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5-本草求真-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不辨晰明确。则用多不合。如血闭经阻。治不外乎红花。毒闭不解。治不外乎紫草。此定 
法也。然有心胃热极。症见吐血。则又不得不用犀角。心脾热极。症见喉痹。不得不用射干 
。肝胃热极。症见呕吐血逆。不得不用茅根。肠胃热极。症见便血。不得不用槐角地榆。心 
经热极。症见惊惕。不得不用辰砂。且痈肿伤骨。血瘀热聚。无名异宜矣。毒盛痘闭。干红 
晦滞。猪尾血宜矣。目盲翳障。血积上攻。夜明沙谷精草青鱼胆宜矣。瘀血内滞。关窍不开 
。发余宜矣。肝木失制。呕血过多。侧柏叶宜矣。火伏血中。肺痈失理。凌霄花宜矣。肝胃 
血燥。乳痈淋闭。蒲公英宜矣。至于肠红脱肛。血出不止。则有炒卷柏可治。血瘕疝痹。经 
闭目赤。则有赤芍药可治。诸血通见。上溢不下。则有生地黄可治。心肾火炽。血随火逆。 
则有童便可治。肝肾火起。骨蒸血结。则有童便可治。其他崩带惊痫。噎膈气逆之有赖于代 
赭石。湿热下注。肠胃痔漏之有赖于刺 皮。血瘀淋滴。短涩溺痛之有赖于琥珀。心肝热极 
。恶疮目翳之有赖于龙胆。齿动须白。火疮红发之有赖于旱莲草。亦何莫不为通瘀活血之品 
?但其诸药性寒。则凡血因寒起。当知所避。慎不可妄见血闭。而即用以苦寒之味以理之也 
。 

上编卷五血剂
凉血
内容:(隰草)凉血解热 
生地黄(专入心肝肾。兼入小肠)。性未蒸焙。掘起即用。甘苦大寒。故书皆载其性鲜 
补。但 
入手少阴心足少阴肾足厥阴肝。并足太阴脾手太阳小肠。力专清热泻火。凉血消瘀。(钱仲 
阳导赤散。生地与木通同用。能泻丙丁之火。别录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胎 
动下血。鼻衄吐血。皆捣汁饮之。)故凡吐血咯血。衄血畜血溺血。崩中带下。审其症果因 
于 
热成者。无不用此调治。(血出于鼻。是由清道。血出于口。是出浊道。血出于咳于衄。是 
由于肺。血见于呕。是出于肝。血见于吐。是出于胃。血由痰涎而带。是出于脾。血见于咯 
。是出于心。血见于唾。是出于肾。血由耳出。其名曰 。血由鼻出。其名曰衄。血由肌肤 
而出。其名曰血汗。血由口鼻俱出。其名曰大衄。皆当详其虚实以治。)并或伤寒阳强。痘 
症毒盛血燥。与折跌伤筋而见血瘀血痹之症者。无不采其同入。以为活血生新之用。第书有 
言服此长肉生肌。止是热除血活以后长养之语。久服轻身不老。止是病去身安力健之词。未 
可因此认为辟谷成仙属实也。若使血因寒滞。而犹用以生地。不更使寒益甚。而血愈出不返 
乎!掘生肥大者。洗净捣汁以饮。或用酒制。以免伤胃。忌铁。 

上编卷五血剂
凉血
内容:(隰草)凉血通瘀 
红花(专入心包肝)。辛苦而温。色红入血。为通瘀活血要剂。(血之下而清者。营虚有 
热。 
血之下而浊者。热与湿蒸。血色鲜者属火发。血色黑者属血燥极。血与泄物并下者。属有积 
。或因脉络受伤。血从尿出者。属阴虚火动。或因房劳过度。营血妄行。血色黑黯。面色枯 
白。尺脉沉迟者。属下元虚寒。阳虚阴走。呕吐而见血色紫凝者。属热甚销铄。故见稠浊。 
热甚水化。故血见黑而紫。血从汗者属火。喜伤心。喜则气散。故血随气以行。血在粪前者 
为近血。其血由于大肠。血在粪后者为远血。其血自于肺胃。由气虚肠薄。故血渗入而下出 
也。血自口鼻上出。为阳盛阴衰。有升无降。)盖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属于冲任。一有外 
邪内侵。则血滞而不行。红花汁与血类。故凡血燥而见喉痹不通。痘疮不起。肌肤肿痛。( 
因血热血瘀。作肿作痛。)经闭便难。(经闭本有血滞血枯之分。但此止就血滞论。)血晕口 
噤。子死腹中。治当用此通活。(时珍曰。红花汁与之同类。故能行男子血脉。女子经水。 
多则行血。少则养血。按养 漫笔云。新昌徐氏妇病产晕已死。但胸膈微热。有名医陆氏 
曰。血闷也。得红花数十斤乃可活。遂亟购得。以大锅煮汤。盛二桶于窗格之下。畀妇寝其 
上熏之。汤冷再加。少倾指动。半日乃苏。)但用不宜过多。少用则合当归能生。多用则血 
能行。过用则能使血下行不止而毙。胭脂系红花染出。可治小儿 耳。(红蓝花三钱半。枯 
矾五钱。为末。以绵杖缴净吹之。无花则用枝叶。一方去矾。)并解痘疮毒肿。(有痘疮挑破 
。以油胭脂敷之良。) 

上编卷五血剂
凉血
内容:(山草)入心包肝凉血解毒 
紫草(专入心包肝)。甘咸气寒。色紫质滑。专入厥阴血分凉血。血凉则九窍通。二便 
利。故 
凡血热毒闭。而见心腹急痛。水肿不消。五疸 癣恶疮。及痘疮血热毒盛。二便闭涩者。治 
当用此。俾血得寒而凉。得咸而降。得滑而通。得紫而入。血凉毒消。而二便因以解矣!( 
活幼书云。紫草性寒。小儿脾实者可用。脾虚者反能作泻。)奈世误以为宣发之药。不论毒 
闭与否辄用。殊失用药意义矣!泻者忌服。茸得阳气之早。用宜取茸为正。酒洗用。(紫草 
去头须。本经云。能补中益气。似非。) 

上编卷五血剂
凉血
内容:(隰草)入肝肾凉血 
旱莲草(专入肝肾)。即书所云鳢肠草金陵草者是也。味甘而酸。性平色黑。功专入肝 
入肾。 
为止血凉血要剂。是以血痢煎膏用之。其血即止。须白汁涂。变白为黑。火疮发红。其红即 
退。齿牙动摇。擦之即固。合冬青子。名二至丸。以补肝肾。但性阴寒。虽善凉血。不益脾 
胃。(经疏)若不同以姜汁椒红相兼修服者。必腹痛作泻。苗如旋复。实似莲房。断之有汁。 
须臾而黑。熬膏良。 

上编卷五血剂
凉血
内容:(芳草)泻肝血热 
赤芍(专入肝)。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止有散邪行血之意。 
白则能 
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故凡腹痛坚积。血瘕疝痹。经闭目赤。(邪聚外肾为疝。 
腹内 
为瘕。)因于积热而成者。用此则能凉血逐瘀。(成无己曰。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酸以 
收之。甘以缓之。故酸甘相合。用补阴血逆气而除肺燥。)与白芍主补无泻。大相远耳!大 
明指为赤白皆补。其说不切。日华子指为赤能补气。白能治血。其说尤不切耳。不可不知。 
至云产后忌用。亦须审其脉症。及脏偏胜若何耳。不可尽拘。(如脏阳脉症俱实者。虽在产 
后。亦所不忌。脏阴脉症俱虚。即在产前。不得妄施。凡治病以能通晓脉症虚实为是。)恶 
芒硝石斛。畏鳖甲小蓟。反藜芦。 

上编卷五血剂
凉血
内容:(山草)清下焦血热血崩 
地榆(专入肝肠胃)。苦酸微寒。性沉而涩。诸书皆言因其苦寒。则能入于下焦血分除 
热。俾 
热悉从下解。又言性沉而涩。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肠风血痢等症。(肠风下血。清而色鲜。 
四射如溅。乃风性使然。素问所谓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是也。若肛门射血如线。或点滴 
不已者。乃五痔之血耳。)得此则能涩血不解。按此不无两岐。讵知其热不除。则血不止。 
其热既清。则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敛。既能清降。又能收涩。则清不虑其过泄。涩亦不虑其 
或滞。实为解热止血药也!但血热者当用。虚寒者不宜用。久病者宜用。初起者不宜用。作 
膏可贴金疮。捣汁可涂虎犬蛇虫伤毒。饮之亦可。似柳根。外黑里红。取上截炒黑用。梢反 
行血。得发良。恶麦冬。 

上编卷五血剂
凉血
内容:(苔)生凉血炒止血 
卷柏(专入肝)。原属草部。并非侧柏。生于石上。形如拳卷。故以卷名。即俗所谓 
万年松者 
是也。气坚质浓。味甘性温。入足厥阴肝经血分。其治有分生熟。生则微寒。力能破血通经 
。故治症瘕淋结等症。炙则辛温。能以止血。故治肠红脱肛等症。性与侧柏叶悬殊。治亦稍 
异。(侧柏叶仗金气以制木。借炒黑以止血。)不可不辨。盐水煮半日。井水煮半日。焙用。 

上编卷五血剂
凉血
内容:(山草)入肾凉血 
银柴胡(专入肾。兼入胃)。味甘微寒无毒。功用等于石斛。皆能入胃而除虚热。但石 
斛则兼 
入肾。涩气固筋骨。此则入肾凉血之为异耳。故和剂局方用此治上下诸血。及于虚痨方中参 
入同治。如肝痨之必用此为主。且不类于北胡。盖北胡能升少阳清气上行。(升清发表。必 
有外邪者方用。)此则气味下达。(入肾凉血。)与彼迥不相符。若用北胡以治虚痨。则咳嗽 
发热愈无宁日。(阴火愈升愈起。)可不辨而混用乎?出银州者良。故以银胡号之。 

上编卷五血剂
凉血
内容:(柔滑)消胃热凉肝血疗乳痈乳岩 
蒲公英(专入胃肝)。即黄花地丁草也。味甘性平。能入阳明胃厥阴肝凉血解热。故乳 
痈乳岩 
为首重焉!且能通淋。(淋症多属热结。用此可以通解。)擦牙染须涂刺。(茎断有白汁。凡 
螳螂诸虫游诸物上。必遗精汁。干久则有毒。人手触之成疾。名狐尿刺。惨痛不眠。百疗难 
效。取汁浓涂即愈。千金方极言其功。)及解食毒疔毒。缘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痈乳岩 
。多因热盛血滞。用此直入二经。外敷散肿臻效。(同忍冬煎入少酒服。捣敷亦良。)内消须 
同夏枯贝母连翘白芷等药同治。况此属土。花黄。故于食滞可解。毒瓦斯可散。又能入肾凉血 
。故于须发可染。独茎一花者是。有桠者非。 

上编卷五血剂
凉血
内容:(蔓草)泻肝血热 
凌霄花(专入肝)。即紫葳花。肝经血分药也。味甘而酸。气寒无毒。凡人火伏血中。 
而见肠 
结血闭。风痒崩带症瘕。一切由于血瘀血热而成者。所当用此调治。盖此专主泻热。热去而 
血自活也。是以肺痈之药。多有用此为君。(凌霄为末。和密陀僧。唾调敷。亦治酒渣。)妊 
娠用此克安者。以其内有瘀积。瘀去而胎即安之意也。所云孕妇忌服者。恐其瘀血既无。妄 
用恐生他故也。此为女科血热必用之药。但当相症施治耳。藤生。花开五瓣。黄赤有点。不 
可近鼻。闻伤脑。 

上编卷五血剂
凉血
内容:(乔木)除热散结清火 
槐角(专入胃大肠。兼入肝)。即槐实。味苦酸咸。气寒无毒。入手足阳明大肠胃。及 
入足厥 
阴肝。凡因肝经热郁而致风眩烦闷。痔血肠风。并阴疮湿痒。目泪不止者。服此治无不效。 
(肛边发露肉珠。状如鼠乳。时出脓血。曰牡痔。肛边肿痛。生疮突出。肿至五六日。自溃 
出脓血者。曰牝痔。肛边生疮。颗颗发 。痒而复痛。更衣出清血者。曰脉痔。肠内结核。 
痛而有血。寒热往来。登厕脱肛者。曰肠痔。因便而清血随下者。曰血痔。又因粪前有血。 
名外痔。粪后有血。名内痔。谷道 肉。名举痔。头上有孔。名痔漏。疮内有虫。名虫痔。 
大法用槐角地榆生地凉血。芩莲栀柏清热。防风秦艽祛风湿。当归人参和血生血。枳壳宽肠 
。升麻升提。治肠风略同。不宜专用凉。须当兼补剂收功。)以其气皆纯阴。为凉血要药。 
故能除一切热。散一切结。清一切火也。至书所云能疏肝经风热者。非是具有表性。得此则 
疏实。因热除而风自息之意。凡书所着治功。多有如此立说。不可不细体会而详究耳!去单 
子及五子者。铜槌捶碎。牛乳拌蒸。(十月上已采。渍牛胆中。干百日。食后吞一枚。明目 
补脑。发白还黑。肠风痔血。尤宜服之。)槐花味苦独胜。其凉大肠血分更甚。凡大小便血 
。及目赤肿痛舌衄。并皆用之。(舌衄炒研渗之。)若虚寒无火切忌。陈者良。 

上编卷五血剂
凉血
内容:(香木)凉血止血 
侧柏叶(专入肺肝)。苦涩微寒。书言养阴滋肺燥土。然禀受西金。坚劲不凋。(魏子才 
六书 
精蕴云。万木皆向阳。而柏独西指。故字从白。白者西方也。陆佃埤雅云。柏之指西。犹针 
之指南也。柏有数种。入药惟取叶扁而侧生者。故曰侧柏。寇宗 曰。予官陕西。登高望柏 
千万树。皆一一西指。盖此木至坚。不畏霜雪。得木之正气。他木不及。所以受金之正气。 
所制一一西指也。)服此大能伐胃。虽有止血凉血之功。而气味与血分无情。不过仗金气以 
制木。借炒黑以止血耳。(汪昂曰。肢节大痛。昼静夜剧。名白虎历节风。亦风寒湿所致。) 
别录称为补益。似属未是。但涂汤火伤损。生肌杀虫。炙罨冻疮。汁染须发最佳。酒浸或炒 
或生用。桂牡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