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中自有颜如玉 作者:竹篱-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书中自有颜如玉
作者:竹篱
作品简介:
每一场不期而遇的背后,是劫是缘,谁都说不清楚。
你爱我,我爱他,世间的缘分,兜兜转转,难以圆满。 
一个是惊才绝艳的燕京第一公子颜如玉,一个是西北四方城赤子之心的将军秦书,
原本应该是两条平行线,此生无相交之日,可是就这么,偏偏遇见了。 
颜如玉像是一个谜,秦书纠结,挣扎,孤注一掷,还是爱上了他,
毕生所愿也不过想像那个人说过得一样:愿有生之年,拥颜如玉入怀中。 
颜如玉那么聪明睿智,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除了他自己,
他将所有的东西都握在手中,争斗,算计,九死一生,不过是为了另一个人。 
他一直活在那个人的过去中,走不出来。责任,仇恨……
所有的一切压在他肩上,蒙了他的眼,他挣扎,抗拒,就是不愿意去爱秦书。 
可是秦书知道,自己已落入颜如玉这条河中,万劫不复。

内容标签:情有独钟 虐恋情深 天之骄子 天作之和
搜索关键字:主角:秦书,颜如玉 ┃ 配角:赵子宴,林景,赵俭 ┃ 其它:商陆,商小天,陈丹青,重湘


☆、【第一卷】

  长亭怨慢?伤情
  独身把,歌楼踏遍。犹记当年,笑语花间。昔人不见,酒醉疏狂空痴念。相思无限,怎奈何,人已远。叹缘悭分浅,独穷碧落下黄泉。
  梦短,强笑泪浴眼,明月夜空樽闲。世事多艰。流云尽,年华将晚。情钟难,锦衾孤寒,灯阑珊、花烬偷眠。情在不能醒,一人梦蝶凄婉。
  *********************************************************************
  那年那天,燕京皇城金銮殿外。
  颜如玉一袭红衣飞扬,斜眉冷眼,孤傲决绝,整个人带着刺似的,就这么戳进了秦书的心里。
  如果这一天,他没有遇见他,那么往后的这诸般万事,是不是就会换了另一个模样?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如果,遇见了,就是遇见了。
  但是兜兜转转,这世上的缘分,竟然如此难全。


☆、第一章

  大风吹得军旗猎猎作响,春季正是西北多风的时候,校场上训练的士兵还未散去,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的干脆直接席地而坐。
  秦书刚训练完,一手把长枪递给一旁的亲兵,另一手将头盔拿在手里,满头大汗,也顾不得擦,一路小跑,跑向方才就在一旁站着的秦老将军身边站定,器宇轩昂,神采飞扬:“爹,都这个时候了,我们什么时候动身去燕京啊?”
  秦书没去过燕京,都是从韩师爷或者杜主簿那里听来的,听说每到节日,燕京十里长街,宝马香车,灯市如昼,怎一个繁华了得,不像这四方城,出了城门,目之所及全是草原和戈壁滩。
  西北壮丽广阔,气势恢宏是不错,但是比不得书上说的那些锦绣风流之地有吸引力,因为那里有文人子弟,贤士大儒。
  秦书自小在西北长大,跟着秦老将军镇守西北,除了不记事儿的时候在燕京呆过,这么多年,全是呆在这四方城的,非常想跟着去燕京看看,是以有这么一问。
  秦老将军毫不顾忌当着那么多将士的面儿,一巴掌拍在秦书头上:“你这傻小子,就这么不待见我们四方城,想去燕京?”
  秦氏出武将,秦老将军也是从小跟着自个儿父亲镇守在这西北的,秦家自大梁开国以来,世世代代扎根在这里,上阵杀敌,保家卫国,时至今日,朝堂上若是论起打仗,无一人能出秦家左右。
  今年这年刚过去没两天,百里璟突然下了一道诏书,除了对西北将士的物资抚恤,还要招秦老将军回朝,此外特意嘱咐要带上秦书。
  秦恒寻思着百里璟这用意怕是有些不大好。
  “我就是想去看看,转一圈儿再跟着你回来不行吗?”
  说着说着,眼看着自家老爹举起了巴掌,秦书噤了声,撇撇嘴,这也太小气了。
  秦老将军举起的手却只在秦书肩膀上拍了拍,叹了一口气:
  “傻小子,京都那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儿,哪有我们四方城好,多自在!你就不要跟着了吧,我把调军令给你,你留下来守着。”
  要是从前有这等好事,秦书早就忙不迭应了,这么些年,他也就是做个秦老将军的副手,连战役都未曾指挥过,能掌管一下调军令,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儿。
  说来,秦老将军为什么不让秦书接替他自己呢?
  也就一个原因,因为秦书他太温厚了,说好听了那是老实,是温厚,说白了就是迂腐,古板。
  用秦老将军的原话说就是:缺心眼的,读书读傻了!
  秦夫人去得早,秦书从小跟着秦老将军在军营里长起来。一帮大老爷们,还都是军纪严明的军人,秦书男子气概半点儿没少,秦老将军对这一点儿还是比较满意的。
  可是后来出了点儿偏差,秦书虽然如秦老将军所希望的那样,成了个顶天立地的堂堂男儿,上阵杀敌不在话下,可是读那些圣贤书读得有些过于温厚了。
  秦夫人是个大家闺秀,读书多,从小秦书就跟着秦夫人念诗读词,后来秦夫人去了,他又跟着军中的韩师爷学认字,一来二去的,竟也成了个文化人。
  耿直,温厚,赤诚,待人温和有礼,日常时候广袖儒生常服,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燕京哪家的贵族士子,而不是这西北满口粗话骂娘的将军。
  当然,满口粗话骂娘这种事情,秦老将军是万万不会的,想当然秦书更是不会。
  记得有一次,秦书跟着秦老将军学习行军打仗,秦老将军讲兵法,讲到夜袭,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那时候秦书怎么说的?
  他一拍桌子站起来,俊脸上写满了不赞同,拧着眉毛:“爹,你背后偷袭,乃小人所为,实非君子之道!”
  军帐中副将师爷笑倒一地,钟副将捂着肚子更是笑出了泪花。
  秦老将军气得七窍生烟,将兵书一扔,拂袖而去。
  秦书也挺聪明,秦老将军不教他,他靠着自己琢磨兵书,也学了个八九不离十,还有些什么诗啊词啊典故啊什么的,说起来头头是道。
  秦老将军高兴归高兴,但是还有些略微不满:一个大老爷们儿家,念那么些个乱七八糟的书做什么!念就念了罢,但也要懂得变通,上阵杀敌,那是玩命的事儿,战场上什么君子不君子的。
  秦老将军想起那时候的“乃小人所为”就生气。
  两个字:迂腐!想他秦家世世代代,哪一个不是在沙场上征战的大好男儿。
  迟迟不将兵权交给他,不让他跟着指挥,也只是怕他受伤,爱子心切罢了,二十岁的小子,可是就算秦书他长到三十岁,只要秦老将军活着,也当他是个孩子。
  秦老将军年轻的时候在战场上克敌无数,大大小小的伤不知道受过多少次,才辛辛苦苦将个四方城治理成如今这模样。但就是这样铁铮铮的汉子,从前怕妻子,后来夫人病逝,便是宠儿子这个独苗。
  这一行这么危险,又怎么能让秦书跟着去呢?
  “爹,你也太吓唬我了,就带我去吧。”
  秦老将军不说,秦书哪里会去想功高盖主这一茬,只当秦老将军是回京述职,不日就要回来的。
  他哪里知道,百里璟这一道诏书下来,金银玉器诸多封赏暂且不说,还特意给他加了官进了爵,封了个振威小将军,并要身为镇国将军的秦老将军携子进京谢恩。
  进京谢恩没什么,可是这携子就能让人琢磨一阵子了。
  秦恒本来想着自己一人去,等到了燕京,就说秦书生病来不了,百里璟就算不高兴也不会多说什么,哪知道秦书这次铁了心要跟着去,天天在耳边念叨,把秦恒烦得不得了。
  无奈之下,秦老将军只得同他解释:“功高盖主你懂不懂?朝中风云变幻,现在西北安定,我们又手握重兵,百里璟身体每况愈下,想要翦除异己,给太子铺路,你看这苗头,首先要动的,就是我们秦家!我们手中的兵权啊!傻小子。”
  自古以来皆是如此,伴君如伴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秦书闻言瞪了瞪眼,根本没有想到这一茬,还有些不敢相信,他秦家世代卫国,对大梁忠心耿耿,天地可鉴,为什么?
  秦老将军以为劝住了他,稍稍放了心,燕京虎狼之地,他这么好的儿子,去了不是白白送死吗?
  “那就更不能让你自己去了!”秦书坚持,打定主意,非去不可。爹一个人太危险了,有自己跟着,如果有什么事情,也好有个照应。
  秦老将军劝了好几日,好说歹说,话都说尽了,无论都劝不下,秦书倔起来,连秦老将军都没有办法,心想哪日趁着他不知觉,悄悄溜着走。
  秦书耿直温厚,但是他不傻,怎么会不知道秦老将军的想法?于是这几日,秦书一直跟着秦老将军,几乎是半步不离。
  睡觉时候秦老将军见他还是不走,一瞪眼:“还不去睡觉!”
  “我去睡觉,你就偷偷走了,别以为我不知道,我要和你一块儿睡!”秦书站在床头,拿了一本书胡乱翻,心乱如麻。
  秦老将军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往里躺了躺,拍拍一边的床板:“傻小子,上来吧。”
  秦书从小就没怎么和自己父亲这样亲近过,更没有睡过一个榻,如今竟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静静躺了好大一会儿才开口。
  清了清嗓子,秦书问道:“爹,这次进京,是不是很危险?”
  秦恒答道:“这我也说不准,要说百里璟的意图,也太明显了点儿,谁知道呢,总是小心为好。”
  “那我们都不去了吧。”秦书想了想,京都再繁华,可是自己爹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西北距燕京千里之遥,要不就找个借口推了,实在不行就直接不去,将在外,令有所不受,不去的话,想百里璟也没有办法。
  “不是说不去就能不去的,落人口实更不行,你要跟着去也可以,不过你要保证,跟着我到了那儿,到时候可不准闹事儿,把你的嘴给我闭严实了,一言一行都要小心,凡事要听我的话。”
  秦书心想自己什么时候闹过事儿?还是认真答应着:“我知道了,爹,你放心。”
  这一觉,前半夜睡不着,后半夜一下睡到天亮,秦书醒来却不见了秦老将军,先是吓了一跳,后来在训练场上见着才放了心。
  一晃过了七八天,三月初,东西收拾得差不多,秦恒安排好相关事宜,千叮咛万嘱咐小心草原人来犯,拿上圣旨,带了秦书,又准备了些西北的特产,浩浩荡荡五六辆马车,随行四五十个小将士,一行人便上了路。
  这一去,无论怎么看都是有几分危险在里头的。
  秦书坐在马车里,有些忐忑,想了一阵子,开口问道:“爹,你说是命重要,还是权力重要?”
  秦恒拍了他的肩膀,笑道:“傻小子,你读了这么多书,这问题还用问我?自然是命重要。”
  “那这样的话,他想要咱们的兵权,咱们将兵权还给他不就好了,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折?”秦书觉得这事情很简单,你想要我就给。
  人入官场,如入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开始时由着自己,可是这结束却是由不得自己的。解甲归田,解了甲,恐怕还不等走到田里,就直接走到阎王殿了。
  这些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释得清的,秦恒看着秦书,一时间无限感慨。
  “怀远啊,这官场纠葛千丝万缕,牵一发而动全身,爹将挑子一撂,其他人怎么办,这西北的将士又怎么办?他们就苦了。”
  秦书从小生活在西北,西北人豪爽,一是一,二是二,相互看不顺眼就打一架,是以勾心斗角的他不怎么懂,听秦恒这么一说,他仔细想了想也想出几分就里来。
  “你不懂这些,所以虽然你从前跟着我也上过战场,立过功,可是我没让杜主簿往上报,想着让你避开这些,等我老了,将兵权上交,咱们找个地方,好好给你娶房媳妇,了了这些事就好了。可是没想到百里璟疑心太大,他等不及了。”
  秦书垂了头不说话,心里沉甸甸的难受。
  四方城虽然时不时会和草原人打一仗,不大安宁,可是在秦书心里,四方城是家,况且这一去前路艰险,说不准还有生命之危,秦书觉得,这下无论燕京再怎么好,再怎么繁华,他大概也不会喜欢了。


☆、第二章

  百里璟那一道诏书下去,不仅秦老将军如临大敌,整个朝堂都隐隐有些不安,心底都猜测着是不是要变天了,因此人人自危,颇紧张了一段时间,但也只能观望着,静待秦老将军回朝。
  转眼间初夏已临,绿风暖人,燕京桃红柳绿,风景如画,街上行人也都换了薄衫,少年士族子弟打马而过,呼朋唤友,风流俊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