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盛世-第3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算是一个真男人,和行尸走肉无异!再要么就是修炼到了成仙成佛的境界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淡淡的点点头,淡淡道了一声,“嗯。”

以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城府和心机,他其实想要驾驭他认得的,或者是想要依靠他的任何人,都并不困难,他所无法左右的是天下大事,而不是他身边的事情。

洪承畴看见检荀楼带着个软皮面具,说话又这么简短,不清楚他有没有生气,带着一丝忐忑下去,他的功名利禄,大都寄托在此人的身上了,这一点,洪承畴非常的清楚!皇帝难侍奉,皇帝身边的人则比皇帝更为重要,更加的难侍奉了!

老头看见崇祯皇帝朱由检带着的软皮面具,微微的有些害怕,这大晚上的,看见一个人带着一个目无表情的死人脸,能不害怕吗?但是他身边的小孩,却并不惊惧,只是看了检荀楼一眼,便偏过头,看着四周的环境,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崇祯皇帝朱由检对着高德威微微的点点头,示意人交给他了,自己则继续跟着亲兵队伍一道赶路。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想跟洪承畴的大军在一起,他们的行进速度稍快,要领先于洪承畴大军一里多路。

高德威让人弄来两幅竹车抬着这一老一小,还让人弄来了酒肉,并不怠慢。

老头反而有些高兴了,坐着竹车,倒是安稳,又是酒又是肉,好久没有得到如此好的酒食了,“哎,我说大个子,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啊?你们是陕西的人,还是山西的人,当兵的,当官的,咱老汉都见过,你们不打我们也就罢了,为什么还给我们酒肉吃,还抬着我们走?我可告诉你,我老汉可什么都没有啊,没有多少利用价值。”

崇祯皇帝朱由检本来并不将老汉放在心上,高德威要报恩,那是高德威的事情,他顶多是不干预,他并不会为了这样的一个老头而费心思,朕是皇帝,朕不可能为了这么点小事情而操心的,但是听老头说话,并不像是一般的粗鄙乡下老头,便也留上了心。

高德威听见老头的嗓门子大,边喝酒吃肉,还边得不得不个不停,却也并无不耐烦,他也是一个良善之人,若不是跟检荀楼检大人,高德威和弟弟,很有可能就是平平淡淡过一生的一对普通军官罢了,他是真心想报答老头的恩情,即便是老头本人倒现在都还不知道,到底对他们有过什么恩情,高德威还是想报答!这就是古人跟现代人最大的区别,随着历史的进度!越是靠近现代,人的人性和道德礼仪就丧失的越发的严重!

“大爷,您就别管了,您以前是干什么的,您要是愿意告诉我或者我家少爷呢,您就说,如果您不愿意说的话,那也没有关系,从今往后,你就是我高德威的亲大爷,我养着您一辈子,再也不用过那种刀头舔血的日子了,您说,好不好啊?”高德威面带微笑,在老头眼么前道。

老头更是大感惊奇,看了看高德威,再看了看前面不远处走着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再回头看了看跟着自己的小孩,小孩也被两个西厂武装太监用竹车给抬着走路。

“这可不行,无功不受禄,你不把话说清楚,我老汉绝不能跟你们一路,你们这般官兵,满嘴的甜言蜜语,哪次招降了我们老百姓,不是骗进去杀了啊?你们那个三边总督杨鹤,还有他手下的那个洪承畴,就是最大的骗子!杨鹤杀了我们不少的首领,那个洪承畴更是杀了我们好几万的乡亲啊!我们都恨你们恨的入骨!”老头听了高德威的话,兀自在那里一个人絮絮叨叨个不停。

崇祯皇帝朱由检暗道,看来,洪承畴打反民是无庸质疑的了,洪承畴跟杨鹤并不太相同,杨鹤处处给自己留退路,处处想着四面圆滑!而洪承畴是万万不可能再到反民那一边去的了,除了投靠后金!洪承畴没有任何反叛的可能,朝廷如果不容他,那么天下都不会容他!

造反,不是说到了万不得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情不是很好,想着这琐碎的方方面面,让朕怎么办?(未完待续。。)

第0784章 朕开始沉下心来了

高德威见老头不开窍,微微的一笑,仔细的将那日如何深陷王嘉胤的大营,那日是老头看管他,又如何的会被检少爷给救出来的事情说了一遍。

老头恍然大悟,气的不迭声的大骂,“我日你两个人的先人板板,日你两个人的祖奶奶的,原来是你们两个啊!我老汉都早记不住你俩的样子了,就记得其中一个小子长的跟个女人一般,可能比女人还好看一些,你不说,我都险些忘记了,后来大家伙儿发现不对劲,再去寻你两人,就看见一挂破车在路边上!要不是我有些关系,险些被军法了!那前面那个戴面具的,是不是就是那个长得跟个大闺女似的小子?当日,我老汉要是知道你们是官军,早就活劈了你两个小王八蛋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汗,有些想笑,他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想笑的意思了,碰到了这个老头,才会让他感觉,跟这个时代靠的很近!可能是他接触的要么是女人,要么是高端的阶层,实际上,他跟社会底层的人接触,还是少。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长相俊美,当年巡视陕西的时候,年方十八岁,这三年过去了,早就不是什么长得跟个大闺女一般,而是一个翩翩美青年,这点老头倒是没有说对。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引起戒心,他确信,如果自己此时不戴面具,老头也一定不知道他就是当年那个跟老头有过一面之缘的少年了,一方面就只见过一面,另一方面。隔了这好几年。他不信天下间。能够有人的记忆力可以如此出众,而且看老头有些傻呆呆的,估计不是什么精明之人,所以,并不以为意。

高德威听老头这么说,知道老头是想起来了,但是高德威也从来没有见过检少爷的真实样貌啊!如今才知道原来少爷是一个长得很好看的人,联想起少爷爱摸自己的老二。忽然心中一突突,少爷不会真的是一个女人吧?

高德威想起自己跟少爷也好几年了,别的方面都还好,就是少爷有事没事的时候,爱握一握自己的老二,这点,总是让高德威想起来就竖起汗毛孔的。

“大爷,官军也并不都是坏人啊,您就放心跟着我,这总比在反民当中颠沛流离要好的多吧?我保证让您顿顿都吃大米。吃饼子。”高德威诚恳道。

老头的老眼微微的冒光,“真的?你可不许唬人。我身上被那些个王八蛋搜走了的一个饼子,本来还是我准备,给我这小……子吃的呢,若不是我侄子……,嗯……一般人定吃不到的,大军都连树皮都吃不上了!”

老头子说话忽然吞吞吐吐起来,高德威和检荀楼检大人对望了一眼,都知道老头一定是有什么事情隐瞒!而且,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早就猜到老头的来历绝对不是很简单,在反民大军中,虽然纪律涣散,但是能够放了人而不受责罚,还继续在大军中的,绝对不是普通关系,更何况,还能够带着一个小孩,还能够在反民大军断粮多日的时候,拿到大饼,这些都说明了,老头绝对跟哪一个头目有些关系!

高德威微微的一笑,“大爷,您就别在抱着戒心了,您看看我,我像是坏人吗?别说您对我有救命之恩,即便您是一个路边的孤苦老人,被我碰上了,也会尽力帮你的,我们犯得上为了一个老汉,又是酒,又是肉的骗您吗?就跟您自己说的,您有东西让我们骗吗?我叫您大爷大爷的,也绕口,您有名字吗?您能告诉我,您侄子是谁吗?我们绝不跟人说。”

老头听高德威说的诚恳,喝下一大口酒,又吃下一大块肉,正要告诉高德威自己的名字,身后的小孩,叫了一句,“三大,你莫说。”

那小孩的嗓音清脆,一口浓重的陕西土话,倒也听的清清楚楚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由的回过头来,看了那小孩一眼,十岁左右的年纪,蓬头污面,就看见两个眼白,要不然以为是泥巴地里混出来的。

高德威也看了那小孩一眼,“你叫他三大,我不就知道他叫三大了吗?嘿嘿,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啊?”

那小孩很生气,偏过头去,“为甚要告诉你?”

老头也笑了,“他是小子,他父母都跟朝廷的官军打仗战死的,这几年都跟着我,我是他三大!我叫高三佬,至于我侄子,那就不能说了,你就喊我三佬吧,旁人都这么喊我的。”

高德威点点头,“好,三佬,你不愿意说,我也不勉强你,但是这几日你是不能乱走了,过了这几日,你要跟我去京城呢,也可以,你要回乡下呢,我也可以给你路费,不过,我劝您,最好是不要再回乡下了,现在世道太乱,跟着我,我真的保证你这辈子都有饭吃。”

那老头听高德威说的真诚,也颇为感动,“打仗的事情,我不懂,我在大军里面,也就是一直烧个饭,当个伙夫头,这两年年纪大了,连伙夫头也没有办法当了,那些人就嫌我碍眼呢,我就先跟着你过几日,让我想想吧,其实我当初也没有想救你,我就是负责看管你,都是前面那个小子太过滑头,一个劲的跟我套近乎,是他救得你,跟我没啥关系,你也不用对我这样的。”

高德威听着老头子絮絮叨叨的,并没有不耐烦,依然跟老头热络的闲聊,想从老头那里得到些什么情报,他倒不是想利用老头,只是想知道老头的来历,省的少爷心里有什么想法!虽然从来没有看过检少爷的真面目,但是高德威跟着检少爷也已经三年光景了,对于检少爷的性格还是大概了解的。

偏关距离宁武关不远,第二日便赶到,而杨鹤大军被洪承畴接管以后,洪承畴为人心细,因为宁武关靠近前敌,他让军队白天休息,晚上赶路,第三日才全部到达!曹文诏的大军却比洪承畴的大军还要前一日到达!人少啊,行动的速度就要快的多,曹文诏和孙传庭的人都没有什么坛坛罐罐。

秦良玉的大军则从大同赶过来,第四日,四路大军悄悄的集结完毕,洪承畴不仅仅是表面热情,从实际上,也非常的热情,居然将自己军中存留的粮草和酒食都拿出来,分拨给其他三路军马,四路大军在一起,倒也是相处融洽。

第四日,洪承畴来找到检荀楼,“检大人,我知道您可以操控锦衣卫密探,我请求停止对反民大军的侦查,造成我大军都已经退回了三关,准备固守关隘,不管他们的假象。”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是不懂军事,便同意了洪承畴的策略!也许洪承畴是怕打草惊蛇,这样做,并没有多少问题。但是却完完全全的不知道了反民大军的动向了!三十万大军,如龙如虎!

天启末年,陕西全境灾荒不断。陕北又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和虫灾,禾苗枯焦,饿殍遍野。

崇祯皇帝朱由检很清楚,造成大明如今的局面,不是天灾单方面的!内因是天灾,外因则是大明无法左右海外贸易,长期的海禁,使得大明自己的朝廷海军形同虚设!使得海盗成为了主流!而政府并不能够起着主导作用,这些因素,在太平盛世是不起到太多的作用的,但是在灾荒之年,则会给大明经济以致命一击。(未完待续。。)

第0785章 义军势大

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哪怕是贩夫走卒,到了社会的最底层,哪怕是天高云淡,到了九五之尊!凡是想要做点事情,都必须沉下心来,不要三心二意!

这是做事情的必备条件,崇祯皇帝朱由检开始将心完全的沉到了大明的身上!大明的内,大明的外!大明的因,大明的果!

明白了前世今非,就能够把握住事情的因果循环!总是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这一点,崇祯皇帝朱由检非常的清楚!

由于海外贸易的刺激,明朝富庶的南方大片的田亩被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随之下降,北方大旱则导致粮食更为匮乏,粮价开始节节攀升,与之相对应的是,明朝中央财政却因为灾荒之年税收相应减少,随着财政的进一步拮据,赈济成为空谈,而没有了赈济,农民无法生活下去,最终只有铤而走险,起来造反。陕北地区首先爆发了农民暴动,并很快形成燎原之势。最初,有府谷的王嘉胤、王自用暴动,他们占领了黄龙山。接着宜川王左挂、安寨高迎祥、洛川张存孟、延川王和尚、汉南王大梁等纷起响应,斗争烈火燃遍了陕西全境。不久,李自成在米脂起义后参加了高迎祥的暴民队伍。

明廷朝政腐败,全国饥荒连年,农民大声疾呼:“与其坐而饥死,何不盗(即起义)而死。”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高迎祥揭竿于安塞,率部活动于延庆府。他曾以贩马为业。善骑射。膂力过人。上阵时白袍白巾。身先士卒。与王嘉胤、王自用部会合东渡入晋。陕晋各路义军结成三十六营,迎祥为领袖之一,推称“闯王”。是时,李自成及侄李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