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世界求生存+3番外 作者:钱多多3974(jjvip2013-12-22正文完结)-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大奶奶,我这就让人通知帐房。”
  林睿回府的时候,还能闻到空气中飘散着的火药味道,还有府门前一地的都是鞭炮燃烧以后留下的纸宵。
  从林睿进门开始,就不断收到府里下人的恭贺声,回到润泽院,丫鬟嬷嬷也都是笑容满面的向他恭喜,李静雅看到他,也笑着说道,“恭喜大爷,喜中探花~!”
  “大奶奶,同喜,同喜!”林睿笑着回道,“有给岳父和先生那边报信吗?算了,先生那边我晚些时候还是亲自去一趟吧!”
  “这么大的喜事,哪里还会等到你提醒,早就打发人去了,不过父王应该也早就知道了。这次你得中探花,怎么着也要大肆庆祝一下,有决定需要请哪些人吗?”
  林睿听了摇摇头,“大肆庆祝就算了吧,请一些亲近的亲友就是了,上面还有状元、榜眼呢,大张旗鼓的话,招了人家的眼就不好了,宴请的事就要麻烦静雅费心。”
  李静雅听着有些失望,不过听了林睿的话,想想也是,一甲三人,探花只是排名第三呢,前面还有状元、榜眼呢,自家人在府里怎么高兴都成,但如果让人觉得林家太过猖狂,一个探花而已,这样就不太好了。
  “静雅,备一份礼送去姐夫那里,姐夫这次也得中二甲,名次还算不错。”
  “这可是喜事,我现在去准备,待会让人送过去即可。”


☆、103第一百零三章

  琼林宴;戏文上将玉林宴唱得多精彩;不过林海早早就和林睿说了,这种宴会实在很乏味;别抱什么太大期待。就算还没参加,不过想想有皇上参加的宴会,怎么也不可能轻松下来,这些新科进士大概也只能趁机见一见皇上,不然很多进士终身都外放,此生可能都没有再见皇上的机会了。
  第二日的琼林宴;林睿去参加以前;水是不敢喝;不过还吃了几块点心垫了垫。林睿坐在一旁,和坐在身旁的新科进士小声说着话,等了许久终于等来皇上。不过皇帝来了以后,也只是挑着一甲三人,二甲前几名的问了几句话,让人作了几首诗,像这种时候作的诗,又要应景,又要不出格,也很难有什么出彩的诗作出现,皇上最后也只是喝了几杯水酒就走了。
  等到皇上走了以后,席上的气氛终于轻松了一些,不过这里是皇宫,再轻松也没有人敢在这个地方放肆。林睿也不是第一次能加皇宫的宴会了,以前跟着林海作为朝中大臣的子女也参加了几次,但每次看到宴席上的菜都很无语。
  琼林御宴,说起来很好听,但桌上的菜大概没几个人吃得下去。御膳房做出菜可能真的非常美味,但二三月的京城气温还是很低的,从御膳房到宴会大厅,有一段长长的距离,更不说这些菜肯定是早早的就准备好的放在那里,等到摆上桌的时候,绝对都凉了。素菜、凉菜类的还好,一些肉菜甚至都看到上面有白白的油脂了,就是汤品也全都凉了,看到这些还能下肚的真的很难找得到出来。
  不过就是再是寒门子弟,参加这样的宴会,也没几个人是冲着来吃东西的,大家都是和临坐或者一些相熟的人小声地说着话,偶尔喝点酒打发时间,这种场合也没几个人会死命的劝酒,怕喝多了失仪,真有关系好的,相约着以后再聚就是了,到时怎么喝都行,不比在这里小心翼翼的强。
  到宴会结束,虽然也有喝得满脸通红,眼神迷离,脚步发飘的,不过都还算自律,没人在宴席上闹出什么酒后失仪这样大不敬的事来。
  林睿的酒量一向不错,和许景之两人一起说说笑笑的出了宫,告别时还让他和姐姐这几天有空带着小明珠到林府。
  林睿回府以后,就看到李静雅正满脸笑容的准备过几天的宴客贴子,看到林睿进来,忙站起来侍候着他换了家常服以后,便将自己准备的请柬递给他看。林睿翻了翻,多是李静雅那边的亲友,也是,林家这边的亲戚一把掌都数不完,实在不够看的。
  李静雅看他在翻这些请柬,问道,“我这边写的都是一些亲戚的,你那些同年朋友的还没有写,你是将名字给我,还是你自己亲自下贴子?”
  “不用了,请多人也麻烦,这些同年朋友的在外面酒楼就行,免得你在府里又要忙。”
  “有什么忙的?夫君有这样的喜事,忙也高兴!这些贴子你看有没有漏了的,如果有我再添上。”
  “贾家二舅舅那边已经分家了,贴子分开下吧!”
  “二舅舅那边分家了?什么时候?”李静雅记得正月见面时好像都还在一起的。
  “就是前段时间,父亲也是看在兰哥儿的面上,去年底贾环成亲的时候,就去劝二舅舅将家分了,不过一直没有动静,我还以为二舅舅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还是上次见到兰哥儿说起我才知道,过完正月就分了,二舅舅他们跟着宝玉表哥一家过,贾环和兰哥儿分出来,反正那边地方多的是,这样也好,自家的小家各人自己打算。”
  李静雅就是嫁进林家的时日还短,但同在京城,贾家的事也听了不少,不过毕竟夫家的亲戚,她作为媳妇说太多总不好。
  新科士进无论是在京城任职还是外放到地方,都有半个多月的假期,一些家在外地的,有些还要回乡一趟的,功成名就了怎么也得回老家让家乡父老羡慕嫉妒一番呀,这几天时间肯定不够,所以说朝廷很多时候做事还是很人性化的。
  回乡的就不用说了,留在京城的正好趁着这段假期,相互之间好好地联络感情,总不能说起同年来,你都不知道长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别人叫什么名字,这些都不清楚,就是再有同年之间的感情,也不能这样,感情总是要相互维护的。
  这个年代,不管先前认不认识,能坐在同一个考场考试的,如果正好还能取得了功名的,真是缘份了,都是同年,再加上座师和房师,就将彼此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同年和同年之间,同年和座师、房师之间,相互提携,相互关照,约定俗成的,结成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是无比牢固的利益同盟。
  同年、座师、房师,这些都会成为很多新科进士进入仕途以后的一份非常有用的人脉,政治资源。本来就是从全国各地走到一起的,以前大家都不熟悉,因为有了这份同年之情,以后才会相互帮扶、提携,但彼此这间的关系好坏,感情的近疏,必然会影响同年之间对于彼此的提携帮扶,就是兄弟多了彼此之间有时还会结盟竞争呢,何况同年之间。也正因为如此,这半个多月的假期,彼此之间不说能成为生死之交,怎么也要混个脸熟才行,对于有些出身官宦之家的同年更要好好交好才是。
  也正因为如此,这半个月,林睿是差不多天天出门,今天聚会,明天要给某个外放的同年送仪程,又送某个外放的同年启程去外地赴任,总之天天不得闲。
  今科进士中,一甲的三人,出身都不差,状元方鹤嶙出身扬州世家大族,不过在上皇当年和几个兄弟争夺皇位的时候,方家支持的皇子最后败落,使得方家最后落得被抄家的下场,整个方家的子弟差不多尽数遭贬诋回家,不过这些世家大族兴盛时都会广置嗣田,方家也一样,靠着这些祖产,以及后来置办的产业,方家这些年虽然在朝堂没人,但书香之家世家大族的体面还是能勉强维持的。对于方鹤嶙来讲,方家就算没有人在朝堂,但他所受的教育完全不是那些出自寒门之家的子弟可比的,也正因为如此,才能年纪轻轻取得状元之名。
  方家在上皇在位期间一直没有子弟出仕,就是参加科举也只是参加院试、乡院,新皇上位以后,前几年方家的子弟就开始进京参加会试,不过成绩并不理想。一直到这届的方鹤嶙,是整个方家这一辈最出息的子弟,整个方家也将家族兴盛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二十七岁的方鹤嶙也最终不负家族众人所期待的,一举夺得状元之名。
  出生湖广的榜眼萧宗伯,师出名门,来自白鹿洞书院,父亲是先帝时期的三甲进士,从一个小小的八品县丞升至现在的大同知府,虽然和状元、探花相比年纪算大,但也才三十一岁,正是年轻。
  三人当中,如果说到家世,林睿绝对完胜另外两人,一个虽然也算是书香世家大族,但朝堂之中少人帮扶,另一个萧宗伯到是有父亲为官,不过外放,影响力显然不能和林海相比。
  林睿虽然年纪小,但身上并没有那种出身富贵之家养出的傲慢之气,反而为人处世时为人非常平和,在交往中与人为善,为人又温雅,非常容易给人好感。虽然经常会说书生意气,不过能取得进士功名的显然不会是一人书呆子,为人处事肯定不会太差,不管背后如何议论,但像林睿这样一个会做人,个人背景又强,在一众同年中,绝对是个值得交往拉拢的对像。
  对于其他很多一方面要抓时间和同年联络感情,一方面要担心自己前程的其他新科进士来说,作为一甲的三人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烦恼。
  事实也是如此,殿试后不久,一甲三人的任命很快就下来了,状元方鹤嶙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榜眼萧宗伯和探花林睿都被授正七品的编修。虽然品级都不高,翰林院又是一个清水衙门,但在翰林院任职,有很多见到皇上的机会。
  虽然人人都会说伴君如伴虎,但危机往往与机会并存,能让皇上经常看到你,知道有你这么一个人,自然也就比别人多了很多的升迁机会,正因为如此,二甲、三甲不能像一甲直接进入翰林院的其他进士们,拼命的要考庶吉士就是这个道理,容易升官呀!
  林睿进入翰林院,从正七品的编修开始,自此也算是正式踏入仕途了。


☆、第一百零四章

  古代的翰林院说白了就是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各朝各代的翰林院的组织机构和作用基本大同小异;就算因为朝代更迭会有一些改变;不过总体来说都是差不多,有些相当于现代的中央党校、中科院、社科院和教育部甚至是中央办公厅的综合体,这几个部门的工作都有涉及到。翰林院还有一个职能;也是重要的作用就是给其它各部培养人才;类似于现在的实习生;储备干部。
  既然说翰林院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必然就有它履行其处理政事的职能;经常要根本皇帝的意思颁发本因由内阁大臣起草的各种诰敕旨意;因为要代替阁臣起草各种旨意;这就要求起草的翰林院官员熟悉各项政务,对朝堂事务的熟悉。而翰林院官员要编写历朝实录,这就要求编写的官员对前朝政典故事要有深入的了解。而在经筵侍讲中,担任侍讲的翰林院官员自己更要熟悉朝廷仪制和朝堂律法,在经筵讲读中而形成的亦君臣亦师生的关系,也会对翰林院的官员在任职期间或者日后为官主政时对皇帝施加影响。
  另外因为翰林院也算是皇帝的秘书机构,这就让在翰林院任职的官员,有更多接近朝廷高官、当朝大儒的机会,甚至能经常性的接触到皇帝。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史料邸报,参加一些重要的朝廷会议,及时了解朝堂动向,对于朝堂时事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正因为如此,让这些在翰林院任职的官员学士们,在任职期间能不断积累学识和经验,为日后的仕途更进一步准备良好的政治素养。
  而林睿所担任的翰林院编修一职,主要就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也就是上面所讲的几点,当然,这些对于刚进入翰林院的林睿来说,现在这些还轮不上他,他目前还只是跟在其他人的后面学习。
  林如海出自四代列侯的勋贵之家,和很多出自书香世家的清流文官阶层还是有区别的,当年的林如海在得中探花之后,能顺利进入文官清流行列,在文官中能站稳脚跟,这其中有很多因素。首先林如海父亲的苦心经营自不必说,还有一个是林如海的父亲娶了出自书香世家的姚家嫡女,就算当年的姚家有些败落,但书香世家的影响力还是有,更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年的林父给林如海找到了宋先生这个好先生,因为有这个书香世家的鸿儒为师,就算对于他的出身有些不满,但看在宋先生的份上总要给他留一两分颜面。
  这些年林家因为林如海也算是正式进入文官清流之列,现在的林睿又年纪轻轻取得探花之名,林家在这个时候可以算是真正进入书香世家的行列。
  现在有林海这个户部尚书的父亲在,又有风声传出,林海很快就要进入内阁,就算是在翰林院这个清水衙门任职,但家中总会有子侄在其它各部任职,谁知道会不会什么时候要求到林海的身上,别人就算是为了交好林海,也不会轻易去为难林睿。
  作为刚进入翰林院的新人,有关诰敕起草、经筳侍讲等等这些全轮不到,最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