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盛世-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回轮到旧官员们痛哭流涕了!

每个新皇登基,戳升官员都是惯例,都是为了让官员感受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新气象,经过了这么多事,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内心都被失望,被不平,被不满,给填满了!却没有想到皇帝的恩赏会在今日!

官场上,官大一级压死人!要往上升迁半级,可能都要十几二十年的,尤其是一些没有靠山的人,尤其是一些做人不灵活的人。更尤其是这些在京官员。想在京师中升迁。说快也快,说慢的话,京城的五品官,比护城河里面的王八还多呢!

王承恩和曹化淳对望了一眼,皇上今儿个是怎么了?转性了吗?都没有跟他们商量过,两个人都以为跟对方商量过了,但两个人都属于城府极深的人,谁也没有从对方的脸上看出来蛛丝马迹!却都判断出来。跟对方也没有说过。

显然,崇祯皇帝朱由检现在做任何决定,都已经不再用跟任何人商量了,整个中枢官场,都直接在他的掌控之中,整个京师的军队,整个国家的东厂和锦衣卫,也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京察大计之前的权力,对全国范围来说的权力,就只有二十分之一。现在他对地方的管理权限进一步削弱了,但整个中央已经被他牢牢的攥在手中。所以,他的权限依然可以达到二十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大明的北直隶,说天下的十分之一,也并不为过!

权限是提高了一成!但压力却更大了,整个京师外围的压力都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就差一个导火线!

王承恩和曹化淳心里都很清楚,西北的反民和东北的建奴,辽东的一帮拥兵自重的将门,都可以成为这个导火线,而皇帝的身后,并没有一个持续为大明提供物资保障的体系来供应军队,供应京师!

这种权利的上涨,是以更大的危机作为代价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心里也同样清楚,但他现在的心情是好的,英俊的脸孔虽然依然冷峻,但他的心里,同样升腾着一股淡红色的火苗!

崇祯皇帝朱由检相信,这火苗迟早可以将整个大明温暖!他也相信,他今天选拔出来的这些学子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的火苗!

吃罢了早饭,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棒子粥,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暖洋洋的,不论是刚刚获得官身的从九品们,还是本来就是朝廷大员的人,还有那些心存不满,打算混日子的中下层京官。

所有人想的都是一样的,在这个朝廷中不但要廉洁自律,还得有一颗忠于皇帝,忠于朝廷的心!不然,这个皇帝实在是太精明果敢了,皇帝的眼里容不下一点沙子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没有精明果敢,他做出的这些决定,都是他上百年政治生命的积累,都是拿来别人早就实践过的一些东西,嫉恶如仇,眼里容不下沙子,这倒是真的!

“接下来,除了中书院留几个当值的官员,其他人,都跟朕走,你们这三天的一个任务,朕亲自交代给你们!那就是要让所有的百姓们的户籍统一申报,并让每一个百姓们都有地方安置,你们就是将自己家里都腾出来给灾民们住,也要保证大明的京师,没有人再睡大街,这是冬天啊,街上都是雪啊!你们要像骨肉亲人们般对他们,实在是条件不允许的,都安置到各个衙门中去挤一挤,听明白了吗?”崇祯皇帝朱由检问道。

“听明白了。”所有人异口同声。

崇祯皇帝朱由检进一步解释自己的意图,“为什么要重新申报户籍,重新制作户口本,一方面是朝廷实在负担不起外来的百姓的赈济了,我们只能先安置好北直隶的原居民!这是其一,安置好了之后,跟百姓们说,可以凭着新领取的户口本,每家每户都可以到朝廷指派的各个衙门去领取救济银子,每家二两银子吧,你们也要说服那些有粮食的大户将粮食拿出来,要注意方式,不要动粗,要多做工作,多用你们的耐心去感化别人,当官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勤奋和耐心!

还有,在京官员们,你们也同样要重新申报户口,每一个人都一样,每一个有官身的,按照品阶,拿户口本去一次性领取五个月的月俸银子,算是朕提前发给大家的过年费了,从下个月起,所有京官的月俸银子,在原有的基础上,上涨一倍,我们不能贪老百姓的钱,不能贪老百姓的银子,再活不下去,也要跟朝廷去想办法,朕建议每个衙门,每个北直隶的官署,都成立工会,由党员,或者团员牵头,所有人都加入工会,大家互帮互助!记着,我们的大明朝廷,是一个讲人情味的朝廷,却绝对不允许结党营私!至于什么是结党营私,不用说,你们心里也有杆秤!”(未完待续。。)

第0402章 不可能的吧

随着皇帝的话,众官员们都低声的议论几句,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想去理会大家是怎么想的,他更不需要去理会,大明,就是他的大明,更何况京城,京城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崇祯皇帝朱由检目视着前方,简单的一个字,“走!”

崇祯皇帝朱由检说完便带头出了国子监,所有人都按照官阶紧随其后,今天这俩时辰,带给大家的震撼实在是太多!每个人都需要一点走路的空隙来消化。

王承恩却在紧张的算着帐!皇上刚才说的给官员们的月俸银子上涨一倍的事情先不说,光是一次性补助一百多万百姓,至少有三十万户,每户二两银子,加上给官员们的补助,这就要一次性拿出二百多万两了啊!皇上今儿个真的是……

五分之一的大明家当,您一个时辰就给弄出去了啊?

要总这样的话,不过日子啦啊?王承恩吞了一大口的口水!

曹化淳知道王承恩是怎么想的,“王公公,别犯愁了,皇上自然心里已经有主张了,其实调拨粮食,固然重要,发银子下去,百姓们都有银子了,自然粮食问题就缓解了。”

王承恩低声道,“你说的这些,我怎么会不知道?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啊!总共才多少银子,经得起这么折腾吗?况且,如果今后遇到这样的事情,都发银子,人都往京师钻,朝廷负担的过来吗?”

曹化淳不以为意。“您光算着出。不算着进。人多了,商业繁荣了,自然朝廷的进项也会多的,我看呐,皇上已经有了全盘的计划了,咱别想这么多,就只管将万岁爷交代的差事办好,比什么都强的。”

王承恩微微的一笑。“呵呵,你倒是出息了,好话都让你一个人说了。”

曹化淳也嘿嘿一笑,轻声道,“谁让咱现在也是皇党的党员呢?咱宫里面也得弄公会了啊。”

王承恩也憋不住,左右看看,掩口一笑,“你学的还挺快,咱万岁爷就是新鲜花样太多,这让咱家都跟不上趟了。以后还要请曹公公多提点呢。”

曹化淳赶忙正色道,“王公公。您开什么玩笑呢啊?您现在是大明第一太监了啊!您知道外面怎么说您吗?说您是内相!”

王承恩心里一惊,也正色道,“可不敢胡说,谁敢乱嚼舌根子,咱家可不是好说话的。”

曹化淳轻声道,“王公公,您紧张什么啊?这儿不就我们俩人之间说话吗?我是那种瞎嚼舌根子的人?行了,咱家以后啊,也不敢跟您说心里话了。”

王承恩自问是没有曹化淳心眼多,不再跟他多费口舌,“曹公公,你这么聪明,应该知道皇上最讨厌的是什么啊?不就是结党营私吗?现在建皇党,不就是要防止官员们自己私下串联的吗?咱都要围着皇上的身边,就没有错了。”

两个人正说话间呢,王承恩发现了一个女人的身影,这不是住在他府里的郑月琳吗?看了看身边的郑鄤,捅了捅郑鄤的胳膊,“郑大人,令千金是不是来找您啊?不能过来,冲了圣驾就不好了。”

王承恩其实是担心这女孩发现皇帝和检荀楼是同一个人!他可是知道事情的前后经过的!万一泄露了皇上的身份,皇上准不高兴。

郑鄤顺着王承恩的目光看去,果然看见了郑月琳,“王公公,我过去一下,可以吗?”

王承恩点点头,“快些,皇上让你伴驾,知道吗,这是多少人修几辈子都修不来的福分呢,多少一二品大员都看着眼红呢。”

王承恩说着,跟身边的一个太监打个招呼,让他带着郑鄤过去,否则,一路都有锦衣卫和御林军护卫,出去了就回不来了!

郑鄤轻声的道谢着,也觉得虽然一天多没有睡觉了,却一点都不累,整个人处于一种莫名其妙的亢奋之中,感觉自己似乎要被重用了,那么多大员的眼神,更是让他飘飘然,他当然知道,这些都是王公公的功劳,检荀楼是王公公的外甥,没有这层关系,怎么会特别的关照自己?郑鄤从心里对王承恩非常感激,早就将那太监门第的事情,看淡了许多。

郑月琳的注意力都放在龙辇上面,虽然都是布帘子挡着,还是很想看一眼真龙天子的样子,她总是有点怀疑,觉得检荀楼跟皇帝长得也太像了吧,但他看检荀楼的时间很短,看皇帝的时间就更是一面之缘了,并不记得当初在郑家庄见到皇上的样子,今天她出门一方面是随处逛逛,正好路过国子监这边,另一方面,父亲一夜未归,宫里面的人带信说有公务,她弄不懂,为什么父亲才第一次入宫,就被安排了官职了吗?所以才来看看。

“你怎么来了?”郑鄤走到女儿身边。

郑月琳吓了一跳,并没有看见父亲的,“爹,你从哪儿突然冒出来的啊?吓死人了?你昨儿没有回来住,担心死我了。问张伟业,他也不肯说。”

郑鄤有些生气,“张伟业明明在宫里面看见我了啊?也知道我在做什么,他为什么不肯说?真小人!跟你说吧,爹现在不得了了,知道刚才爹站在哪儿吗?龙辇边上,跟王公公站一块儿。”

跟着郑鄤的那个太监微微的有些好笑,脸上泛起一丝笑意。

郑月琳的心中欢喜异常,许久都没有见过爹爹这样开心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眨了眨,“真的啊?爹,您跟皇上在一块了啊?您见到皇上了吗?”

郑月琳当然知道这都是检荀楼的功劳,只是她还不能断定,检荀楼到底是不是皇上呢?她心中是不敢这样相信的,但是从今天父亲的处境来看,她将检荀楼跟皇帝,又拉拢了一些。

因为,她不信王承恩的外甥如果是检荀楼的话,王承恩的外甥可以这么的影响皇帝?或者说王承恩可以这么的影响皇帝吗?不可能的吧?(未完待续。。)

第0403章 检郎

郑鄤左右看看,并没有人注意他,他却觉得自己现在似乎已经是大明的焦点人物了,在郑月琳耳边轻声道,“不跟你多啰嗦了,爹有要务,这段时间,皇上给爹安排差事了,编订崇祯字典,还要编写改制后的语文教材呢,以后学子读书,那看的就是爹编纂的教材了啊,再跟你说,你没有想过,皇上近看啊,你才会知道,天底下怎么会有男人长的这么俊朗的?爹走了。”

郑鄤乱七八糟的说完几句话,跟那太监告一个不是,急忙回到队列中去了。

郑月琳却更加狐疑了,看着爹爹的背影,感觉爹爹今日似乎特别的开心,在郑家庄,她就是远远的看过皇帝一眼,但看检荀楼的时候,是近距离的看的啊,她在想着,天底下,有这么多俊朗的男子么?哼,皇上再俊朗,也不会胜过我的检郎!

王承恩早就上了龙辇,将郑月琳在附近的事情禀报了皇帝。

崇祯皇帝朱由检急忙从帘子的缝隙中往外一看,正看见郑月琳伸着头往这边看呢,他是知道这小丫头的鬼灵精的,一定会看个明白,对王承恩道,“你跟郑鄤说,算了也别跟郑鄤说了,你想个办法,让她不能跟着,马上要下车了,让几个便衣缠着她,给她弄走。半个时辰吧,半个时辰之后朕就回中书院了!”

王承恩急忙点点头,“万岁爷,老奴明白了。”

王承恩下了龙辇急忙唤来心腹锦衣卫,低声耳语两句,那锦衣卫扫了郑月琳的方向一眼。点点头。消失在队列中。

当然。这一切,郑鄤和郑月琳是不会知道的。

“哎哟!”一个老者撞了郑月琳一下之后,倒在了郑月琳的身边。

郑月琳正跟着皇上的车队呢,低头一看,“老大爷,您没事吧?”

“姑娘,你怎么撞人呢啊?我这老骨头,经得住你这么撞一下吗?”老者七八十岁。说话都磕磕巴巴的了。

郑月琳赶紧道歉,“大爷,对不住,我不是成心的,您没事吧?”

“我浑身都疼,估计脚崴了,得去瞧郎中。”老者倒不客气。

等郑月琳再看龙辇的时候,已经去的远了一些,跺了跺脚,“恩。大爷,都是我不对。我扶您去瞧郎中吧,您知道哪儿有郎中吗?”

老头往车队的反方向指了指,“也不是很远,姑娘不是我要讹你,我一个孤老头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