将布匹拿了下来,春燕在给司机车钱,并且要司机开具发票。司机没有手写的发票,对春燕说了,春燕说:“没有手写的,可以用机打的。”
    司机说:“机器坏了。”
    “那你就手写一个吧。”春燕命令道,并且从包里拿出了收据本,在这种场合,只能写收据,否则,钱就白花了,春燕要埋单。
    德志和安德烈将布匹拖到了楼底下,然后等春燕过来打开铁门,她还在看司机写收据,让人等得不耐烦,大家把东西一放,就等着要回家。
    春燕终于结束了和司机的纠缠,司机开了收据后,汽车喇叭长鸣一声,迅速离开了,仿佛带着很大的怨气。
    春燕跑过来,开了门,德志、安德烈将布匹拖拉进去,然后上了电梯,电梯上行,到了门口,将东西放进了客厅。
    德志长舒一口气,简单收拾一下,将床收拾了一下,把常穿的衣服装进行李箱,再收拾了一下洗漱用品,尽量不留自己的任何的私人用品在办公室,免得瓜前李下,说不清楚。
    没事了,德志要赶火车,就离开了宿舍,边走边想,这个地方不是我的家,停留过多,对我不好,为了身体的健康,不要常年呆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下,好的环境能让病人好起来,坏的环境能让好人生出各式各样的病来。
    到了家,德志抱起儿子就亲,德志的妻子也上前来问长问短的,毕竟是出了内地,到了海外,咋说都还是到了和内地不同的地方了,传统习惯就是这样,没去的想去,去了的后悔。

第229章 家事如天
 
    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砸票支持。
    德志把礼物给了他妻子,她见了很高兴,马上要试穿,穿上后扭来扭去的,在镜子前显摆,然后又问德志:“老公,漂亮吗?”
    德志低着头说:“漂亮!”
    “看都不看我一眼,还漂亮?你忽悠,接着忽悠。”她说。
    德志不知道东北人的语言会这么厉害,竟然将“忽悠”传遍全国。以前没这个词的。的确,德志没有看就下了结论,显然不够严肃,他装作欣赏的样子,坐看右看,说:“漂亮,真的漂亮。”
    “算了,算了,别说了,有心没肝的。生了孩子后,我的小肚子起来了,为了孩子,我已经花容失色了,再也不是少女,哪里可以吸引你们这帮子爷们?好了,谢谢老公,那么,你要老实交代,还买给谁衣服了?”
    “实不相瞒,我妈也有,还有我姐,说起来到海外了,哪里不带点纪念品的?你说呢?”
    “是的,你说的是,不过,我要先看看。”她说。
    “看看就看看,绝对没有给你买的贵。”
    “我知道,我先看看吧。”
    德志拉开包的拉链,给她,她拿出来一看,是绵绸的,说:“可以,买对了,老年人就需要又凉快有滑爽有吸汗的衣服,买对了。港岛的的衣服还是不一样呢。”
    “哪里哪里,有的还不是内地生产的。到了港岛,可以出口的,这些衣服是因为检查不合格的,不适合出口,但适合内地人穿的衣服,是以出口的标准做的,买回来,在家里穿还是可以的,我认为。老娘也喜欢衣服,买给她。算是一种安慰。”德志说。
    “我知道。你给你妈买,我没意见。”
    “不是你妈?”
    “是我婆婆,但不是我亲妈。”
    “嗯,也好。”
    “好什么?”
    “我妈是你婆婆。你妈是我丈母娘。都是长辈。应该喊‘妈’。也不掉价。”
    “你不喊我也不喊。”她说。
    德志从小不爱喊妈,他弟弟德刚喜欢喊妈,将德志一辈子没喊的。他都喊了的。喊得多不见得尽孝道,不喊的人不见得没有尽孝道。
    要看人怎样做的,不看人怎样做的。行为比言语更重要。人们更看重行为,不看重语言和内心,因内心看不到,语言就像风一样,无法捕捉。
    德志不好在他妻子多辩论什么,毕竟在家的时间短。结婚还在蜜月中,就离开家庭外出工作;然后是生孩子,孩子没有满月就离开了家,孩子在月子里没有照顾,婆婆天天做甜酒,现在她见了甜酒就想吐,可能吃伤了。
    结婚也没有什么好排场的场面,接近于裸婚,还是坐三轮车来的。因为当天堵车,车进不来,门口的街上全是摆摊的,城管都管不了,没办法,只有转了三轮车往里走。
    摆酒席也就是两三桌,也没什么客来,这些事,都成了德志的短处,也是把柄,将德志死死地捆住,想要挣扎开,十分困难。这条辫子被抓住,就等于一辈子都交代了。
    结婚不够排场,也没有什么好炫耀的,总之,以后是要好好过日子,不存在有离婚的念头,要知道,夫妻的相互亏欠,不能拿离婚来解决来弥补,有些事情是无法弥补的,有些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给婆婆送衣服,应当是由媳妇去好一点,如果是德志送,那没有一点意思。如果是给丈母娘的礼物,由德志送比较合适。这就是配合了。
    她不肯去,德志就不理她,扭捏了半天,她还是去了,嘴巴撅着,很不高兴的样子。德志心想,再倔强的小驴子,也要给你扳过来。
    回来后,他媳妇说:“高兴,高兴,她太高兴了,真的养了个好儿子。”
    “是吗?”
    德志心里吃了蜂蜜一般甜。她说:“你妈,我婆的衣服多得很,这是最好的,她高兴,我也高兴。“
    “我是做给我儿子看的,我孝顺,我的儿子将来也孝顺;我送东西给我妈,由媳妇来送,将来我的儿子也会送东西给你,由他媳妇来送。这是一代传一代。”
    “你真会耍贫嘴。有这工夫,就赚了不少钱了。”她说。
    “你真有意思,我要是富翁,我会娶你吗?”
    “你别拿话噎我,我也不怕你。你是穷光蛋,我喜欢,就会嫁给你;你是富翁,我不喜欢,你花再多钱我也不稀罕,也不会嫁给你。”她说。
    “男人有钱就会变坏,还不如找个穷鬼踏实。”
    “这话你说错了,别给自己没钱找理由了。穷鬼也不见得都争气,都忠实老婆,穷鬼也有沾花惹草的,不见得个个都是好鸟。”她说。
    德志和他媳妇年龄差不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要清楚,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人心就像天上的云,说变就变,而且变得不知道形状,也不知道规律,不知道下一刻那云会飘向哪里,下一刻,那人心会移到哪里。
    德志在家呆的时间不长,很快就到上班的时间,他们一起到江城集中。
    在开会前,刘小姐先问了问大家在家里过得怎么样,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说,春燕和金莲毫不退让和妥协,抢话说,说得口吐白沫,女人到了一定的岁数,就不太注意了,说话和行为,都有了让人生厌的地方,自己不觉得,别人感觉到很明显,越是这样,越喜欢表现,生怕被埋没了,忽略了她的存在。
    刘小姐不制止,相反认为这是民主的表现,认为大家都信赖她。肯在她面前说真话、实话,积极主动,相互影响,相互促动,让大家都赶紧进入工作状态中来。作为港岛人,没在内地长大,不太懂内地的文化和习俗,有些人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善于表演。明明想要。却说不要。明明喜欢,却说不。
    总之,反话正说,正话反说。比比皆是。让刘小姐来作答内地的语文试卷。能及格就算内地人,不及格,就算正常人。
    大家都认为正常的。往往很危险,大家都去追求的,往往很难得,真理不在大多数手里,只在少数人手里,有时候凑热闹的事别干,跟风上的人不要交往,要做一个有立场、有看法、有原则的人才好。
    最后刘小姐说:“大家都过了一个丰富的假期,不错,不错。”
    自从在火车站分开之后,芭比去找她朋友,情况不详,像她这个年龄的女生,应该找朋友了,再过几年,就是泡在水里太久的鱼饵,不香,也不好看,没有大鱼上钩的。
    青春容易过,转眼已白发。
    的确,芭比再不找,就不好找,即便找,也找不到合适的。好的不会等她,总有女生天生丽质,且天生智慧,早就下手了,等到最后,差不多都是药渣了,谁爱要谁要。
    即便是药渣,芭比好像也没福气来享用,可怜可叹可悲的小女生,花钱再脸上,脚上,上面装修花大价钱,如果钱再充裕点,她敢飞到韩国去整容。
    脚上也舍得投资,一双小小的鞋,一双的价钱是德志穿的鞋子的好几倍。
    至于中间穿的衣裳,更不用提,她上网,天天必须要看看网上的衣裳,自从喜欢上了网购,那手机和电脑,必有chayexschayexs。收藏夹专门chayexschayexs。收藏了这些东东,有时间就去点击看看有什么新东西没有,时髦的,好看的,别致的,都要买。买了来不及穿的,塞满了一柜子,这些东西,完全可以办个超市,专门用来卖衣服和鞋子。
    至于尹懋,他去了他弟弟那里。他弟弟在开箱包厂,专门生产包包和行李箱。当然,也生产一些来料加工的东东。他走的时候,他弟弟给了他一个包包,红色的,德志看了,不顺眼,不过,没有明说,只是笑了笑,他觉得很好,炫耀说:“这是好的包包,出口的,国内买不到。”
    他不炫耀还好,一炫耀,德志就想吐。大老爷们也太色了吧,那么鲜艳的红色,准备造反啊!只有红军才配用红色,你也敢用?就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