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本印象-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京的雅叙园是专门举行婚礼的大饭店,装饰很华丽,最让我惊叹的是厕所。除了必不可少的香味外,更因其小桥流水、修竹扶疏。关键时节,眼前掠过一倩影,不免胆颤心惊。据说,借〃扶疏〃的修竹作屏障,此创意得之于江户时代的便所;不过既已置身于现代化大饭店,自是不能不着力〃雅化〃。此厕所大受赞扬,我却甚不以为然,以为其俗在骨。我喜欢虽也修饰但不大夸张者,比如京都的〃天喜〃:顾客酒足饭饱,穿上木屐,在因灯光昏暗而显得有点幽深的小石板路上走十几步,来到干净得不必要使用香料的便所,那里甚至可以看得见星星、听得见虫鸣。 

  倘若不是像我这样吹毛求疵,日本的厕所其实值得称赞。受那场争论的启发,旅行时颇为注意各地的厕所,除了东京高尾山上寺庙外的一处,居然未见特别污秽者,听说北海道还有专门评点本地各处厕所的书籍,可惜我没见到。不过,确实发现好多公共厕所的建筑风格很特别,看得出设计者挺用心。家用厕所里层出不穷的各种小玩意,更是提醒你日本人在此〃无关大局〃的小事上所花的功夫。 

  记得夏目漱石曾将每日如厕作为人生一大乐趣,谷崎润一郎则称日式厕所为日本所有建筑中最有情趣者,其《阴翳礼赞》中有这么一段充满诗意的描述: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日本印象>正文回目录
第27节:沟道不通
作者: 陈平原

  虽然日本式的茶室也很不错,但日本式的厕所更是修建得使人在精神上能够安宁休息。它必定离开母屋,设在浓树绿荫和苔色青青的隐蔽地方,有走廊相通。人们蹲在昏暗之中,在拉窗的微弱亮光映照下,沉醉在无边的冥想,或者欣赏窗外庭院的景致,此情此景,妙不可言。 

  谷崎君反对西洋厕所的铺瓷砖、安抽水马桶和净化设备,以为在那样通明透亮的地方解裤子,实在丑陋不堪,因而反过来故意渲染日式厕所的风雅与清幽。但谷崎君只说了厕所〃雅〃的一面,而不涉及其〃俗〃的一面,比如说如何处理雅人留下的不雅的排泄物,以及其先天具有的臭味。还有,对于没有自家〃庭院〃和〃绿树浓荫〃的平民百姓来说,谷崎君的设计未免过于奢侈。东京的〃深川江户资料馆〃里,有一座复原的江户末期庶民的公共厕所,附在本造的母屋边上,有顶盖故能避风雨,有灯笼故不怕黑夜。虽说够不上谷崎君的标准,但非常实用。对于拥有百万人口的江户城来说,处理年三百万石的排泄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实在风雅不起来达官贵人则又另当别论。 

  对比同时代北京的厕所,不难说明此等俗事之不易解决。孙殿起辑《北京风俗杂咏》中录有褚维垲的《燕京杂咏》,其中一首云:〃汾浍曾无恶可流,粪除尘秽满街头。年年二月春风路,人逐鲍鱼过臭沟。〃下有附注曰:〃都城沟道不通,二三月间满城开沟,将积年污秽戽街左,触鼻欲呕,几不能出行一步。〃阙名的《燕京杂记》说得更可怕: 

  京城二月淘沟,道路不通车马,臭气四达,人多佩大黄、苍术以避之。正阳门外鲜鱼口,其臭尤不可向迩,触之至有病亡者。此处为屠宰市,经年积秽,郁深沟中,一朝泄发,故不可当也。 

  屠宰市的积秽尚情有可原,都城之所以沟道不通,主要在于平日里一般居民付不起淘粪钱,〃故当道中人率便溺,妇女辈复倾溺器于当衢〃。居于荒山野岭或者深宅大院,如厕当不成问题。可对于庶民来说,解决〃臭气四达〃,比强求〃风雅〃重要得多。 

  遗憾的是,此事大不雅,历代文人避之惟恐不及,以至难得详细的记载。读书人很容易想到钱惟演的〃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也不难记得欧阳修的〃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归田录》),可很少人知道宋人厕所建筑怎样,味道如何。这也难怪,此事虽十分重要,确实无法归类。〃岁时风物〃说不上,〃礼仪职业〃也无关,即使是有心人,也不知该如何记载。说起来和〃衣食住行〃中的〃食〃与〃住〃沾点边(如今成套的住房或营业的酒馆都必备厕所),可明人高濂的《遵生八笺》中并列温阁、松轩、茶寮、药室,就是不设厕所;至于清人袁枚的《随园食单》,更不会考虑〃吃喝〃以后必不可少的〃拉撒〃。近人李家瑞编《北平风俗类征》,好不容易收录了几则关于厕所的文字;只是无法归类,最后只能因其中一则提到雇人淘粪〃必酬以一钱〃,勉强将其归入〃市肆〃编。其实李先生心里肯定明白,厕所并非完全服务于商业往来。 

  说来惭愧,我对于中国厕所的建筑特色,至今仍很茫然,无法与谷崎君对谈;至于对其除臭方法的最初了解,竟得之于一部大雅书。《世说新语》述石崇入厕,十余婢侍列,且〃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王敦不知公主厕所漆箱里的干枣是用来塞鼻子的,竟〃食遂至尽〃,闹出大笑话。以干枣塞鼻,原料倒也不算太贵,就是感觉憋气。至于〃甲煎粉〃、〃沉香汁〃为何物,我没作考证,就怕弄明白了也买不起。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先人肯定也很重视如厕时的舒适感,只是因此事〃不雅〃而很少形诸笔墨,害得后人无从模仿或改进。此乃一大憾事。 

  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厕所,是否比同时代的中国厕所优雅舒适,在找到确凿证据以前,不敢妄下结论。倒是十六世纪来日的葡萄牙传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LuisFrois,一五三二一五九七)所著《日欧比较文化》,让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日本的〃厕所文化〃。既然是比较,主要着眼于差异,凡事皆两两相对,不免略有夸张;不过据日译本的注释,所记也还大致属实。略去欧洲人的习俗(读者不难反推),日本人的特点是:厕所在房前,对谁都开放,蹲着大便;有人为买粪尿付出大米和钱;把人粪投入菜园当肥料。除了公共厕所不大普遍外,后三点与中国没有任何差别。在很多偏远的地方,人粪至今仍是菜园的主要肥料。七十年代初期我在粤东农村插队时,生产队经常派人上城买人尿。至于〃蹲着大便〃,更是无伤大雅,首先想起的例证是废名《莫须有先生传》中的名言:〃脚踏双砖之上,悠然见南山。〃 

  把〃大俗〃和〃大雅〃凑合到一起,废名此语略带调侃的意味。周作人在《入厕读书》中,曾抱怨北京那种〃只有一个坑两垛砖头,雨淋风吹日晒全不管〃的茅厕。此等去处,倘遇风雨,实在难以〃悠然见南山〃。个中滋味,下过乡插过队的,大致都能领略。没有屋顶的厕所,偶尔也有好处,比如〃观风景〃。可比起日晒雨淋的不便来,这点〃风雅〃我宁肯牺牲。 

  谷崎君大概没有真正在〃粗野〃的乡间生活过,才会在《关于厕所》中提出如此过于〃风雅〃的设想: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日本印象>正文回目录
第28节:重要文化财
作者: 陈平原

  总之,厕所最好尽量接近土地,设在亲近自然的地方,例如在野草丛中,可以一面仰视青天一面排泄。类似这样粗野、原始的厕所,最叫人心情舒畅。 

  这样〃粗野、原始的厕所〃,我有幸光顾过,可惜心情不甚舒畅。小时候生活在大山脚下,那是一所农校的宿舍区,几十家住户,厕所则只有五六个位子,且颇为污秽。于是,每天清晨,我都跑到离宿舍区四五百米远的竹林里〃方便〃。竹林很大,可以不断转移,排泄物也自有野狗和屎壳螂来处理。如此〃风雅〃的去处,实有诸多不便。一怕风雨,二怕黑夜,三怕肚子不争气,四怕〃莫道君行早〃……每念及此,不敢随便附和谷崎君的大雅主张,还是老老实实当我的〃俗人〃好。 

  其实,谷崎君也只是说着好玩,并没真的希望恢复露天厕所;要不,就不该大谈京都、奈良的寺庙里那些古色古香、洁净无瑕的厕所如何可爱。据我所知,那些厕所都有挡风避雨的设施。周作人的《入厕读书》和《读戒律》,均提及印度先贤十分周密地注意于人生各方面,包括入厕的各种规定,没有故作姿态,全都入情入理。以前游寺庙时,只顾观赏佛像之庄严,从没想到注意其厕所。此次东游,在京都的东福寺,第一次看到昔日〃东司〃之辉煌。东司也叫东净,乃禅林东侧的厕所。东福寺的东司建于室町时代(十五至十六世纪前期),现为国定的〃重要文化财〃。此东司长约三十米,宽约十米,其建筑风格虽不如被定为国宝的三门华丽,却也质朴中透出一种庄严。与周围的三门、大殿、禅堂相比,一点也不觉得寒碜。如果不是特别说明,游客大概很难想像,那么漂亮的建筑竟是和尚净手之处。 

  《水浒传》中大英雄鲁智深,委身东京大相国寺,只当了个与〃管饭的饭头,管茶的茶头,管东厕的净头〃并列的〃管菜园的菜头〃。照知客的介绍,〃菜头〃也罢,〃净头〃也罢,都是〃末等职事〃。〃净头〃职位虽低,工作却甚为重要。想像施主正在大堂虔诚礼佛,忽从附近的东司飘来阵阵不雅的味道,该是多么扫兴,说不定大笔奉纳就此落空。很想知道,古时的净头是如何〃化俗为雅〃的;几十个位子的大厕可不是容易管理的。不知是出于保护的目的,还是没人对此感兴趣,东福寺的东司并不开放。我只好踮起脚尖,从窗户往里窥探。除了排列整齐的几十个土坑外,就是一幅解释性的绘画。画面上,如厕者之间没有屏障,感觉似乎有点不对:精通人情物理的和尚,不该让人们互相观看排泄时的丑态。 

  回家翻书,果然不出我所料,《摩诃僧祗律·明威仪法之一》有云:〃屋中应安隔,使两不相见,边安厕篦。〃厕篦也叫〃厕简〃、〃厕筹〃,乃大便后用以拭秽之木竹小片。厕所边上插着木竹小片,这情景我还依稀记得。能用自身经历印证千年古书,真说不清应该是喜还是悲。 

  一九九四年八月二十三日十八时完稿于蔚秀园 

  【附记】 

  十年前在五台山买关于佛家戒律之书籍,被拒绝;理由是此等〃内部文件〃,不卖给在家俗人。大约是五年前,在家乡潮州开元寺,请到唐道宣律师删定、近世高僧弘一法师手抄之《四分僧戒本》,自是大喜过望。写完小文,忽忆及此书,取出翻阅,叹服佛家之体贴人情物理。规定〃不得生草上大小便涕唾〃,〃不得净水中大小便涕唾〃,〃不得立大小便〃,自是体现其〃勿使余人恼〃之慈悲情怀;可接下来都有一句〃除病,应当学〃,即特殊状态下可以变通。僧人也是人,〃慈悲〃既及于俗人,当然也及于僧人,故不作〃过甚之辞〃。 

  后记 

  将社会与人生比作〃大书〃,图书馆里收藏的,也就只能定义为〃小书〃了。借〃大书〃参悟〃小书〃,或者以〃小书〃品味〃大书〃,此乃读书人的常态。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或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常被世人挂在嘴上,真正落实起来却不容易,弄不好大书、小书全耽误。抱着名胜词典,口中念念有词的游客,或者按图索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专家,我都深表钦佩,又都略感遗憾:其开口见喉咙的观赏思路,以及过分僵硬的阅读姿态,都显得不够〃优雅〃与〃洒脱〃。 

  〃阅读〃这一行为,在我看来,本身就具备某种特殊的韵味,值得再三玩赏。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这种兼具手段与目的的〃阅读〃,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即便是擅长读书者,也常有状态欠佳的时候。我不大相信苟能立志,读书便与〃天时地利人和〃无关的说法。在一个恰当的时空,碰到一个契合你心境及趣味的阅读对象,而且你有足够的时间及知识准备来仔细品尝,这样的机遇并不常有。 

  作为〃专家〃,我还会埋头书海,皓首穷经;作为〃游客〃,我又常天涯海角,走马观花。后者太飘浮,前者太沉重,都不是理想的阅读状态。有时突发奇想,如果给我一年时间,允许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完全凭个人兴趣读书,那该多好!对于积蓄无多、当不起隐士的现代人来说,这一本来极为平常的阅读方式,反而显得有点近乎〃奢侈〃。 

  不过,老天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还是来了。 

  在日一年,除了继续专业研究,更多的时间和兴趣集中在我所不熟悉的日本社会与文化。坐在东京街头随处可见的小酒馆里,与日本朋友畅谈上下古今、〃东西〃〃南北〃;或者大太阳底下,与妻子骑单车在京都的大街小巷里游荡,迷路时再掏出地图确定方位,这种感觉真是好极了。就像钻到邻居的花园里胡乱转悠的小孩子一样,出于好奇,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