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锻仙-第9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废话不再说了,我去码字,战!

    老枪!

    (未完待续……)

第一二四七章:忘我三境(敬盟主:中军帐)

    从地上坐起来,十三郎眼前发黑,因剧痛再次抱住了头。

    龙族“祝福”就像一场不治之症,每当他凝神思考点什么,那些碎片就像被惊扰到的蜂群乱成一团,带来更多痛苦。

    昏睡沉沉,十三郎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几天,也许几月,也许是几年;庆幸的是,通道既然无恙,至少证明圣坛还没有跨,他才没有在无知不觉间葬命。反过来想,事情如果变成那样,最后悔的不应该是他,是送来祝福的阿大。

    “或者阿三?”

    十三郎想起那个声音,脑海又是一阵疼。

    不能想,目前看,这是龙族祝福带来的最大麻烦;具体有没有别的,估计要很久之后才能慢慢查。至于阿大所说的诸多好处,更是一点都没有体会到;或需要等他将所有记忆碎片整理完毕,才能从中找出相应线索。

    那太难了,实在太难了。就在刚才,仅浏览九副壁画就用掉十三郎足足两个时辰,且多数为泛泛的看,根本没胆量、也没办法深究。

    醒后半日,头疼症状丝毫没有缓解迹象,意味着这种情况将与其长久相伴。

    对习惯了用智的十三郎来讲,何异于断其一臂!

    办法早就想过了,十三郎试着将那些记忆分类理顺,结果刚刚尝试就不得不终止。数量太大,十三郎觉得自己面对的是一座垃圾堆成的山,且只能靠双手慢慢翻检,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更要紧的是,每当他挑出一部分,打算细看做分辨的时候,周围就像有狂风吹过。各种碎片随之飞舞,剧痛也随之而来。

    没有比这更严厉的“诅咒”了。

    恶果多多,好处倒也不能说一点都没有,十三郎至少弄清了一件事,那位不知阿大还是阿三的大哥比自己更难过,难怪无法凝出真意。身陷这种状况。它能保持不疯,足以让人佩服到五体投地。

    想不出办法,十三郎只好任由那些凌乱不堪、数量庞大到极致的记忆慢慢沉淀;过了好一会儿,他感觉好了些,心里强迫自己不想多余的事情,缓缓起身,重新走到刚刚进来的那道门前。

    伸出手,推了推,门扇纹丝不动;十三郎慢慢加力。直到七成仍无动静,果断放弃。

    与外面的不同,这道门准进不准出,至于别人怎么做稍稍动念,脑海又疼,十三郎赶紧转身。

    他朝下一道门看了看。

    进入那道门,就能见到圣坛,但不保证发生什么事。不保证还能回来。

    默默站了一会儿,十三郎诵念几遍静心法咒。待到灵台“空明”,那些记忆垃圾重新沉落,十三郎缓步来到第一幅画卷前,抬头静静观望。

    不能想,就只能记。

    半日来唯一收获,经历数次煎熬后所做的决定。记住它们,记清楚,一丝一毫都不遗漏。

    要记住,而且要快

    不思考的情况下能否记住东西?

    答案是可以,但很难。难如登天。

    拿一个例子说明,同样是背书,成人与幼儿的记忆方式完全不同,前者会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因果相连,逻辑排列,理解越是透彻记得就越快。幼儿的理解能力很弱,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最终记住的其实是发音。

    奇妙的是,两种记忆,通常幼儿的方式更加持久;他们的记忆不含思索,字句间的连接更像口舌多次重复之后的本能,非但张口就来,且能做到一字不差。反之成人记忆虽然更快,所记的多数是经过凝练的思想,过一段时间让其背诵,要么根本做不到,要么错误百出。

    其实那不是错,而是同一种思维的不同表达,拥有思维意味着拥有观点,会在不知不觉的间改变人的态度,将其变成自己的东西。

    对比优缺长短,幼儿记忆准确但不容割断,一旦中途断掉,很可能怎么都想不起来;反之成人多数记不住原句,却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意思保留下来,终身难忘。

    十三郎在做的就是模仿幼儿,但他更彻底,彻底放弃思考,而且背的也不是书,是画。

    通道总长两百余长,只有九副图,有些简单有些繁杂,但它们都很大。十三郎没有飞,也未动用神念,站在原地,扬着脖子观望。

    好在他视力惊人,只要认真看,没有细节能够逃脱。

    视线从一角开始,十三郎看着画中的每一道线条,每一块色,每一笔勾勒每一次停顿,不时会因皱眉停顿。

    习惯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十三郎算不上画师,但也不是一无所知,因此当他看到一些妙处,心里总会忍不住要赞叹,或者不知不觉中去想。

    为什么这一笔走势中途?为何那一块涂抹更均匀?此处是不是因为岁月流逝而变淡,这座城池为什么会这般高?

    这些都是想,都是问,每一次必定换来剧痛,程度比刚才轻微得多,但足够打断记忆进程。

    凝目,皱眉,低头。

    抬头,凝目,思索。

    无奈,握拳,愤怒。

    平静,冷漠,之后重新开始。

    事实上到这时候,十三郎已经大半忘记了自己做这件事情的初衷,可说是有些茫然地重复着这些举动,就像一个被设好程序的傀儡,不断失败,又不断重复。

    看,再看,接着看,继续看,一直看。

    慢慢地,十三郎忘了自我

    忘我是一种境界,修行过程中常常被谈到,但不仅仅指修士,连凡人也包括在内。

    忘我不等于睡觉,简单解释一下,沉迷一道而不知外物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忘我。也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

    这样想是错的。

    真正的忘我,其关键不在于“忘”,而是“我”。不知外物不等于不知自我,沉迷也不是无思无想,恰恰相反,进入沉迷状态的人思维极其活跃。只是过于专注。

    判断忘我的唯一标准为:有动无思。

    以这种标准衡量,最低级的忘一点都不难,随时随地都能见到。比如,人人都会走路,人在走路的时候,可曾想过自己如何走路?先迈那条腿?

    答案是没有。也就是说,本能与习惯便可看成是忘我,只是比较初级。

    境界必有高低之分,忘我也一样。比如习武之人舞刀弄剑。经年苦修渐如化境,慢慢达到一种无思无想也能纵剑自如的时候,就是另一种忘我。

    这个时候的武者不需要招式,动作也不一定是那些练熟了的套路,而是能够任意发挥,举手投足,随意挥洒即显高妙。

    无招胜有招,说的就是这种。

    这还不是最高的。因为它需要大量练习与经验、甚至需要实际搏杀作为基础,对一个刚刚练剑的人讲解无招。绝对误人子弟。

    无招很高端,但还不是真忘我,否则不会持剑杀敌保护自身。既然眼里还有敌我,就证明其所忘记的并非全部,而是有所筛选。

    真正的忘我,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状态。难以描述,只有模型。

    挖掉眼睛去看世界,假如视力还在,就是忘眼。

    砍掉双手触摸世界,假如感觉还有。就是忘手。

    挖出心来感受世界,假如灵觉尚存,就是忘心。

    所有这一切相加,就是忘我。

    也就是说,第一重忘我可以变成最高的那一重,前提是把双腿砍下来还能正常行走。

    有动,无思。

    十三郎看着那些画,一笔一笔的看,其实是从第一步开始,让这种动作变成本能,之后进入第二重,眼中有画,心中无思。再下去,他要做的就是把眼睛与脑海分开忘我因具体的事情而不同,但就看画这件事情来讲,忘眼即等于忘我。

    当他做到这件事,那副画的记忆就不再储存于脑海,而是在眼里。就像人类行走时一样,“走”这种记忆存在与双腿,存在于每一滴血,每一条筋,每一个分子。

    很艰难,但他一步步的迈进着

    时间流逝,时间从不停顿,时间在视线外溜走,时间催动十三郎的脚步。

    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十三郎日渐消瘦,身形依旧纹丝不动。

    八个月后,胭脂鸟悄悄飞出来,身体散开如一层灵膜将十三郎包裹起来;身在其中,十三郎的身体失去重量,垂直“飘”在空中。

    强悍如他,竟也需要考虑要节省精力。

    三年两个月又十七天,在经历上百万此剧痛后,十三郎的视线从第一幅画上移开,眼里多了一座城。

    胭脂鸟一直留意着十三郎的情形,此刻如火浪轻轻推动,将十三郎送到第二幅画前。

    第二幅是门。

    毫无疑问,这种线条简单的画看起来省力得多,十三郎只用了十天就把它看完,随后去往第三幅。

    第三幅是人,三名甲士,一名黄袍主官。

    人比城池小得多,但就作画而言,人是最难出神的“景”,同样道理,要看透一个人也不容易。

    十三郎没有理会难易,他像看“城”一样看着他们,像看“门”一样看着他们,神情没有丝毫变化。

    假如不是忘我,此时十三郎一定会发现,画面中的四个人,有两个会让他觉得熟悉。那种熟不是面容,不是气质,当然更不是衣着神通;那是一种感应上的熟,比如梦里,比如幻想,再比如前尘。

    人虽复杂,终究不像城池那样一砖一瓦都需要细细的描,十三郎用了七个月零五天看完那四个人,去向第四幅,第五幅。

    门栓门鼻儿都不难,十三郎总计才用去二十六天,转身朝第六幅而去。

    那是一把锁,一把曾如刀阵翻滚的锁

    (未完待续……)

第一二四八章:目空一切(敬盟主:念尘风)

    站在第六幅壁画前,十三郎没有马上开始看画,低头默默沉吟。

    沉吟不做思考,十三郎神情平静,此前已很少因为头疼而锁眉;同时他也极其憔悴,双眼均有血丝,苍白的脸上透出几块病态的红,精神消耗巨大。

    他需要休息,但没有时间。

    虽不知道具体过了多久,但他能够感应到胭脂鸟的焦虑,大概明白自己已经看了很久。除此外,十三郎知道自己的身体,如非长时间透支精力,断无可能如此疲惫。

    忘我也会累的,只是忘记的时候不知道,一旦停下来,疲惫就像潮水反扑过来,难以负荷。

    十三郎并未停留太久,当身体稍稍得到舒缓,僵硬的脖子放松之后,就再度抬起了头。现在的他,想完全恢复状态,需要长时间调息打坐甚至睡眠才能做到,既然没有时间,不如坚持下去。

    这些东西不需要思考,仅仅一个念头闪过就能明了。十三郎不再考虑什么,抬头,视线准确地落在图案一角。

    看过五副壁画之后,十三郎抬头的动作分毫不差,视线精准到极点。

    “轰!”的一声,刀绞般的感觉再度传来,十三郎双眉瞬间连成一条线,面孔抽搐。

    那真的是一座阵,一座外形如锁的大阵。

    一线一刀,一顿一符,每道条纹皆有玄机,并带重重森严。

    这还只是画,假如那把锁真在眼前。效果将会如何?

    假如开不了那把锁,试图以外力强行破去的话,将会承受怎样的反击?

    无论金乌还是四足,包括他内心觉得实力最强的涅祖,当其投影之身站在面前,充其量能与这副画相比。这就意味着,单单这把锁,假如实物摆在眼前,其内里包含的力量就强过真灵,且是状态全盛的那种。

    当然画毕竟是画。不能像活物那样蹦出去杀人。只要不去招惹它、不去看,或者像十三郎这么看,这副画也就是一副画,看不出什么特别。十三郎之所以痛苦难耐。是因为他现在受到龙族祝福的折磨。丝毫用不得脑;而在看到画中的那只锁的时候。不管懂不懂阵法,都难免会有神智牵引,被动想一想。

    想不明白。但是肯定会想,偏偏十三郎不能想,于是就要吃亏。

    忘我境内,十三郎在想与不想之间挣扎,脸色阵阵变幻中,其视线在壁画之上艰难移动,一寸一寸,一步一步,缓慢而坚决地走。

    画幅巨大,视线缓慢,且要在剧痛煎熬中来回很多次,进程之艰难可想而知。

    什么叫蚂蚁搬山?这就是。

    他甚至不能叫,不能咬牙,不能发狠;无论痛得多么狠,心里多么苦,身体多么难熬,十三郎都必须保持平静,当那些不存在。

    他只需要看,只能看

    七年。

    零头不计,十三郎足足看了七年,才在眼中印出那只锁的模样,没放过一丝线条!

    七年后,十三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