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盗-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窿!

    “谢大人,小人就是想问一句,这里总共数千契丹官军,不知道大人想要如何处置!”跋越抬起了头,努力想要做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架势,可是他略显颤抖的声音出卖了他的本意:“要杀,咱们契丹人也是不怕的。只要大人丢下一句明话便是!”

    “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跋越的脸上,谢慕华缓缓的缩回了右手,这大冷天的,抽人耳光,自己的手也挺疼。

    跋越一惊,可是十余支长矛指着自己,又不敢反抗。只听谢慕华淡淡的说道:“哪个说要你们的命?是哪个先说的?”

    跋越哪里敢吭声,他见谢慕华一副斯斯文文,和蔼可亲的样子,却不知道谢慕华这厮杀起人来也是绝对不眨眼的。现在谢慕华问他哪个先说这话的,那就是要找罪魁祸首了?说出来,那个人是死定了,可是自己也成了契丹人里,人人唾弃的对象。这和投降不同。投降嘛,大家都投降了!丢人的也不是自己,可是出卖同伴,就是决然不同的意义了!

    “啪啪!”谢慕华左右开弓又给了他两记耳光,喝道:“本官问你话,你答是不答?若是你不答,本官就视同你已默认这个谣言是从你口中说出,来人啊!”

    “等等!”跋越一听来人啊,冷汗出了一身,下一句八成就是拉出去把脑袋砍了示众!这个时候什么也没命重要啊,自己脸上被抽了三记耳光,脸都快打肿了,此时也顾不得疼痛,叫道:“谢大人,冤枉啊,那话不是小人说的,小人乃是听……说的!”跋越说了一个契丹人的名字。

    “他在哪里?”谢慕华一本正经的问道。

    跋越回手一指人群中的一个矮胖的契丹兵,说道:“就是他了!”

    谢慕华的眼光刚刚移过去,那契丹兵就触电似的跳了起来:“那话也不是俺说的,是那个谁谁谁跟俺说的……”

    于是张三推到李四,王五推到赵六。不一会儿工夫,契丹人气势汹汹的喧闹就被谢慕华这一个问题彻底瓦解。最终,所有的矛头指向了一个契丹官兵。谢慕华叹了口气:“人家是吃饱了饭没事干,硬撑的。你倒好,饿着肚子还能想出来这么多花花肠子。到了今时今日,这样的兵是要不得的!”

    几个刀斧手恶狠狠的冲进契丹人群中,将那个罪魁祸首抓了出来,那人虽然拳打脚踢,拼命反抗,但是刚才已经被谢慕华彻底瓦解的契丹人已经没有上前去帮助他的勇气,反而默默的让开了一个圈子,看着那几个宋人刀斧手,将自己的同伙抓走。一个个心中反而长出了一口气,死了这个多嘴的家伙,看来自己的命是保住了!

    “我不服!”那契丹兵被按倒在谢慕华的面前,还死硬的抬起头叫道:“我不服。为何就杀我?”

    “哪里来的这么多废话!”谢慕华不满的瞥了一眼那几个刀斧手。

    刀斧手立刻会意,是啊,没道理让个临死的人在谢大人的面前唧唧歪歪叫个不停。于是将那契丹兵往地上一按,手起刀落,雪亮的快刀落下,将那一颗大好人头劈下。热腾腾的鲜血喷起半尺多高。跋越吓得两腿一软,瘫坐在地上。

    “那个谁谁……”谢慕华指着跋越。

    “小人跋越!”

    谢慕华点了点头:“你还是个督粮官是吧,这里的俘虏就交给你看着了。不要去散布谣言。不要让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契丹兵鼓噪广大不明真相的俘虏来闹事。过得几日,我便放你们回契丹了。放心好了,大宋谢慕华说的话,还没有不做准的。”

    跋越欣喜若狂,跪拜在地上叩谢道:“多谢大人!”

    谢慕华不置可否的冷笑一声,也不看那群噤若寒蝉的契丹人,自顾自背负着双手走了回去。这里的局势已经稳定了下来,大多数契丹人都已经出卖了自己人。人,最怕的就是出卖自己人。这就是堕落的第一步,走出这一步,他们也就基本没有什么廉耻心了。放回契丹,他们就是一群吃饭拉屎的废物,就算再上了战场,冲锋时绝对在最后,逃跑时绝对在最前边。用那个吓破了胆的跋越来管理这些契丹人,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相公大才啊!”杨延昭实在不会拍马屁,憋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俊秀的脸上已经是满脸通红。

    谢慕华低声说道:“这五千人是我们的筹码,拿来跟辽国人换些战马也好。不要浪费了嘛。契丹人口虽然说有百万众,不过能骑马打仗的,毕竟也就是那些青壮年。五千人,他们还是很舍不得的。若是休哥不愿意换,那也不要紧,咱们这里是河东路,什么都没有,就是煤多,让这五千人当矿工挖煤去!也能节省不少百姓出来去种地……”

    杨延昭听得目瞪口呆,谢慕华居然连这样的事情都能想得出来,实在是……

    谢慕华不再言语,快步朝前走去,迎面关定邦急匆匆的赶了过来,一脸严肃。看到谢慕华就急忙说道:“相公,派出去的探子有了消息。七郎在出发的第四天和休哥亲自带领的援军遭遇。七郎避实击虚,沿途不断骚扰休哥,阻拦他行进的速度。休哥最后分兵两路,一路反咬七郎,另一路继续火速增援大同。只是现在不知道,为何那一路增援大同的人还没有来。七郎也暂时没有消息了!实在是让人担心的紧!”

    杨延昭脸色一变,自己的亲弟弟没了消息,那还得了?还没等他说话,谢慕华就挥了挥手道:“无需紧张,那一路既然没有来大同,也就是被我算中了。休哥分兵一部反咬七郎,只是七郎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手下的骑兵训练精良,打不赢,还能不会跑么?莫要担心了!”

    ________________

    今天是周一,单位事情比较多,开会+聚餐折腾到10点多才回来,单更了,见谅见谅。顺便求个票和收藏。

【第五十五章 杀了他最好】

    “谢慕华把大同给拿下来了?”赵德昭看着眼前的这份军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同是什么地方?那是契丹人面对雁门关一路最重要的军镇。虽然只有两万多人马,可也不是那好攻的。

    “难道契丹人没有派遣援军吗?难道大同守将就不知道闭门不出,等候战机吗?难道谢慕华把手下的八万大军全部投入大同了吗?”赵德昭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枢密院和中书的一众官员哑口无言。

    这也要怪谢慕华故意把军报写的十分简单,这先凸显了谢慕华日益进步的文言文功底,和汉字的高度概括性。整个军报加起来就是不到一百个字。而且只表达了一个意思:“皇上,您不是要北伐吗?行,哥们替您把大同先拿下来了,怎么样,看着办吧!”

    赵普有些尴尬的看了看赵德昭,沉声道:“官家,无论怎么说,攻克大同也是大宋对契丹的一场大胜,派遣官员前去犒劳是理所当然的。至于攻克大同之后怎么办,咱们可以从长计议,倒不急于一时!”

    赵德昭冷哼一声,站起身来,在御书房里来回踱着步。怎么办?谢慕华都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攻克大同,随即从雁门关发兵北上,封锁燕山五关,全部攻取之后,沿桑干河一线将幽燕变成彻彻底底的孤城。到了这一步,幽燕就是瓮中之鳖,手到擒来了。而且,谢慕华不但在军报里是这么说的,曹琮那个混小子回到京中要军饷军械的时候,见人就这么说。而且货真价实的战果在那里摆着,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按照谢慕华说的办法,沿桑干河北上,那是最稳妥最安全的做法。并且,大同已经被谢慕华拿下来了,这个计划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一。接下来的三分之二,就要看朝廷是不是配合了。

    这个时候,若是赵德昭说不配合,那就会被天下人取笑,现在的谢慕华没有造反吧?创造了一片大好形势,朝廷非但不采用他的计划,还要一意孤行去攻打幽州。这岂不是闹成了笑话?再说了,赵德昭对于是不是能够把幽州一鼓而下,心里也没有底。当年韩德让的殊死抵抗,耶律休哥的神兵天降,实在是让赵德昭心里狠狠的捏了一把汗。若是自己攻打幽州输了,等若是给谢慕华制造声望啊!这样的事,赵德昭做不出来。

    “你们看看吧!”赵德昭无奈的说道:“谢慕华说了,如今大同已经攻下,他手下兵力不足,要求朝廷增派五万援军到大同。谢慕华还说,大同为了抵御辽国人的反扑,至少需要常备驻军三万人以上,这样的话,封闭桑干河的兵力就略显不足。要是朝廷支持他的建议,就还要再派五万人马前去支援。五万又五万,开封府的三十万禁军,他转眼就给朕要去了十万。你们说,朕是给他还是不给他?”

    其实,每一位大臣都知道,应该给。谢慕华提出的办法,的确是好办法。可是谁也担当不起这个责任。十万大军去了雁门关,十有**,被谢慕华那厮一顿蛊惑,最后就姓了谢了。到时候,谢慕华手握十八万精锐,面对开封府的二十万禁军。手下又有杨家虎将,呼延家的虎子坐镇,这场仗,谁都知道是什么结果。这个“给”字,哪里有人敢说得出口?

    可是不说也不行,皇帝都已经问出来了。李崇矩想了想说道:“官家,不若派一得力干将,带领十万大军前去雁门关。若是谢慕华有何异动,至少可以稍为震慑!”

    “李大人此言差矣!”高铭虽然是三司的头儿,可在这儿,他也是仅次于赵普宋琪等数人的高官了,忍不住发表意见道:“李大人,朝中武将,论官职论爵位,现在还有几个压得住谢慕华?且不说谢慕华已经官封少保,位列三孤。能压得住他的,不过是潘太师,曹枢相等寥寥数人而已。潘太师之前在雁门关败绩,无论如何也无颜回去。而曹枢相更加不会前去。李大人,你可知道曹枢相那小儿子曹琮,每日来我三司吵闹,一会儿要封赏雁门关的军队,一会儿要钱犒赏,隔三差五就来三司呱噪。如今的三司官员,看到曹琮来了,便吓得面无人色。他还敢动手,上次,一个主事,只不过说了句,封赏可以等北伐之后再说,便被曹琮一拳打了个跟头,门牙都打落两个,到现在时不时还要流鼻血。那厮在我三司叫嚣,说前方战士舍生忘死,辛辛苦苦将大同打了下来,现在三司还要省这点钱,实在是让人心寒……”

    宋琪急忙过来打圆场:“其实李大人也是为了朝廷着想。谢慕华虽然立了功劳,可是他没有皇命,擅自出兵。大宋是有律例的,他若是动用兵马超过五十人,就要先朝枢密院和兵部申报……”

    李崇矩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边关将领有便宜行事之权,他又不是开封府里的禁军将领。宋大人是不是气糊涂了?”

    宋琪顿时哑口无言,一肚子火气无处发泄,心道,老子本来是给你们打圆场,好么,现在矛头一转,还对着我来了。什么玩意啊!于是便闭上了嘴巴,不再言语。没想到赵德昭也过来凑热闹,这位忧郁的皇帝叹息道:“这也怪朕,允他在河东路,若是有可乘之机,可先斩后奏,无需禀告兵部……”

    李崇矩和赵德昭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深感无奈,不约而同的长叹了一口气。赵普半天没有说话,此时眼前一亮,插口道:“官家,上次宋偓不愿去雁门关监军,是因为他手中无兵。这次给宋偓十万大军带着,他一定敢去雁门关。论资历,宋偓是开国元勋,三朝元老。论亲疏,宋偓是太后的亲爹。皇上。不如就让宋偓去走这一遭好了!”

    赵德昭也是眼前一亮,一拍大腿道:“朕怎么把宋老将军给忘记了!”

    君臣几人顿时其乐也融融,似乎宋偓只要一带兵去了雁门关,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可他们若是知道宋偓和他的女儿,早就已经决定投靠谢慕华那边的话。一定会为自己今天的决定把肠子给悔青了。

    赵德昭想了想接着问道:“不过,谢慕华提出封锁桑干河,连克燕山五关。若是这样的话。将来他还会伸手跟朝廷要兵要粮。这次给了他,开了先例,下次他就要的更加理直气壮。不若,朕亲自领军去河东路坐镇。将他攻下的地方都占据了吧……”

    赵德昭还没说完话,赵普、宋琪、李崇矩、高铭四人齐声叫道:“万万不可啊官家!”

    赵德昭疑惑的看着自己的心腹,问道:“为何朕就不能去呢?”

    李崇矩急忙解释道:“皇上,御驾亲征非同小可。去河东路,开封府禁军就要尽数全去。而谢慕华若是故意让出大同和桑干河一线的话,朝廷的禁军就必须要接受这些地方。不然的话,朝廷就会被那些书生和老百姓给骂死。说大宋将士拿命换来的土地,朝廷连眼都不眨,就全给送了出去。而禁军接手这些地方之后,以雁门关为界。谢慕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