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5-本草求真-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食血而治血。因其性而为用也。)仲景合水蛭。用此以治太阳蓄血如狂。亦是此意。但性属 
恶毒。以此治病。是犹刑罚之治盗贼。非得已也。去翅足炒用。恶麻黄。 

上编卷五血剂
下血
内容:(化生)凉血破积软坚接骨 
虫(专入肝)。即属地鳖。又名土鳖者是也。味咸性寒。其物生于土中。伏而不出。 
善攻隙 
穴。以刀断之。中有汁如浆。斗接即连。复能行走。故书载跌扑损伤。续筋接骨。义由此耳 
。真奇物也。且人阴血贯于周身。虽赖阳和。亦忌燥烈。若热气内郁。则阴阳阻隔而经络不 
通。因而寒热顿生。得此咸寒入血软坚。则凡血聚积块症瘕。靡不因是而除。而血脉调和。 
营卫畅达。月事时至。又安有血枯血闭。而不见其生育者乎?故又能治诸般血症而使挟孕而 
有子也。是以古人用此以治跌扑损伤。则多合自然铜龙骨血竭乳香没药五铢钱黄荆子麻皮灰 
狗头骨以治。下腹痛血痛血闭。则合桃仁大黄以治。(颂曰。张仲景治杂病方。及久病积结 
。有大黄 虫丸。又有大鳖甲丸。及妇人药并用之。以其有破坚下血之功。)各随病症所因 
而用之耳。阴干临时研入。畏皂荚菖蒲屋游。 

上编卷五血剂
下血
内容:(龟鳖)除血热血滞化血为水 
螃蟹(专入胃肝)。最属阴寒。故书所述利弊。大令人骇。如蟹与柿同食。则令人泄泻 
及发症 
瘕。与孕妇食。则能使胎即下。而爪尤甚。以蟹烧烟。则能集鼠于庭。(弘景曰。以黑犬血 
灌蟹三日烧之。诸鼠毕至。)同银朱烧烟。则能使臭虫即毙。蟹近于漆。则能化漆为水。筋 
骨损断。用蟹捣烂微炒。纳入疮中。则能使筋即连。他如胸中热结。 辟面肿。及蓄血发黄 
。妇人乳痈硬肿。小儿颅解。凡因热结热滞而成者。无不用之立效。其化血为水。逐热消瘀 
。未有若是其神者矣!总缘性属咸寒。外骨内肉。生青熟赤。阳包阴象。阴气纯布。故克见 
其迅利耳。若血因寒滞。及腹中疼痛。喜热恶寒者。其切忌焉。腌蟹宜入蒜头。则不沙蔽。 
中蟹毒者。宜捣藕节。热酒调服。(宗 曰。此物极动风。风疾人不可食。屡见其事。) 

上编卷六杂剂
杀虫
内容:病不外乎虚实寒热。治不越乎攻补表里。所以百病之生。靡不根于虚实寒热所致。即治 
亦 
不 
越乎一理以为贯通。又安有杂治杂剂之谓哉?惟是虚实异形。寒热异致。则或内滞不消而为 
传尸鬼疰。外结不散而为痈疽疮疡。在虫既有虚实之殊。寒热之辨。而毒亦有表里之异。升 
降之别。此虫之所必杀。而毒之所以必治也。至于治病用药。尤须审其气味冲和。合于人身 
气血。相宜为贵。若使辛苦燥烈。用不审顾。祸必旋踵。谨于杂剂之中。又将恶毒之品。另 
为编帙。俾人一览而知。庶于本草义蕴。或已得其过半云。又按虫之生。本于人之正气亏 
损而成。体实者。其虫本不易生。即生亦易殄灭。体虚者。其虫乘空内蓄。蓄则即为致害。 
害则非易治疗。考之方书所载。治虫药品甚多。治亦错杂不一。如黄连苦参黑牵牛扁蓄。是 
除湿热以杀虫也。大黄朴硝。是除热邪以杀虫也。苦楝子青黛蓝子。是除郁热以杀虫也。雷 
丸芦荟蚯蚓。是除热积以杀虫也。贯众是除时行热毒以杀虫也。青葙子是除肝经风热以杀虫 
也。故其为药。皆寒而不温。苍耳子松脂密陀僧。是除风湿以杀虫也。故其为药。稍温而不 
凉。川椒椒目。是降寒湿水湿以杀虫也。故其为药。温燥而不平。苏合香雄黄阿魏樟脑蛇蜕 
。是除不正恶气以杀虫也。故其为药。最辛最温。水银银朱轻粉铅粉黄丹大枫子山茵陈五倍 
子百药煎。是除疮疥以杀虫也。故其为药。寒热皆有。紫贝桃仁干漆皂矾百草霜。是除血瘀 
以杀虫也。故其药亦多寒热不一。浓朴槟榔。是除湿满瘴气以杀虫也。故其为药苦温而平。 
谷虫鹤虱使君。是除痰食积滞以杀虫也。故其为药。又温而又寒。獭肝是补肝肾之虚以杀虫 
也。故其药味咸而气温。至于榧实则能润肺以杀虫。乌梅则能敛肺以杀虫。百部则能清肺散 
热以杀虫。皆有不甚寒燥之虞。且虫得酸则止。凡乌梅五倍子等药。非是最酸之味以止其虫 
乎。得苦则下。凡大黄黄连苦楝根芦荟苦参。非是至苦之味以下其虫乎?得辛则伏。凡川椒 
雄黄干漆大枫子阿魏轻粉樟脑槟榔。非是最辛之味以伏其虫乎?得甘则动。凡用毒虫之药。 
必加甘蜜为使。非是用以至甘之味以引其虫乎?至于寒极生虫。可用姜附以为杀。虫欲上出 
。可用藜芦上涌以为杀。热闭而虫不下。可用芫花黑牵牛以为杀。虫食龋齿。可用胡桐泪莨 
菪韭子蟾酥以为之杀。虫食皮肤而为风癣。可用川槿皮海桐皮以为杀。九蛊阴蚀之虫。可用 
青葙子复盆叶以为之杀。痨瘵之虫。可用败鼓心虎粪骨獭爪鹳骨以为之杀。但用多属辛苦酸 
涩。惟使君榧实治虫。按书偏以甘取。义实有在。自非精于医道者。所可与之同语也。 

上编卷六杂剂
杀虫
内容:(隰草)入肝除瘀凝滞杀虫 
鹤虱(专入肝)。气味苦平。(即杜牛膝子。)功专入肝除逆。故凡一身痰凝气滞。得此 
苦以疏 
泄。则痰气顿解。而虫自无安身之地矣。况虫得苦则伏。如小儿蛔啮腹痛。用以鹤虱研末。 
纳于肥肉汁中投服。其虫自下。(虫痛面白唇红。时作时止。)非其虫因苦逐。曷克有是。 
但药肆每以胡萝卜子代充。不可不辨。(千金方曰。人腹生虫。大率有九。一曰伏虫。长四 
分。为群虫之主。二曰蛔虫。长一尺。生发多。则贯心而杀人。三曰白虫。即寸虫。长一寸 
。子孙相生。其母转大。长至四五丈。亦能杀人。四曰肉虫。状如烂杏。令人烦满。五曰肺 
虫。状如蚕。令人咳嗽。六曰胃虫。状如虾蟆。令人呕吐胃逆喜哕。七曰弱虫。又名膈中。 
状如瓜瓣。令人多唾。八曰赤虫。状如生肉。令人长鸣。九曰蛲虫。形极微细。有如菜虫。 
居于广肠之间。多则为痔。剧则为癞。因人疮痍。即生痈疽癣 。 疥龋虫。无所不为。) 

上编卷六杂剂
杀虫
内容:(寓木)除热消积杀虫 
雷丸(专入胃)。味苦而咸。性寒小毒。本竹余气所结。得霹雳而生。故有雷丸之号。 
功专入 
胃 
除热。消积化虫。故凡湿热内郁。癫痫狂走。汗出恶风。虫积殆甚。腹大气胀。虫作人声者 
。服之即能有效。(虫在肝。令人恐怖。眼中赤壅。虫在心。令人心烦发燥。在脾使人劳热 
。四肢肿急。在肺使人咳嗽气喘。)以其秉性纯阴。兼味至苦。感其霹雳。故能去其邪魅也 
。所云惟利男子。不利妇人。亦以妇人属阴。故于阴物不宜耳。(志曰。久服令人阴痿。)究 
之果属肾热。亦又何碍?但无虫积。不得妄用。皮黑肉白者良。若肉紫黑者杀人。甘草水浸 
一宿。酒拌蒸。或泡用。浓朴芫花为使。恶葛根。(绣按纲目述杨 腹有小声应人。后读至 
本草雷丸不应。知为应声虫害。其说不无可疑。) 

上编卷六杂剂
杀虫
内容:(香木)除热杀虫 
芦荟(专入肝。兼入脾心。即波斯国木脂)。大苦大寒。功专杀虫除疳。安心明目。最 
为小儿 
惊痫疳积上品。(芦荟使君子等分为末。米饮下。)且能吹鼻杀脑疳。及除鼻痒。(刘禹锡传 
信方云。予少年曾患癣。初在颈项间。后延上左耳。遂成湿疮浸淫。用诸药徒令蜇 。其疮 
转甚。偶遇楚州卖药人。教用芦荟一两。炙甘草末半两。研末。先以温浆水洗癣。拭净敷之 
。立干便瘥。真神奇也。)然苦虽能杀虫。寒能疗热。而气甚秽恶。(气血得香则顺。得臭则 
逆。所当慎投。)仅可施之藜藿。若胃虚少食人得之。入口便大吐逆。遂致夺食泄泻。因而 
羸瘦怯弱者多矣。如黑锡。味苦色绿者真。 

上编卷六杂剂
杀虫
内容:(香木)入脾胃消痞除秽杀虫 
阿魏(专入脾胃)。出西番波斯国中。阿虞木枝梗汁。味辛。气平而温。且极臭烈。故 
书载能 
杀虫辟恶。又其味既兼辛与温。则气更活不滞。故书载治痞辟秽。是以温疟鬼魅。蛊毒传尸 
。恶气痞积等症。服之最为得宜。(王 百一选方治久疟。用真阿魏丹砂糊丸。人参汤下。) 
但人血气。闻香则顺。遇臭则逆。故胃虚气弱之人。虽有痞积。但当温胃和气。俾痞自消。 
切勿用此臭烈以伤胃气。至辨真伪。则但取少许。安置铜器一宿。沾处白如银色者真。以真 
最属难得。古人已有黄芩无假。阿魏无真之说矣。用钵细研。热酒器上 过入药。 

上编卷六杂剂
杀虫
内容:(香木)性热杀虫 
大枫子(专入肝脾)。本属毒药耳。按据诸书皆载味辛性热。其药止可取油以杀疮疥。 
若用此 
以治大风病。则先伤血而失明矣。(故以大枫子名。)故凡血燥之病。宜用苦寒以胜。纵有疮 
疥宜辛宜热。而血有受损。不更使病益剧乎?即或效以骤成。功以劫致。然烈毒之性。不可 
多服。惟用外敷。不入内治。其功或不没也。凡入丸药汤药。俱宜除油为妙。 

上编卷六杂剂
杀虫
内容:(夷果)润肺杀虫化水 
榧实(专入肺)。甘涩微苦。体润而滑。性平无毒。按据诸书有言。气味苦寒。能泻湿 
热。为 
肺家之果。又云性温散气。能去腹中邪气。及杀诸虫。皆无定论。余按榧实甘润。是其本质 
。凡肺不润而燥者。得此则宜。故有解燥除热之功。非书所云能除湿热之意乎?又其燥热内 
扰。则虫自尔见蚀。而五痔腹胀等症自尔悉形。服此燥气悉除。肠胃顿清。其气自尔不结。 
非书所谓温能散气之意乎?又书有载有毒无毒。在人食既无病。又能以此疗病。毒何由见。 
非书所云无毒之说乎?又其苦涩兼备。既能清燥润肺。复于虫蚀性味不合。令其即化为水。 
非书所云有毒之说乎?究之止属润肺解热杀虫之品。其言有毒。止是毒虫之毒。而非毒人之 
毒也。其言无毒。因非毒人之毒。而为毒虫之毒也。故凡一切肺燥而见咳嗽不宁。腹中不和 
。五痔恶毒。并小儿黄瘦便秘不解等症。服之无不奏效。(好食茶叶面黄。每日食榧子七枚 
。以愈为度。治寸白虫。日食榧子七枚。满七日。虫皆化为水。)昔东坡诗云。驱除三彭蛊 
。愈我心腹疾。义正是矣。但多食则有滑肠之虚。炒食味即香酥甘美。更有引火入肺大肠受 
伤之虑。不可不细察耳。忌鹅肉。反绿豆。能杀人。(物类相感志云。榧煮素羹。味更甜美 
。猪脂炒榧。黑皮自脱。榧子同甘蔗食。其渣自软。) 

上编卷六杂剂
杀虫
内容:(石)杀诸虫疮疥 
水银(走而不守)。从石中迸出者为石汞。从丹砂中出者为朱里汞。究皆丹砂液也。性 
禀至阴 
。辛寒有毒。质重着而流利。得盐矾为轻粉。加硫黄为银朱。炀成罐同硫黄打火升炼。则为 
灵砂。同皂矾则为升降灵丹。药之飞腾灵变。无有过是。故以之杀诸虫疥疮也。然其阴之性 
。近于男子阴器则必消痿无气。入耳能蚀人脑至尽。(头疮切不可用。)入肉令百节挛缩。外 
敷尚防其毒之害。内服为害。不待言而可知矣。(今人有水银烧成丹砂。医人不晓。误用不 
可不谨。)得枣肉入唾同研则散。得铅则凝。得硫黄则结。(时珍曰。水银阴毒之物。无似之 
者。而大明言其无毒。本经言其久服成仙。甄权言其还丹元母。抱朴子以为长生之药。六朝 
以下。贪生者服食至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干人矣。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水 
银但不可服食耳。而其治病之功。不可掩也。同黑铅结砂则镇坠。又铅同硫黄结砂。则拯救 
危病。此乃应变之兵。在用者能得肯綮而执其枢要耳。)得紫河车则伏。得川椒则收。(水银 
失在地者。以花椒茶末收之。) 

上编卷六杂剂
杀虫
内容:(石)杀虫治疮 
银朱(外治)系水银同 炼成朱。性燥味辛。方书用以杀虫治疮。亦是以毒解毒而已。 
用 
以食服。古人切戒。谓其性悍烈。良非所宜。(时珍曰。功过与轻粉同。)且同蟹壳烧之。则 
臭 
虫绝迹。和枣肉熏之。则疮疥顿枯。于此可征其概矣。 
(石)杀虫治疥却瘀消积 
轻粉(专入筋骨)。系水银加盐矾升炼而成。(水银一两。白矾二两。食盐一两。入铁器 
内。 
盆覆封固升炼。又法。水银一两。皂矾七钱。白盐五钱。同上升法。一两汞可升粉八钱。按 
水银金之魂魄。绿矾铁之精华。二气同根。是炼制成粉。无盐则色不白也。)虽是化纯阴而 
为辛燥。然阴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