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异史 作者:呱呱叫-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林清华大叫一声,他望着那名蹲跪在地上、正在将枪栓拉开的那名士兵,说道:“你站起来。”

  那士兵显然此时才注意到林清华站在自己的身后,他提着快枪愣愣的站了起来,过了半天才想起来应该敬礼。

  林清华还了个军礼,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在哪个部队?”

  士兵的情绪稳定下来,回答道:“报告!我叫土根,在近卫旅一团二营一连三排一班。”

  林清华接着问道:“你是什么时候进部队的?”

  土根道:“报告!我是上次鞑子进攻汝宁两个月后进的镇虏军,后来近卫旅扩编,我因为枪法好就被召进来了。”

  林清华对他笑了笑,说道:“不错,你的枪法很好,你现在还是普通士兵吧?”林清华在士兵的左胸前的军服上看了看,并未看见军官的标志。

  土根道:“报告!我是普通士兵,我的枪法并不是部队里最好的,还有个人比我打得还准!”

  “哦?是谁?你把他叫来,让他给我打几枪看看。”林清华对于这名士兵的耿直很满意。

  片刻之后,土根从他们班又拉出来一名士兵,向林清华敬了个礼,说道:“报告!这个人名叫柱子,是和我一起进的部队,他的枪法比我还要好,说句夸张一点儿的话,他的枪法比得上当年的那个百步穿杨的家伙,好象叫什么……鸡的。”

  “是养由基!”林清华提醒道,他向柱子说道:“你现在向那个葫芦打两枪,让我看看。”

  柱子一言不发的敬了个礼,随后走前几步,上膛、扎步、举枪、瞄准一气呵成。“砰”的一声,葫芦明显的摇晃了几下,“砰”的第二声枪响过后,葫芦的上半截整个被打烂,葫芦掉在了地上。

  林清华很惊讶于这名士兵的枪法,因为他知道,现在的快枪的加工精度并不能让人满意,因而准确性也就不高,能在一百丈的距离上连续两次命中葫芦大小的目标,这份本领绝对假不了。

  林清华高兴的问道:“你的枪法是怎么练的?”

  柱子道:“报告!我每天一有空就举着枪瞄准,而且我手中的这支枪是我用三个月的军饷跟别人换的。”

  “难道你也发现这些枪并不是都很准?”林清华问道。

  柱子道:“是的。这些枪中能够象这支枪一样百发百中的很少,大约每百支中能有一支就不错了。”

  “你最远能打多远?我说的是打中。”林清华对于现在这种没有瞄准镜的枪的性能很关心。

  “报告!我最远能打中两三百丈外的一头猪,再远就打不中了,主要是看不清。”柱子老实回答道。

  “好!不错!”林清华转头对二人所在的连的连长说道:“从现在起在你的连里新设立一个排,由土根任排长,柱子任副排长,专门负责训练神枪手。你再去找军需官,让他给这个排调来最好的快枪,让柱子来挑。”

  随后,林清华将土根和柱子拉到一边,将现代狙击战术大致的讲了一些,命他二人仔细揣摩,以便尽快训练出一支小型狙击部队。

  在他给二人讲述狙击战术的时候,射击比赛的结果已经揭晓,不出林清华意料,张狗蛋的那个营成绩不错,居然得了第二名,作为奖励,林清华下令给得到前五名的部队每名士兵加赏饷银三两以资鼓励。

  当这一切结束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了,刚才还闹哄哄的军营顿时安静下来,士兵们纷纷整队返回各自的营帐,准备吃晚饭。林清华带着卫兵又巡视了一遍军营,随后返回自己的帐篷。

  当他回到帐篷的时候,萍儿已将晚饭准备好了,正与其他人一起等候着他。林清华将腰上的指挥刀交给萍儿,看了看帐篷里的众人,问道:“婷儿怎么没来?”

  萍儿道:“她又哭了一下午,问她为何哭泣,她却不肯说。”

  “还能是什么事?肯定是想家了。”芳儿站起来,帮助萍儿为林清华将武装带解下。

  林清华有些郁闷,自从婷儿到他这里来后,就一直是这样三天一小哭,五天一大哭,但当人问她为何哭泣时,她却又闭口不答,而且经常不吃饭,人已瘦了不少。他向萍儿说道:“这不吃饭可不行,你给我盛点儿饭菜,我再去劝劝她。”

  当林清华端着盛满了饭菜的碗来到婷儿的帐篷里时,却见婷儿已停止了哭泣,而那两个伺候婷儿的宫女也是两眼通红,显然也跟着哭了不少时候。林清华有些纳闷,因为这两个宫女每次都会跟着婷儿一起哭,却不知什么原因。

  他走到婷儿面前,将碗放在一旁的桌子上,轻声安慰道:“别哭了,快吃点饭吧,我听说你一天都没吃饭了,要是饿着了,那么就没办法到福州去投亲了。你只要吃了这碗饭,我明天就派人送你去福州跟亲人团聚。”他对婷儿的欲念现在已经大大减轻,因为萍儿与芳儿已经原谅了他,这两天三人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战役”。

  婷儿抬起通红的脸,随后又低下头去,低声说道:“我……我吃不下。”

  林清华见她执意不吃,无奈的站了起来,随后将跟在身后的“四香”叫了进来,让她们劝婷儿,接着便吩咐两名伺候婷儿的宫女跟他出帐。

  林清华故意将两女带到较远的一处卫兵帐篷外边,随即停下脚步,转过身去,望着两名宫女,突然厉声问道:“你们说,为什么她不吃饭?”

  二女见林清华将她们带到这么远的地方,心中早就有些害怕,忽然被他这么一问,顿时吓得六神无主,齐跪下,口中喊道:“奴婢不知!”

  “你们不知道?”林清华有些不信,从两人的表情来看,她们一定知道什么。本来他是不想吓唬弱女子的,但为了搞清楚事情的真相,他不得不做出一副凶恶的样子,厉声呵斥道:“你们要不说实话,那我就……”

  没想到他还没说完,二女就吓得哭了起来,倒把林清华弄的不知所措。见既然来硬的不行,林清华只得转换策略,决定用“糖衣炮弹”攻克这两个“堡垒”。他转身叫来一名卫兵,命他看住这二女,而他自己则返回帐篷,拿了两锭金元宝,随后返回二女面前。他吩咐二女站起,随后说道:“我这里有两个金元宝,每个重十五两,如果你们能把婷儿为什么不吃饭的原因讲出来,那么我就把这金元宝赏给你们,而且你们今后愿意去哪儿就去哪儿,当然了,愿意留下也行。”

  二女对望一眼,其中一人道:“我们真的不知道。”

  “胡说!”林清华有些怒了,他说道:“你们要是再不说,我就不客气了!”

  另一人见林清华发怒,知道是瞒不过去了,忙拉着身边宫女的袖子,说道:“姐姐,事到如今咱们就别瞒着公爷了吧。我看公爷是个好人,是不会伤害公主的。”

  “公主?”林清华隐隐觉得事情的真相已经露了出来,他追问道:“你们放心,无论事情是怎样的,我都会派可靠之人送婷儿去福州,不会害她的!我可以对天发誓!”

  那宫女缓缓说道:“既然公爷这样说,那奴婢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出来。”她顿了一顿,说道:“婷儿原是潞王的千金,后来潞王登基,她就自然成了公主。勤王军攻破南京后,潞王命人将他的子女护送出南京城,不料数日后他们与勤王军巡城兵丁遭遇,婷儿的两个兄长和两个姐姐均被捉去,只有她跑了出来,但后来她却被手下的那几个禽兽卖给了青楼,若非公爷出手相救,恐怕她已沦为富家公子们的玩物了。”

  “原来是这样!”林清华喃喃道,“这么说,她整日哭泣,不思茶饭,肯定是担心她的兄长和姐姐了?”

  “是的,公爷猜得不错。奴婢们原就是宫里的宫女,以前见过公主几面,后来又被公爷要来伺候公主,自然是一眼就认出了她,而她也认出了我们。虽然我们几人逃得大难,活了下来,但可怜我们那些姐妹,不是被乱兵抢走,就是被青皮掠卖。”说到这里,两女又哭了起来。

  既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林清华当然不能就这么放手不管,他将金元宝赏赐给了二女,命她们继续服侍婷儿,随后领着二女返回婷儿所居帐篷。

  林清华支开其他无关的人,只留下自己与婷儿,当然,还有那两名宫女。他搬了个椅子,坐在婷儿面前,安慰她道:“你的身份我已经知道了,你为何哭泣我也明白。你的兄长和姐姐的下落我也知道,她们现在就关在顺天府牢房里,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一定尽力将他们救出来。”其实婷儿的兄长和姐姐的下落他并不清楚,他这样说只不过是安慰婷儿而已,不过他已经决定派人去打听一下,凭自己如今的权利,相信应该很容易就打听得到。

  婷儿听林清华这样说,愁眉稍展,小声说道:“你不骗我吗?”

  林清华道:“我可以向天发誓,我绝不骗人!”

  望着开始向嘴里慢慢扒饭的婷儿,林清华高兴的站了起来,他又安慰了几句,方才走出帐篷,向着那满天的星斗得意的伸了个懒腰。

  就在林清华站在婷儿的帐篷边伸懒腰的时候,在离镇虏军大营东面十余里的地方,一名骑士正牵着一匹马小心的走过一座年久失修的木桥。待过了桥后,他望了望天上的星星,随后从马鞍上取下一只铜壶,猛的灌了几口水,接着又翻身上马,提起鞭子用力一抽马臀,口中吆喝一声,策马向着西边快速奔去。

  按说夜间骑马是不能狂奔的,但这名骑士却不管这些,他疯狂的用鞭子抽打着马臀,希望马跑的快些,幸亏这里有一条较为平整的土路,否则的话,恐怕人和马都会摔的头昏眼花。约摸跑了一柱香的工夫,忽然,在他的前方出现了几支火把,紧接着几名骑兵奔到他的前方,其中一人大喝一声:“呔!来人止步!”

  骑士应声勒住缰绳,望着眼前几名骑兵,抱拳道:“几位军爷,小人是郑芝龙将军属下,有紧急军情禀报,还请通融。”

  骑兵说道:“我们是在此巡逻的镇虏军探马,你说的话是不是真的,我们不能肯定,不过你可以跟我们去一趟大营。”

  骑士道:“那也好,我正担心不熟悉这一带的地形,怕跑了冤枉路,那就烦请几位军爷带路。”

  骑兵军官发一声命令,两名骑兵催马奔到骑士后面,而其他人则举着火把奔在前面,一行人迅速向着远方跑去,很快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

  陈子龙对于镇虏军中的一切都很好奇,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镇虏军的战斗力这么强了。他转过身去,对陪同他参观镇虏军营房的林清华说道:“当年平虏军若能与镇虏军一样的训练,恐怕大明又可多一支劲旅了!”

  林清华笑而不答,他心里清楚的很,光有镇虏军的架子是不行的,依明朝的惯例,再勇猛的部队也要交由一名书生来统率,否则的话很难放心,不过,这样一来,军队的战斗力就很成问题了,因为从这个时代的四书五经中爬出来的书生中,很难出现军事家,即使偶尔出那么几个,比如象戚继光、袁崇焕那样的人,也必定会落个鸟尽弓藏的下场。他的镇虏军之所以这么强大,一方面是由于使用新式的训练方法和新式武器装备,而另一方面则是他本人并非是那样的愚忠之人,自然不会将自己的命运交给那群昏聩无能的皇帝朝臣来掌握。

  陈子龙从一名士兵手中接过一支快枪,仔细的看了看,说道:“莫非这就是那传说中能在眨眼的工夫射出三发弹丸的快枪?”

  林清华道:“确实是快枪,不过没那么神,最多是比鸟枪快上五六倍而已。”

  “不错!不错!要是大明的军队都能用上这种枪就好了,那么也就不怕那些鞑子八旗了,而且用它对付那些流寇、反贼也是易如反掌!”陈子龙在林清华的指导下拉开枪栓,口中仍是不停的赞扬着。

  “陈大人谬矣!”林清华说道,“其实这世上本无流寇,只不过活不下去的人多了,就自然出现了流寇。所以说,对付流寇最好的武器不是这快枪,而是政治清明。”

  “政治清明?何解?”陈子龙问道。

  “很简单,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若能做到这一点,就差不多了!”林清华说道。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当年太祖惩贪何其严厉,但却收效甚微。如今天下更是糜烂不可收拾,这可如何是好?”陈子龙叹着气,将快枪还给了士兵,接着说道:“楚国公能亲自陪下官巡视这近卫旅军营,实在让下官好生感动。天色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