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盛世-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桂提着大刀进入城门,眼见着上万人的场面,各色衙门的官服,崔应元他是认得的,没有想到锦衣卫都督都亲自前来了!两个人虽然年纪相仿,官职也相仿,但他是外官总兵,跟锦衣卫都督是自然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也下了马儿,“到底什么事情?怎么各家大人都来了?崔大人,卢大人,你们怎么都在这儿?”

他只是听说城里的伤兵闹事被拦阻在了城门边上,并没有想到这么多人,也不认识带着面具的检荀楼,所以虽然看见检荀楼和卢象昇,崔应元站在一起,也并没有理他!

许久没有说话的傅永淳,此时从朱由检的身后出来,简单的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其余的被伤兵欺负了百姓们,也纷纷指控伤兵的劣行!

满桂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些事都是寻常小事,别说现在正在打仗!就是平时,他的手下闹事也不算是一次两次了!当兵的嘛,哪能没有一点脾气?将大刀往地上一插!“都闭嘴!咱爷们平时为皇上,为国家出生入死,现在又没有闹出人命!吃点喝点,有什么好说的啊?咱日后全都给你们补上便是!小题大做!”

从官威来说,在场众人,谁都没有满桂的官威甚!为什么呢?他不但身材魁梧,将近一米九的身高,还生的虎背熊腰,满面髯须!脚踏方块步,手握大环刀,声若洪钟!目似虎目!他这一顿吼,吓得小老百姓们谁还敢说话?

所有人都望着朱由检,满桂也注意到了,不由的也目视着朱由检!

朱由检被满桂一看,不由的心中有些紧张,他作为帝王,平时看再猛的猛将,那也跟看小鸡差不多,因为大臣在皇帝跟前,那都是下跪低头,哪敢用眼睛瞪视?但是现在身份调转,他作为一个从七品,而后世当乡长的时候,见过的最大的干部就是地委书记了!哪里见过这等级数的武将?现在他仿佛就是一个小乡长要面对省委常委一般!只觉得满桂的眼睛好凶啊!

朱由检的双拳紧紧握住!心想着,别怕,老子是皇帝!怕个屁啊!憋了一口气,从嗓子眼中冒出一句!“干什么?鱼肉百姓是小事的话,在你眼中,那什么才是大事?”

朱由检的声音微微的有些颤抖,但说的还算是清晰,满场的百姓瞬间爆发出巨大的雷鸣般的掌声!

满桂大怒的要去揍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早被朱由检身边的高德威和高德猛拦住,俩人身为大内高手,要保护的是王公公的外甥,这点胆量还是有的!如果王公公的外甥有丝毫的闪失,那两个人的前程也就完啦不是?谁知道,俩人不到一个回合就被满桂打的飞了出去!

第0041章 御前审案

朱由检也暗暗吃惊满桂的勇武和蛮横,竟然说动手就动手,幸好有高德威和高德猛挡了一下,让他能够跟满桂对上一拳,他的力道在三百八十斤上下!满桂的力道却有四百多斤,这一下对拳,让崇祯皇帝朱由检后退了三步,满桂后退了两步!

百姓们一看满桂说动手就动手,同时大声的助威,老百姓不敢动手,助威是够分量的,围观民众已经聚集了三四千人!

伤兵们一看总兵动手,立时也拔出刀来声援满桂,场面几近失控!

卢象昇一看满桂还要再上,连忙拉住!“满大人,这是要出大乱子啊!这里是京师!你别忘了!”

崔应元也拔出腰刀,“锦衣卫听令!在场众人全都不许动!谁敢动一下,格杀勿论!”

随着崔应元的吼声,一百多跟着崔应元来的锦衣卫都同时拔出腰刀,绣春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老百姓的人群中也混有几个锦衣卫便衣,不断的呵斥控制着人群,场面即刻得到了控制!

满桂被崔应元这一吼,立刻也恢复了理智,同时吓出来一身冷汗,不管他的地位多高,功劳多大,这里毕竟是京畿重地!不是他的中军大帐,并不是他耍威风的地方!而且他也看出来崔应元对这个面具后生的回护之意!知道他的来头可能不小!忙对着一帮拔刀的伤兵们喝道,“谁让你们拔刀的?快收起来!”

崔应元虽然向着检荀楼,知道他是王承恩的外甥,胳膊拗不过大腿,要是真的追究起来,十个正三品的满桂,也顶不过一个从七品的检荀楼!不看明面看靠山,这是官场的铁规则!但顾虑到满桂军方大员的身份,崔应元还是喊道,“检少爷,满大人,别争了,要不然先这样吧,满大人,你先回去,闹事的伤兵让五城兵马司的人先带走!检少爷,你回去请王公公来,这事闹成这样,最后自当由圣上乾纲独断!再争执下去,一会建奴大军打来的话,损失的还是朝廷啊!”

朱由检对于这个安排没有意见,满桂大怒,“不行,人必须由我带走!军营的人,必须由军营处置!这些兄弟都是跟建奴打仗负的伤!他们是功臣!不能让他们去衙门受刑!他们要死也得死在战场上面!”

一伙伤兵也大声道,“对!我们哪儿也不去!我们要回军营!我们要死在战场上面!我们不能被押到衙门去受辱!”

崔应元皱了皱眉头!盯着检荀楼,全场的目光又再次落到了这个七品小旗的身上!

检荀楼踏前一步,一股正义感包围周身!“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欺负老百姓,不能往老百姓身上插刀子,你们打仗是为了老百姓,转过头来又去欺负老百姓,这不是适得其反了吗?好,既然你不愿意他们被押往五城兵马司,那这样,让五城兵马司的人就地看押!就在这瓮城之中,我现在去找王公公,让王公公去请皇上的圣旨,这总可以了吗?”

满桂的脑子没有崇祯皇帝朱由检转的快,楞了一下,沉吟着点点头,“这个可以,但不能出卢大人的城防范围!等王公公来了,老夫也要进城,当面为咱的这些兵求情!”

这样处置,是暂时最好的方法了,五城兵马司,锦衣卫和巡城御史衙门,城防营都没有意见,百姓们也坐观事态发展!

崇祯皇帝朱由检潇洒的跨上了战马,带着受了轻伤的高德威和高德猛往内城而去!

王承恩的耳目也不少,早已经知道了今天发生的事情,暗叹让皇帝能够随意出宫,这就是一个天雷啊!埋怨归埋怨,早就调动好五百大内侍卫,正要往城门而去!在宫门外碰上了策马扬鞭的检荀楼,心中方才安定了不少!

王承恩也不知道该怎么跟皇帝见礼,搓着手,样子有些滑稽。

检荀楼此时怒气未消,一下子跳下马来,“王公公,属下有事情禀报,我们到府中再说吧。”

王承恩看出皇帝动了真怒!忙挥手对一众大内侍卫道,“都在原地待命!”紧紧的跟着皇帝往自己宫外的私宅而去!

崇祯皇帝朱由检走了两步,忽然想起来自己是王承恩的外甥,现在还不是皇帝呢,忙又走到了王承恩的背后,两个人倒是也有默契,王承恩并没有说什么,进了私宅就直接往后院深处去了!

“皇上,这等小事,就算了吧?现在正在打仗,对军队的问题,不是小问题,慢慢来?”王承恩试探着问道,他看见朱由检要回来,就知道他是要回皇宫换衣服,亲自去城门~!

朱由检沉声道,“不行!你现在去外面等着,今天的事情,朕必须亲自解决!大明的军队,必须心中只有皇帝,只有国家!只有律法!”

王承恩不敢再说什么,只得等皇上进入密道之后,再退回了宫门外等待。

不出一刻钟,皇帝就带着大队车驾从宫中出来!车驾旁是曹化淳和杨四庆,为什么皇帝出来的这么快,因为皇帝的内宫庭院离着宫门并不远,曹化淳和杨四庆又时刻在庭院外等着侍驾的!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往城门而去!此时这件事已经闹得满城风雨!各个衙门口当然都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全都在为锦衣卫的高调而纳罕,没有想到一个锦衣卫的小旗竟然有如此霸道?但不关自己家的事情,谁敢出来瞎搀和?只有兵部尚书余大成是逃不脱的,本来五城兵马司就是归兵部管辖!五城兵马司的坐堂又是自己的亲侄儿于炳良,他不得不带着于炳良,赶紧找到了袁可立和钱龙锡,还有帝师徐光启!这三人都是四朝老臣,加上他余大成平时做人不差,是以将这些大佬一并请出!希望能够为侄儿说点话,最好不要波及自己的侄儿!

徐光启时任礼部侍郎,万历四十六年(1618)北方后金叛乱军队袭击边关,经人介绍推荐,明廷召徐光启于病中。徐光启在写给焦竑的信中写道:“国无武备,为日久矣,一朝衅起,遂不可文。启才职事皆不宜兵戎之役,而义无坐视,以负国恩与师门之教”。他不但自己力疾赴命,同时还感召别人放弃安适生活,共赴国难。至天启三年(1621)的三年多时间里,徐光启从事选兵、练兵的工作。这期间,焦竑把徐光启推荐给自己的同年登莱巡抚袁可立,徐光启在兵器方面的才干得到袁可立的充分赏识,后来二人在战略思想上都主张加强对朝鲜的控制,只可惜在天启四年二人受到阉党的排挤而先后离职。说来也真是巧合,袁可立和徐光启是同年同月生,又是同年同月死。这时的徐光启和袁可立虽已年逾60,而保国守土的爱国忠心,昭昭可鉴,不让壮年。

万历四十七年(1619),徐光启以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监察御史的新官衔督练新军。他主张“用兵之道,全在选练”,“选需实选,练需实练”。这期间他写了各种军事方面的奏疏、条令、阵法等等,后来大都由他自选编入《徐氏庖言》一书之中。但是由于财政拮据、议臣掣肘等原因,练兵计划并不顺利,徐光启也因操劳过度,于天启元年(1621)三月上疏回天津“养病”,六月辽东兵败,又奉召入京,但终因制造兵器和练兵计划不能如愿,十二月再次辞归天津。

魏忠贤阉党擅权时,为笼络人心,曾拟委任徐光启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的官职,但徐光启不肯就任,引起阉党不满,被劾,皇帝命他“冠带闲住”,于是他回到上海(1624)。在上海“闲住”期间,他进行《农政全书》的写作(1625一1628)。徐光启自编的军事论集《徐氏庖言》,也是此时刊刻出版的。天启五年(1625)阉党弹劾徐光启练兵为“孟浪无对”、“骗官盗饷”、“误国欺君”等等,《徐氏庖言》的出版正是对这些不实之词的回答。

崇祯帝即位,崇祯元年(1628),徐光启官复原职。

“徐大人,我知道你平时不是有特别大的谏言是不会参合这些事情的,但今天的场面太大,不得不麻烦老兄啊!拜托了!”余大成给徐光启深深的鞠躬。

徐光启点点头,“大成兄,不用见外,前阵子老夫病了,朝廷和京师连番出大事,现如今老夫抱病也要去看一看的,不知道为什么皇帝近来的心性有些改变,虽然说是好事,但为君者处事太过操切,也是一项隐患,我跟你去!”

钱龙锡是熬不过余大成才来的,此时听见有徐光启肯出来,自然高兴不过,在官职上,徐光启虽然不如他,但在皇帝面前的分量,徐光启要比他这个内阁辅臣大的多!又有余大成说动了袁可立,四个老臣急急忙忙的去追赶圣驾。

本来余大成还想去找孙慎行,但孙慎行不在府中,也不在衙门,事情紧急,余大成只能跟三个够分量的老臣一起去找皇上!

御驾亲至!负责城防的卢象昇早就吓破了胆!虽然不认为今天自己的处事有什么过错,但皇帝亲至的压力,大如天!

赶着来的五城兵马司坐堂于炳良和还没有走的锦衣卫都督崔应元更是吓得半死!尤其是崔应元,他从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基至今,还没有见过皇帝的面呢!虽然有送银子给王承恩的事情在先,但天威难测!心下惶惶不安!

“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万岁的声音中,老百姓和各衙门中人跪了一大片!看热闹的还没有散去,又来了许多被伤兵迫害的百姓,加上越聚越多的官府中人,让这片城墙边格外热闹!大家都没有想到皇帝的效率如此之高,这么快,皇上就亲自来了?

所有人跪在地上,只觉得能够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声!毕竟跟皇上在这么近距离的一个空间中,不是经常能够碰到的事情!

王承恩在来的路上并没有跟皇帝有过什么交流,此时也是惶惶不安!皇帝的脉搏,他是越来越抓不住了!战时的军民关系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处置的不好,会出大乱子的!他担心年轻的皇帝又要大开杀戒!

崇祯皇帝朱由检坐在御撵上,看了看跪着一地的臣民,心情反而平静了下来,作为一个执政者!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是必须的!即使是怒,也要冷静的怒!“大家都是我大明的子民,朕是大明的皇帝,皇帝即天子,这天是什么?是老百姓!贪官污吏要杀,骄兵悍将要杀,一切欺凌老百姓的恶势力,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