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异史 作者:呱呱叫-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尾的栏杆上,用手中的千里镜,观察着那条靠近江南岸的小渔船。

  看了片刻,林清华收起千里镜,伸手拉了拉蓑衣,走到船的左舷,抬头看着那渐渐消失在雪花组成的幕布后的小渔船那模糊的影子,口中不觉吟诗一首。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林清华话音刚落,身后忽然传来一阵击掌声,接着一个声音传来:“元帅好雅兴!居然在这漫天飞雪之时,在这寒风之中吟诵这首千古佳句,当真让莫不计佩服。”

  林清华转回身子,靠着栏杆上,看着身后正走近自己的莫不计,笑道:“雅兴谈不上,只是心中有些轻松。今日与郑森的这次会面,虽然有些磕磕碰碰,但总算是谈妥了,这仗是打不起来了,我心中压着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放下了。怎么?莫非莫先生已经不怕冷了?”

  莫不计将头上戴着的斗笠用力向下压了压,并将脖子上的衣襟向上拉了拉,随后说道:“船舱里有些闷,属下想上来透口气。”他顿了一顿,停下脚步,深深的吸了几口冷冷的江风,又说道:“元帅一张一弛,让那郑森打不敢打,走不能走,好生为难,今日这场会面,倒当真让他下定了决心。虽然条件有些苛刻,但是这样一来,双方避免了无谓的对抗,也许真的能够化尽干戈,江南、福建、台湾也就能够避免一场兵燹。今日元帅所做所为,真可以说得上是单刀赴会,不仅胆大,而且明智,为了江南、福建等地的百姓,元帅不惜以身犯险,当真让莫不计佩服万分。”

  林清华抬头看看那仍然在飞舞着的雪花,随后轻声说道:“单刀赴会说不上,毕竟还带了五万军队。郑森是个明白人,他的那几个亲信也是聪明人,我相信,他们一定被那大炮的威力吓坏了,他们肯定知道我的这种大炮是用来干什么的。在这种大炮的面前,郑森的那些堡垒根本就是纸糊的,几炮下去就完了,根本就不可能按照他们原先所想的那样长期坚守。虽然大炮移动起来很不方便,但是毕竟还是非常有威慑力的,在它的面前,一味的防守只能是死路一条。”

  莫不计点头应道:“不错!此炮确实犀利无比,寻常砖石完全是摆设,唯有元帅的那种钢筋水泥碉堡还可以撑一段时间,但元帅又没有卖多少水泥给郑森,即使是郑森原先买的那些水泥,也大多被他运到南洋修堡垒去了,相信他现在一定非常后悔。不过,虽然元帅曾经说那种大炮口径是一尺,但据属下细观之下,那大炮的炮弹最多粗七寸五,莫非元帅在吓唬郑森?”

  林清华拍了拍莫不计的肩膀,赞道:“还是你细心!没错,准确的说,大炮口径是七寸,虽然没到一尺,不过也差不多了,何况郑森的那几个亲信完全没有想到去仔细的量一量,就算他们去量了,恐怕他们也不可能对郑森说我的大炮不厉害。”

  “元帅,快到江阴要塞了。”洪熙官从船头走了过来,用洪亮的声音将林清华与莫不计的交谈打断。

  林清华抬头向前方江南岸望去,果然看见一座高大雄伟的要塞群屹立在风雪之中,要塞的堡垒上可以看见很多旗杆,透过千里镜的镜头,可以看见旗杆上飘扬着的烈火凤凰旗,并可以看见堡垒上那众多的大炮。

  林清华转头望向江北岸,看见一座同样的要塞屹立在那里,同样的雄伟,同样的高大,同样的结实。在两座庞大的要塞群之间,是一段非常狭窄的江面,那奔腾着的江水仿佛在向人诉说着这里的险峻。

  林清华命令身边的一名水兵:“去,命令齐鲸波,拉三声汽笛。顺便把秦侃给我拉上来,告诉他,到了他的家了。”

  “呜呜呜”三声尖利的汽笛声打破了这里的沉寂,汽笛声久久的回荡在这一段狭窄的江面上。

  “轰隆”一声,南岸的堡垒上忽然腾起一股青烟,紧接着便传来一声炮声。

  林清华身边的一名卫兵伸出手去,指着那南岸堡垒西边的一座塔楼,说道:“元帅,快看!江阴要塞也看见咱们了。”

  林清华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吩咐铁甲船减速。

  满脸乌黑的秦侃跟着一名水兵走上了甲板,与从装甲驾驶塔中出来的齐鲸波一同走到了林清华的跟前。

  两人一同向林清华敬了个礼,不等林清华还礼,秦侃就迫不及待的说道:“元帅,这船真是不错,没帆没桨,跑得居然还这么快,当真让人大开眼界!”

  林清华调侃道:“怎么?莫非秦将军喜欢上这艘船了?那么不如你跟齐鲸波换上一换,你当铁甲船船长,他替你守卫江阴要塞。”

  秦侃大急,忙道:“不,不,不!属下不是这个意思,属下只是不敢相信这船是铁做的而已。若是元帅让我来开这条船,那还不如让我去当个小兵合适。”秦侃转头望着身边的齐鲸波,用手捅了捅他,问道:“齐少校,你说是不是?”

  齐鲸波傻呵呵的笑了笑,说道:“是,是的。我是无论如何也守不好江阴要塞的。”

  听到齐鲸波这样说,秦侃忽然用手抓了抓后脑勺,低声嘟囔着:“其实这江阴要塞很好守的,派我守江阴实在是有点儿小题大做,我更愿意到蒙古草原去策马纵横。”他抬起头,看看林清华那张被江风吹得通红的脸,说道:“元帅,你什么时候派我去前线?”

  “这里难道不是前线吗?”林清华笑着反问道,“这里是扼守整个长江的咽喉要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只有你这样身经百战的将军才能胜任。”

  秦侃又抓了抓后脑勺,说道:“不过,现在郑森已经退让了,这里恐怕用不着派这么多人守卫了吧?”

  林清华转头望着东方,看着那乱空飞舞的雪花,语气忽然变得有些低沉,他沉声说道:“其实我之所以要建江阴要塞,并不只是为了防御郑森的攻击,我最重要的目的是防止来自大海另一边的可能攻击。”

  “大海另一边?”齐鲸波有些纳闷,他问道:“是倭寇吗?可是属下听说他们现在正在打内战啊,当他们缓过劲儿来之后,恐怕元帅已经鼎定中原了,何况我军武器舰船远比他们犀利的多,到了那个时候,不等他们打来,我们就可以打过去了!”

  林清华看着齐鲸波那张迷惑不解的脸,说道:“有些事情也许并不象你们想的那么简单,今天我跟郑森会面之时,曾特意询问过郑森关于日本最近的一些情况,虽然郑森有所保留,但是一些最新的情况我还是弄清楚了。经过前几年的大战,日本国内的内战局势已经平静下来,现在只剩下了两股势力相互对抗,一股是日本的德川将军幕府,一股则是拥戴日本皇室的一派,本来他们之间打得再狠也不关我的事,但是现在的一些情况却让我不得不多加注意了。

  那一派拥戴日本皇室的首领姓向井,他已经通过一些暗杀或者是收买的手段收服了大部分反幕府的地方大名,现在他才是整个反幕府力量的领导者,让我担心的是,郑森告诉我,他派到日本去的一些早已投靠他的日本细作大多又倒向了那向井氏,他多年扶植的几个大名全部被那向井消灭,现在就连他也无法得到更多的消息了,而且种种迹象表明,那向井氏的武器并不算落后,上次倭寇入侵扬子江时所用的后装枪已经大量的装备了他的倒幕军队,所以,他才能够迅速崛起,连续击败幕府军队,并控制了日本近一半的国土。可惜的是,我现在还没办法分出力量插手日本的事情,否则的话,也许能够将其尽快遏制住。”

  见林清华停了下来,莫不计插嘴道:“这恐怕正是郑森转而扶植德川幕府的原因所在吧?”

  林清华点了点头,说道:“青衫社最大的遗憾就是,直到现在也没有在海外立足,这样一来,我的情报来源就只能局限在大明内部,所以,对于日本的情况就全靠郑森的人了。郑森现在之所以放慢了进军南洋的步伐,一是因为与我发生了这么大的囹圄,武器来源断绝,二是西班牙人把力量抽走,使他失去了援军,三则是日本的形势发生了让他所料不及的变化,这显然让他非常恼火。

  据我猜测,之前郑森之所以扶植几个反幕府的大名,主要是他想用控制傀儡的方式控制住整个日本,但现在他的原定方案被完全打乱了,他没有想到那个原本默默无名的向井氏居然这么厉害,不声不响的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崛起了,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那向井氏不买郑森的帐,不仅杀了他的细作,而且杀了他扶植的那几个大名,这让郑森既怒又恼,而另一方面,德川幕府连吃败仗,眼看着就要被消灭了,急病乱投医,于是便抓住了郑森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不仅愿意按照郑森的意愿将一些银矿低价卖给他,而且还答应了郑森的贸易要求。郑森见有人自己送上门来,自然乐意帮忙,于是便送了一些火器给幕府将军,其中有少数快枪和快炮,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那向井氏终于在京都连吃了两个败仗,日本国内的局势总算是暂时稳定下来。但是据我看,那向井氏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德川幕府目前也仅仅是苟延残喘而已,也许用不了几年,德川幕府就很可能覆灭。”

  林清华说了这么多话,其实还有一句心里话他还没有说出来,当然他也不会说出来,那就是,“这个叫向井的人是不是那个回到这个时代的日本人呢?”林清华不知道,他也无法知道,他只能将这个秘密深深的埋在心底。

  莫不计有些不解,便问道:“元帅的意思是说,一旦那个向井氏消灭了德川幕府,他就可能会打到天朝来?”

  林清华点了点头,说道:“虽然不能十分肯定,但是请你们永远记住四个字,那就是‘未雨绸缪’,什么事情都要想在前面,做在前面,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保护好。南京就在长江边上,顺着长江就能抵达南京,而南京又是畿辅重地,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必须将长江严密的控制起来,不让宵小得逞。那向井是谁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一定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郑森告诉我,据他派往日本的细作回报,那向井的军队十分的凶残,他们已经被向井弄得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他们唯一的念头就是打仗、死亡,而且据说他还给手下的人发放一本小册子,好象叫什么《改造纲领》什么的,那上面的话全部都是疯狂至极的话,我们必须小心对付,最好能够趁着他羽翼未满之时,将他消灭!”

  听到林清华这样说,齐鲸波跃跃欲试,他急道:“元帅,到了那一天,您就派我去吧,我的铁甲船还没有真正打过仗呢!”

  林清华微微一笑,说道:“现在的这艘铁甲船是不行的,干舷太低了,根本就不能到远海里去,所以,我们必须加把劲儿,尽快统一中原,并且让那些工匠造出更好的铁甲船来,不仅吨位要大,而且大炮要多,只有那样,海战中才不会吃亏。”

  见齐鲸波有些不好意思,秦侃忙站出来,说道:“不一定非要用海军,我们陆军也行啊!只要用船把我们运上岸,没人能够挡住我们,不过,在这之前,一定要先解决北边的鞑子。”

  林清华拍了拍身后的那根冷冰冰的栏杆,抓了把雪,在手中捏着,说道:“这么些事情,千头万绪,不能乱来,打仗更不是随便就能打的,后勤、补给、兵员、武器、船只,少一样都不行,目前我们的海军实力还不强,虽然有铁甲船,但只有一艘,而且不宜远航,所以,必须先将鞑子解决,然后再想别的。”

  莫不计眼珠子一转,说道:“郑森的舰队相当强大,若是他能同意联合作战的话,那么就好了。”

  林清华苦笑道:“我刚才费了半天口舌,但郑森就是不答应,看来他是怕我占了他的便宜啊!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真的联合作战的话,那么我还真要费一番脑筋抽调部队呢!有鞑子牵制着我,我不能专心对付日本,所以说,我的下一步目标就是北伐中原,将北面安定下来。”

  “元帅,到了!”已经半天没有说话的齐鲸波忽然开口了,他指着林清华身后,说道:“江阴要塞到了,秦将军也该下船了。”

  林清华转过身去,看着眼前那连绵十几里的庞大要塞群,心中顿时升腾起无限感慨,他转头对身边的秦侃说道:“秦将军确实很用心,将这要塞经营的如此壮观,看来我的那些钱真的没有白费。”

  莫不计赞道:“《号角》上说,这江阴要塞是天下第一要塞,果然没有说错,以前没有见过,今日却一连见了两回,一回更比一回震撼。”

  洪熙官看了看要塞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