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盛世-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朱由检倒也不完全是因为郑鄤是郑月琳的父亲,才想着要重用他,另外一方面,他也的确是有些欣赏这个郑鄤,这个坚持,或者说到了固执的地步,如果能够改变这样的人,对于推行他的教育改革是有好处的!

为什么先从教育入手,他的教育是为了政治服务的,每一个王朝的教育,都是为了王朝的政治服务的,大明目前的教育体系,就跟官场体系是一样的,已经完全崩塌毁坏了!

不但无法为朝廷输送人才,还会源源不断的输送腐蚀国家的文官集团!这也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将教育改制放在跟建立皇党体系同等地步的原因!

崇祯皇帝朱由检淡淡的笑了笑,“给他一杯热茶。”

曹化淳也纳闷,和王承恩对望了一眼,不知道为什么皇帝会想要用一个这样的人?看不出来有什么过人之处啊,这样的人,还不到处都是吗?反正这个郑鄤的名气是有一点,但跟钱谦益是没有办法比的,而且他们好像还是同门师兄弟,都是孙慎行的学生吧?

徐国伟将一杯温热的茶水递给郑鄤,郑鄤接过去没有端稳,徐国伟眼疾手快。握住了郑鄤捧着茶杯的手。要不然。那茶杯非摔地上不可!这在皇上面前你摔了东西,可是大不敬的罪过呢!“皇上,要不然小奴先给他搁在桌上吧,小奴怕他打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走下御座,来到郑鄤的面前,亲自接过那茶水,“郑鄤,你别紧张。朕又不会吃人,定定神,喝点茶,朕有话跟你说。”

郑鄤忍不住看了皇帝一眼,清矍俊朗的皇帝,简直像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如此年轻,却不怒自威!

郑鄤通的一声又跪下了,“不敢劳烦万岁爷帮草民端茶。”

崇祯皇帝朱由检叹口气,对王承恩和曹化淳使个眼色!

王承恩和曹化淳会意,知道皇帝是无论如何都要用这样的一个人。走过来,跟郑鄤小声的说话。好让他没有那么的紧张。

崇祯皇帝朱由检走到外间,将帆布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笔记本电脑,这样的电脑都是他从现代,在印度弄来的,都是军方的,印度虽然不咋地,但这些电脑,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没有办法再提高的阶段,每个国家的笔记本电脑性能都差不多,尤其这还是军方用的。功能就更加的强大了。

他将电脑打开,太监们都没有看过这样的东西,都吓了一跳!

崇祯皇帝朱由检让人找了中书院中最大的一个议事厅,让太监们将一个长桌放在一面墙的前面,自己侧坐着。

“让所有人都过来,朕亲自给你们上一堂课!中书院的所有在府衙中当差的官员!还有让王承恩找的那百来个中书院当值的太监!”崇祯皇帝朱由检一边噼噼啪啪的打着键盘,切换着中文输入法!

印度边界海防都和中国有很长线路的接壤,所以印度军方的电脑中,都有汉化版本,倒也帮皇帝省了很多的麻烦!这其中就有一个汉字记忆库!可能是方便军方的吧,崇祯皇帝朱由检不去管那么多,他对这样的设置还是很满意的。

摆弄着电脑,他原本以为只能对着显示器讲课,没有想到电脑上还自带投影功能,正好对着那面墙就可以将显示屏上面的内容都投影到墙上面。

三千多官员,加上一百多名太监,大家不可能都在议事厅站的下,这个议事厅虽然大,但也只能容纳四五百人。

“让王承恩和曹化淳,带着那个郑鄤出来吧,其余的人,正五品以上的留下,不够级别的,就站在外面听着,将窗子都打开。”崇祯皇帝朱由检很久没有给这么多人开会了。却一点都不生疏,他几辈子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给人开会。

郑鄤被王承恩和曹化淳开导了一阵,加上这时候有这么多人在场,已经镇定了一些了。

太监们站在一片,其余的是高官们。

皇帝高估了这议事厅的面积,五品以上也容纳不下!站满四品就差不多没有地方了。

“皇上,让微臣听吧?”周延儒高声道。

崇祯皇帝朱由检这时候才穿过众人的身影,看见了在门外跳着说话的周延儒,还看见周延儒身边就是张伟业,没有想到周延儒办事这么高效,自己才说去找张伟业跟他一起弄党务工作,马上就将人带来了,他却并没有要接见张伟业的意思。

“你进来吧,其余的人,都按照高矮秩序站好,最前面的五排,你们就蹲地上吧。你们要仔细的听着,朕亲自上课的机会可不多,尤其是国子监的人,朕马上要推行的教育改制,就以朕现在的方式改,先生们上课,就跟朕这样上。”崇祯皇帝朱由检淡淡道。

所有人一起跪下领旨,“谨遵圣上教诲。”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再废话,大致的讲了一下电脑的原理,也不是让他们制造电脑这么复杂的东西,只需要这帮人会用就好,要生产电脑,他自己都还得到现代去培训的!

“刚才朕说的就是办公电脑化,这个电脑,是朕自己研制出来的,现在条件有限,只能在中书院中用,有了这个东西,给京师的老百姓,给一百万人等级名册,登入户口,只需要十个人,十天之内就可以完成!”崇祯皇帝朱由检兴致勃勃道。

所有人忍不住发出一声赞叹,因为看见皇帝噼里啪啦的拍了几下那个那个平躺在桌上的东西,墙上就出来了一段皇帝刚才讲过的话,令人叹为观止!只是,他们觉得这些字好像认得,又跟平常用的字大不一样。(未完待续。。)

第0391章 讲课

面对一帮朝中重臣,很多都是花白胡子的老者了,如果不是这样,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不会找一堆太监来帮着理政,说是说太监不得干政,但司礼监把持大明政治的实质,根本就没有停过!

只是,大家都不能承认这个事实而已,可是这个事实,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上千年了!

太监要看在什么皇帝手里,在一个勤政的皇帝手中,多用太监,绝对是比多用外臣要保险的多的!

“要用电脑,要改制教育,都要简化文字,让读书人遍及大明,遍及社会的各个阶层,老百姓的民智不开,整个大明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不要怕老百姓懂的多,不要觉得懂的多就会难管制,我们一起都要从实际出发,等会呢,朕会编写一套输入法,灵活的太监呢,先跟着朕学,然后教会一帮主要需要用电脑的干吏使用,你们再互相教授。

说到文字简化,这电脑中就有一部字典,朕已经让曹化淳和郑鄤具体负责这个差事,限定你们在三日内,将这电脑中的字典誊写成册!编订咱大明的第一本字典,就叫做崇祯字典!

当然,这本字典中用到的字,主要是日常用的常用字,你们将来也可以将原先的繁体字,编订一部字典,也叫做崇祯字典古文版,这个就先叫简体版吧!三日编订,四日刊印!朕要求在四日内,所有在京官员要人手一本!今后的文字书写,也要改制,以前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今后是仍然是从上到下。不过要改成横着书写,然后从左到右,就跟朕打出来的这些字一样。”崇祯皇帝朱由检教的很耐心。

崇祯皇帝朱由检似乎不是在跟这些人讲话,而是在回忆着自己在现代的点点滴滴,他不懂当初最先发明文字的人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从上到下,还要竖着写,还要从右到左。很不科学嘛。

只有科学的方式,才会在后世被整个地球统一起来!

但现在崇祯皇帝朱由检弄这一套,是很让这些人不习惯的,书写方式,还有文字这些,那都是用了一辈子的,一个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所有人都觉得皇帝这样做是多此一举!是脱了裤子放屁!但没有一个人敢吭声的!这就是京察大计之后,铁血皇权发挥的作用,想当殿撞死!就跳出来反对!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了看众官员的表情。知道这些人很不以为然,却没有说什么。他的话,就是圣旨!服不服,都要按照自己说的去做!总有一天你们会习惯这种新的书写方式的!朕也是为你们好!

兴致勃勃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又讲了一些文字简化,简化后的文字,跟原本的区别在哪里?简化的规律是怎么样的,其实这些都不难接受,当初简化文字的时候,也是很多大学问家花了整年的功夫弄出来的!现在有现成的,当然就不用再去伤脑筋了!

“刚才说了文字的简化,说了怎么用电脑打字,还讲了这些办公软件的具体用途,这些朕会手把手的先叫中书院的这些太监用,然后让他们再教你们用!下面换换脑子,朕来说说朕对建立皇党的一些具体想法。”崇祯皇帝朱由检斗志昂扬的将他心中已经成形的皇党和皇青团,皇少队的理论系统的讲述了一遍,虽然已经过去了三个钟头,但他一点都不觉得疲倦,恨不得将这些思路一口气都灌输进这些人的脑中!

体制称呼可以不变!但思路绝对是要变化的,这叫做,换汤不换药!

所有的在京官员们,大都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想法,除了周延儒和史可法的几个好友外,周延儒和史可法并没有多少朋友,尤其是周延儒,周延儒的性格是很孤傲的,这也正是崇祯皇帝朱由检选择他作为自己要培养的第一个党员的原因!皇党,不能在建立的最初阶段就开始拉帮结派!

无论是什么体系,无论这个体系多么的先进,拉帮结派,总是千古不变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减少这样的事情!

“等第一批党员到位后,我们这个朝廷,大明朝廷!将焕发新的生机!朕希望,所有人都众志成城!朝廷的体质不会做大的变动,所以的职能机构照常运转!只是有几个机构职能重叠的,需要裁撤,合并,今后,朕就在中书院跟诸位臣工一道理政,也不需要一些重叠的机构了,机构重叠,大致是为了减少发生错误的机会,今后大可不必,先期做好了,就不怕后期走错,先期没有做好,后期补救,也属于徒劳!刑部由原来的案件复核机关变为审判机关,刑部设尚书为长官,设左右侍郎为副官,另外还设十三清吏司具体掌管中央与各省审判。

大理寺在元朝一度被废除,明朝又设立,但是重新设立的大理寺由唐宋时期的审判机关变为复核机关,设大理寺卿为长官,下设左右少卿、左右寺丞为副官。

都察院由原来的御史台更名而来,职权仍然是监察,也参加重大案件的审判,且对刑部和大理寺进行监督。

拿这三个机构为例吧!”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话锋一转,讲到了改制上面了!

这是这里众位高官们最关心的,所有人都紧张的竖着耳朵,毛笔不停的点着墨汁,生怕遗漏了皇上讲话的要点!

“衙役司就可以跟刑部合并,仍然叫做刑部,主要负责审判!大理寺和都察院就可以合并了,就叫都察院就可以,没有必要弄两个机构!其他的各部,你们自己也将机构尽量精简,今日就拟出一个章程,各部尚书,直接报给朕处置!再回过头来说说教育改制。”崇祯皇帝朱由检喝了一口茶,他一点都不觉得累,实际上,他已经连续不停的说了五个小时了!不少官员站着都要累趴下了。(未完待续。。)

第0392章 小学中学大学

一众在京官员虽然都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但也没有人敢说什么。

每个人其实都跟郑鄤一样,都很佩服皇上的毅力,您不歇着,大家伙儿也都不能歇着啊。

对于皇帝的勤勉,不管是朝廷中的高官,还是地方上面的官员,甚至是小民百姓们,其实都很清楚,但即便如此,并没有多少人佩服皇帝,并不是说一个当皇帝的人勤俭勤勉,就是什么很能够被人说道的事情。

这只能说这个皇帝严于自律,跟他的水平高低,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你是皇上,并不是老百姓啊,人们要看见的,是你怎么样的去表现才干,表现一代君主的雄才大略!

人们不会将心思放在你勤勉不勤勉,勤俭不勤俭上面,也不会去关心你找了多少个女人,人们只会关心你的政策,你的能力,你对这个国家做出的改变!

“本朝的的学校教育制度主要有中央官学:国子监!本朝的国子监建立于太祖初定金陵时,改应天府为国子学,后来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名曰国子监。至成祖永乐元年又在北京建国子监。皆置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各一员。北京的国子监主要建筑有集贤门、太学门、琉璃坊、辟雍泮水、彝伦堂及四厅(典簿、绳愆、典籍、博士)、六堂(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还有御和敬一亭。

国子监学生称为监生。依其来源分为四类:

一是会试落榜的举人,称为举监。

二是地方官学生员选拔入监的,称为贡监!

三是一定级别以上的官员及功臣后代。称为荫监!

四是缴纳钱物而买到的监生资格。称为例监。

五是外国留学生。大致来自高丽、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