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瓯无缺-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尉迟晓轻叹,“或许我该为些别的。”
  文珑眸光定定的看着她,“若是那样,能心甘情愿吗?”
  尉迟晓自哂,“倒是心甘情愿了。”为国、为家,即便有所牺牲也是心甘情愿。
  文珑接着她的话说:“只不过并不开心罢了。”
  “你都说了,我也没的可说了。”尉迟晓笑得苦涩。
  文珑打破凝重的气氛,“不管怎么说,总得先过了上元节。”
  尉迟府中早已准备好节下的东西,彩灯高挂,火树银花。只是不论怎样妆点,少了人气再华美的情境也显得落寞。尉迟晓亦想出去走走,往年上元总可去街市上赏灯猜谜,现在伤好了大半,却仍被拘着不能出去实在无趣。
  文珑道:“安心养着,这个时候出去受了风,日后留下病根就不好了。”
  尉迟晓单臂倚在太师椅的扶手上,“往年总可以去看舞龙、舞狮,我在这阁里住了快有一月都没踏出门半步,当真无趣。”
  “我在这里不是可以和你坐而论道?再说上元节也并非只有出去才可,在这里说说灯迷不好吗?”文珑说,“再者,还有一人恐怕更想来坐而论道。”
  尉迟晓道:“那人必是被陛下召进宫同庆佳节的。”
  “也未可知。”
  文珑话音刚落,只听由远及近,有人长吟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那声音如空谷回响,又隐隐伴有丝竹管乐之声。
  忽而。
  万籁俱寂。
  有箫声传来。其声呜呜然,平和静谧如闲庭信步。正是一曲《良宵引》,绝去尘嚣,夜色安然。吹箫人心如平湖,湖下却蕴了点点情思。
  尉迟晓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文珑道:“听说你给苍术送过伞,今晚有想再送一把吗?”
  “难不成你来这里,是让我将他关门在外的?”
  “或许值得一见呢?”
  “何谓值得?何谓不值?”尉迟晓道,“所谓值得不过是利益权衡。”
  “而你只望真心。”
  尉迟晓又是一叹,幽幽说道:“可何谓真心呢?这我真的是不知道了。”
  文珑道:“如果不是为了真心,而是为了‘值得’呢?”
  尉迟晓眸光聚起,“怎么说?”
  “以呼延遵顼的倨傲,岂肯善罢甘休?”
  尉迟晓道:“联巽恐怕是不得已之计。”
  “凡事有备才能无患。”
  “这不像是你的主意。”尉迟晓说。
  文珑道:“如今与离情势危急,陛下虽不欲此时与巽国联合,但为防备他日呼延遵顼狗急蓦墙 ,不得不先做一步打算。”
  “我不是美人,却要用我使美人计吗?”
  “泉亭王与巽君端木怀亲如兄弟,陛下希望笼络泉亭王。”
  既是为国,尉迟晓只有应道:“好吧。”她对外面候着的丫鬟吩咐,“请泉亭王。”
  泉亭王在上元之夜着一身月白对月纹逢掖,大袖翩然,犹如巫山、洛神驾云而至。美如冠玉的人手中拿着一柄白釉黑剔花瓷箫,助音孔上坠了一块紫云玉佩。唐瑾向文珑微微颔首,转脸轻声道了一句“卿卿”。
  尉迟晓不知该答他什么,索性低下头不去看他。
  文珑见了,捡旁的来说:“瓷箫工艺难成,很难做出佳品,这支倒是不错。”
  唐瑾将箫与文珑细看,又说起瓷箫的制作种种。两人从制作说到种类,又说到上元之夜,再讲诗词歌赋。有文珑在旁牵话,尉迟晓遇到感兴趣的话题也会插上两句,但她多数时候只坐在一旁听他们来说。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 尉迟晓念出这句,眸光点点,不知所思。
  “这一首《金菊对芙蓉》,写的便是上元之夜。”唐瑾道。
  文珑道:“这首里我倒是喜欢后面那句‘楚天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
  唐瑾道:“若说写烽火,这句未免寥落,不如‘沙场烽火连胡月’ 一句。”
  “月又哪里分胡汉,只有人才分今夕何夕。”尉迟晓说。
  唐瑾击掌为节,吟道:“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在座的都明白他念的是《越人歌》,《越人歌》的最后一句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尉迟晓没有缘由的想起过去他对自己说“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与那样的戏谑相比,这句“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已经算是很正经了。
  “谁家一声笛,吹梦落空山。” 往昔的事情可不是就如一场梦?她道:“不知可否请王爷再吹一曲。”
  唐瑾解开腰间的紫竹笛,以一曲《高山流水》答了她。《高山流水》是极有名的曲子,文珑却越听越不对,调子还是原来的调子,但听起来少了山之巍峨和水之湍急,平淡的像幻梦中的山水。
  文珑听着听着不觉有些倦意,就在他将要阖眼的时候,曲声停了。
  文珑睁眼看去,唐瑾收起笛子,而尉迟晓已经在座上睡着了。
  “她的伤还没好全,该早点睡。”唐瑾轻声说。
  文珑也放低了声音,问道:“我用权谋劝了她见你,你会不会失望?”
  唐瑾含情望着她,凤眸流转,犹若春水,“只要能见到她,我不在乎是因为什么。”
  “我从没想过世间会有人深情至此。”文珑的眸中明显含有别的事情。
  唐瑾轻手轻脚抱起尉迟晓,“如果视她重过世上的一切,自然可以。”
  ——————————————————————————————
  视一女子重过世上的一切吗?文珑自认做不到。
  回府的马车颠簸着,车上焚着暖炉,车厢内暖阳如春。上元节的夜晚没有门禁,人们都在街市上观花灯,猜灯谜。街巷的静谧与不远处闹市的喧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样幽暗的小巷中甚至抬一抬头就能看见两道房舍后的灯火辉煌。马车行在人际罕至的巷子里,哒哒的往文府行去。侍卫跟随着车在夜晚中行进,冰壶佩刀骑马走在前面,对车夫道:“走稳着点!”
  此处是皇宫应天城东边的永瑞坊,正临着东市,是达官贵人们住的地方。尉迟府在这里,文府也离此不远。文珑坐在车内闭目,并不说话。他脑海中还回想着方才唐瑾的神色,大巽显赫的泉亭王像抱着个水晶琉璃人儿一般抱着尉迟晓,一步一步挪上狭窄的楼梯,小心着各处不要磕到碰到怀里的人儿。
  文珑在心中细忖:在这时候辰君大概已经看不清唐子瑜的情谊了,然而那般的小心翼翼,是伪装和短暂的宠爱无法做到的。同样身为男子,文珑十分清楚,为一个女子如此放下尊严,甚至不在乎她是为何与他相见,这便是真的将她视作一切来爱重了。即便是和亲,如此也能和美一生了。可是,对菲菲,他即便有挥刀斩情丝之心,一时半刻也无法让自己真的放下,或许,还是请陛下为她另择良婿吧。只是菲菲的性子,若是她自己回转不过来,便是旁人如何说也不可能从命。
  “……命!救命!”
  文珑的思绪被深夜的尖叫声打断,他向外面眼问道:“什么事?”
  车帘没有掀开,文珑的声音也不大,冰壶还是听见了,第一时间靠过来。他耳中听着深夜里的叫骂声,对公子说道:“想是夜里有哪个泼皮喝醉了,手脚不老实。”
  文珑道:“叫两个人去看看,清清白白的女儿怎么能随便被糟蹋。”
  “是。”冰壶应了,点了两个人前去。
  马车仍旧缓缓向前,还没拐进文府的巷子,侍卫就押了两个市井之徒并了个衣衫轻薄的女子过来。冰壶上前问清缘由,隔着帘子对马车内的公子低声回道:“是个青楼里没□□的女流跑了,两个龟奴追她来着。”
  这样的事情即便是朝廷命官也不好管,管了让人笑话。下九流有下九流的规矩,文珑在车内“嗯”了一声。冰壶会意,对押着的人说道:“你们是哪个楼里的?现在惊了公子的车,你们以为自己的贱命够陪吗!”
  京城花楼里的龟奴可知道这一片住的都是金陵城中最有脸面的人,不论这军爷口中的公子是哪一位他们都得罪不起,连忙自己掌嘴,“小的该死!小的该死!”
  文珑在车内又低声说了一句,只听冰壶说道:“公子不怪,你们还不快滚!”
  “是、是!”两个龟奴一手掌嘴,一手拽着那个女流就走。
  就在这时,方才口呼“救命”的女子高声呼道:“大人!我不是娼门里的女流!我是被抓的!大人!大人明鉴!”
  文珑本不想理,就听那女子由近至远的挣扎道:“我本是离国人,是来这儿寻亲的!我是被抓的,大人!”
  听到“离国”二字,文珑凝上神,提声说了一句“等等”。冰壶靠近车帏,听了文珑的吩咐,他对那两个龟奴道:“我家公子说了,要买了这个女的,你们滚吧,回去跟你们的鸨儿说了价,明个儿来取!”
  “这……”龟奴犹豫不决,“大爷,这样我们回去没办法交差啊!而且也从没有这样的规矩,哪有……”
  “噌”的一声!冰壶腰间的寒刃出鞘,“别给你们脸不要!我家公子当朝位列三公,得罪了文府,明个儿你们连立身的地儿都没有了,还说什么规矩!”
  莫说是刀剑相逼,但是听了“文府”二字,那两个龟奴就怕得不知怎样,连忙叩头,不敢再说,只口道“饶命”。
  “还不快滚!”冰壶喝道。
  龟奴连滚带爬的跑了。
  文珑不再说话,冰壶让两个侍卫搀了那女流跟在车马后面回到府内。
  上元这日,文府内彩灯高挂,宫灯样式别致,排列错落有序,刚进大门便觉得喜气洋洋。
  文珑下了马车,秋月紧着就迎出来,将虎皮的大氅为他披上。她上来为文珑披衣,自然也看到了跟着马车回来的女子。
  文珑理了理衣服,对秋月道:“你带她去换件衣裳,我有话要问她。”
  “是。”秋月牵着那女子就去了。走时,文珑略略觑了那女流一眼,轻飘的衣衫竟衬了一双冷艳的眉眼。
  ——————————————————————————————
  过不多时,秋月就领着那女子来到文珑卧房旁的偏厢,文珑坐在榻上看到刚才衣衫轻薄的人已经换了规规矩矩的齐腰襦裙,原本哭花了的浓妆也洗过了,跑散的头发重新束了丫鬟们最简单的双平髻。
  “秋月,你先下去吧。”文珑说。
  秋月答了声“是”,合上门出去了。
  尽管是不常用的偏厢,因有主人坐在这里的缘故,也格外加了炭火。屋内暖融融的,文珑裹着皮裘,看向跪在地上的女子,也不让她起来,只对她问道:“你叫什么?”那声音极为温和,让人心里也暖起来。
  “小女姓秦,小字飞絮。”那女子怯怯的答,声若蚊蝇。
  “秦。”文珑品味着,闲话家常般问道:“‘秦’不是鞑靼人的姓氏,你怎么从离国来?”
  飞絮据实相告,“小女听父辈说,祖上也是汉人,后来是鞑靼人占了汉人的地方,因而也还有亲眷在兑。”
  文珑道:“你家原在哪?”
  “就住在距慈州不远的廊沟村。”
  “怎么来了金陵?”
  “本不是要来这儿的,是要去徽州寻亲,路上却被、却被……”飞絮说着萎顿在地哭了起来,她眉眼生得冷艳,这一哭却多出几分柔弱之态。
  文珑除去皮衣,半跪到她面前递了帕子,“莫哭了,你的亲眷呢?”
  飞絮没有想到这位大人如此和气,惶惶的接了帕子,摇头道:“没了……大人不知,我们那儿正闹饥荒,连树皮都没了,人、人……”她哭得更厉害。
  “好了,起来吧,坐在地上哭,可别着凉了。”文珑扶起她,又为她扫了扫前摆的灰,“你且和我说,你徽州的亲戚叫什么名字?我让人送你去。”
  飞絮刚刚起来,吓得又跪下,“还请大人让我留下吧!”
  文珑不解,“怎么有家不回,还要留下?”
  飞絮含泪道:“我不懂事,也知道那种地方赎身的钱不是我们这样的人家能出得起的,所以、所以还是让飞絮在这里做苦工还钱吧!”
  文珑大笑,“哪里要让你还钱,再说他们也不敢真来要。你只说亲戚住在哪里,我便着人送你去。”
  “真的?”飞絮还不敢相信。
  “当然是真的。”文珑笑说,做着架势笃定的点头。
  飞絮这才将地方说了,文珑又唤进秋月,让她带人休息一夜,明日再走。次日送人往徽州,不在话下。                    
作者有话要说:  1。“见尔樽前吹一曲,令人重忆许云封”:出自【五代·南唐】李中《吹笛儿》,许云封:唐玄宗天宝年间梨园法曲、号称天下第一笛的李謩外孙,得韦应物赏识举荐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