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异史 作者:呱呱叫-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已经湿润起来的空气夹杂着一股腥腥的味道扑面而来,将那难耐的闷热渐渐驱散。

  乌云越来越密,越来越浓,越来越低,刚才还有一丝光亮的天空已经完全被遮盖起来了。

  忽然,一道刺眼的闪电划破长空,短短几妙钟以后,震耳欲聋的雷声远远的传了过来,“轰隆”“轰隆”,连续不断。

  又有几道闪电出现在了黑漆漆的天空中,紧接着,瓢泼大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儿砸到地面上,地面上所有的一切都笼罩在了这雨珠编成的幕帘之中。

  温度骤然下降了,虽然还是能感觉到一丝热气,但人们已经可以从炎热中暂时解脱出来了。

  林清华将那被汗水浸透,并且紧紧的贴在后背上的军装拉了拉,接着走到碉堡出口处,抬起头,向外看了看天空,随后他伸出右手抹了把脸,将那些飘到脸上的雨水抹去。

  由于镇虏军武器远比桂王军队先进得多,部队的军纪、训练也比桂王军队严格的多,因此在战斗中占尽上风,打得桂王再也不敢主动迎击,桂王见无法与镇虏军正面相抗,于是只好龟缩在南京城中,并在内外城墙上和城墙的内墙根儿下加紧修建更多的炮台,希望依靠火炮将镇虏军的攻势遏制住。

  不过,林清华并没有让桂王的这个企图得逞,在他的命令下,镇虏军炮兵立刻利用星月朦胧的夜晚,在城墙外围不远处修建了一系列的碉堡和炮台,在高高的炮台上架起大炮,并将那一百门新式后装炮拖进碉堡之中,一边用炮台上的大炮猛烈轰击城墙上的炮台,压制桂王军队的大炮火力,一边用那射击精准的快炮从碉堡中准确射击,将那些架设在城墙上的桂王军队的大炮一个接一个的敲掉。

  桂王军队起先曾试图用大炮将那些碉堡摧毁,但他们很快就发现,那些镇虏军的碉堡是那样的坚固,以至于他们的大炮打在上面没有一点儿效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火炮精度太差,即使是在无敌方火力压制的情况下,他们也很难打中两里外的那些体积不算大的碉堡。

  镇虏军的碉堡之所以能够这样坚固,完全归功于林清华在半年前研究出的原始水泥。虽然这种水泥的硬度还不够,凝结的速度也差强人意,但毕竟这种水泥对于军事技术而言是一次飞跃。以前修建的碉堡完全是土木结构的,不仅抗轰击强度差,而且木材的加工十分麻烦,而现在就简单多了,只需带上装在密封起来的油布包中的水泥,再带上一些毛笔杆粗细的铁丝,那么就能很快在前线修建起耐用的水泥碉堡。

  当然了,现在的这种碉堡还不能称之为“钢筋混凝土碉堡”,因为它的核心部件不是钢筋,而是铁丝。由于现在的钢铁加工手段还较为落后,无法保证长度较长的钢筋的强度,因此,林清华理智的舍弃了用钢筋修建碉堡的想法,而代之以铁丝。虽然这样一来,碉堡的强度肯定会差一些,但已经比那些土木碉堡强太多了。

  虽然快炮的装填射击速度很快,射击精度也很让人满意,但毕竟口径太小,这样一来,其在远距离的威力就会下降很快,因此,林清华不得不将碉堡修得离城墙近一些,以便充分发挥快炮的火力优势,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目前的这些大炮全部使用的是机械式的瞄准具,在炮身上没有装光学瞄准镜,如果离目标太远的话,就无法准确瞄准。

  在这么近的距离下,碉堡的强度得到了最为严格的检验,在桂王军队城头上大炮的猛烈轰击下,所有的碉堡全部安然无恙,即使数颗甜瓜大小的炮弹连续直接命中碉堡,碉堡也不会被击穿,更别说倒塌了。

  除非桂王军队所发射的炮弹直接从碉堡那正对着城墙的狭窄的射击孔穿进去,否则的话,炮弹不会对碉堡里的士兵造成任何威胁,但是由于那些射击孔又小又窄,被命中的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所以,直到现在,碉堡里的士兵除了只有五人受伤以外,没有一人死亡,而那几名伤员受伤的原因也并不是由敌方炮火所造成,他们全部是伤于自己的快炮,准确的说,是伤于快炮射击时的后坐。

  林清华知道,大炮射击时所产生的后坐力是巨大的,若不想办法解决的话,将对后装炮的装填射击速度产生不利影响。但是,要想有效的抑制这种后坐力,就必须研制出合格的液压设备,而这却需要良好而精密的机械加工设备。

  在这个还无法使用蒸汽机的时代,要想加工出这样的反后坐装置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因此,目前必须想别的办法。早期的后装炮采用的是一种名为“架退式”的反后坐技术,也就是在射击时,整个大炮在一个沉重的炮架上后坐,这确实能够有效的抑制后坐,但缺点很明显,因为这样的大炮必须要有一个很大很重的承受后坐力的炮架。对于快炮这种口径只有一寸的后装炮而言,采用架退式的反后坐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林清华采用的办法非常简单,那就是用固定快炮整个炮身的方法将后坐硬生生的给遏制住。在快炮的两只坚固的钢制炮轮轮轴上,各有一个圆孔,在射击前,用两根很粗的坚固钢钎从这两个孔中钉入地面以下两尺,将大炮固定住,当大炮射击时,后坐力将全部由地面承担。这种方法虽然无法用在大口径大炮上,但对于快炮这种小威力火炮来说,已经足够了。

  但是这种方法对于钢钎的强度要求很高,所以,当那几根并不十分坚固的刚钎在大炮射击时忽然折断后,那些负责操作大炮的炮手们就会被那猛烈回弹的炮身给撞伤。

  幸亏快炮的口径小,装药也不算太多,所以这些炮手的伤势还不太严重,虽有两名炮手发生了骨折,但在军医们的救治下,他们很快就脱离了痛苦,除了在后方野战医院养伤之外,他们每人还得到了一枚“铜狼勋章”,以嘉奖他们的英勇。

  林清华已经仔细的研究过那几根崩断的钢钎,从那断口来看,他可以基本肯定是金属过度疲劳所致,看起来目前的炼钢技术还有很大缺陷,有必要继续改进。而且这种反后坐技术也必须尽快改进,否则的话,用在木制舰船上将十分的不便。

  林清华转回身,重新走到射击孔边,向着那两里外的城墙看了看,但此时已经只能看到城墙的轮廓了,因为这场暴雨已经遮盖住了人的视线。

  林清华伸手将一个木制弹药箱打开,从中摸出一颗尖头炮弹弹头,他就着从射击孔中透进来的少量昏暗光线,仔细打量着那颗弹头。

  站在他身边的一名炮兵指挥官靠了过去,小声说道:“元帅,您命工匠们制的这种大炮真是好用,那些桂王炮兵经常被炮弹打得脑袋开花,而且那装在弹头后面的曳光管偶尔能将敌军的火药点燃,现在城墙上的大炮已经不敢露头了,只能躲在城墙后面那些低矮的炮台上偷偷的打几炮。不过,标下还是不明白,为何元帅不许那些威力更强大的红衣大炮向城内猛烈轰击呢?”

  林清华笑了笑,将手中的炮弹放回箱子里去,说道:“南京城好不容易才从战乱中缓过劲儿来,要是乱打炮的话,城内肯定象上次一样被轰成废墟,百姓们也会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所以我下令不得随意轰击内城,而且也与郑森商量好了,谁也不主动向城内打炮。”他顿了一顿,又问道:“你对这种大炮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一名站在那军官身后的炮手说道:“报告元帅!这种炮虽然打起来飞快,但是威力太小,又不会爆炸,要不是炮弹弹头屁股后面还有个曳光管的话,根本就不知道炮弹打中了没有,不过,那种曳光管也不太方便,一不小心就弄坏了,所以不得不小心翼翼。”

  林清华点头说道:“这个我也知道,不过由于那些红衣大炮用的撞击引信个头太大,难以装到这些小炮弹上,所以目前也只有再等等了,等工匠们再制出更小的引信,那时候就能炸了。至于曳光管嘛,以后炮弹的弹头与弹壳一定会连接在一起的,那样一来,就不怕损坏了,而且装填速度就更快了!”

  炮手眨着眼睛,问道:“元帅说的是真的吗?要真是那样,就太好了。”

  林清华笑道:“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们?”他看了看那炮手那张黝黑的脸,问道:“刚才我刚进来时,就听见你们吹牛,说你们一共击毁了十二座大炮,打死了敌人五十多名炮手,是不是真的?你们能瞄得准?”

  炮兵指挥官得意的笑了笑,说道:“不瞒元帅,在整个快炮部队中,咱们班是最好的,不仅打得快,而且打得准!不信的话,标下马上给您打上一炮。”

  “好!”林清华笑道,“不过现在看不清,而且也没有大炮让你们打,你们打什么东西呢?”

  军官裂着嘴笑了笑,说道:“现在雨已经小点儿了,咱们就打城垛。”

  碉堡里很快安静下来,除了大炮操作时所发出的噪音外,就只剩下从外面传入碉堡的雨声了。

  军官递给林清华一个千里镜,说道:“以前标下常常跟手下说,要是能够向那些大官一样弄个千里镜来就好了,现在终于有一个千里镜了,虽然是郑森贩来的旧货,不过还是很不错的。元帅,您就拿着这个看着吧!”

  林清华接过千里镜,将其举起,透过快炮上方留出的一小块射击孔,向着城墙看去。

  林清华眼睛看着那依旧模糊的城墙,耳里听着那名军官的命令声和士兵们的回应声。

  “定距!定高!”

  “定距已毕!定高已毕!可以射击!”

  “预备开火!”

  “嘭”的一声闷响,林清华只觉得身边的那门快炮跳了一下,接着便在千里镜的镜头里看见一道红光飞向城墙。

  雨依然在下,但那道由曳光管所发出的红光却透过雨幕,指示着弹道。

  片刻之后,那道红光就抵达了城墙,并立刻消失了。

  林清华从镜头里看见了那红光消失的地方,他的嘴里赞叹道:“不错!正好打进了城墙垛上,只是不知道打穿没有?”

  那军官答道:“报告!应该是能够打穿的,昨天咱们打炮时,一伙敌军士兵躲在城垛后面,咱们打了几炮之后,就看见他们乱哄哄的跑了,而且好象还抬了几个受伤的兵丁。”

  “哦?这么说,这种炮的穿透力还算可以喽!”林清华将手中举着的千里镜放下,一边端详着那只千里镜,一边向那军官说道。

  “是的,正是这种快炮才将敌军的大炮打得缩了回去。”军官有些得意的说道。

  林清华转身从一名卫兵那里要过一只千里镜,随后连同军官的那只千里镜一同递给那名军官,说道:“这是我的千里镜,比你的这个好多了,现在就赏给你,你的这个就交给你的部下吧。”

  年轻军官接过两只千里镜,将自己的那只交给身后的一名士兵,随后欣喜的反复抚摸着林清华赏赐给他的那只千里镜,喃喃道:“好东西,真是好东西。”他举起那只千里镜,向着城墙望去,赞道:“厉害,比我的望的更远,更清楚!”

  军官贪婪的望了半天,方才转过身,正欲向林清华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但却意外的发现林清华已经悄悄的离开了这里。他转身询问一名士兵:“元帅什么时候走的?”

  士兵答道:“就在您举起千里镜以后,元帅就带着卫兵们穿上蓑衣走了,现在恐怕已经走到半里地之外了。”

  林清华之所以马上离开了碉堡,是因为他忽然发现一件让他有些烦恼的事情。刚才他用那名炮兵军官的千里镜眺望城墙时,吃惊的发现那只千里镜的放大倍数很低,比起自己以前向郑森要来的那几批千里镜要差多了。他有些愤怒,因为这些千里镜是他用快枪向郑森换来的,但却想不到自己一时大意,让郑森给糊弄过去,用这样的次品来搪塞自己。

  林清华气呼呼的回到中军大帐,他脱下蓑衣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人唤来军需官,向他询问千里镜装备情况,结果让他很是吃惊,因为他从军需官的口中得知,郑森送来的千里镜全部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郑森一直都在用次品糊弄自己。

  林清华在心中暗自痛骂郑森狡猾,但他还是很快压下火气,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财力有限,若是现在就跟郑森翻脸的话,恐怕会得不偿失。

  林清华叮嘱军需官传令下去,命令以后再与郑森进行军事物资的交易时,务必小心行事,免得再吃哑巴亏。

  一直站在一边静静等候的莫不计走到林清华身边,向他小声说道:“依属下之见,郑森似乎有意敷衍元帅,所以元帅还是小心为上。此次他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