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精装『全』-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的任务是横渡地中海,进入红海,然后到达印度和约翰王的国家。科维良这时只有20多岁,精明能干,多才多艺,能讲多种语言包括阿拉伯语。对于派瓦,人们除了知道他能讲几句阿拉伯语,其余一无所知。1487年5月7日,陆上探险队出发。他们两人扮作穆斯林商人,携带蜂蜜等礼物到达亚丁,在这里他们分成两路。派瓦的使命是向南进入阿比西尼亚山区,与约翰王进行联系,但这时若奥二世的目的不是要结成联盟,而是要干脆向这个王国扩张了;科维良的使命是向东进入印度,尽可能多地了解有关香料贸易的有关情况,这使他实际上成了一个经济间谍。科维良历经艰辛到达印度的西南海岸,在此他获得了重要的情报。科维良在印度一直呆到了1489年,然后他乘船来到了索法拉,这是阿拉伯人在非洲东南部最南端的贸易点。1490年,他来到开罗,在这里他得知了派瓦得热病去世的消息和国王的新命令,让他到阿比西尼亚去完成派瓦未完成的工作。他给若奥二世写了一封长信,报告了他所知道的有关港口和贸易的情况。这封信对达?伽马的航行起了重要作用。约在1493年,他见到了阿比西尼亚皇帝、朱达哈部落首领、众王之王亚历山大。在这里他失去了自由,亚历山大皇帝虽然对他很好,但却禁止他离开,科维良在这里度过了他的余生。
  水路方面的探险由迪亚士进行。他对这次探险作了精心的准备,在三条船中,有一条专门的补给船,这个措施可以让他们航行更长的时间。后来的许多的航海家都仿效这一做法。1487年秋,在科维良出发几个月后,迪亚士也出发了。他很快越过了卡奥到达的非洲最南端——克罗斯角,继续向南行驶。这时,来自南方的狂风和水流使航行变得十分艰难,迪亚士命令将补给船留下,他率其余的两条船继续南行。在离开卢得次湾后,他遇到了风暴,这个小探险队被一直向南吹,13天后,风暴停息,他们向东航行希望再次靠近海岸,可是始终找不到陆地,几个月后,他们想明白了,原来他们已驶过了非洲大陆的最南端。迪亚士下令向北行驶,几天后他们看到了陆地。迪亚士注意到海岸不是南北向的而是东西向的,他看到了非洲南部海岸,这是许多航海家的目标,他已到达非洲大陆的最南端。这时,他们又转向东方,一直航行到清楚地看非洲向北弯曲的部分,这就告诉他们已驶进印度洋了。在大鱼河河口,迪亚士命人立了一根“帕德劳”石柱,10年以后,达?伽马看到了这一标记。本来迪亚士还想前进,但食物、淡水不足,船本身的状况很差,船员们都反对,希望回家。此次迪亚士将新航路延伸了1260英里。在归途中,他们在非洲南部海岸看到了一个壮观的大海岬,迪亚士把它命名为风暴角。1488年,他们返回了里斯本,国王不但没怪罪他没有到达印度,反而热烈地欢迎了他,并饶有兴趣地听取他的汇报。现在已证实非洲南端有一条通道,现在需要证实的就是这条通道能否直通印度,若奥二世对此寄予热望,所以他给风暴角起了一个新名字——好望角。
  世界第一次被瓜分
  但哥伦布的远航使事情变得复杂了。1481年,当时的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与卡斯提王国订立了《阿尔卡索瓦斯条约》,当时因为卡斯提王国正在对当时摩尔人最后一个在伊比利亚岛上的据点格拉纳达进行战争准备,对外界发生的事物漠不关心,在条约中规定待发现世界以加那利群岛的平等线为界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由卡斯提开发,南部由葡萄牙开发。因此,当哥伦布于1493年从新大陆返航途中在里斯本见到若奥国王并得意洋洋地宣称自己发现了日本时,国王告诉他说,根据条约,大西洋西边发现的新大陆不属于西班牙,而属于葡萄牙。哥伦布赶紧写信报告西班牙统治者斐迪南和伊莎贝尔,说若奥有与西班牙竞争领土的意思。这两位统治者看到信后非常吃惊,他们去恳求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让西班牙对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明确拥有主权。亚历山大是阿拉贡的博尔哈家庭的人,是他们的好朋友,所以他答应了他的请求,发出了有名的教皇训谕《划子午线为界》。在训谕里,他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中“任何一岛”的“西部和南部”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出一条界线,把位于线西的一切土地的所有权和发现权给予西班牙,完全不提葡萄牙。后来,亚历山大又于1493年发出一道训谕《划界以后》,把过去许多教皇承认的葡萄牙占有非洲发现的土地的权利一笔勾销,这使得葡萄牙只能保有在非洲实际占有的部分,就是说,除了摩洛哥的城市外,就只有阿尔金和米纳一些据点了。此外,这道训谕还企图不准葡萄牙再向东方航行。若奥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不公平的安排。但他并没有到教廷抗议,因为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在当时的欧洲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若奥那样做的效果不大。他转而威胁西班牙,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公平解决就要兵戎相见。在战争面前,西班牙退缩了。1494年6月7日,葡萄牙与西班牙两国签订了《托尔德西拉斯条约》,条约中规定,在佛得角以西37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线,将世界分为两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教皇子午线。葡萄牙被赋予了线东的垄断权,它可以探险、贸易、宣布占领新领地;西班牙得到了线西的垄断权。换句话说,这个条约再一次确定了葡萄牙对几内亚贸易和环非洲海路的控制;宣布了西班牙对大西洋的统治。根据此条约,西班牙对新大陆有绝对的权利,但对巴西是个例外,这个南美洲的隆起部分归葡萄牙所有。当然,在已发现的领土上和未发现的领土上的人民的意愿是根本不在考虑之列的。葡萄牙人对这个条约很满意,因为它的要求得到了满足,若奥得意地认为这是他的一个外交胜利。

  就这样,小小的葡萄牙,国土并不广袤,人口并不众多,资源并不丰富,生产力并不发达,竟然仅凭占有先机就瓜分了世界,真可以说是一种奇迹。
  四、建立殖民帝国
  终于到达印度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深深地刺激了若奥国王,现在葡萄牙的专属权利又得到了条约保障,因此到印度的探险准备进一步加快。若奥二世任命瓦斯科?达?伽马为舰队的指挥官。达?伽马,约1460年生于葡萄牙阿加特省,与达?伽马很相熟的威尼斯驻葡萄牙使节马塞尔说他生性暴烈。根据迪亚士的建议,达?伽马采用了船身较圆、更轻便更牢固的大船以利于远洋航行。1495年若奥二世英年早逝,他的侄子曼努埃尔继位。这时朝中有人提出终止探险,因为这会激化与欧洲香料贸易的垄断者威尼斯的矛盾。曼努埃尔不为所动,下令继续作探险准备。 
  1497年7月8日,经过长达10年的准备,达?伽马率领探险队伍出发了,世界历史上伟大的一页开始了。这支队伍由4艘船组成,共有船员170人,大部分是奴隶,其中还有死囚,另外还包括翻译、牧师和军人。队伍中有军人说明它不仅仅是一支探险队,还是一支战斗队。曼努埃尔授权达?伽马,到了东方,拥有作为大使、商人和士兵的自由,随机应变,需要什么身份就用什么身份。曼努埃尔指示达?伽马,他此行的目的是“宣传基督教义”和“取得东方财富”,事实上达?伽马本身就是圣地亚哥骑士团的首领,国王还专门赠送了一面锦旗,上面有基督骑士的标志,说明这次航行受到罗马天主教皇的批准并得到上帝的庇护。
  11月22日,达?伽马绕过了好望角。12月10日,船队越过了迪亚士立的最后一根石柱。1498年1月25日,他们到达了今天莫桑比克的克利马内河口,在这里他们俘获了一个叫达亚内的孟买人,从中得到了许多关于莫桑比克的情报,在这期间,由于食物腐败、饮水缺乏,不少人得了坏血病,船只也需要维修,所以达?伽马下令在此休整了一个多月。3月2日,他们到达了莫桑比克岛,东非当时文明程度已比较高,这里的物质文化如果不比葡萄牙优越,也至少可以和它比美,但这里并没有统一的国家,有的只是许多的城邦国家,它们很早就与印度人、波斯人、阿拉伯人有贸易联系,政治权力都掌握在穆斯林手里。但为了更多地从贸易中获利,这些城邦国家之间互相敌视,葡萄牙人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不仅在东非站稳脚跟,甚至在后来蹂躏了它。在蒙巴萨,葡萄牙受到了袭击,差一点全军覆没,但在马林迪,葡萄牙人的到来受到了热烈欢迎,马林迪苏丹还送给他们羊、丁香、小茴香、豆蔻、胡椒、生姜等大量礼品,穆斯林欢迎基督徒的原因在于两地苏丹有世仇,马林迪苏丹想借助外力打击对手,事实上,葡萄牙之所以能在这一带站住脚正是靠与马林迪的结盟。马林迪苏丹甚至还提供了一个真正能把他们带到印度的向导,当时的葡萄牙虽然知道通过阿拉伯海可以到达印度,但印度洋上的风向变化频繁,暗礁、浅滩众多,航路他们并不熟悉,没有向导带路,谁知道葡萄牙还要摸索多久才能到达印度?1498年5月20日,依靠向导的帮助,达?伽马顺利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也就是科维良在报告中所讲的主要港口之一。他们在这里居然遇上了一个会讲葡萄牙语的北非穆斯林,这位穆斯林一上船大声说:你们真幸运,真幸运!这里的红宝石、绿宝石多得很,你们真应该感谢造物主带你们来到如此富庶的国家!经过80多年的探索,经历4位国王的不懈努力,葡萄牙舰队终于到达了东方,开辟了东方航线,从此之后,葡萄牙走上了一条建立商业帝国的道路。
  返回葡萄牙
  当时的印度还只是一个地理名词,北部由莫卧儿帝国统治,南部分布着许多小国家,这些小国家之间也为了争夺利益最大化、打击竞争对手而争相拉拢达?伽马,从而让葡萄牙人渔翁得利。卡利卡特是西海岸的一个古老的小王国,统治者叫沙末林,意思是山和海的主人。达?伽马在上岸后作为葡萄牙使节进见了沙末林,表示葡萄牙国王派他来是为了作沙末林的兄弟和朋友。葡萄牙人受到了隆重欢迎。达?伽马的到来使垄断香料贸易的穆斯林商人感到了威胁。这些商人经营香料贸易的路线有两条:把香料经波斯湾、伊拉克运到阿勒颇,或经红海、苏伊士到埃及的亚里山大,然后都和威尼斯人进行贸易,再由后者运往欧洲各地。凭此,他们赚取了高额利润。葡萄牙人的到来意味着,另有一条不受他们控制的新航路出现了,他们再也不能赚得和以前一样多的钱了。这时,达?伽马在东非滥杀当地人的恶行传到了卡利卡特。这些商人就警告沙末林说,达?伽马的到来不是为了交朋友,而是为了侦察,进而进行侵略。但沙末林听而不闻,实际上他是幻想达?伽马会扩大卡利卡特的贸易,增加他的收入,又幻想借助于达?伽马的重型武器和舰船以增强自己的武装力量,所以还是自出搬运费,把远征队的货物运到城里去,允许达?伽马在市内开设商店,进行自由买卖。但这些大商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达?伽马还是被迫于8月29号离开卡利卡特,到附近的坎那诺装满了香料和宝石,并带走了6名人质,还在这里竖立了“帕德劳”标柱,并发誓要报复。

  他们用了3个多月才越过阿拉伯海,由于热病和坏血病,许多船员死亡,最后不得不把圣拉斐尔号抛弃烧毁。达?伽马带着剩下的不足1/3的人和两条船返回。为了救治病重的哥哥保罗,达?伽马在亚速尔群岛停了下来,这是葡萄牙人的一个基地,贝里尔号先期于7月10日返回里斯本。保罗最后还是不治身亡了,达?伽马于9月回到里斯本。虽然损失重大,但达?伽马从印度带回来的胡椒和肉桂价值相当于他远征总花费的60倍。整个葡萄牙都轰动起来了,因为达?伽马到达的是真正的东方,是欧洲人想象中黄金遍地的地方,而不是哥伦布发现的荒凉的“印度”,虽然带回来的东西不多,但前途十分光明,大量的财富就在前方闪闪发光,向葡萄牙招着手。从此,葡萄牙的探险时代结束,开发时代来临。
  倒霉的迪亚士
  很快地,大喜过望的曼努埃尔派出了另一支远征队,这一次的任务不是探险,而是征服印度,控制香料贸易。1500年3月9日,庞大的舰队出发了,它包含有13艘船和1200人,占当时葡萄牙总人口的1‰;虽然与郑和船队的规模不能比,但对照以前的探险少则一条船,多则四条船的规模,可以说是空前的,也反映出国王志在必得的雄心壮志。舰队的指挥官是毫无航海经验的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