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拖延心理学-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简而言之,成功可以用完美这个词加以定义。不过,它的潜台词却是:“如果你没有拥有所有这一切,那么你肯定哪里出了问题。”在现代社会的匆忙步伐中,在事事高标准严要求中,我们中很多人躲进了拖延的避风港,这难道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吗?
    但是除了身处高压力高要求的社会这个原因之外,一定还有其他原因造成了一个人的拖延。如果身处现代社会是拖延唯一的原因的话,那么每个人就都成了拖延者了。也有很多人在面对社会压力的时候呈现出其他一些苦恼的症状,比如工作狂、抑郁症、酗酒、吸毒上瘾和恐惧症;同时也有人在全天候的压力下却能茁壮成长。
    为了理解你为什么会选择拖延作为你应对压力的基本策略,我们必须到你个人生活中寻找原因。我们希望你考虑一下它在你的生活中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早期记忆
    你还记得自己的第一次拖延吗?那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发生的?你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父母叫你做的事情上拖拖拉拉?那时你多大?是在读小学还是中学……?甚至更早?后来结果怎样?你当时的感受又是什么?我们这里有一些拖延者向我们描述他们早期记忆的例子:我记得那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第一次被布置写一篇作文。我们要写两个段落的山景,第二天交上去。我记得,老师布置这个作业的时候,我就很害怕——我该写些什么呀?整个夜晚,我都在为此担心,但是我还是没写。最后,在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我妈妈帮我写了这篇作文,我抄了一遍交了上去。那个时候,我如释重负。但是,我也感觉自己是一个说谎者。后来,那篇作文我得了个“优秀”。
    我不能确切地记起任何事,只是有一些模糊的印象,好像我妈叫我去做什么事情,但是我不想做。
    我以前常常匆匆忙忙做完我的家庭作业,好早点出去玩。在我出去之前,我父亲要检查一遍。他总是会找出一些我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不得不重做一遍;或者他会自己另外给我布置一些作业。后来,我终于意识到,我作业做得多快多好都没有关系,他只是想让我忙起来,这样我就没有时间出去了,除非他允许。从此之后,我就不想快点做完作业了,我只是坐在那里胡思乱想混时间。
    五年级的时候,我在学校里表现很好,所有的老师都喜欢我。那一年,我班的一群女生成立了一个俱乐部,她们不让我加入,就因为我是老师的宠儿。她们取笑我是乖乖女,我觉得这成了我的一个污点。我记得当时我作了一个决定:我永远都不想再成为老师的宠儿了,所以我不再努力学习,并且开始拖延,就是这样。对于很多人来说,拖延的早期症状都发生在学校里——这是一个年幼的孩子进入我们这个竞争大社会的第一个台阶。许多学校都把学习能力作为区分学生表现好坏的主要因素,所以你或许会将自己看成班里的一个A等生、C等生或者F等生。学校里的社交派系通常也是建立在这些区分上的。所以,那些头脑分子、体育分子和派对分子可能会捉弄其他派系的学生,以确立自己在等级上的优越感。同龄人怎么看你对一个人在学习上和社交上的自信有很大的影响。即便在离开学校很多年之后,很多成年人还是会以他们孩提时获得的头衔来认识自己。





    正文 第1章 质疑拖延(6)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1…22 22:07:34 本章字数:1314


    人们可能会一直为自己在学校里存在的一些学习问题耿耿于怀——阅读障碍,不会做数学题,注意力涣散,信息处理有问题,或者演讲问题。虽然多年来他们可能已经提高了在这方面的技能,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感到彻底放心,他们害怕有人会发现他们的这些缺陷。拖延很可能成了他们掩盖自己弱项的一个心理策略。
    很可能拖延给了你在教室里不会当众出丑的保护。你的老师最多只能说:“我希望你多努力一点。”但是决不会说:“你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因为你的老师永远看不到你所具有的能力。很不幸,人们有时候忘了成绩并不仅仅是对智力的测量,成绩也是对孩子是否专注、是否具有合作能力以及是否具有自由的想象力的一种衡量。
    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拖延,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拖延除了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策略之外,它也是源于你对生活的一些顽固信念。我们一再地听到这样的一些观念,我们将它们称为“拖延者的信条”。拖延者的信条
    我必须要做到完美。
    我做每件事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
    什么也不做要比冒失败的风险更为安全。
    没有什么是我无法做到的。
    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那么它就根本不值得去做。
    我必须避开挑战。
    如果我成功,有人就会受到伤害。
    如果这一次我做得很好,那么我每次都应该做得很好。
    按照别人的规定做事意味着屈服和失去掌控。
    我不能承受失去任何人或任何事物。
    如果我展现真实的自己,人们不会喜欢我的。
    总有一个正确答案,我将一直等待直到发现它。这些假设你可能听上去很熟悉,也可能你并不知情,它们是通过你的潜意识运作的。不管怎样,它们并不是绝对真理;它们是为拖延开道的一些个人观念。如果你认为必须做到完美,那么你宁愿拖延着也不愿意去努力做事,不愿意冒风险被人评判你的失败。如果你相信成功是危险的,那么你就会通过拖延保护自己和他人,降低自己把事情做成的概率。如果你将合作等同于屈服,那么你就会一直把事情拖着,直到觉得你已经准备好了才去做它,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掌控感;或者,如果你相信人们不会喜欢真实的你,那么你就会利用拖延保留你自己的想法并跟人们保持一个安全距离。
    “拖延者信条”里的这些信念反映了拖延者的一种阻止自己取得进展的思维方式。自责、害怕以及灾难性的想法让他们不可能越过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意识到你的思维方式是不现实的,这是克服拖延的第一步,虽然“拖延者信条”远不仅仅只是一些不现实的想法。
    我们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拖延的不良习性,是因为他们害怕。他们害怕如果他们行动了,他们的行为会让他们陷入麻烦。他们担心如果展示了自己真实的一面,会有危险的结果等着他们。在所有无序和拖拉的背后,他们其实在害怕他们不被接受,以至于他们不仅躲开这个世界,甚至还躲开他们自己。虽然要忍受自责、自轻和对自己的反感是相当痛苦的,但是比起去看清真实的自我所带来的脆弱和无地自容,这样的感受或许更能够被承受得起,拖延是保护他们的盾牌。





    正文 第6章 拖延时钟(1)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1…22 22:07:36 本章字数:1512


    第6章 拖延时钟:你知道现在几点吗
    “现在几点?”
    “最后期限就是今天?!”
    “我只是晚了15分钟,你干吗这么生气?”
    “我不想浪费我的生命——我真正的生活还没有开始呢。”听上去很耳熟?我们曾经描述过的那些恐惧都交织在拖延者跟时间的关系中。许多拖延者生活在自己的时间中,他们的时间观念通常跟“钟表时间”不同步。在第13章里,我们将讨论一些可以提升你时间观念的方法。在这里,我们可以先看一下什么是心理时间,这样你就可以对自己跟时间的关系有所了解,并知道它在你的拖延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
    哲学家和科学家从来没有就时间的本质达成过一致意见。亚里士多德有一个著名的“倒树疑问”:假如一棵树在森林里倒下,在旁边没有人的情况下,是不是会发出响声?他对时间的理解同样没有确定的答案,他质疑道:如果没有人来测定时间,时间还存在吗?牛顿相信时间是绝对的,不管有没有人注意到它,时间始终存在。康德指出,虽然我们不能直接认知时间,但是我们却可以经验到它。接着是爱因斯坦,他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全都是幻觉。大部分拖延者都喜欢“时间是幻觉”这种概念,因为正是时间让最后期限日益临近。然而,不管它是不是幻觉,也不管我们是否喜欢它,时间一直在流逝。
    拖延时钟:你知道现在几点吗古希腊人认为时间有两个方面——钟表时间和沉浸时间,钟表时间之外的时间才有意义和价值。现代人对时间有一个相同的区分。“客观时间”是由钟表和日历来衡量的,它是不可更改的,可预知的:我们都知道每年都会有4月15日;电影在7点15分开场,如果你没到那里,你就错过了开头。每一个生日都标志着你离生命的起点又远了一年,离生命的终点又近了一年。
    相反,我们对时间的流逝都有自己独特的感觉,而这是不可量化的,也无从比较,这就是“主观时间”,它是我们对于钟表之外的时间的经验。有时候我们感到时间过得很快;还有一些时候,时间又慢得像蜗牛爬。当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无论是在互联网上冲浪还是在装饰你的爱车,或者赖床不起,时间都过得令人无法置信的快。但是当你在焦急地等待一个回电,或者在做一项你不喜欢的任务时,一分钟感觉上去就像一个小时那么长。
    对时间有一个独特的主观感受可以使你对自己更具有一种独一无二感,这为你的内在时钟和你的生物节奏留出了空间,并对你在芸芸众生中寻找自我感觉极为重要。主观时间会帮助你摆脱那种依循季节周期变化而形成的线性时间观。与那种被钟表时间束缚着的感觉不同,在主观时间留出的弹性空间中,你可以更自由地呼吸。
    主观时间的一个变体就是“事件时间”,它指的是围绕着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而定位你的时间感。有时候,这些事件发生在大自然中,比如季节、潮汛、洪水或者风暴(例如,暴风雨之前和暴风雨之后就是这样一对时间概念)。当你想“写完这份记录之后我要去参加一个会议”的时候,你使用的就是事件时间,类似的例子还有:“我把房子收拾好之后马上要去机场”或者“晚餐后我要开始学习了”。
    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挑战是:将我们个人的主观时间(当我们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它就是事件时间)跟具有不可动摇性的钟表时间这两种时间整合到一起。如果我们足够幸运,可以在它们之间达成无缝连接。我们在沉浸于某件事情的同时,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离开,为准时赴约而适时动身出发,而不会在妥协中失去诚信。或者,当我们在做一个周期较长的工程时,虽然最后期限还遥遥无期,也感受不到一丁点压力,但我们还是按时开始工作。





    正文 第6章 拖延时钟(2)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1…22 22:07:38 本章字数:1569


    很多拖延者生活在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的严重冲突中,不愿意也不能认知到它们的时间概念与钟表时间有着很大的差异。与那些能够在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之间自由而流畅地出入的人不同,他们一直在其间挣扎。有些人把钟表时间看成无关紧要的,认为它不够人性。有些人则始终处于时间混乱中,一开始似乎一切进展顺利,但是因为突然之间发现时间不够而晕头转向,而这样的经历只会在他们身上一再重演。对于时间的主观感受是构成自我认同感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际上它跟你的文化和家庭背景、你的生物遗传以及你的个人心理都息息相关。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事实上,你对时间的主观感受可能让另一个人迷惑不解,甚至生气发火,因为他也有他自己独特的时间感,而且很可能跟你的大为不同。一个妻子可能质问她的丈夫说:“为什么你去看垒球的时候总是准时而去看歌剧的时候总是迟到?”她的丈夫也许会这样回答她:“你在开幕前20分钟就到了剧场,却认为我迟到,可是我坐下的时候,大幕正好拉开!”一个拖延者在4月15日的晚上冲到邮局去邮寄税费,有人问他为什么迟到,他说:“距离午夜还有5分钟,我没有迟到!”
    当两个对时间认识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做一些安排的时候,事情可能会令他们恼火不已。“当我同意九点出发的时候,我的意思是9点之后10点之前(也就是9点30分左右),跟我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我想我的妻子应该能够明白我的意思。”一个建筑师这样说道,但是他的妻子从8点45分就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