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异史 作者:呱呱叫-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名大汉凑到那领头大汉的耳边说了几句,那领头大汉便咳嗽两声,随后说道:“两位远来是客,爷爷我就不与你们计较了。”

  那大汉扭过头去,踢了那跪在地上抱着小伙计的掌柜一脚,口中喝骂道:“算你走运,下次就早早的把银子准备好,免得没有散财童子替你还钱!哈哈哈!”

  三名大汉得意的哈哈大笑,随即转身,迈着同样的八字步,慢慢的踱出了店去。

  “岂有此理!气死我也!”那周秀才气愤的骂道,“天子脚下,怎会有如此嚣张之徒?朗朗乾坤,浊气冲天!可叹,可恨!”

  那年轻儒生劝道:“周兄方才真的是卤莽的很呢!若是真的惹恼了他们,你的秀才身份、我的贡生身份恐怕也保不住你我二人呢!”

  那名跪在地上的掌柜挪到两名儒生身边,一边磕头,一边说道:“小人谢过俩位公子爷,两位的大恩大德,小人没齿难忘!两位的银子小人一定想法偿还!”他扭头将那小伙计拉到身边,将其摁下,说道:“快给二位恩人磕头。”

  那小伙计倒也听话,马上向着二人磕了三个响头。掌柜从袖子中取出些许碎银,呈到年轻儒生眼前,说道:“这是方才买酒剩下的钱,那坛酒的钱小人也一定如数赔偿。”

  那两名儒生赶紧将掌柜与小伙计扶起,年轻儒生说道:“银子就不用还了,就算做今日我与周秀才的饭钱吧。”

  那周秀才问道:“他们是伙什么人?是什么来路?怎么如此嚣张?”

  掌柜将小伙计支开,随后轻声说道:“他们什么人都不是,他们是畜生!他们是这南京城中、天子脚下的几个混混儿、泼皮无赖!他们别的什么本事都没有,就靠着到处敲诈为生。”

  那年轻儒生问道:“莫非他们是那谢铁刚的人?”

  “谢铁刚?谁?”周秀才问道。

  年轻儒生答道:“谢铁刚是南京城秦淮河上最大的两个码头西关码头和东关码头的掌柜,据说他在这南京城中能够呼风唤雨,手下三教九流之徒众多。”

  掌柜的赶紧摇头道:“不是!他们不是谢掌柜的人。谢掌柜义薄云天,手下也多是英雄豪杰之士,怎会干这些勾当?这些泼皮以前投靠那‘狐狸球儿’,后来楚国公打进南京城,到处贴出告示,捉拿那‘狐狸球儿’与童清风等人,‘狐狸球儿’失势,他们这些人没了靠山,便又开始到处敲诈勒索,不想今日却冲撞了两位。”

  那年轻儒生显然很惊讶,问道:“谢铁刚不是也是靠着收这种孝敬银子起家的吗?”

  掌柜说道:“他收的孝敬银子都是别人自己乐意送去的,可不是他硬逼着人家送的。”

  年轻儒生更惊讶了,问道:“有谁会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送给别人呢?掌柜的,你别是被吓糊涂了吧?”

  掌柜摇头道:“小人没有糊涂。公子没有做过买卖,当然不知道这里面的事情。如今做买卖的人中,哪个不知道找个靠山呢?现如今这南京城里最大的靠山恐怕就是谢铁刚谢掌柜了,那些买卖做得大的人最怕青皮无赖上门捣乱,于是就急着找人保护自己,谢掌柜就是他们眼中的保镖了,只要每月给足了孝敬银子,一旦遇到上门捣乱的青皮混混儿,那么就由谢掌柜派人将事情平息下去,这样一来,就不怕那些青皮捣乱了。而谢掌柜最紧守的一句话就是,‘没人请咱,咱就不去’,他是不会硬要别人去交纳孝敬银子的。”

  “原来是这样!”那年轻儒生恍然道,“此人倒也有些‘盗亦有道’的行事手段。”

  “什么‘盗亦有道’?他只不过是比方才的那三个青皮更要脸面一些罢了。假如没有方才的那种青皮混混儿的话,谁会给他送银子?说句实话,其实那些青皮就是他的衣食父母,没了他们,他谢某人肯定是会放下架子,自己上阵收孝敬银子的!”那周秀才气呼呼的说道。

  年轻儒生笑道:“周兄还是那么愤世嫉俗,其实书上说的那种人人谦让的世道什么时候出现过?依我看,这谢铁刚其实与官府的作用差不多,只是维持市面上的秩序罢了,官府是明着维持,而他却是暗中维持。没有了他,也许会出现别的人,什么林铁刚、郑铁刚,没了这样的人,也许市面上早乱了!”

  周秀才叹道:“你看那《号角》看多了吧?连说话也有点儿怪怪的。”

  年轻儒生笑道:“看《号角》还是有些用处的,起码这次的考题中就有三道题是那上面的,我全答上来了。”

  周秀才也笑道:“多亏你以前跟我说起过,我倒也答对了两题。”

  年轻儒生望着那掌柜,问道:“既然那谢铁刚能保护你们这样的买卖人,那你却为何不向他交孝敬银子?”

  掌柜苦笑道:“小人小本儿买卖,吃了上顿没下顿,怎能有银子交给谢掌柜?”

  周秀才叹道:“如今天下战乱仍未止息,看来象你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啊!”说完,他便望着店外,脸上皆是凝重之色。

  “开榜了!开榜了!”一个儒生模样的人从街道外匆匆奔过,一边奔一边喊。

  “开榜了?”周秀才与那年轻儒生同时一惊,他们忙奔到店门口,想出去拉住那名正在狂奔的儒生。

  “二位恩公别忙!”那唐掌柜急忙追上,拉住二人,随后说道:“二位千万别莽撞,方才奔过去的那人也是个秀才,只不过却是个疯秀才,他的话是信不得的。”

  “疯秀才?”二人有些难以置信的望着那掌柜。

  唐掌柜解释道:“他姓范,排行老大,人称‘范大秀才’,住在城南,早年中了秀才的功名,但后来接着去应试,却屡试不中,又急又气之下,一夜之间就疯了,从此以后,每到开榜的那几天,他就会满城的跑,会在一条街上来来回回的跑上好几遍,而且一定会边跑边喊,其第一句必定是‘开榜了’,而这第二句就一定是‘我中状元了’,不信的话,二位尽可等待,看看他的下一句话是什么?”

  果然如掌柜所说,那范大秀才又从街道的另一头跑了回来,口中的词已经换了,“我中状元了!我中状元了!”当他从站在酒铺门口的两名儒生面前奔过时,周秀才终于看清楚了他的相貌,只见他的头发散乱的披在肩膀上,而脸上则是一脸的污泥,身上穿着的长衫已经破烂不堪,脚上的鞋子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看起来确实是个疯子。

  周秀才与那年轻儒生对望一眼,随即摇头叹息,那年轻秀才说道:“今日实在是扫兴的很,不如这就到我住的那间客栈去,我俩写诗做画,将这些事情扔到九霄云外去。”

  周秀才皱着眉头,叹道:“方才真不应该让那三个泼皮走掉的,他们一定是那些殴打士子们的凶手,若能将他们扭送官府的话,说不定能够找出幕后真相。”

  年轻儒生摇头道:“幸亏那日我硬拉着周兄回来了,否则的话,连你恐怕也要挨打呢!那天挨打的众多士子中,有不少人伤势不轻,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也皮开肉绽,鼻青脸肿,听说他们中不少人还曾与那些青皮无赖对打,当真是斯文扫地。”

  听到他这样说,周秀才低头不语,脸色凝重,似乎有什么沉重的心事一般。

  “开榜了!开榜了!”店外传来了这让人有些心惊肉跳的喊声。

  “开榜了!开榜了!……”越来越多的声音响了起来,而且显得那样的杂乱无章。

  “二位恩公,真的开榜了!”那唐掌柜在酒铺外站了片刻,随即奔回铺中,向着两名儒生喊道,“这回是真的开榜了!二位请听,那御街上是否有锣鼓声?”

  两名儒生竖起耳朵倾听,果然在那杂乱的喊声中夹杂着隐隐的锣声,紧接着,鞭炮声响了起来。

  两人对望一眼,同时喊道:“真的开榜了!”

  

   

 


正文 第四章 夺鼎 第五十四节 南粤攻略
(更新时间:2005…10…30 1:32:00  本章字数:9321)


  今天的武英殿中气氛格外的轻松,一扫往日的沉闷,所有的人都显得有些兴奋,因为本次恩科的皇榜已经贴出去了,而作为新朝廷的官员,所有的人均认为自己在其中出力甚多,对于朝廷功劳巨大。
  与那些兴高采烈的大臣们一样,大明楚国公林清华与靖海公郑森的脸上也挂着微笑,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虽然此次科举有些磕磕绊绊,但最终还是顺利的举行了,原先他们还有些担心可能会没人来应试,但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现在他们总算是彻底的放心了。

  见到两位上官那么高兴,下面的那些大臣们就更开心了,因为他们已经摸透了这两位上官的脾气,只要他们脸上同时都挂着笑容,那么朝廷中就没有什么麻烦的事情让他们这些大臣们来做了,起码那种一个首辅大人说往东,而另一个首辅大人却执意要往西的情况暂时是不会出现了。

  侯方域不失时机的走出班位,奏道:“臣恭贺二位天子再次得到如此之多的英才,臣相信,假若假以时日的话,那么这些人中必定会出现象魏征、房玄龄那样的治世能臣,则天下大安指日可待,而二位天子也可成为万古流芳的贤明天子,受到全天下士民景仰。”他顿了一顿,忙接着说道:“为操持此次恩科,两位首辅大人更是殚精竭虑,废寝忘食,这其中以他二人的功劳最大,所以,还望二位天子重重的嘉奖两位首辅一番,也好让全天下人知道,我朝天子乃圣明天子,以塞市井谣言。”

  听到侯方域这样拍自己的马屁,林清华却并不太意外,因为对于他来说,侯方域的性格他已经了解的比较透彻了。侯方域虽然并不算昏庸,而且也不算太贪,但是,他与张慎言那样的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很识时务,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向什么人效忠,若非如此的话,他也不会先后在潞王、桂王以及自己手下当官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林清华当然知道,象侯方域这样的读书人,在明朝灭亡以后,大多数选择了向满清妥协,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明朝这个旧主子已经灭亡了,清朝作为一个外来的新主子统治了中原,取得了正统地位,自己再做无谓的反抗已经毫无用处,与其用脖子去试探清兵手中刀的锋利程度,倒不如与新王朝全力合作,将自己的济世思想用于实践之中,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在封建王朝,读书人与农夫商人等等草民一样,都是奴才,所不同的是,读书人读的书多一点而已,而整个王朝中,只有皇帝一个人才是主人,他才是整个王朝真正的操纵者。

  侯方域也是皇帝的奴才,在历史上,明朝灭亡以后,他应试成为了清朝的贡生,但也许是由于忧郁过度,没过几年就死了。

  林清华知道,侯方域这种人比张慎言这样的清流的思想要灵活的多,也只有他们的思想才具有改造的可能,也只有他们才能成为自己的可靠助手。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尽力的提拔侯方域这样的人,将他们拉到自己一边,为以后的行动做准备。

  侯方域也很争气,他自然知道自己该怎样报答林清华的栽培,每当朝廷中出现纷争的时候,他总是会站到林清华一边,而他的那些复社好友也会与他一样支持林清华。不过,也正由于侯方域的这种表现,使得看似亲密无间的复社成员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分歧,甚至出现了囹圄,复社也因此而分裂为两支,一支以侯方域为首,全力支持林清华,而另一支则以早已罢官的陈子龙为首,反对二主共和,反对权臣把持朝政,他们渐渐的向以张慎言为首的东林党靠拢,隐隐的形成为一股强大的在野势力,与朝廷相对抗。

  与表情活跃的吏部右尚书侯方域不同,新被郑森任命的吏部左尚书高弘图却显得有些沉默。他本来已经被清洗出朝廷,但后来他又主动的攀上了郑森这座靠山,当那胆大包天的黄道周被郑森罢官之后,他就再次平步青云,当上了有名无实的吏部左尚书,与吏部右尚书侯方域一同主持这次的恩科。正当他兴高采烈的准备在赶考的士子中挑出几个有前途的人做自己的学生的时候,却忽然被人告了一状,一名御史参了他一本,将他以前的一些贪贿之事给抖了出来,这让他很是难堪。

  不过,由于郑森力保自己的这个新属下,再加上以前的那些烂帐已经不可能算得清楚,因此此事便不了了之,但这还是在高弘图的心中留下了阴影,让他在整个恩科的过程中都无精打采,也就更没有心思想那收学生的事情了。

  郑森此时是无心关心高弘图的心情的,他心中所想的事情已经不止是科举那么简单了,他看着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