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绣妆-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正柏正拿从蜀郡带回来的点心喂给嘟嘟吃,嘟嘟小小的身子躺在舅舅怀里只管张嘴,气得冯初晴一瞪眼。
    “初晴,你别瞪孩子啊!”虽然冯正柏家这两年又添了两个孩子,可不知道是舅舅见外甥特别亲还是什么缘故,他疼嘟嘟完全是没条件的疼,连冯初晴瞪一眼都不成。
    没办法,冯初晴只得转换了话题。“二哥这次回来能待多久?怎么不见二嫂和侄子们,我这里又出了几款玩具。”
    冯正柏这次东山再起可没有贪功冒进,一步步稳打稳扎,才刚刚在蜀郡和常满夏弄了一家集线庄和布庄为一体的类似专卖店的地方。为着这一处冯初晴戏称“旗舰店”的地方能够顺利打入蜀郡高层市场,冯正柏可是去年就连家带口搬去了蜀郡,如今总算是站稳了脚跟,取得了蜀郡布业的一席之地,连蜀郡王府都会从旗舰店里选购蜀锦和丝线。
    “小雪还在吃奶,眼下天气转冷,你二嫂怕孩子们受凉。怕是要等到满夏哥成亲的前两日才会到家。我今天来是有事情找你。”冯正柏留了小胡子,看着成熟稳重了许多,一身藏青色蜀锦长袍衬得人精神了不知道多少倍。拍了拍嘟嘟的肉/屁/屁。冯正柏将点心包都放到嘟嘟怀里,叮嘱他拿出去和余三妹、余四妹一起分享。
    孩子前脚刚出门,冯正柏就正了神色,“初晴认识蜀阳县主?”
    “蜀阳县主?谁啊?”一听就是高大上的角色,冯初晴自认没那么大本事认识这样的大人物。再说了,依着她的性子,也不想去巴结这些大人物。
    冯正柏摸了摸小胡子,这才惶悟,忙补充道:“就是蜀郡王家长女。两年多前进京被册封为蜀阳县主,听说嫁到了京城里的一个什么伯爵府上。”
    “钱诗!”这么一说。冯初晴想起了到过年时就会跟着景彩虹到自家住上几天的钱俊小盆友,他家那个喜欢小动物都快入魔的姐姐不就是进京嫁人去了么。微微摇了摇头,“蜀阳县主只是三年前在我这儿学过几日刺绣,说认识还真的谈不上。”就钱诗成天鼻孔朝天的样子,冯初晴可不觉得自己能入贵人的眼。
    “那就怪了。”冯正柏从怀里掏出了一封密封的信件,“那她为何要专门给你写了一封信。”
    这还真是怪了!冯初晴也不避忌自家哥哥,打开信一目三行看了下去,完了眉头皱起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钱诗的性子不服输,见不得别人在她面前趾高气昂。从冯初晴这儿掏过去的简单绣技和另辟蹊径的十字绣绣法哄哄成天矜持贵气的宗妇们倒也罢了,遇上真正识货的人可是要露了馅儿。
    前两年在皇宫里被拘着学规矩没什么机会生事,可开春成亲后问题就来了。绣了几次东西被人夸赞捧了几句就不知道东南西北,后来遇上比她地位高的某郡主讽刺了几句就忍不住反驳了回去,还说人家手里的团扇都是她师傅绣的云云,意思就是“你把我师傅做的团扇当成宝贝,然后说我刺绣不好”;直说得对方面红耳赤要拿绣娘开刀。
    再巧不过的是,那位绣娘是一位苏绣绣娘,正是当年被吴桐和商洛重金请来和冯初晴打对台官司那人她师姐。这位师姐的手艺虽然比不上在皇宫内造府的师傅,但也比商洛他们找的那个要高明许多。
    可惜的是,这绣娘为人很是虚荣。之前郡主看中了一位侯夫人手里的扇子图案精巧,回来便要她照着绣上一把。可是侯夫人团扇上的是难得的双面异色绣,这绣娘是怎么都绣不出来的。
    可郡主娘娘大把银子专门养着个绣娘是什么用的?要是这点子事情都搞不定,人郡主还养你干什么!思来想去,这绣娘便拿了自己一副大型绣品去了京城里这几年专门卖各种精致绣品的上品坊换了一把扇子,回来谎称是自己绣的交给了郡主。
    这把扇子比那位侯夫人的双面异色绣还要精巧,乃是三异绣,不但双面的颜色不一样,就连图案都不同。一边是荷花,另一边却是山水画,在冯初晴出手的绣品中也属难得的珍品,要不是扇面无需太大,冯初晴才懒得费这么大劲。
    钱诗之所以认出来,还是因为这样的构图她曾经在冯初晴那儿看到过,她没本事绣出来,不代表她就不上心。况且冯初晴的出手的东西还有一处隐秘的记号,钱诗注意到了郡主的扇子,自然会留意上面的标记,一不小心就认了出来,还当着不少人的面下了郡主的脸面。
    钱诗倒是出了一口恶气,那绣娘却是差点被郡主娘娘给打死;幸亏临时想起转年二月十九就是太后娘娘七十岁寿辰,郡主还要靠着她给太后做一套万寿服的礼物呢,千求万求总算求得了一线生机。
    争宠还在继续,钱诗听这绣娘要给太后绣衣裳,立马就想到了冯初晴,要是在这个事情上再压郡主一次就太好了!所以,立马修书给冯初晴,让冯初晴赶紧给太后准备礼物,到时候她领着冯初晴去给太后献寿礼去。
    “这个……是好事还是坏事啊?”冯正柏看了信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按理说,能给太后娘娘献寿礼肯定是个出头的机会;可是钱诗信里面的口气竟然是坚决要把那位郡主娘娘给压下去。想都不想一下,她不过是一个县主,怎么和一个郡主争胜?败了,冯初晴肯定吃挂落;胜了,那位郡主会不会找麻烦啊!
    “要不,我托词说病了还是不去了吧。”冯初晴可没什么争强好胜的心态,一身火爆脾气又被嘟嘟那小子给折磨得没剩下多少,巴不得躲得远远的。
    “不去会不会又得罪了蜀郡王府?”冯正柏又说了信是郡王妃亲自交给他让他转交的。这两年郡王妃对冯家可说是照拂良多,要是郡王妃有心维护,这封信也到不了冯初晴手上!
    又想了想,冯正柏也没更好的办法。左右离着常满夏那边不远,兄妹两个草草收拾了下又找了常满夏。常满夏毕竟要见识得多些,仔细把信件看了几遍后道:
    “从信上看来,这位郡主应该也不是多有权势,一个县主对她叫板也不过是拿下人出气而已。倒不如初晴你趁这机会好好露把脸,让世人知晓除了苏绣外还有别的惊世之技;我这边有新出的几匹蜀锦不论花色还是布质都属上品,正柏那儿也有准备交给卢大哥的丝线,咱们暂时扣下来,明年带去京城,要是情况不对,就用这几样充数也无妨。”
    顿了顿,常满夏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来,沉吟片刻便做了决定,“成亲后我怕是要去一趟京城,不如初晴你就同我一道上京,路上也好多个照应。”
    卢飞既然将堂妹都嫁给了常满夏,又岂会再卡着常满夏蜀锦的销路,之前便递了话,卢家那位在皇宫当管事太监的大哥有心给常满夏的蜀锦指一条好的销路,对方只在每年的过年前后在京城,常满夏是必须要亲自走上一趟的,倒是正好顺路。(未完待续)

  ☆、144 那山那谁

常满夏打算在年前到京城,好好修整之后才能更好应对未来的生意伙伴,给人一个好印象。
    常卢氏和他新婚燕尔,这也算是冯初晴所说的“蜜月之行”了,只是若没有冯初晴一大家子,常卢氏会更愉快的。
    蜀郡离京城不算太远,一路官道倒也太平。路上冯初晴几乎没出过马车,一针一线在绣一副能够送到太后面前的绣品,就算不是为钱诗争那一口气,她也要试试如今自己的蜀绣技艺到了哪一步,此次之后不知道蜀绣能否在苏绣一支独大的大庆朝争得一席之地。
    越往京城走天气越冷,终于实在年三十这天,长长的队伍才算是踏入京城。在城门口验看身份文牒耽搁下来就从清晨到了傍晚。
    洪大山夫妇俩还有女儿女婿在京城,虽说上次负气而回,可这一走就是三年多,毕竟是亲生女儿,再大的火气也消得差不多了。
    常满夏和常卢氏那里有卢飞的亲笔信,只消拿了信件去卢总管在京城的住处便可。
    几人一合计,进城后冯初晴母子两个便暂时跟着洪大山去他女婿高家住着,以后究竟住哪还要等年初六后见了钱诗做最后决定。
    说是分开走,岂料进城后招凑上来的帮闲一问话,可真是瞧了;高家和卢家都住在皇宫西城门外护城河边上的锦绣西南街,不过一个是乙字巷,一个是丁字巷,中间隔着一条街而已。
    这倒是好。几个帮闲乐得轻松拿钱,饮者诸人往那边走去。京城风气要比益州城开放些,冯初晴撩开马车帘子四下看去,虽是傍晚,进出城的人也很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乘坐马车的,有靠着腿走路的。一派繁华兴盛之像。
    “几位客人有所不知,要不是今儿是大年三十。这路上还得更拥挤一些。你几位遇上我们哥几个是找对了人,待会儿宫里会在前面点兵场燃放烟花,要是遇上那不开眼的从那边把你们带过去保不准就给隔在半路上连年夜饭都甭想吃到。”跟在冯初晴和嘟嘟这辆马车边上的是个瘦小的小伙子,目测年纪不会超过十八,时不时就凑到了冯初晴窗子边上说上几句。
    沿着护城河的一圈都是锦绣街的范围,能在那边建府的可不管屋大屋小都是个官,这些帮闲的人也是想尽量混个眼熟什么的,以后少不得能够多挣些银钱。
    到了京城。冯初晴可没精神继续飞针走线了,倒不是街面上的繁华扰人,实在是嘟嘟这小子醒了以后好奇心太甚,问题是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不管冯初晴回答个什么,他都会紧接着挖根挖底地问为什么,弄得她精神都快崩溃了。
    这帮闲的小子上来倒是正好,冯初晴干脆就帮嘟嘟在窗口垫了张凳子,抱他上去,“嘟嘟。你看娘亲也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的,也是什么都不知道,你问这个大哥哥吧。他啥都知道。”
    可怜的帮闲小哥,因为一时最快,这下子成了嘟嘟这鬼灵精的专属答疑师。一会儿“为什么楼会那么高?”、“皇上为什么会住高楼里?”、“皇上真有钱,要给臣民放烟花,他钱哪来的?绣花还是纺布?”、“皇上无所不能,那他能帮嘟嘟把去很远地方干活的爹找回来吗?”……
    “%……”面对嘟嘟时而离谱时而天真的问话,帮闲小哥嗯无言以对了,只好转头装作看到了有人挡路非快和人换了位置。
    “嘟嘟,娘不是和你约好了。等你长到处暑哥哥那么大,并且考上童生。你爹就拿着银钱回来了吗?”冯初晴心里一刺痛,深埋在骨血里的思念又被人勾起。而且还不能发火的那种,说不出的憋屈。
    “那我要多吃饭快快长高长大,爹就回来了。”嘟嘟再次趴到车窗上没在多说,别看他年纪小,他知道的可多了。不能在娘的面前提到爹,提到的话娘的眼睛就不亮了,那样他的心就会疼。
    “嗯,”冯初晴欣慰一笑,伸手帮儿子理了理头上毛茸茸的帽子,顺道捏一捏他多肉嫩滑的小脸蛋,望了眼儿子心念念盯着的糖人儿,打算过两日出来一定要给他买上一个。
    温馨的母子俩转眼就转过了正街,隐入大街小巷之间。殊不知在马车刚刚转弯那一瞬,路边酒楼二楼窗口一个人“呼”的一声站起来就要往楼下跑,不过旋即被一个白面无须的中年男人给扯住了衣袖,“英王殿下,你要去何处?信王他们可就要上来了。”
    “我好像看到了一个人!”被中年人抱住的男子二十多对,生得虎背熊腰,身上穿着玄青色暗纹蜀锦长袍,方正的黝黑脸上,一双眸子黑沉得吓人,紧紧盯着马车转进去的街口不放,许久许久,才松开捏紧的拳头,挠了挠后脑勺,“兴许是看错了,她怎么会在京城!”而且还带着个孩子。
    “我的英王诶,奴才求您莫要挠后脑勺了,就刚才那样子,挺好,真的!”那中年人都快愁死了,“都三年了您怎么都改不掉这坏毛病,要是被大管家看见了,非得捶死小的不可。”
    英王抿了抿薄唇,把手放到了腰侧捏紧,“不管大管家什么时候到京城,年后皇祖母寿辰之后本王都要去一趟蜀郡益州城。”
    “得,大管家也说了,只要此次进京面圣您表现好了,不管您去哪我们都不会阻拦。”中年人只求英王待会儿莫要被他那些个堂兄弟笑话即可,以后的事情,还是等大管家回来再说吧。
    说话间,酒楼底下又是一阵喧哗,陆续上来了不少随身带着侍从的锦衣男子。此处地处京城中心位置,离着点兵场隔了两条街,正是观看焰火的最佳地点,每年都会有人花大价钱包下附近的酒楼通宵畅饮。
    英王虽然是皇帝的亲侄子,但他只是个驻守蕃地的亲王,这个时节也是没资格去皇宫专门的观礼台和帝后同欢的。只能和数个同他身份相似的堂兄弟在这儿聚聚,等到第一波焰火过后,太子会带着几位皇子再来联系下亲情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