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见欢 作者:非天夜翔-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闫顿时被郎俊侠一句话气得全身发抖,说:“你……”
  “你现在必须去见谢宥。”郎俊侠说,“马上。”
  “你陪我去。”蔡闫呼吸急促,答道,“我不敢与他单独说话。他平日里话太少了,且话里带着话,我总觉得他在怀疑我。”
  “是个人都怀疑你。”郎俊侠随口道,“你越是没底气,他们就越怀疑你。”
  话虽这么说,郎俊侠还是陪同蔡闫,前去见段岭。
  “你恨我不?”蔡闫在车上小声说。
  郎俊侠侧坐在车厢内左侧的位置上,望着车窗外的夜色。
  “把帘子放下来。”蔡闫又说。
  郎俊侠便把车上的帘子放了下来。
  蔡闫自言自语,仿佛陷入在一个漫长的梦里:“当初你说,牧旷达在我回来后,一定会设法谋害四叔,可有谢宥守着,他身边又有郑彦,究竟是怎么会……”
  “他常年抱恙。”郎俊侠答道,“这一次,我宁愿相信与牧旷达没关系。”
  蔡闫陷入了沉默之中,片刻后问:“昌流君去了哪里?”
  “不知道。”郎俊侠答道,“不过该出现的时候,他会出现的。”
  蔡闫又说:“这也就意味着,现在他身边没有人了。”
  “不要打什么主意。”郎俊侠冷冷道,“这个时候无论下什么决定都是愚蠢的。”
  蔡闫叹了口气,抬眼望郎俊侠,两人目光一触,郎俊侠便挪开视线,不与他朝相。
  “挺好的。”蔡闫突然说。
  郎俊侠眉头微微一动,似乎不明其意,但没有问。
  蔡闫又说:“这些日子里,我总在生气,有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气什么。你从邺城回来后,倒仿佛回到从前一般了。”
  郎俊侠没有接蔡闫的半句话,他似乎想到了什么,有点出神。
  “我倒是宁愿你像从前一样,这么与我说话,多说几句,我心里还踏实点儿。”蔡闫说,“我知道你从鲜卑山里头带我回来的那天,便常常看我不顺眼,仿佛看着我偷了本该是段岭的东西。”
  “你待我冷嘲热讽的。”蔡闫又说,“我反而觉得安全。到得后来,发现他还活着,你一句话不说了,我才怕。”
  “你怕什么?”郎俊侠冷冷道,“怕我突然动手杀了你?”
  蔡闫微微笑了起来。
  马车在路上走着,外头阳光万丈,黑色的车帘却密不透风,挡得严严实实,逼仄黑暗的车厢内,蔡闫的后背被汗水浸透,郎俊侠的鬓角也满是汗。
  这个车厢就像个埋死人的棺材,连呼吸都十分困难,令蔡闫快要窒息了。但他却很满意,非常满意。他还记得回江州那天,自己与郎俊侠也是在这么一个密不透风的车厢里头商量。
  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这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马车抵达将军府,蔡闫正要下车时,郎俊侠突然道:“我听说一件事。”
  蔡闫停下撩车帘的动作,郎俊侠说:“先帝驾崩时,玉璜不在他的身上。”
  蔡闫一只手缩了回来,说:“是的,玉璜在哪?”
  郎俊侠没有回答,蔡闫说:“原本以为在枕头下,或是太后收了起来。”
  “出来为何不问太后?”郎俊侠说。
  “那种时候,你让我怎么问?”蔡闫道。
  别人都在哭,只有蔡闫问玉璜去了哪儿,这事实在是不合情理。唯一的可能只有一个——被牧锦之拿走了。
  “太后收着吧。”蔡闫无暇细想,要下车。郎俊侠却又说:“也许吧,谢宥只认玉璜,不认人,希望牧相不要拿着它来引起什么麻烦才好。”
  郎俊侠看似无意地这么一说,蔡闫反倒愣住了,继而生出一股危险的感觉。
  “什么意思?”蔡闫还要再问,郎俊侠却已下了车去,蔡闫忙追上去,然而已到了守府的黑甲军面前,郎俊侠便稍稍侧过身,低头,示意为太子开路。
  “太子驾到。”郎俊侠说,“要见谢将军。”
  李衍秋一去,蔡闫就是未来的皇帝,只要服丧期满,便将成为黑甲军的保护对象,这时候无人再让他等,全部人跑进府中,让道,齐齐单膝跪地,将他迎进去。
  蔡闫手里握着自己的玉璜,勉强定了定心神,迈进将军府厅内。
  七天后的一夜,盛夏时节,武独在路上雇了辆马车,白天两人骑马,到得镇上时便雇马车夜行,白天醒来后再结算银钱,骑马走,去下个村镇雇车。
  段岭不知道大陈各地,乃至辽、元如何议论此事,这几天里,他心里倒是闪过了无数个念头,连睡都睡不安稳。
  天气闷热,段岭的玉璜贴肉佩着,这是父亲的那一块,有它在,便仿佛生父的英灵也在,始终守护着他。
  马车里热得要死,段岭想与武独抱着,两人却都要出汗,武独只得拿着把扇子给他扇凉。
  后半夜时武独将帘子揭开些许,夜风吹了点进来,才慢慢地好了些。
  段岭醒了,问:“到哪儿了?”
  “曲山。”武独答道。
  这次他们走的另一条路,为免被蔡闫伏击,取道西面沿汉中到西川与中原的交界处,再一路驰骋而下。路上虽会耽搁一两日,却是最安全的路线。
  “你说他现在在哪儿?”段岭问。
  “我不知道。”武独极小声答道,“但你放心吧,一定不会有事的。”
  李家的人总是剑走偏锋,段岭知道这次李衍秋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彻底解决掉牧旷达,说不定,他还想一箭双雕,把蔡闫也杀了。”
  他设想过无数种方法,譬如像解决边令白一般暗杀韩滨,或是直接颁旨,罗列牧旷达的证据,再告知蔡闫是假的。
  这些事若昭告天下,所有人一定都会以为大陈的皇帝疯了。
  但李衍秋偏偏就来了这么一手,令人完全摸不清接下来的事态将如何发展。
  段岭翻来覆去地看玉璜,武独却说:“拿好了,这是如今你的唯一凭据。”
  段岭靠在武独的肩头,风从车前吹进来,令他觉得十分凉爽。五更时分,他听见了水声——车在一条大河前停了下来,到曲江了。
  按照原定计划,他们将弃车行船,奔霄留给了费宏德,到时他将把它带往江州去。
  段岭站在乌云翻滚的曲江边,四处一片黑暗,黑暗里伸手不见五指。片刻后,武独叫醒船家,以银两买了他的船,检查船上的物资。
  这些物资足够他们行船三天,顺曲江而下,汇入长江,再沿着长江朝东走,前往江州。
  这一路上完全是顺水而下,比行车快许多,说不定还能把路上耽搁的一天补回来。武独持篙在江岸边一点,带着段岭顺水而下。

  ☆、第200章 祸心

  段岭半睡半醒,蜷在船舱内,听到雨点的声音。
  “下雨了。”段岭说,“别着急,进来吧,莫要着凉。”
  武独一身全是汗,还穿着武服,答道:“不碍事。”便依旧在船尾守着。
  雨渐渐地大了起来,江面上只有唯一的这艘船,通往尽头阴云密布下,藏在云层中的一抹东天曙光。
  “我想你了。”段岭说。
  武独便抽篙架起,进船舱里来,脱了外袍,搂着段岭。
  “再睡会儿吧。”武独低声说。
  “天亮了。”段岭这一路上只睡了很短的时间,却依旧很精神。这是接到消息后的第十二天,不知道这些时日里,蔡闫又在做什么,江州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会封路么?”段岭说,“江州一定全城戒严了。”
  “别人封路,咱们也进得去,怕什么?”武独心不在焉地安慰道,看着江水出神。
  “你在想什么?”段岭问。
  “我在想,快要走到地方了。”武独低头看怀里的段岭,笑道,“从知道你是殿下的那天起,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才算是走到头。”
  段岭想起那天他们从潼关外回来,在枫林里的那一刻。
  “两年了。”段岭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曾经他觉得没有半点希望,然而事实却是命运一步一步地,把他们推到了接近成功的地方。这命运的诞生,并非那虚无缥缈的“天命”,却是在他身边安静坐着的这个人。
  一缕光从船篷外投进来,照在段岭的玉璜上,玉璜流动着缤纷的光泽。
  “找到了!”一名宫女用手绢包着玉璜,拿出来给牧锦之看。
  牧锦之终于放下心头大石,转念一想,说:“先搁着。不,算了,拿过来。”
  宫女将玉璜交给牧锦之,牧锦之又问:“太子呢?”
  宫女答道:“今天去内阁了。”
  “上回从谢将军府里头出来。”牧锦之说,“还去了什么地方?”
  宫女摇摇头,答道没有。牧锦之转念,便不再追问下去,看着手中的玉璜,沉吟不语。
  夏天里乌云密布,天气闷热,仿佛预示着一场暴雨即将来临。
  “按往常的惯例。”苏阀说,“殿下须得为陛下守孝三年,方可登基为帝。当年武帝那是情非得已,天下的人都在看着殿下……”
  蔡闫端坐在议政阁内,红了眼眶。
  “殿下?”苏阀说。
  蔡闫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份孝心,也请让孤略尽吧。”
  “四十九日内,陛下未入陵前,这段时间可由太后听政,内阁论政,太子断事。”苏阀又说,“过了四十九日,便择吉时以祭天。但年号,还须得来年才换,其实是一样的。”
  蔡闫听着内阁大学士们谈论,一项项地告知他接下来该如何做。来前牧旷达刚进宫见过他,设法说服他尽快登基,否则只怕拧不过内阁,毕竟苏阀会做什么,谁也不知道。
  只要蔡闫尽快登基成帝,第一步便成了,接下来就要考虑他成婚的事了。
  内阁则以礼教来设法劝说蔡闫,不要这么快登基。蔡闫沉吟片刻,而后说:“那就等到大敛后吧。”
  李衍秋驾崩当天,百官哀哭,便是小敛。待得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后,方由太子与百官扶灵出城,归往玉衡山下暂时的皇陵,才是“大敛”。
  老皇帝、李渐鸿、李衍秋……他们都无法再回到陈地的帝王陵寝,只能等待未来的某一天,历史由新的敌军开创后,帝王之魂方能安息于故乡。
  蔡闫听完内阁学士们的奏议,心里却在想当初自己的父亲、母亲、家人与为了保护上京而死的兄长……除了蔡闻埋在上京之外,余人都葬在了被行刑的落雁城外,也许自己这一生,都无法再回到北方去拜祭兄长,将蔡家的棺椁送回他们的祖籍地了。
  “就这样吧。”蔡闫疲惫地说,“不要再说了,孤累了,定论。”
  虽然拖不了多久,但起码争取到了四十九天,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内阁群臣只得各自下去安排。
  “接下来是谁?”蔡闫上了马车后问。
  冯铎答道:“姚侯与五公主。”
  “走吧。”蔡闫答道,这几天里,他始终在奔波,见完这个见那个。冯铎建议他不要马上登基,蔡闫有时候真怀疑他听懂了自己的话没有,段岭已经在路上了,万一再鬼使神差地逃得性命,回来以后不就更麻烦么?
  但仔细想想,哪怕自己当了皇帝,段岭若真的回来了,也是一样的,麻烦并不会在自己是太子还是在皇帝上面有多大的区别。
  “有谢将军在。”冯铎答道,“不会有任何问题,咱们还有月余的时间可以做准备。”
  “做什么准备?”蔡闫问道。
  “殿下只要一登基。”冯铎说,“牧相必将进一步设法对付苏阀。”
  “就让他去对付。”蔡闫说。
  冯铎又说:“但是,韩滨回来了,而且带着奔丧的五万大军。”
  “我有江州军,我难道还怕他?”蔡闫说。
  “韩滨与谢宥素来不和。”冯铎耐心地解释道,“您选了牧相,谢宥心中便会有微词,到时牧相再一上书,请求将韩滨调回,您怎么办?不如把这个麻烦扔给内阁,得罪人的事,让他们去做。”
  “到得那时,内阁定会竭力阻拦韩将军调回的奏折。”冯铎又说,“您只要两边安抚一番即可。四十九日后,陛下出殡,韩滨便再无理由留在江州城中,待他走后,您便可顺利登基了。”
  “姚复呢?”蔡闫又问,“见到他我该说什么?”
  “他应当什么都不知道。”冯铎说,“您只需朝五公主哭一场即可。哭时殿下须得观察清楚五公主,看她如何说,她若反复问您,陛下是如何崩的,什么都不要说,只要哭。”
  蔡闫说:“我尽量吧,哭得太多了,已有点哭不出来了。然后呢?”
  冯铎答道:“哭过后,您便假装哭累了,睡在留元宫内,夜半时切记得惊叫,便按咱们说好的办,这么一来,公主定会起疑。”
  “行。”蔡闫深吸一口气,说,“我去了。”
  马车回到宫中,蔡闫整理衣袍,前去见刚来奔丧的姚复与李潇。
  船到玉衡山下,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