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不落大中华-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海又重新回到了江边的一个土垒之上,侧耳倾听,但仍只能听到那哗哗的江水声,但他知道,对方并没有离开,他们肯定还在附近转悠,等待时机,然后再伺机狠狠的咬自己一口。他吩咐士兵加强巡逻,严防对方再耍诡计。现在他的心里只是在默默的祈祷,希望这恼人的大雾尽快散去,因为他设在土垒上的大炮全是五千斤、一万斤的重炮,远比那些舰船上的千斤小炮和拂朗机的射程远,只要大雾一散,对方就别想占到一丝便宜!

    也许是黄得功的诚心感动了上天,也许是来自西伯力亚的冷空气到来,一阵强劲的北风吹来,将那立于土垒之上的军旗吹的猎猎而起,同时也将江面上聚集着的雾气吹散开。黄得功兴奋的喊道:“哈哈!天助我也!这下我看那些中华革命军的水师里的王八蛋还能耍什么花招?”

    但当大雾最后完全散开的时候,图海又楞住了,因为就在刚才还大雾迷漫的江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出现在了他的眼前。他张大着嘴,难以置信的看着江面,“我的老天啊!从哪儿冒出来的这么多的船啊?”他心里暗暗惊叹了起来,眼睛都瞪直了。

    只见对面的这支庞大的舰队分成两支分队,一支在东面,而另一支则在西面,两只舰队都顺着运河航行而上,每支船队各有约百艘大船,而更多的小艇则蚁附在那些大船的周围,当两支船队汇合的时候,千帆竞,百舸争,场面蔚为壮观,这种难得一见的情景足以让图海目瞪口呆。更让他感到新奇的是,在这些大船之中,居然还混杂了三五十艘样式古怪的帆船,它们的船身光滑,船头尖削,每艘船上均有两根或者三根高高的桅杆,桅杆上挂着的也不再是硬帆了,而是两张或者三张白色的船帆,在一些船的船头还挂着一块三角形的帆,而船舰的船身上,都抱着铁皮钢甲,看起来非常坚固。图海不知道的是,这些船舰有好多是中华革命军俘虏郑家水军的船舰,郑家水军里什么船舰都有,原来的大明朝的船、葡萄牙人的船、荷兰人的船还有好多从亚洲其他国家或*或买来的船只。

    那两支船队各行驶了一段距离之后,便又调过船头,向着相反的方向驶去,而且越走离长江北岸就越近,丝毫没把图海的大炮放在眼里。“我滴神呀,中华革命军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强大的水师了?混蛋!让你看看老子的厉害!”图海心里想道,他转头下令:“命令所有大炮开火,一定给我把他们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轰隆声响起,几十颗炮弹落到了那些舰船中间,大多数掉进了江里,只有几发炮弹击中了几艘舰船,但实心弹除了只在那钢铁外衣的船舰身上留下几个凹凸点之外,并未给其造成多大的威胁。看到图海的大炮数量稀少,那些舰船的胆子更大了,它们不仅不退,反而又向江边靠拢了数十丈,并开炮射击。

    此时,图海终于看清楚对方的旗帜了,只见每艘船的最高的桅杆上,都挂了两面旗帜,一面是红旗上绣着金色“中华”两字,而另一面则也是红旗,旗帜上写了个大大的“张”字。

    图海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哪个中华革命军的水师将领姓张,他一边命令大炮继续射击,一边冥思苦想,在记忆的深处搜索着那些自己熟悉的将领。

    图海的舰队也开始出动攻击,对方的舰船炮多,但在这种距离的对抗下,船舰炮火不占优势的满清水军不能取得优势,反而有几艘船的船身被中华革命军连串的炮火打裂,江水也涌进了船里。看到自己不能取胜,图海立刻派舰队迅速向后退却,直到中华革命军舰队大炮的射程之外。

    过了一会,图海看到中华革命军的舰船开始撤退了,看来他们是专门对付清军水师的,满清军的水师一撤退,因为铁链拦截的原因无法追击,中华革命军的水师舰队也撤退了,看着那些撤退的舰船,图海得意的笑了笑,自言自语道:“看看是你们厉害,还是我厉害!我看你们就是一群水上的小蟊贼!不会打水战,哈哈哈!”他笑了一会儿,忽然停住了,猛然想起一事,道:“小蟊贼?贼头子?难道是中华革命军的副司令张华汉?”

    图海对中华革命军陆军的将领们并不熟悉,在图海的印象里,自己似乎也从来没有专门去了解了一下中华革命军的那些所有的陆军将领。黄得功也是在与别人谈话时偶然间听到过一些中华革命军将领的事,只知道很多人都是泥腿子,后来被中华革命军重用,他实在想不起来除了张华汉还有哪个中华革命军的著名将领是姓张的。

    “嘿嘿!张华汉呀张华汉,你个指挥陆战的人来打水战始终成不了大气候,除了偷偷摸摸的偷袭别人之外,就没什么本事了!”图海心里寻思着,也没有去想人家一人未损,他却沉没了七艘军舰和伤了两艘战船,岸上的土垒炮台也被掀翻了,满清军士兵死伤多达七八百人,他见中华革命军的那支舰队越走越远,终于沿着运河退向了长江方向。

    见威胁已经暂时解除,图海舒了口气,他走下土垒,吩咐副将带军士们将损坏的土垒尽快修好,随后便回到了水军大营。一回到水军大营,他就赶紧让师爷给扬州的达哈里写信,让他尽快送三十门大炮过来,因为他突然觉得自己带的大炮实在是太少了,而他从达哈里前几天给他的信中得知,达哈里已经从各处搜集了近八十尊大炮,全部都架在扬州城墙上

    小城山人祝大家龙年龙运发龙财!谢谢大家的支持,book。/book/141602。html麻烦大家请到纵横中文网来申请个用户名给我多多点击、多多收藏、多多票票、多多捧场,谢谢大家了,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写作的动力,小城山人在此感谢大家的捧场,并保证不休息一天,不断更一天,作品绝对不会太监。感谢兔子乖乖1对我的打赏支持谢谢你。我的QQ群207075092名称是小城山人读书会,大家有意的请加入,进的时候写我的作品名称我就会添加大家,再次谢谢!

第九十五章扬州风云

    就在满清水军主将图海为大炮而苦恼的时候,扬州城的达哈里也在苦恼,他是在为粮食而苦恼。派去抢粮的人都回来了,他们的收获少的可怜,只弄到了上万斤大米和十几万斤杂粮,而这些粮食对于城内的数万军士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何况城中的居民和“难民”人数更多,总不能还没有用他们就让他们全饿死吧,那样不但费了半天事白费工没法用他们守城了不说,一旦发生乱民叛乱,连扬州城恐怕都得被乱民占领。

    现在城里的粮食就完全靠以前的存粮了,而且城中的粮店全部都关门了,经过达哈里的调查,这些粮店的粮食确实已经卖光了,并不是他们想囤积居奇。看着府库里的存粮一天天的减少,达哈里欲哭无泪,根据他的计算,按照这个速度吃下去,城内的存粮仅够两个月的消耗,两个月后,城里就没有一颗粮食了,那些有存粮的大户也许还能多撑几天,但那些难民和城中的贫民就会立刻断炊,那么“易子而食”的惨剧上演达哈里倒是无所谓,可就怕乱民*,那样的话可就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为了能够多撑几天,达哈里下令将他们赶进城里的变成了“难民”的村民们喝粥的粥厂的开厂次数减为每两天一次,同时加强日常的巡逻,以控制城内的局势,防止出现混乱。不过,这种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因为城内的那些“难民”们每两天靠着那一碗没有几粒米的稀粥活命,大多数人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干别的事情了,整天除了躺着还是躺着,偶尔那么几个壮汉想有所反抗,但满清军屠杀了几个人后有效的威慑了他们。

    达哈里筹粮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向图海求援,因为他知道,因为依靠水军的便利,图海随军带了很多粮草,如果能从图海的大营调些粮食过来的话,还是能够解燃眉之急的,而且图海的水军经营多年,在土垒炮台包围的水寨里还囤积了大量粮草,如果能从那里运来粮食,那么扬州城的粮荒就能解决了。不过图海的水军与扬州路途不算近,而他的水军军队又不多,路上运粮实在太危险,所以图海在收到信后,只是答应从军中调些粮食,但什么时候能运到就不能保证了,由于陆地上遍地都是中华革命军的民兵部队,所以只能派船走水路去扬州给达哈里送粮食。

    为了稳定军心和保持军队的战斗力,达哈里并未减少手下军队士兵的配给,没有饷银要是连饭都成问题那他就完蛋了,但现在的情况也渐渐的变坏了,有的部队已经开始杀马加餐了。现在达哈里倒有点期待中华革命军赶快进攻,以结束这种无聊的等待,但那中华革命军的部队南面有不少,北面也很多,可就是不动,似乎他们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踏青的。

    又过了一天,根据最新的探马汇报情报,北面有一支中华革命军的队伍向着西南方缓慢的前进,当到了丁沟村以后,那支军队就再也不动了,就把大营扎在这个离扬州城不到七十里的小村子里,每天练兵,但就是不动。

    另一个让达哈里感到不安的消息是,那些派到西边去抢粮的人空着手回来,有的干脆就回不来了,而且他们报告说,在西方一百多里处,来往的行人断绝,似乎发生了什么异常情况。达哈里听后一惊,他猜测可能有一支大军正从西面悄悄的赶来,有可能想与北面的那支中华革命军来夹攻扬州城。探马派出去了,但他们还没有传回任何消息,这就让达哈里更担心了。所以每当手下那些斗志昂扬的部下将领向他请战,去战那北面不知道是谁带领的中华革命军时,都被达哈里拒绝了,他可不想让扬州城因此而兵力空虚被中华革命军钻了空子。

    这天,达哈里正在清点府库中剩余的粮食,忽然卫兵来报,说有一人前来求见。达哈里随着卫兵回到衙门,这才发现来人竟然是图海的一名侍卫,那名侍卫立刻将图海的要炮和说明张华汉在中华革命军水军船队上指挥战斗的信给了他,看到图海要炮,他心里暗暗憎恨,悔恨自己对图海说自己有多少门大炮,但是问人家要粮食人家给你,你不给人家炮就说不过去了,他对那名侍卫说道:“告诉你家将军,运粮船一到,卸下粮食就给你们把炮送上运粮船。”

    张华汉正在军帐内与一帮军官们推演攻城战法,这时他的亲兵报告有人找他,他立刻出了军帐,看到是特别行侦队负责人刘小六。

    张华汉带着刘小六进了旁边的营帐内,刘小六待卫兵走出营帐门,立即向张华汉抱拳行礼,道:“属下刘小六拜见首领!”他也是太湖出来的,算是老人了,自然知道张华汉的底细,也算是张华汉的亲信了。

    张华汉笑了笑道:“哈哈!这么久没见到你,你怎么忽然客气起来了?怎么样?现在你的人发展的如何了?”

    刘小六道:“托总首领的洪福,我的人自入扬州城以后,一切事物皆顺顺当当,不仅外围弟兄多了几倍,而且已经在江淮附近一带扎下了根,许多城里都有咱们的产业,就比如这扬州城里就有本堂的七间客栈、八座赌馆,另外还有三个青楼投靠了咱们。现在我带的队伍每月的收入除去各项开销以外,还能节余五千余两,弟兄们的日子也很红火,他们都心里乐和着呢!”

    张华汉听完,淡淡一笑,自己坐在椅子上,然后指着身边的另一张椅子说道:“别站着了,快坐下。”刘小六道:“谢总首领赐座!”说完便规规矩矩的坐了下来。张华汉问道:“你刚才说你们赚的钱很多,但我问你,我交给你们的任务办得怎么样了?你们该不会光记着捞钱了吧?”刘小六说道:“总首领的命令属下们怎敢忘记?我本来在扬州,听到消息您带队要打仗,就立即过来见总首领来了,开始得到消息您在运河上,但不料那运河的的江面被满清水师封锁了,我只好绕道,结果找到咱们的舰队后却发现你不在舰队里,是在这里,所以耽搁了些日子才来到这里找到您。我的部下离开杭州北上以后,一到南京,我们就开始四处活动,看看哪里在征兵,哪个满清官员在招募家丁。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已经有一百多个弟兄混进了各将领官员的家里,甚至连达哈里的府中都有我们的一个弟兄,不过他是厨子,得不到什么重要的情报。”张华汉兴趣盎然的问道:“哦?达哈里的家里有我们的人?他是哪里人?什么时候进的特别行侦队?”

    刘小六道:“他是苏北一带的人,祖上世代都是厨子,烧得一手好菜。前两年的时候,我去苏北办事,正好遇到他被几个青皮殴打,我出手相救,从此他就跟了我,也算是我手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