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辅养成日常-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客气有分寸,也心存感激之情,所以林初彤并不介意用些心帮忙办成此事。

    张家太太自是千恩万谢,同时表明就算万一成不了也没关系,他们一家还是对林初彤的热心相助铭记于心。

    最后她还颇不好意思地同林初彤讲,此事儿子儿媳都还不知晓,是她自个擅做主张开的口,让林初彤替她暂时保密,等到有了结果后再告诉儿子儿媳不迟。

    林初彤自是没有意见,笑着让张家太太不用再送,自个带着人先行回了程府。

    过了几天,张家太太托付的事情便有了结果。

    借了刑部尚书苏大人夫人的关系,林初彤给张家姐夫寻了个极为合适的老师翰林院大学士杨诚!

    论起来,杨诚也算是苏夫人的远房表舅,此人学高八斗、性情耿直,是个真真正正的学界泰斗,难得的清流人物。

    若是杨诚愿意收了张家姐夫这个学生的话,对张家姐夫而言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只不过,以杨诚的学识与名声不可能轻易收学生,所以哪怕有苏夫人的面子,却也只是搭桥拉线,给张家姐夫提供了一次得以求见的机会。

    至于最后张家姐夫能不能成为杨诚名下的学生,受杨诚的指导,还得看其能否凭真材实学通过杨诚的考核。

    林初彤让人将具体的情况回复给了张家,又将杨诚的一些性格喜好悉数告知,嘱咐张家姐夫好生准备,剩下的便只能看张家姐夫自个的本事与运气了。

    若是能成自然再好不过,万一不行的话也不打紧,大不了到时她再替其物色其他的老师便是。

    好在,张家姐夫并没有辜负这次机会,没过两天便带着礼物亲自上门拜谢林初彤的引见之情。

第二百九十三章 行善积德

    据说杨诚十分满意张家姐夫的才学与心性,考核过后当场便收其为学生,同时还让张家姐夫进了杨家在京城的族学,以方便进学。

    有了这层师生关系,将来张家姐夫秋闱或是今后的春闱都将会受益无穷,林初彤也真心替四姐一家感到高兴。

    “都是一家人,姐夫不必客气,论起来我也只是起了个引荐的作用,若是姐夫没有真才实学也不可能入得杨大学士的眼。”

    林初彤倒是挺欣赏张家姐夫的性子,一个有才学又知分寸进退且品性极佳之人,将来入了仕当了官也是百姓的福气。

    “总之还是得多谢你帮忙,不然的话我们一家就算跑断腿也没那机会见得到老师一面。”

    张家姐夫诚心说道:“你四姐说等她出了月子再带着孩子一并过来谢你,眼下妹夫在外为国为民操劳,你四姐让你在家小心一些。虽然我们能力有限,但若有什么用得的地方,妹妹只管开口。”

    早在妻子嫁给他后,他便知这位五妹妹帮了他们许多,如今又帮了他这么大一个忙却半点都不居功,如此品性更是让人打心里敬佩。

    而这五妹妹所嫁之人同样也是张家姐夫向来崇敬之人,只可惜如今他还只是一介书生,若将来他有机会入朝为官,必定以程永宁为榜样,做一个公正清明不畏强权心系百姓的好官!

    而事实上,几年之后,张家姐夫当真做到了今日所想,成为程永宁手中一大助力,只不过这是后话。

    日子一天天过,南边的灾情影响却是越来越严重,而逃至京城的难民也一天多过一天。

    程永宁十分忙碌,加之书信来往并不便利,所以这半个月来林初彤总共也就收到了他写回来的一封家书。

    不过,知道永宁一切都好,她也安心不少,提笔写了回信,告知家中一发都好,不必为她分心。

    “夫人,这两天粥棚那边排队等着施粥的难民越来越多,您看咱们是不是再临时加多几个灶?”

    刘湖生最近更是忙得脚不着地,刚刚在城外夫人令人搭建的粥棚处回来,一进门便提议增多些供应。

    朝延的救助根本不可能满足所有难民,而且因为上令下施需要的过程与时间较长,所以最开始这段日子,民间自发的施粥救助便显得格外重要。

    早在六天前,林初彤便让刘湖生带着人在城外其中一处难民聚积地搭起了属于他们程府的粥棚,每日免费为那些难民提供两顿热粥,多少也能够救活些人命。

    现下物资紧张、物价飞涨,若非提前屯了大量低价粮,便是以林初彤与程永宁手中积厚的财力却也很难这般坚持太久。

    “暂时不用加了,咱们家已经有十来个固定灶,再多反倒不好,毕竟京城施粥的富贵人家并非咱们程府一家,哪怕是做好事,也不能冒头太过。”

    林初彤想了想,道:“但记住让人盯紧些,每日煮的粥务必达以我之前所说的要求,煮粥的粮要保证干净卫生,筷子竖在锅中得不倒,每碗施出去的量也得足够。咱们不要弄那些无用的花架子,能帮到多少算多少,更不允许府中下人以及帮工之人借机为难任何灾民。”

    “做好了这些,再让咱们程家的粥棚一直持续开到朝延妥善安置好那片地方的难民,这比临时多增加几个灶要实用得多。原本好心行善,虽说不图名不图利,但求问心无愧,但也别招惹上那些不必要的麻烦。”

    她向来觉得做任何最好都是量力而行,行善亦是如此。

    听到这番话,刘湖生倒是立马明白过来,当下点头道:“还是夫人考虑得周全,您放心,一会我便再跑一趟,将您说的这些话吩咐下去,也会让人时刻盯紧,绝不误了事。”

    “有劳先生了,我得空时也时不时过去查看一二,告诉他们好生当差,到时程家自然不会亏待了他们。”

    林初彤道完,示意刘湖生可以走了。

    南方出了百年一遇的灾害,各行各业的生意都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影响。

    好在京城不比别的地方,哪怕逃灾来的难民比去往别处的只多不少,但朝廷早就派兵将城门层层守住,绝大多数的难民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城中,只能在城郊几处统一安排出来的收容地呆着寻找救助与活路。

    所以,京城里头的秩序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而林初彤与程永宁名下的那些店铺经营的也大多是富贵人家才用得起的营生,所以她的生意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但粥棚那边是近期最为重要之事,出不得半点乱子,所以她让最信得过的刘湖生将主要精力都放到了这上在,反正其他地方都有各店的掌柜看着,隔些时日一并查账便可,出不了什么问题。

    过了两天,林初彤将手中的事情都处理妥当后,便带着墨言出城亲往自家粥棚那边察看一二。

    去到的时候,正是中午派粥之时,打着程府粥棚标记的地方早就排了好几队老长老长的队伍。

    但每天煮粥再多,量也是固定的,难民太多不可能全部顾到。

    所以旁的几家施的粥虽然都比不上程家这边的量多且浓,但有总比没的强,所以排队者也是一大窜,等再久也仅仅只是为了一口吊命的粥水。

    “夫人,您来了!”

    看到林初彤主仆,刘湖生很快小跑了过来。

    因为知道自家老板并不愿意在那么多难民前暴露身份影响到施粥,所以他压低着声音,并没有惊动其他人。

    林初彤这会已经在附近转了一圈,对于自家粥棚这边都能够照着她的吩咐行事感到很是满意,是以这会见刘湖生过来自然也不吝惜笑容与夸张:“先生办事我是当真放心,大家都做得极好,辛苦了。”

    “夫人过奖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公子与夫人散财行善而不求回报,我等自惭不如。”刘湖生这话还真不是刻意拍马屁,反正换成是他,即使有心有银子却也不一定能够做得到如此地步。

第二百九十四章 救美

    别看只是个粥棚,可每日要用掉那么多现如今贵如油的粮食不说,还得大量的柴火、大把的人工等等,这些方方面面都要钱,加起来每日开销就不是什么小数目。

    更何况一天两天容易,一月两月坚持下去就是笔巨大的财富,况且除了此外,北城郊外那边这两天也在站手准备再搭一个程家的粥棚,明日就正式开灶施粥,如此一来开销更是得翻倍。

    整个京城像自家公子夫人这般舍得的人的确很难再找出两个来。

    对于刘湖生的话,林初彤只是笑了笑却不置可否。

    名利这东西她并不怎么在意,但若说真正毫无私心,完全施恩不图报那也太过虚伪。

    行善积德求福报,这本身也是一种求。

    再说,即使她从不主动宣扬,但程家的粥棚却实实在在的被这么多灾民知晓传颂,同样也会日益被百姓传开,被朝廷文武百官知晓,这自然算是侧面替她家夫君扬名。

    免得世人总误以为程永宁只是个手段狠辣不近人情的所谓奸臣,而忽略了他本身真正的好品质。

    所以,林初彤并非如刘湖生所言一般无所求,只不过没有刻意去求罢了。

    又说道了几句,她便示意刘湖生去忙自个的事,不必呆在这儿专程陪她。

    这处难民聚集地本就有朝廷派出的官兵维持秩序,再加之林初彤身旁也有护卫随行,所以刘湖生倒不用担心林初彤的安全,很快依言告退离去。

    林初彤与墨言几人又在附近转了转,发现这边上已经自发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集市,但大多都只是以物易物交换些必备的生活用品,或者临时的劳力租赁等。

    毕竟但凡手上有点钱的,都想方设法进了城去谋生存。

    偶尔也会有人前来招工,大多数都是挑选些有力气的去当临时帮工,也有些是有钱人家选些丫环婢女之类,价格是出奇的便宜。

    还有一些跪在一旁卖儿卖女的,见到衣着稍微讲究些的经过便立马磕头,求贵人买下自己的子女。

    若有些办法,为人父母者大多也不愿意与自己的亲生骨肉分离。假如能够卖到好点的人家,也算是给儿女寻了一条活路。

    只可惜买的人少,卖的人多,京城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也更乐意挑那些知根知底的干净人家子女。

    程家粥棚那边帮忙的工人,也有些是从难民中挑的人选,而除此之外,再多林初彤却也无能为力。

    “这位夫人若是要买下人的话,可以让随行的护卫过去挑选就好,这边看得到官差,所以秩序勉强还算可以,再往里走就不怎么好说了。”

    正当林初彤准备继续往前走走之际,却是听到有人出声提醒。

    转头看去,一名二十出头的蓝衣公子正微笑着看向她,那笑容斯斯文文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林初彤并不认识眼前之人,但从那双清澈透明的眼睛中看出了善意,因此微微点头说道:“多谢公子提醒。”

    府上人手足够,各店铺也没地方再需要临时的人工,所以林初彤并没有租人或买人的打算。

    原本也只是随便转转,现在知道里头较乱,所以便不准备再往里。

    转身带着人离开,没走几步,却是突然听到后头一阵喧闹。

    转头一看,正好看到先前好心提醒她的那名蓝衣公子被不知突然从哪儿涌出来的五六名灾民围住,吵吵闹闹的也不知道到底在说着些什么。

    那些灾民不知道是不是过于着急,情绪有些失控,不少人伸手想去拉那名蓝衣公子,推搡之间险些将蓝衣公子给推倒。

    见那蓝衣公子身旁并无随从,林初彤念着人家刚才的好心提醒,便吩咐自己的护卫上前帮忙将其从人堆里给拉了出来。

    看到人高马大手拿刀剑的护卫,那些人总算是冷静了下来,下意识的退后好些步拉开距离,不敢再如先前一般乱糟糟地动手

    “公子还好吧?”

    看到衣着被拉扯得略显狼狈但神情却丝毫不受影响的蓝衣公子,林初彤好心的问了一句。

    “无妨,多谢夫人出手相助,让夫人见笑了。”蓝衣公子理了理衣衫,随后与林初彤施了一礼,倒是从容有度得紧。

    他的五官本就生得十分精致,再配上彬彬有礼的仪态气度,更是被一群面黄肌瘦衣裳破烂的灾民衬得玉树临风,如嫡仙般出彩。

    对于美好的人或物,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抱以好感以及更为宽容的对待,林初彤亦不例外。

    不过,在她眼中此人虽然颇是惊艳,但同她家永宁相比自然还是不及,哪怕旁人都觉得她这是明显的偏心并不客观。

    “公子不必客气,不过举手之劳罢了。”

    林初彤不在意地摇了摇头,随后看了看对面那些颇是顾忌却明显并不愿轻易离开的灾民:“公子可还需要其他帮忙?”

    见状,蓝衣公子自是明白林初彤的意思,当下也不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