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盛世-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朱由检,一听就火了!老头玩的够高端的啊!他这是要告诉朕,他愿意用银子恕罪!却也是在告诉朕,他不怕朕!让朕不要跟他再玩心眼!否则就是个鱼死网破!否则,他就是死,也不让朕顺利的完成权力交接!更何况是这个大兵压境,内忧外患的当口!“老瘪三!老子,皇帝老子不生气!”

什么?王承恩听皇帝骂了一句,猜想应该是骂人的话,却没有听太懂。心想,你不生气,怎么把毛笔都折断了啊?

大冬天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足足吃了两个冰西瓜,这才将火气给压了下来,否则,他怕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火气,去让人将魏忠贤给砍了!魏忠贤七十万两银子都能够拿出来,当然不会差这一两银子,他这一方面是做给百官看的,一方面是做给自己的同党看的,看见没有,老子还是牛逼!皇上拿我也没有辙!

但他必须在这个时候咽下这口气!他知道,魏忠贤是在故意刺激他!激怒他!用这样的方式试探皇帝的心思!这招看上去幼稚,却非常的阴险!皇帝如果为了一两银子跟他翻脸,那会显得心胸狭窄,而且也不会论罪!皇帝要是什么都不说,会让人在背地里笑话他这个当皇帝的没有政治嗅觉,不是他老魏的对手!

吃完西瓜,崇祯皇帝朱由检自己先笑了。

王承恩以为皇帝是气糊涂了!劝慰道,“皇上,要不然,干脆让御林军将老家伙抓住杀了!要不然就抓起来,要不然就把他赶走,赶到凤阳去守皇陵!”

朱由检吐出一粒西瓜子,这大冬天能够吃上西瓜,在现代没有什么,在古代,那至少是大地主阶级才能够享受的事情了!而皇家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大地主!

“传旨百官,传旨说魏忠贤捐款的完整经过!要详细,要具体如实!另外加上一条,最后是天桥下面的乞丐出了一两银子,替魏忠贤将那一两银子给补上的!将乞丐的名字,排在他魏忠贤的前面!将两个人的名字,一起流传天下!”

王承恩也忍不住笑了,“高!皇上,您这招太高明了!实在是高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汗,这马屁拍的,让他想起来一个著名的抗日电影!

当天,权倾天下的魏公公就中风了,当然,是轻微的,人家这脸皮,也不可能因为这么点小事就气死!

“我操他朱由检全家祖宗十八代!”魏忠贤的脑门左右各贴着两张狗皮膏药,对着面前的镜子大骂!两个老眼高度凸起,样子有些吓人!

浑身光着的客巴巴,缩着头躺在被窝里面,“行了行了,你都骂了一天了,也不嫌累?”想着崇祯皇帝英俊的面容,不禁的脸红了。

魏忠贤扭过头来,咬牙切齿的拿过一根拐棍,“怎么的?看上皇帝了?别做梦了!他可不是吃你的奶长大的!不会跟你那啥!”说着将拐棍伸入被窝中运动着!

边动,边用破锣嗓子嚷嚷着,“朱由检!只要你不杀咱家!咱家就跟你走着瞧!你是有权吗?老子死也要拖着你朱家王朝一道死!咱家让你知道知道,这太监也能够把持朝政!太监也能够一手遮天的意思!”

客巴巴挺着身子,双手用力的握着自己的一对丰满,在被窝中大叫着啊啊啊。心里却在喊着,“皇上!用力啊!”

闭着眼睛,挺会享受。

崇祯皇帝朱由检,一个侧飞,1800度的旋转着,用力的将尚方宝剑插入了一棵大树!

“好啊!”王承恩跳着脚的拍巴掌,“皇上这套剑法,那真是动若蛟龙!行云流水啊!”

朱由检将剑鞘扔给王承恩,“以后再这么拍恶心的马屁,也是欺君之罪!”

王承恩吃了一个干瘪,吓得连忙收住了马上要喷涌而出的大段马屁!“皇上,上朝的时间到了。”

朱由检从太监手里接过一瓶西瓜汁,他现在很懂享受,没有饮料,就让人用各种水果榨汁!其中,他最爱喝的西瓜汁和冰糖雪梨,那成本虽然高,却比现代的垃圾食品好喝又有营养,原先朱由检一顿饭的标准是三十两银子!现在被朱由检改成了一百两银子一顿饭,这一顿饭,足够普通百姓一家吃三年的啊!不是说朱由检开始不节俭了,而是他想通了一件事情,自己两辈子辛劳困苦!换来的是什么?国破家亡!穷困潦倒!得换一个活法了!省钱,同样是无能的表现,大丈夫应该想着如何挣钱,而不是想着如何省钱!

尤其是在吃穿方面!连吃穿都无法超过那帮子贪官污吏,世袭王爷,自己一个当皇帝的人,凭什么要比这帮蛀虫过的苦?

“对了,那个魏忠贤有什么反应啊?他的同党又有什么反应?”崇祯皇帝自己从一个太监手里拿过了干净毛巾,擦了擦脸。

“称病了,他也没有什么新鲜花样。”王承恩笑了笑。

朱由检嗯了一声,“让他就这么一直称病,将魏忠贤和客巴巴的府邸围起来!不许进出!不关,也不杀!不让他们再和外界接触,他的职务不动,让他那些干儿子继任!秉笔太监嘛,交给曹化淳,东厂交给许显纯!给他这俩干儿子,大家都有台阶下。对了,今天下朝,让这俩人到上书房来。”

王承恩应了一声,虽然弄不太明白,皇帝为什么到了这个时候,还是要软禁这个已经没有多少用处的魏忠贤和客巴巴,尤其是那个客巴巴!难道皇上真的看上了一个快四十岁的女人?还是这样下贱的一个女人!

今天的早朝,气氛格外紧张!森森大殿,鸦雀无声!

王承恩高声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朱由检悠然自得的坐在御座上面,看着下面一帮弓着身子的半百老头,无论哪个朝代,都讲究个论资排辈,能够进入朝堂,至少是四十开外的人了,而五六十岁是主流,七十多岁的也有十多个!

这就是大明朝的朝廷,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领着一帮爷爷,统领整个天下,也许不是整个天下,实际上,这个天下,只有四十分之一是在朱由检手里的!

为什么说只有四十分之一!就拿这准备发往三边的二十万石救济粮,后世史书明确记载了这事,实际到了灾民手中的救济粮,还不足五千石!粮食都到哪里去了,被一层层的官员,逐级搜刮,到了老百姓手里,不就是四十分之一了吗?所以说,朱由检如果光是坐在这御座上面管理这个天下,就是四十分之一的天下!汉人虽然是满人的一百倍!但是朱由检实际能够动用的汉人力量,也就是两倍半的样子,还不说这两倍半,还要去打内战!而且从实际出发,这两倍半的汉人,也没有那些草原上面的游牧民族能够打仗的!

两个半的汉人,能不能打赢一个满人?朱由检没有把握,但他并不是太着急,现在的朱由检早想开了,不管怎么说,他还能够再活十七年,是肯定的,总不至于,自己重活一次,比上一次还不如吧?

“皇上,微臣有事启奏。”短暂的沉默过后,一个言官跳了出来。

朱由检平淡道,“说。”

“微臣弹劾信任马营卫卢象昇,此人嚣张跋扈,劣迹斑斑!……御林军绝对不能交给这样的人去管啊,微臣已经列举了此人罪证四十条!请皇上圣裁!”那言官说话之时摇头晃脑,要不是朱由检早有圣旨,今后议政都用白话,估计一个人能够说两三个小时的。

朱由检将身上的尚方宝剑解下,放在了御座边上,“首先,他不是什么马营卫,是朕的御林军将军,正式编号叫做近卫军第一师!他是一个师长!其次,朕希望今天议政的主要内容是平定三边,阻挡皇太极入关掳掠,还有派人去平定山海关兵变。”

众大臣还是第一次见到朱由检这幅说话的调调,都在心中一惊!三个辅政大臣是早已见识过了,倒也还好,众官则被皇帝的气势给压了一压,这气势是看不见的东西,过去的朱由检,虽然勤政,却从来不曾拥有现在的气场!这是百年政治积淀下来的沉稳!

众大臣一阵轻声的骚乱,刚刚奏报的言官则仿佛当众被皇帝打了一个嘴巴,哪里挂得住面子?“皇上!国有奸臣!微臣自当拼死直谏!为国尽忠!死而无悔啊!皇上!”

朱由检即使再沉稳,有阵子没有接触这样的说话方式了,还是有些受不了,“你放肆!卢象昇的事情,查无实据,即使是有问题,也要由朕裁决!由刑部兵部调查,没有调查,你就直接说人家是奸臣?你这是诽谤大臣!言官的职责,是说有根据的话,不是任意诽谤!今后对于诽谤罪要严厉问罪!”

又一个言官看见刚刚那言官被皇帝呵斥,马上站了出来,“微臣附议张有德的弹劾!”

马上又七八个言官站出来,“微臣附议张有德,请皇上对卢象昇进行查处!”

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下反而沉稳了下来,笑了笑,“真的不知道,你们这样的资质是怎么能够进入庙堂的!?朕的话,你们没有听懂是怎么地?朕说了今天议政的方向!还有,马上查处卢象昇?你们是什么东西?朕是你们的家奴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人多就可以随意的给大臣定罪是么?你们这是朋党干政!霍乱朝纲!”

随着朱由检的话,底下立时如同炸锅了一般!首先不说皇帝今天独当一面的霸气,就是这晴天霹雳的手段也够让人震动的!言官势力,那不是一天两天了!二百多年,从明太祖手里至今,敢这样对待言官的,这是第一个皇帝!即使是魏忠贤那样的一手遮天,也只能讨好言官,分化言官!

三个辅政大臣都是对看了一眼,谁都不敢说话!也都被今天这突如其来的场面给震住了,饶是成基命四朝当政!也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的场面!

张有德啊的一声大叫!“皇上!国有忠臣!不忘其国!家有孝子,不亡其家!微臣的话,就是天下言官的话!皇上这样对待天下言官,微臣只有以死明志矣!”

说完,砰地一声,在大殿上的柱子上撞死了!

朱由检拍了拍巴掌,“精彩绝伦啊!你们几个学学人家,你们要不然也撞死吧!”

本来那张有德撞死,大家都已经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哪里知道皇帝会有这样的评语马上给出?大昏君啊!

第0009章 千刀万剐六言官

几个言官站在那里,一时之间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张有德撞死,他们可不想要跟着撞死!但是皇帝的话,就是圣旨啊!皇帝现在让他们也马上撞死!

这……

八个言官迅速的分化成两个集团,三个言官怒声咆哮!“大昏君!呸!这天下,迟早要亡了在你这大昏君的手中!”

另外五个言官不住的磕头求饶,“皇上饶命啊!微臣失言了,微臣没有分清是非黑白!罔议朝政,微臣有罪,万望皇帝宽恕啊!”

其实,张有德忽然撞死,朱由检心里也是惊惧万分的!这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背后必定是有一个势力在串联!这是肯定的,如果真的逼的天下言官都起来联合罢官,那还真的不是一件什么小事!

明朝建立了历史上最为完善的监察制度与组织机构,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言官群体。按照明制,这个群体总人数一般保持在200人左右,为历代之最。

明代言官主要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大部分品秩不高,但政治地位极为突出。这是因为,从朱元璋开始,明朝统治者便从制度上赋予了言官广泛而重大的职权,如规谏皇帝、左右言路、弹劾百官、按察地方等,大凡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衙门、从皇帝到百官、从国家大事到社会生活,都在言官的监察和言事范围之内。

所以,明代言官身份独特,职权特殊,对明代的政治运作具有很大的威慑作用。而明代的言官在政治舞台上也确实声名赫赫,在诸多重大问题上都做出过震撼人心的举动,尤以对皇帝的规谏最为突出。如嘉靖皇帝沉溺斋醮青词,不理政事,御史杨爵痛心疾首,上书极谏,被下诏狱,备受酷刑,数次昏死,仍泰然处之。其他言官得知后即冒死声援,也付出了血的代价。由于言官对于皇帝的德行非常关注,那些游戏国事、昏庸不振、生活奢靡、长期怠政的皇帝就经常遭到言官的批鳞谏诤,以致于皇帝也怕起言官来。如万历皇帝一日在宫里演戏嬉乐,忽闻巡城御史呵呼声,亟命止歌。为什么呢?他说:“我畏御史。”

监督、制约朝廷重臣则是明代言官的主要职责,而从明代的历史看,几乎无一内阁首辅没有受到言官的弹劾和抨击,其中大部分首辅都是在言官的舆论攻势中倒下政坛或离开要职的。最突出的史例是在严嵩专权乱政的20年间,言官从未停歇过对严嵩父子的斗争。虽然言官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重则被杀害,轻则受杖责、遭流放,但仍然弹劾不止,终使严嵩父子得到应有的下场。

明代政坛上为祸甚烈的宦官,同样是言官监视、打击的主要对象。那些依靠皇帝或皇后逐渐权势熏天、炙手可热的宦官,经常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