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盛世-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理论,还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数学理论书籍,更是提出了火炮在军队中的运用,是中国的火炮之父,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全才!通才,无所不精!无所不晓,如果中国有科学的土壤,他绝对是中国的科学家之父!

前世的朱由检只是很佩服老大人,但没有想的太多,只是将徐光启当成一个什么都懂的异类,国事江河日下,他也没有发挥徐光启的才干,整个国家就完蛋了!但是现在的朱由检就像是看着一个大宝藏一般的看着徐光启,他知道有了徐光启这样的学术界的领袖,将来大明会有越来越多的徐光启的!

朱由检将蒸汽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讲了蒸汽机对于大明的采矿业,特别是煤矿,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单靠人力、畜力已难以满足排除矿井地下水的要求,而现场又有丰富而廉价的煤作为燃料。

朱由检也不管徐光启脸上惊讶的表情,边说的吐沫横飞,边看着徐光启从身上掏出一个本子记录着皇帝说的话,皇帝这才发现,徐光启已经发明了一种类似铅笔的东西在本子上记录了,朱由检又提出了热能动能互相转化,在其余工业领域和造船业当中的运用,又提出了制造铁甲船的构想,这些大众知识,在他在现代转世的时候的2044年,全部都是人所共知的概念了,随着枪械的解禁,汽车的普及化和diy化,人们对机械的认识也更加的具体。朱由检虽然不是机械专业的,但是原理和结构都非常清楚,可以说的很生动!

徐光启大叫着,“停一下,停一下!皇上啊,您都是怎么想出来的?难道是谁翻译了西洋的什么书过来了?西洋的文明已经进步到了这个地步了吗?”

朱由检大汗,说的太高兴了,恨不得将自己知道的都告诉师傅,忘记了自己是转世来的了!这要怎么解释啊?嚅嗫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憋了半天道,“西洋的文明怎么有如此玄妙?这都是朕昨晚上做梦的时候,一个神人在梦中告诉朕的呢!”

只不过,这个梦,朕已经做了一百年了!

徐光启哭着道,“天啊,真的有神人啊?老臣不信天主教了,老臣也要改信佛教或者道教了,对,神仙都是道教的!老臣信道教,老臣从今日就开始信道教!这是上苍在保佑我大明啊!难怪刚才皇上说了困扰我华夏上千年的漕运问题不久就能够解决,老臣还在心中认为皇上是在夸夸其谈?老臣真的该死啊!是的!只要造得出皇上刚刚说的以机械为动力的铁甲船!不要说漕运问题,就是海上,我大明也再无敌手了!大明的沿海将固若金汤,陛下的背后将是坚实的国防作为依托!老臣恳请陛下将机械制造和港口码头的筹备建设都交给老臣,这的确是皇上目前最重要!听了皇上的话,请皇上将具体的元件再一一解释给老臣听清楚,不用一个月,老臣可以研制出皇上所说的蒸汽机,不出三年,老臣有信心研制出皇上所说的铁甲舰!这对民用和军用,都是一个可以跨越几个时代的飞跃啊!不单单是造船业,我大明的采矿业,冶金业,各项工业农业都要腾飞了!我大明振兴在即!”

朱由检看着有些语无伦次,说话颠三倒四的老大人,自己的老师,也能够感受到他骤然接触到了五百年后的文明的那种喜悦!不过,为了让老大人尽快平复下来,朱由检并没有停下,他听老头说到了农业,知道老头也是农业科学家,他的农政全书在未来的几百年中都受到广大的农业工作者的追捧!“老大人,大明有种植玉米和马铃薯么?”

老头一下没有反应过来,“玉米老臣知道,有啊,北方有种植,马铃薯是什么?”

皇帝将马铃薯的模样和特性形容了一遍,徐光启点点头,“早就有了,但是这些外来植物都没有大面积的推广,皇上跟老奴想到一起去了,老臣对这两种作物都做过系统的研究,这些都很适宜在大部分大明地区种植,易于熟,易于种植,很适合灾年充饥!”

朱由检大汗,这些都是未来全球前三名的作物,什么叫做很适合灾年充饥啊?不过观念不是说变就变的,中国人就认的主食是小麦和大米,小米这些东东!“师傅,工业要抓,机械要制造,这些农业的规划和推广工作也不能够耽误,你多选拔科学人才给朕,将适合种植什么作物的区域规划出来,你提给王承恩,让朕用中旨直接任命!大明需要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靠科技是选拔不上来的!你搞研究这么多年,一定有许多这方面的朋友,这些人也可以互相推荐!要让理科人才迅速充实体制!”

徐光启点点头,不断的跟皇帝交谈,让他从最初的惊诧情绪中已经平复了一些了,抑制不住自己的笑容,他和皇帝两个人的性子都太急了!“只要皇上自己清楚什么对国家有利,对江山社稷有利,这些都会很快得到解决的,这些人一旦知道皇上会破格重用在各项科技中有所建树的人才当官,马上这些人就会像是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皇上您不要心急啊。您要保重龙体,老臣听说您一天才睡三个时辰,老臣担心,心疼!”

朱由检抱着徐光启,“您也要注意身体!多提拔人,多培养人,对了,朕已经让人在开始扩建京师的第三道城墙,到时候规划一大片区域作为大学的区域,朕要让大明的京师,有一千所各类大学!有足以满足整个地球的工厂制造业!有全世界最高效的行政办公区域!”

徐光启也轻轻地抱着皇帝,轻轻地拍着皇帝的肩膀,“会有的,都会有的!只要皇帝保证资金充裕!保证京师的防御稳固!保证京师的人心稳定,粮食稳定,老臣保证,三年之内,这些都会有的!一旦漕运问题得到解决,南北交通不能制约大明的发展,什么都不会成为问题!大明不缺人!不缺资源!”

第0045章 风雨欲来

这个夜晚,朱由检和徐光启谈了许多,两个人是什么时候睡着的,自己都忘了,朱由检迷迷糊糊的被太监扶上了龙床,徐光启也被扶到一处歇息,等朱由检醒了,去看老大人,徐光启又已经在奋笔疾书的将皇帝告诉他的科学知识做着记录,画着图纸。

朱由检呵呵一笑,“师傅,您不用这样,小心身体,您还在生病呢,这些一步步的来,朕又不会跑掉,下次有不明白的时候,朕再说于你知道便是了。”

徐光启握着笔给皇帝行礼,“皇上,您不是说是做梦的时候,神人告诉您的吗?老臣是担心过几日您忘了就麻烦了啊,这神人的想法就是先进!老臣现在一点都不累,只觉得浑身都是劲儿,等这幅图画完,老奴就去找工部的高手工匠打造零部件了!”

皇帝哈哈大笑,“老大人,不会的,过几天,过几年,朕都不会忘记的,这神人教的东西,朕记得清楚的很,放个心吧!对了,朕再给老大人一道旨意,成立大明科学院!师傅做院长!师傅可以调动大明的一切人力物力,有需要的话,即使是调动军队,只要跟朕打个招呼,朕也给你!”

徐光启欣喜的接过皇帝亲手书写的圣旨,笑道,“这下好,有了这道圣旨,老臣做事就方便多了,经费呢?”

皇帝哦了一声,“王承恩,今后凡是朕的师傅要银子,都直接从内帑拨款!要多少给多少!搞研发搞生产,都不能缺了银子!”

王承恩跪着领旨,顺便看了眼正在奋笔疾书的徐光启,老头将圣旨往怀里一揣,又扑到皇帝的御案上面开始画图了!就连王承恩都有些嫉妒皇帝对徐光启的偏爱!

朱由检皱了皱眉,看出了王承恩的嫉妒心,暗道老头子之间还争风吃醋?将王承恩轻轻的唤到外间,“今后凡是师傅要做什么事情,你都要给予照顾,耽误了师傅的事情,就是耽误了我大明的事情!”

王承恩的老脸一红,知道皇帝看出了自己的心思,弓着身子道,“老奴省得,皇上放心。”

皇帝点点头,“对了,将崔应元,卢象昇和满桂三人双规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有交给孙慎行处置了吗?揭发三人罪行的举报多吗?”

王承恩知道皇帝的性子急!急忙道,“昨儿就交给孙大人了,他昨儿已经带着几个言官开始调查,目前老奴知道的消息是,崔应元和满桂都还没有人揭发!有几封信都是告卢象昇的,三人中就他的资历浅,况且前几日刚刚有不少人揭发过他,大都是再揭发一次而已。”

崇祯皇帝朱由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是大家都还没有体会到双规的威力啊!“立刻通知袁可立派出三千御林军由你指挥,将所有跟崔应元有关系的东厂人等全部双规!就说孙慎行已经从崔应元手中拿到了大量罪证!只要这些人坦白从宽,还可以争取立功机会!要将这潭水搅浑!”

王承恩惊喜的点点头,“皇上您不打算要魏忠贤的银子和那个密派体系了?早就应该这么做了,最应该被双规的,依着老奴看,就是这个魏忠贤,不过,那些清流也没有几个好东西,这些人结党乱政!您打击魏忠贤的同时,是不是也将这些私党都敲打一下,万一将魏忠贤铲除的太干净了!会不会让文官集团的势力无法掌控?”

朱由检笑着看了看王承恩,这话,好像在前世的时候,王承恩也提醒过自己,但那时候的他有些刚愎自用,喜欢什么就孤注一掷!是个实心眼,一般听不进去劝告!“有道理,不过,饭要一口口的吃,魏忠贤的嘴巴硬,不代表所有人都嘴巴硬,你留着孙云鹤,先不要动,让他接手崔应元的人马,这样比你去接手要直接一些!同时让孙云鹤配合你,让他感觉到他没事!还可以允许他担保几个人,要给那些想要投到你门下的人,留个缝儿!镇抚司衙门还是得有人继续转动!不然京察大计期间,京师的治安不可能都由军队来管理,会出乱子的!将魏忠贤和他的族人统统双规!从这些人的口中揭发出其余在京官员的罪行,揭发一个双规一个,不要怕乱!朕就是要趁着这股乱劲儿将全面解除海禁的圣旨发出去!让这些人自顾不暇,没有时间跟朕添乱!”

王承恩沉思着道,“好是好,不过,抓的人太多,那朝廷岂不是要瘫痪了么?各地的奏本,各个衙门都没有人了,如何处置啊?”

皇帝轻蔑的一笑,“你当这些臃肿的机构有多少用处?让曹化淳做好准备,等到开始动手,马上将各个衙门的文案一体封存,归入大内,在京察大计期间,由司礼监统筹全国一切要务!”

王承恩心中猛的一惊,皇帝的手笔也太大了吧!近乎于胡闹了吧?从来没有哪个朝代的京察大计是这个力度的?“皇上,好是好,但这样一来,将权力全部攥在了司礼监的手里,会不会让外臣和各家皇亲国戚联合起来反对朝廷啊?他们会说太监干政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从鼻子里面哼了一声!“怕什么!有朕在呢,再说你不会换个说法啊?发一道圣旨!就说在京察大计期间,所有的政务国事,都由朕和内阁几个大臣统一处理!不需要通过各部了!等到行动开始,你先让人将钱龙锡给控制起来,就将他软禁在上书房!不让他出宫!”

王承恩大汗,内阁总共就四个阁臣,成基命还在三边赈灾,您这话,说出来谁信啊?不过想到自己能够指挥这么一场波澜壮阔的京察大计,不由的又有些激动!这下子,我王承恩也要名垂青史了!太监们因为没有男女方面的追求,对名利的向往和看重,往往比正常人更加的炽热!

王承恩想了想,“皇上,要不要跟孙慎行通个气?”

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想了想,这次的京察大计本来就是交给孙慎行主导的,现在从昨天被双规的崔应元,满桂和卢象昇三人身上为切入点!本不在计划之内!要不是预料到双规的初期作用并不明显,也没有进入这些官员的思维模式!看来,光是有孙慎行一个主导是不行的,还是得自己动用至高无上的皇权直接参与!法治还没有走到那一步!“跟他通个气,不过,具体的事情,由你直接处置!审查由孙慎行去做,但是抓人由你去抓!但是记着,只有被魏忠贤党羽咬出来的人,你才能够去抓,抓每一个人都要经过你,对于官声好,得民心的官员,要慎重,要经过朕的批准!不要让老百姓和官员们觉得咱们在胡闹!”

王承恩答应着,用个小本将皇帝交代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这也是朱由检要求的,做事再不能跟以前似的马马虎虎了!大明的事情,必须都有个结果!什么都打马虎眼,只会让政务更加的荒废!

王承恩刚走出几步,还没有出上书房,又被朱由检喊住了,王承恩以为皇帝还有什么事情没有交代清楚的,赶紧回来。

崇祯皇帝朱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