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盛世-第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452章 海贼

崇祯皇帝拿过那封熊文灿的密奏细看,修长的眼睛中透着睿智的光芒,皇帝在回到了自己的帝王身份后,对古代的帝王政务,越发的成熟,越发的驾轻就熟,淡淡的点点头,“这个熊文灿这次算是立功了!他做别的不行,做外交算是一个人才了!”

王承恩知道对于一个封疆大吏来说,这样的评价可不咋地,没有敢接话,其实熊文灿是什么水平,老臣们心中都很清楚,但熊文灿的人缘好,这也是他始终在大明政治顶层的一个重要原因。

说老实话,如果不是生逢乱世,像熊文灿这样的水平,是肯定要超过杨鹤的成就的,就算是做到朝廷首辅大臣的位置,朝中上下也绝不会有人觉得意外。做官的成就,跟能力的关系,不是很大!

熊文灿对大明各层势力的影响,都不容小觑!王承恩点点头,“这次算是办的不错,熊文灿和颜继祖都没有辜负皇上的期望。”

“你说朕是在北京等着好,还是亲自去一趟天津好?朕想亲自去一趟天津。”崇祯皇帝朱由检很少见的询问王承恩的意见,这段时间以来,基本上,大事都是他自己做主的。

王承恩也颇有些意外,但马上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老奴觉得,您最好是亲自去一趟,让郑芝龙感受到皇上对他的重视,而且,他如果真的来京城,不知道会不会临时改变主意,这些海贼的想法,古怪的很。”

王承恩其实也就是顺着皇帝自己的想法往下说。他知道皇上很想去天津一次的!王承恩没有明着说出来的意思。其实抱着深深的忧虑。郑芝龙投降,但投降跟隶属于朝廷,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距离的!尤其是海贼!

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越是在这个机会靠近的时候,心中越是举棋不定!他起初是想让郑芝龙帮着他将百姓和军队迁徙到朝鲜去,但是想着用这么大规模的人员迁徙都用郑芝龙的战船的话,难保这个郑芝龙不会起什么别的想法!?可能以为朕要吃掉他的这些战船也说不定,这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毕竟,郑芝龙的船队。并没有完全归属于大明的军队序列中,并不是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抱着脑门叹口气,“朕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万一郑芝龙多心了的话,会不会功亏一篑呢?”

王承恩自然知道皇帝指的是什么问题,他这几天也一直在帮着皇帝琢磨,这事,王承恩和皇帝都没有跟曹化淳说,他们两个人有种默契,一般很大的事情。尤其是对外的事情,就仅仅是两个人之间商量。除非是皇帝召见曹化淳或者大臣,不然是不跟别人讨论的!

“皇上,这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就开诚布公的谈吧,行就行,不行的话,皇上也是尽了力了。”王承恩安慰着皇帝。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似乎也只能如此了,“但愿大明的列祖列宗保佑朕吧!”

这些天,崇祯皇帝朱由检都没有去找过女人,他没有再去那个小庭院去看客巴巴,更没有去宫外,一直就这么在中书院埋首政务之中!这次以皇帝的身份去天津,依然不想跟女人打招呼。

在看望了一次周可儿之后,皇帝御驾直接出了京城,随行只带着一支三千人的御林军护卫,在冬天的京畿地区,治安还是不成问题的。

大臣方面,崇祯皇帝朱由检只带着刘鸿训和颜继祖,刘鸿训现在是在皇帝身边的唯一一个内阁大臣,至于颜继祖,主要是因为在招安郑芝龙的过程中,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带着他会有一些帮助。

崇祯皇帝朱由检带着刘鸿训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刘鸿训曾经去过朝鲜,对朝鲜的问题也比较熟悉。

颜继祖号同兰。明龙溪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

崇祯元年正月,颜继祖曾上疏论述工部冗员及三殿叙功的浮滥,由此裁去加秩和寄俸200余人,为国家节省一笔库财。他又上疏揭发李鲁生、霍维华原是魏党成员,伪装清白,妄图在清理魏党中蒙混过关。经过多人相继弹劾,李鲁生被撤职,霍维华被停职查办。

同年,颜继祖还为大学士刘鸿训被魏党余孽反诬而申辩。刘鸿训曾出使朝鲜,乘海船归国,沿途收容难民,超载船沉。鸿训漂泊3日夜,只身生还。天启六年(1626年)冬因反对魏忠贤,被削职为民;到崇祯元年魏党倒台时起用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上任后即揭发魏党李维垣、李恒发等11人,人心大快。但魏党余孽、御史袁弘勋串同锦衣卫张道濬,反诬刘鸿训早先出使朝鲜时贪污渎职,“满载貂参而归。”刘鸿训一时处于劣势,幸得继祖仗义执言,指斥袁弘勋混淆是非、张道濬越权乱政,都要严办。崇祯帝遂将袁弘勋撤职查办,提升继祖为工科右给事中。

在去的路上,崇祯皇帝朱由检犹豫了很久,才将刘鸿训和颜继祖都招到了龙辇上,将自己对郑芝龙的意图跟两个人说了。

颜继祖听说皇帝想让郑芝龙帮着运军队和百姓到朝鲜去,也感觉非常的棘手,如果光是运送百姓,这还容易一些,运送军队的话,确实是有些敏感了。

刘鸿训听到的和注意到的重点,则不足郑芝龙的身上,他是为皇帝的想法而诧异,虽然是一个懦弱老臣,但有的话,他还是不得不提醒皇帝的,“皇上,朝鲜问题要慎重吧?如果我大明一下子运了这么多的百姓和军队过去的话!朝鲜人是会反抗的!他们是我们的藩属国,但毕竟不能够等同于大明的行省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摆摆手,“朕现在不是跟你们讨论这个事情,朕说的是,如果郑芝龙知道了朕的想法,会不会多心呢?”(未完待续。。)

第0453章 颜继祖

龙辇随着路途的颠簸,轻轻的晃动着,车内的三人,都有着各自的心事,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跟颜继祖和刘鸿训,并没有什么要商议的事情,很多时候,皇帝问询大臣,没有为什么。

颜继祖大着胆子提议,“一定会的,皇上,他们毕竟长期为海盗,这边都才刚刚接受朝廷的招抚,如果此时就贸然让郑芝龙运送军队,难保他不会多心。”

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理会还没有转过弯来的刘鸿训,问颜继祖,“爱卿,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让郑芝龙不多心,为朝廷出力吗?”

颜继祖锁紧了眉头,摇摇头,“或者,皇上可以跟他提议,让他分批运送,先运送一万军队和五万百姓过去,这算是第一批,照此下去,分五次运送完成,这样的话,他就不用担心朝廷是想借此来夺他的战船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很好,这个想法很好,到时候,由你主要负责跟郑芝龙谈,你在书信中,跟郑芝龙也没有少接触了。”

颜继祖不敢隐瞒,“臣和郑芝龙都是钱谦益大人的学生,有同门之友谊。”

颜继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皇帝却恍然大悟,他忘记了这一点了!“马上让人将钱谦益带来,暂停对钱谦益的双规!官复原职!”

古代是很讲究师生情谊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颜继祖感慨于皇帝办事的果断,他很清楚钱谦益的个性,钱谦益虽然好个文人文辞。却并没有多少文人的品行!皇帝却是能够将钱谦益控制于鼓掌之间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当然也很了解钱谦益这种人的为人。一个能够投靠满清的人。有什么风骨?但他却弄不明白,为什么越是钱谦益这样的人,越是有很多的弟子门生,越是影响力这么大,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刘鸿训在一旁暗暗咂舌,没有想到皇帝会将一个内阁大臣说抓就抓,说放就放,有些儿戏。他不能接受,但他更不敢说什么。他听说颜继祖的话,得到了皇帝的肯定,也暗暗的为颜继祖高兴,他刘鸿训能够出来重新入内阁,也有颜继祖很大的功劳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听了颜继祖的分析之后,对郑芝龙的商谈的把握性大了一些,心情也好了一些,遂问刘鸿训,“刘爱卿。你刚才说朝鲜怎么样?”

刘鸿训听见皇帝问自己,急忙打开了话匣子。“皇上,要问朝廷的问题,必须从后金努尔哈赤手里说起,后金努尔哈赤为避免两面作战,对朝鲜采取拉拢的政策,多次派遣使臣赴朝鲜投书,希望朝鲜与明朝脱离关系,与后金结盟。但是朝鲜不为所动,仍然支持明朝,反对后金。后金面对明朝与朝鲜的夹击,决定向较弱的朝鲜开刀。天启七年,皇太极与贝勒阿敏亲自领兵入侵朝鲜,朝鲜军队不敌后金兵,仁祖与群臣逃往江华岛,结果朝鲜与后金议和,约为兄弟之邦,朝鲜并向后金岁贡。”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这些朕都听说过,好像那个李倧是通过政变上台的,并没有得到过我大明的承认是不是?”

刘鸿训点头称是,“这个问袁可立大人就最清楚不过的,天启四年,朝鲜发生政变,仁祖被西人党拥上了王位。他一反光海君的中立政策,拒绝与后金互市,断绝了后金贸易收入来源。此外,仁祖又支持我大明军以朝鲜为据点进攻后金。于是在天启七年,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便率军三万,入侵朝鲜。这场战争持续了三个月,后金兵逼近朝鲜首都汉阳,迫使朝鲜屈服。阿敏与朝鲜使者在平壤会盟,宣布后金与朝鲜结成“兄弟之盟”。双方在中江、会宁开市,索还后金逃人,追增贡物。但是朝鲜并非真心与后金结盟,仍暗中支持大明。”

崇祯皇帝朱由检陷入了沉思,怎么对待这个李倧的问题也很棘手!他已经从郑芝龙的问题,跳到了朝鲜了!

16世纪末建州女真部在中国东北崛起,努尔哈赤经过一系列的战争统一了大部分女真部落,建立后金政权,与明朝对抗。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萨尔浒战役”之后不久,后金在不长的时间内迅速占领了整个辽东,大有将战火蔓延到山海关内之势。但天启元年(1621年),明朝将领毛文龙率一百九十七名勇士取得“镇江大捷”,随后招抚辽民、训练士卒,建立起一支海外劲旅,收复金州、旅顺、宽奠、叆阳、旋城等大片土地,在后金统治区内“飞书遍投”,发动辽民反抗,严重威胁着后金后方,也使得后金对于明朝的军事行动,受制于毛文龙,每次都无法及远。天启六年(1626年)八月,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死去,其子皇太极继位。为了打破明清双方的战略均势,遂决定首先攻打毛文龙建立的东江镇,解除这一“腹心之大患”,为南下进攻明朝本土做好准备。

后金方面在《满文老档》中记载:“明毛文龙驻近朝鲜海岛,屡收纳逃人。我遂怒而往征之,若朝鲜可取,顺便取之。”说明是把毛文龙作为攻击的主要目标,朝鲜则是顺带的目标。

天启七年(1627年)初,后金首领皇太极一面派遣皇太极方金纳为首的九人代表团,前往宁远与当时的辽东巡抚袁崇焕议和,以疑惑明朝方面。一面派镶蓝旗旗主阿敏、镶白旗旗主阿济格、镶红旗旗主岳托,贝勒济尔哈朗、杜度、硕托,总兵李永芳等人率大军攻打东江镇,以解除心腹之患。对于后金的出兵人数,袁崇焕说有十万:“闻奴兵十万掠鲜、十万居守。”朝鲜认为毛文龙必败,为自保倒向后金,向后金大军提供朝鲜服装“引贼俱换丽帽丽服”冒充朝鲜军围攻铁山。铁山都司毛有俊等率千余名守军与后金大军血战,战至最后一卒,无人肯降,毛有俊拔刀自刎,壮烈殉国。(未完待续。。)

第0454章 李倧

随后,后金铁骑乘冬季冰坚,进攻与铁山仅三里之隔的云从岛。毛文龙率部英勇反击,派部将毛有见、尤景和等逆袭后金军。双方在冰面上展开激烈战斗。东江健儿面对武器、装备和人数都占优势的后金军,毫无惧色,浴血奋战,双方互有杀伤,后金军强攻多日,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后金主帅阿敏见部队伤亡太大,占不到半点便宜,遂迁怒于朝鲜人,转而进攻朝鲜义州和安州,攻破城池,大开杀戒。得手后,又率大军移向朝鲜首都王京,准备灭掉朝鲜称王,朝鲜国王李倧一面仓皇出逃,一面遣使向明朝和毛文龙请罪,说导敌不是自己的主意,而是臣子所为,请求援救。

天启皇帝认为朝鲜虽然协助后金,但不应该计较属国的过错,才是天朝气量。于是下诏给毛文龙,要求毛文龙不计前嫌,出兵援朝。他说:“奴兵东袭毛帅,锐气未伤,深慰朕怀。丽人导奴入境,固自作孽,但属国不支,折而入奴,奴势益张,亦非吾利。还速谕毛帅相机应援,无怀宿嫌,致误大计。”

毛文龙接到诏书以后,不顾自身粮饷短缺,毅然率部进入朝鲜,反击后金大军。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中,东江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每日“拉死尸为食”,仍在毛文龙的激励下,顽强作战。双方在宣州、晏庭、车辇、义州等地反复拉锯,而随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